第六十五章 猎鹰行动

被逮捕当日,韩复榘在洛阳军事会议上说了一句,让蒋介石恼羞成怒的气话:“济南不守,我负责;上海南京不守,谁负责?”让很多人都明白,抓捕韩复榘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之后由国民党二号人物何应钦组成的军事法庭官员,来审理韩复榘的案子。

理由很多,最主要的就是不听军令,擅自撤退。

但韩复榘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远了不说,就说正在重庆当城防司令的刘峙。可要比他不堪的多,同为军界的上将,统帅的也是一个集团军,近十万大军。

刘峙一枪不放,连小鬼子都没有遇上,就逃了。和韩复榘在对日交战之后,损失过半,无力再战的情形相比,连提鞋都不配。

何应钦明知道提审韩复榘肯定困难重重,韩复榘肯定不会乖乖的认罪,因为他根本就不觉得自己有罪。事实上,第一次提审,就让何应钦等人意识到了其中的困难。好在韩复榘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对着主席台上的何应钦冷笑。

直到庭审结束,不曾转换过视线。

何应钦也被韩复榘看的后背发凉,一身的不自在。到了他们的位置,没有几个能够摘的干净的。真要全抖露出来,政府的脸面可就荡然无存了。

要是闹出点笑话出来,脸面无光的不单单是何应钦,还有蒋介石和他的亲信将军们。

只能请示蒋介石,让蒋决断。

所有才有了1月24日,韩复榘在软禁的寓所里,被戴笠手下枪杀的结局。

兴师动众的抓了一个二级上将,省主席,所犯下的又是战场不听军令,擅自放弃防守区域,导致战局被动的大罪。

最后却只能用暗杀来处决,这等稀奇事也算得上是民国的一大奇闻。

曾一阳看着战区通报,心情却是沉重不已,蒋介石竟然在大战刚开始的时候,又玩起了他的拿手好戏,分化杂牌军。韩复榘的撤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蒋介石逼迫的,后援迟迟不到,还不断地的抽调黄河布防部队。

要是韩复榘还能够用手下四万人马,抵挡日军的12师团,那就是奇迹了。

加上装备上的劣势,和军队训练上的差距,第三集团军即便全军覆没,最后能够抵挡数万日军多久?

一个月,还是两个月?

济南失守根本就是定数,错就错在,韩复榘撤退并没有通知战区司令部,才导致了很多第五战区的部队,在根本不知情的状况下,暴露在了日军的攻击范围内。

“韩复榘死的有些冤”40军军部曾一阳是唯一为韩复榘鸣冤的高级将领,自然引起了众人不解的目光。

曾一阳见其他人都看着他,也没多解释。

陈光对国民党军官都没有好感,对韩复榘这样的反动军阀更是深恶痛绝:“军长,这话可不对韩复榘擅自将济南让给了日本人,这是津浦线和胶济铁路的交叉点,自古都是战略重地。现在打通了铁路后,日军不但可以从河北从容的调集部队,而且从青岛也能通过铁路,向整个山东的纵深任何地方调兵,韩复榘的罪孽是深重的,是不可饶恕的。”

“我同意老陈的意见,韩复榘是一省主席,又是战区的副司令长官,上将。不但没有为战区做出应有的表率,还助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而且,给整个山东战区,和苏北战区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谢维俊道。

在韩复榘主政山东的八年时间里,清共不遗余力,死在他手下的山东地下党人员,不下千人。

导致,山东的地下组织,一直是全国最艰苦的地方。

刘先河却从曾一阳慎重的表情上,看到另外的一丝想法:“我虽然也同意杀韩复榘,但我想军长的想法也是有原因的。”

“哈哈……,总算有一个老朋友能够相信我啊!”曾一阳自嘲的笑笑:“你们想想,韩复榘背后是那支部队,孙连仲的一军团。我猜孙连仲去山东,蒋介石一定是面授机宜,一就是抗战,毕竟孙连仲部的作战能够,有目共睹。还有就是接收山东,至少是收编韩复榘的部队。如果韩复榘上报战区长官部,那么他的部队一个都带不出去。”

“又是老蒋?”陈光不解的质问,从黄河防线的前沿阵地退下来,是韩复榘下的命令;放弃济南,也是韩复榘下的命令。

要说,韩复榘不负有主要责任,那么这个责任到底应该由谁来负。

曾一阳解释道:“有很多同志对我向李宗仁提出,在平汉线防御不理解。因为有人已经看出来了,平汉线并不是日军的主攻方向,津浦线才是。”

陈光点头赞同道:“确实,放弃进入山东的机会,却是很可惜。但是我们都理解军长的顾虑,40军毕竟已经有了很大的伤亡,虽然部队数量没有减少,但老兵少了不少。”

“这一点,我也是理解军长的苦心。山西战场,有超过4000战士,有和日军作战的战士负伤,正在后方修养,如果能给40军三个月的时间,我相信,等负伤的老兵回到部队后,40军的战斗力一定会恢复起来的。”谢维俊自信道,他来40军不过半年多,但是已经对这支百战雄狮,有了很深的归属感。

“加上韩复榘被杀,第五战区的前景未卜,豫东和豫北也很有可能演变为主战场。要让战士们时刻意识到,40军随时都要全军投入作战,全军进入一级戒备。”曾一阳担心的不是华中派遣军的进攻日军,是否会突破顾祝同的防线。

第五战区的战斗,要看第二战区,和第三战区的作战成果,这有些不可思议,但对于全面抗战来说,其他战区多拖住一些日军,第五战区,就能够多一分把握。

二战区,对日作战已经从晋绥军转到了八路军的身上,而第三战区却是一片混乱。

而三战区的中央军主力部队,似乎也被日军打怕了,士气和军备都到了最低谷,已经无法拖住大量日军了。

正如中央军一败再败,军队高级将领才是主要原因。

战役没有打响之前,往往连基本的作战预演都没有,就投入作战。往往作战意图完成不了,败退的时候,又缺乏有效的组织,大量的伤亡是在逃跑中造成的。

淞沪战场撤退时,十万大军,就是被连补给都没有的日军先头部队死死咬住后,才造成的。如果安排了有效的阻击,和军队之间的协同掩护,这种无畏的伤亡将大大减少。

顾祝同身居高位,又顶着名将的头衔,但用新败之军,想要阻止华中方面军的日军主力北上,是不太可能的。

而第五战区在山东打的再好,在淮河防线不保的前提下,最后徐州也无法守的住。鲁南和苏北两大战场的中队,最后还是要从津浦线沿线撤退。

至于40军能否守的住现有防区,保证平汉线黄河沿岸防线,那还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平汉线被突破,那么陇海线也将不保,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最后还是需要从豫南、皖北,进入湖北。到时候,是否打武汉会战,还要看日军的整体实力损失多少。

日军在占领济南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南下,反而是快速巩固现有占领区,成立伪政府,组建伪军治安部队。种种现象表明,日军有进一步稳固现有占领区的趋势。

日军在山西大规模作战已经没有了,但小规模的作战每天都有发生。

日军的华北方面军只有两个军,一个军就以山西的驻防地,寺内想要抽调兵力,河北的日军抽调不能太多,相对山西来说,河北的防御更重要。北平,天津,都是在远东都有一定知名度的城市,要是这些城市出现了闪失,他的方面军总司令也就当到头了。

所以,这段时间寺内寿一也没闲着,一边督促在石家庄的第一军司令,香月清司中将,加大对同蒲线沿线的中队的围剿,确保主力南下后,防御部队能够抵达逃进大山的中队的反击。

尤其是针对在太行山的八路军各直属部队,还有就是在吕梁山的黄河防御部队。

手下汇聚了8个师团,寺内寿一还是觉得兵力不足。

更加让他着急的是,大本营和军部在华北方面军占领济南后,在对下一步作战中,出现了分歧。

从开战以来,日军在中国战场上阵亡的士兵,三分之一都是由西北GCD领导的部队造成的。尤其是在山西,日军的伤亡在缺乏地方伪政权的保护下,直线上升。

每天都有上百人的伤亡,而且都是小规模作战造成了。

参战的部队也是形形色色,各种背景的都有,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其领导的游击队;阎锡山被打散逃入山区的晋绥军,见到小股日军出城的时候,也不忘占点便宜;而且连地方豪强,土匪,都看上了那些小股的日军。

而且,在山西,日军未占领之前,从军的并不多。

等到日军占领山西主要的盆地,并露出了他们凶恶的獠牙后,这种反抗就成了报仇。

日军毫无顾忌的杀人,抢劫,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最淳朴的老百姓,都发现,如果不把日军赶出去,他们连家人的安全都无法保护,更不用说过上好日子了。

罗荣桓在发现在豫北,黄河以北的国民党党政机关都已经南撤,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的条件已经成熟。

带着大量的政工干部,在罗荣桓和刘先河的领导下,将靠近太行山周边的新乡、焦作等地方建立十几个县的抗日政府,并组建了一定数量的抗日游击队。

曾一阳听着很熟悉的区小队,县大队,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

有钱有势的大财主早就逃走了,近的逃到了洛阳、开封,远的已经进入了西南。留下来的那些小地主,根本就无法扑腾起多大的浪花来,对于40军宣传的减租减息,也只能咬牙接受。

40军军部所在地太平镇,也成立包括妇救会在内的多种抗日组织。

老百姓都不知道,曾一阳等人的身份,不过他们都认为陈光是大官,至少是个团长。因为陈光身上杀气很重,有点不怒自威的气势。而曾一阳却平凡了很多,虽然长相清秀,年纪也轻,所以被当成了陈光手下的副官。

曾一阳也时常能够见到一些老人,向他询问身份,往往被他一笑了之。

这天,太平镇迎来了几个骑兵,很快验证过了证件之间之后,就被带到了40军的军部。

“别动队?”曾一阳一看情报上写的三个字,就有些惊愕。

化装潜入这种小把戏,还真的难为了土肥原贤二这个老牌特务头子能够想出来,曾一阳不是没有想过用这招。

但是想来想去,并不适用,大兵团作战,化装潜入根本就不会在对方占领区内有所作为。一方面,根本无法获得对方的军事口令,一旦遇上敌对军队,被发现的几率很高。

加上语言不通,即便是通晓对方国家的人员,多少会带着本国的特色。

很少能够找出语言天赋很高的人,让对方巡逻部队发现不出端倪的。这样的人40军不是没有,但最多只能找出十个人,而且都是留学过日本,曾一阳不认为,土肥原贤二手下会有很多通晓汉语,连中国人都无法分辨其口音的日本军人。

那么化妆潜入?只能是穿着对方的衣服,搞一些小破坏而已。

曾一阳看了眼神情激动的那个小战士,笑道:“是不是对我很好奇?”

“是,首长……哦……不……”年轻的战士有些惊慌失措的回答道,他心里已经猜出了曾一阳的大致身份,能够见到军长,和曾一阳握手,已经让他心中激动万分了。

“老李……”

曾一阳的伙夫老李,围着围裙,不紧不慢的走到门口,曾一阳笑着对老李说:“中午加菜,多做一份饭,我请他吃饭。”

“好咧,你就瞧好吧正好有今天从集市上买了只鸡,还有猪肚……”老李乐呵呵的在围裙上搓了搓手,转身去忙了。

曾一阳早就准备将他训练了三四年的特战队,投入到实战中去,训练一支特种部队的困难并不亚于打造一支大部队。

曾一阳组建的特战队,已经从秦岭出发,但还没有到前线。而周炎也带着这支部队,准备发动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特种作战,代号‘猎鹰’。V

第三七一章 将计就计(下)第一八五章 夺城(下)第十三章 老朋友第八十五章 乌龟阵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七十二章 各方涌动(中)第一三六章 欧战爆发第二十章 血杀109师团(8)第四四零章 虚惊不断第四十八章 目标阳泉第三六零章 跑马黑水城(中)第四章 痛失先手第九十四章 莫使将士流血又流泪第三十章 苏长青第九十三章 谋划湘西(五)第四一七章 争议无处不在第三三四章 兵贵神速第六十六章 潜入日占区第四一零章 进攻是不变的旋律第二八七章 破城(上)第一O三章 曙光第一O三章 曙光第三一九章 席卷绥化(下)第十四章 血杀109师团(2)第一一二章 让猫守咸鱼第一零八章 战略意识(下)第三零零章 肃清残余第二三七章 决死一战第一一零章 是谁吹起了冲锋号?第六十七章 汤大虎第二二七章 抢占敦化(下)第四十五章 空袭第五十六章 悲催的川军第一零三章 断腿的老虎第六十一章 家底丰厚第一一三 心气不顺的胡宗南第十四章 党魁第一零一章 ‘尖兵’行动第十一章 十年之间第四十一章 拿点诚意出来第三八九章 凶途末路的佐野第二六四章 渡江准备第九十章 阔论第二四九章 冒充红军的鬼子(上)第三五一章一苇渡江下第二九五章 我们投降第一八六章 过河拆桥第四八一章 破 临江第三章 谈判(三)第六十章 大不了进山第三八零章 诱饵?第四一九章 绕不过去的小孤山第二七零章 战役佯攻(下)第二二一章 血染东京城(5)第二五四章 端倪第六十七章 大战余波第四十一章 死战太原第一三零章 骑兵团,冲锋——第一一五章 大国沙文第五十三章 变相收编第四九四章 反攻1943(1)第五十八章 血炼军魂(一)第一四八章 南杨北赵第九十四章 印日元第六十七章 虎口拔牙(上)第八十四章 百万农民 百万兵(下)第一二五章 诺门坎(中)第二十章 血杀109师团(8)第一一五章 从王到鳖第二九一章 闹事第九十八章 又见李湘敏第二十八章鏖战老君山(三)第三零八章 狭路相逢第四零五章 堡垒城市的秘密第三十六章 平型关第四十章 招俘(上)第二十六章鏖战老君山(一)第二六七章 增兵拉林河(中)第二零八章 敌后争夺第四十三章 战前动员第一七九章 潜伏在迷雾下的危机第二十六章鏖战老君山(一)第三零一章 解放风波第三五四章 聚焦龙镇第三六八章 土烟雾弹的厉害(下)第二九四章 狠一点第二三三章 小南沟歼灭战(下)第一一三 心气不顺的胡宗南第四三四章 毁灭的焰火第十九章 友谊无国界(下)第四九五章 反攻1943(2)第三四六章 江边破敌(4)第一九三章 武器之争第三五三步步为营第七章 五四运动第四七四章 决心不好下第十五章 铁血军官团第三四五章 江边破敌(3)第三三九章 老熟人第五十一章 逃兵
第三七一章 将计就计(下)第一八五章 夺城(下)第十三章 老朋友第八十五章 乌龟阵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七十二章 各方涌动(中)第一三六章 欧战爆发第二十章 血杀109师团(8)第四四零章 虚惊不断第四十八章 目标阳泉第三六零章 跑马黑水城(中)第四章 痛失先手第九十四章 莫使将士流血又流泪第三十章 苏长青第九十三章 谋划湘西(五)第四一七章 争议无处不在第三三四章 兵贵神速第六十六章 潜入日占区第四一零章 进攻是不变的旋律第二八七章 破城(上)第一O三章 曙光第一O三章 曙光第三一九章 席卷绥化(下)第十四章 血杀109师团(2)第一一二章 让猫守咸鱼第一零八章 战略意识(下)第三零零章 肃清残余第二三七章 决死一战第一一零章 是谁吹起了冲锋号?第六十七章 汤大虎第二二七章 抢占敦化(下)第四十五章 空袭第五十六章 悲催的川军第一零三章 断腿的老虎第六十一章 家底丰厚第一一三 心气不顺的胡宗南第十四章 党魁第一零一章 ‘尖兵’行动第十一章 十年之间第四十一章 拿点诚意出来第三八九章 凶途末路的佐野第二六四章 渡江准备第九十章 阔论第二四九章 冒充红军的鬼子(上)第三五一章一苇渡江下第二九五章 我们投降第一八六章 过河拆桥第四八一章 破 临江第三章 谈判(三)第六十章 大不了进山第三八零章 诱饵?第四一九章 绕不过去的小孤山第二七零章 战役佯攻(下)第二二一章 血染东京城(5)第二五四章 端倪第六十七章 大战余波第四十一章 死战太原第一三零章 骑兵团,冲锋——第一一五章 大国沙文第五十三章 变相收编第四九四章 反攻1943(1)第五十八章 血炼军魂(一)第一四八章 南杨北赵第九十四章 印日元第六十七章 虎口拔牙(上)第八十四章 百万农民 百万兵(下)第一二五章 诺门坎(中)第二十章 血杀109师团(8)第一一五章 从王到鳖第二九一章 闹事第九十八章 又见李湘敏第二十八章鏖战老君山(三)第三零八章 狭路相逢第四零五章 堡垒城市的秘密第三十六章 平型关第四十章 招俘(上)第二十六章鏖战老君山(一)第二六七章 增兵拉林河(中)第二零八章 敌后争夺第四十三章 战前动员第一七九章 潜伏在迷雾下的危机第二十六章鏖战老君山(一)第三零一章 解放风波第三五四章 聚焦龙镇第三六八章 土烟雾弹的厉害(下)第二九四章 狠一点第二三三章 小南沟歼灭战(下)第一一三 心气不顺的胡宗南第四三四章 毁灭的焰火第十九章 友谊无国界(下)第四九五章 反攻1943(2)第三四六章 江边破敌(4)第一九三章 武器之争第三五三步步为营第七章 五四运动第四七四章 决心不好下第十五章 铁血军官团第三四五章 江边破敌(3)第三三九章 老熟人第五十一章 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