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死战太原

“锡九兄……”卫立煌悲怆的声音,在指挥部里响起。

一天前,他还和郝梦龄在忻口前线商量,前线反攻的作战方案,由此,卫立煌将整个十四集团军所有的预备队,五个步兵旅都一起给了郝梦龄指挥。

卫立煌回到太原,是来跟阎锡山要物资的,大炮,炮弹,子弹,药品这些都是前方战场上最需要的东西。

没想到,仅仅一天不见,两人就阴阳相隔。

虽然收复了一些阵地,但此时失去前方大将,对山西的抗战局势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不少将领受抗战悲观情绪的影响,已经开始消极抵抗,使用拖延战术,能保存一分实力就保存一分实力,实在不行,就全部进山,不管是吕梁,太行,都是延绵千里的大山,日本人对于穷乡僻壤想必也不会太热心。

在此情况下,南京政府一如既往的高调,蒋介石出面演讲,并在武汉着手准备为郝梦龄等人举行国葬。整个国家愁云惨淡,放抗的决心,也在被彻底的点燃了起来。

板垣征四郎从前线得到战报,在前线击毙了三个中国将军,他不知道是那支部队的指挥官,但在整个中日战争中,也是中国方面阵亡的最高将领。可他还是对着部下大发雷霆,寺内寿一走了,走的时候,仅仅一个眼神,就让板垣征四郎有种莫名的难受。

性格狂妄,但内心脆弱的板垣征四郎,见不得被人的奚落,而寺内寿一确实已经对他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开始的气愤,后来的欣赏,乃至现在的失望,华北日军也在承受着战争带来的考验。

20师团受阻井陉,寺内不得不将手中随后的王牌14师团派了上去。

相信只要三天时间,就能够支援20师团的入晋计划。从侧面攻击山西,打破阎锡山的正面决战的拖垮日军进攻主力,从而保住山西的作战意图。

消耗战,晋绥军消耗的起,只要太原兵工厂还在,山西还在,那么兵源武器都不是问题。反而华北方面军,寺内寿一不得不向军部低头,第6师团、16师团相继从华北抽调,支援华东战场。

寺内寿一知道,华北中队的主力没有大损伤,反而战斗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是跟109师团的覆灭有着直接的关系。

大胜之后,部队的士气,战斗都被点燃,东北军也不再是病猫,加上晋绥军也近乎完好,反而在忻口前线,已经有一万日军伤亡,这是不能容忍的失败。

阎锡山更是在获悉了日军拿下石家庄后,转而从井陉,往山西的娘子关防线进攻,心里就是一哆嗦。急忙电令娘子关前线总指挥,黄绍竑第3军,并要求一战区孙连仲部就近支援。

一连五天,中日两队都在井陉周边周旋,刚刚接到前线的战报,黄绍竑显然争气,把日军进攻的20师团才万把鬼子,死死的围在旧关、刘家沟等地,整个20师团一万多日军在狭小的区域根本施展不开。

而围攻的中队也有6万多人,兵力上并不少,反而占有绝对优势。

这些天,阎锡山一睡下就醒,往往是天蒙蒙亮的时候,就等在书房里,看着天亮。心神不宁的等着前线的战报。

“什么,忻口大败?”阎锡山看着孙楚沮丧的表情,心里也是一突。长大着嘴,俨然一副就要行将就木的样子。

“大帅,节哀。”孙楚是为前方损失一员大将,而对眼下的局势担忧罢了,两忙将桌上的茶水给阎锡山喂了两口,看着阎锡山缓过来了才说:“第9军军长郝梦龄将军成仁,前线情况不明,需要大将坐镇。”

阎锡山一听,忻口还在手中,才有了点精神:“吓死我了。什么……郝锡九阵亡了?这个……先去准备一副好寿材给前线送去,让卫立煌……,算了,还是我亲自去好了。”

阎锡山出现在中央军指挥部的时候,卫立煌正在考虑前线由谁指挥的问题,战场上每天都在死人,总不能死了三个将军,就不打仗投降吧

想来想去,总是觉得没有一个合适的人。

在山西指挥作战,他可是受到蒋介石一再告诫,必须将指挥权牢牢地拿在手中,甚至不惜做出些作战上的让步。

十四集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山西,并布防在忻口前线的正面战场上。

想来想去,只有自己到前线指挥了。

“俊如兄节哀啊”人还远着呢,估计也是刚下车,这号丧的声音却响彻了整个十四集团军司令部。

随后,卫兵才报告道:“阎长官到——”

“阎长官有心了,卫某人代整个第9军将士感谢阎长官的关心。”卫立煌是第9军的老长官,这话自然也是在理。不过由于郝梦龄的阵亡,情绪上不高。

“卫将军,三晋百姓为记住每一个为山西流血的英豪,郝梦龄将军的不幸,必然会激起三晋一千一百万百姓的抗日决死之心。阎某人在这里个卫将军一个保证,第9军将士的损失,我晋绥军出,第9军将士的武器弹药补充,二战区优先考虑。”阎锡山真情流露之下,显得真诚之极。

卫立煌不由犯嘀咕,难道阎锡山改性了,这个可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虽是真心抗日,但也是稍微有点利益,就要往里头钻,眼里见不得一点银钱的老财奴。

说不不好听的,阎锡山在很多将领里的印象早就坏到了极点。给自己打副棺材,都要挣两小钱花的山西土财主,难道会转性了?

“阎长官,有你这句话,卫立煌就放心了。”卫立煌想一口堵住阎锡山的口,想草草了结这场谈话。

“卫将军这是要?”阎锡山明知故问道,整个十四集团军人才济济,李默庵、李仙洲都是不错的人选,但李仙洲负伤,李默庵要担负14军的指挥,根本腾不出手来。

最后,前线总指挥的人选,只能落到卫立煌身上。

“卫某人也是继承郝梦龄将军的遗志,去忻口战场,与板垣师团周旋到底,为抗战出一份力。”卫立煌淡淡的说道,让晋绥军的将领,担任前线总指挥,显然不现实。

阎锡山已经将左右两翼的指挥权牢牢地把在手中,杨爱源、孙楚等人虽然都是征战半生的良将,不过即使卫立煌这关通过了,还有蒋介石那一关呢?

蒋介石会愿意让中央军的部队,给晋绥军指挥?

这还不是让肉掉到狼嘴里,便宜了晋绥军?

阎锡山佯装大惊,连忙拦住了卫立煌恳求道:“太原离不开卫将军,再说了,卫将军是忻口战役总指挥,你不在指挥部坐镇,前线的协同作战如何谈起?战役最后的反攻如何发起?依我看,还是另派良将才是,李默庵不错,资历也够,胜任正面集团的总指挥我看行。”

卫立煌气极,李默庵你不说也就罢了,难道让他丢开14军,到第9军去?还是两个军全都让他一个人指挥。

要知道李默庵升任军长也不过是数月,对大兵团作战的指挥能力还在摸索当中。

阎锡山将卫立煌不语,于是决心换一个人,假装不知道李仙洲负伤的消息,又建议道:“那么李仙洲如何?”

卫立煌的脸色刷的一下,就冷了很多,咬牙说道:“李仙洲在忻口后方医院,昨天夜里负伤的,难道让他一个身受重伤的人,去前线指挥不成?”

面对阎锡山这贴山西老膏药,卫立煌真的是怕了,就是认准了卫立煌是整个战役的总指挥,不能擅离岗位,前线总指挥还是需要仔细思量。

但卫立煌就是不能答应阎锡山提出的条件,晋绥军的将领一个都不能用,僵持之下,卫立煌只能说要请示。

阎锡山惋惜的离开了卫立煌的指挥部,心中也是不甘,更是不安。他为难卫立煌不过是为了去试探蒋介石,他深知,蒋介石对他很不放心。本来第9军卡在晋南,从33年呆到抗战,一直不离开,就让他如同睡榻上站了个人,连闭眼的功夫都心惊肉跳的。

板垣征四郎进入山西后,他无奈,只能举起抗日大旗。

但中央军在山西的实力,确实已经到了让他忌惮的地步,加上作战勇猛的中央军精锐部队14军,已经脱离嫡系的第9军也是以作战勇猛著称,让很多山西的老百姓只知道中央军,而不知道晋绥军。这让他阎锡山那里敢轻视,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自然要削弱中央军在山西的影响力。

阎锡山就是想让蒋介石知道,他真心抗日不假,但你蒋某人也要知道好歹,山西还是他阎锡山说了算。

武汉东湖别墅内,蒋介石接到卫立煌的电报,也是大伤脑经,淞沪战场本来已经往他希望的方向发展,整个战役已经到了尾声。

五十万中央军在二十万杂牌军的配合下,将手上只有两个师团的松井石根虐的是欲死欲仙,加上苏联空军已经进入苏州、常熟等前线机场,布置在淞沪战场周围,日军的地空配合也打不出来了。

除了海上,还是日本海军独大,本来准备拖住日军主力的战役意图,渐渐的出现了一点偏差。

往大胜的方向倾斜,这让蒋介石心花怒发,下令前方指挥作战的陈诚、张发奎等将领,将日军赶下海去喂鱼。

没想到,他的命令下达不到一天,日军增援部队已经登录,两个常设师团,虽然一个是驮马师团,只有第六师团是挽马师团,配合海上战舰的重炮,迅速就挽回了颓势,让蒋介石不由的大恨。

这不是打脸吗?

此事过后,蒋介石暗自下决心,今后绝对不干预前线的指挥作战。

但华北的战事也让他揪心,抽调了三成兵力到华东,东北军显然不准备在华北跟日军决战,这样的结果让蒋介石悔恨之余,对张学良的好感又少了一分。

中央军?晋绥军?东北军?八路军?40军?

蒋介石连眼都快看花了,但还是想不到该如何办。心里当然不明白,阎锡山这是对他不放心,自己何尝对阎锡山放心过。徐永昌是一个好说客,凭着一腔的热血,说动了蒋介石派兵进山西。

但中央军进山西后,阎锡山又要担心山西的控制权。

蒋介石不由在心中大骂:“娘希匹,老子也是心系抗战的,大敌当前,还有心跟我玩这种小手段。这些,也要等日军从山西退兵后玩才合适啊”

分裂晋绥军的计划,蒋介石做了不是一天两天,干脆,山西我蒋某人不要,让你们山西人自己去争去。

“孝先,将这份手令拟成电报,给俊如发过去。”傍晚的时候,蒋介石终于想好了,就让傅作义跟阎锡山去争好了。

太原,二战区指挥部中,阎锡山清了清喉咙,带着老化眼睛,抬头看了一眼底下的将领。

摊开一份命令,读到:“……任命,傅作义将军为忻口正面作战兵团总指挥,10月17日,蒋中正……”

阎锡山满意了,傅作义虽然脱离了晋绥军,但他还是个山西人,出于道义,他也不能争夺山西的控制权,至于河南、安徽,都不是蒋介石的地盘,爱给谁给谁去,阎某人不稀罕。

卫立煌也松了口气。

板垣征四郎没想到,在换了一个对手之后,不但连连受挫,反而伤亡比郝梦龄指挥时期更大了。

这才开始担忧起来,命令第2旅团和部分伪军,攻击杨爱源的第六集团军,分散忻口中队的注意力,还催促他的老朋友,土肥原贤二指挥14师团,尽快攻破娘子关,将20师团放入山西,从侧翼进攻太原,只要太原危机,在忻口的中队自然不战而退。

10月22日,郝梦龄将军的灵柩送出太原,上万百姓相送。

曾一阳、彭总等人也赶到山西,亲自送一送这位爱国将军。

当天,晚上二战区指挥部内众多将领被阎锡山紧急召集,很多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到会场,就看到阎锡山早就等在了那里,目光呆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他们知道,每当这个时候,那是阎锡山心中在挣扎的时候,心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阎锡山如此颓废。

等到人来的差不多了,大家才发现不对头,连在前线指挥的傅作义,杨爱源等人都被召集起来,而且一脸的倦色,显然是马不停蹄的赶来。

“娘子关丢了,日军20师团,108师团已经进入阳泉,黄绍竑第3军被打散,现孙连仲部队在阳泉,沿正太路节节阻击……”

轰——

会场大乱,前方忻口正打的火热,山西的后门被捅破了,这还打个什么劲啊

如果让日军顺利的进逼太原,那么在忻口的20万大军将一个都跑不掉,会被日军前后夹击,士气,军心都不稳的情况下,半个山西,和在山西的半数部队都将成为日军的战功。

“我的意思是死守太原,为大军撤退赢得时间。诸位谁愿意站出来,指挥太原保卫战,阎某人代三晋百姓谢谢各位了。”阎锡山站起来,低头鞠躬。

所有人都傻了,这算什么?

死守,给多少人守?

谁愿意打这种必死的绝户仗,两个师团,加上前方进攻的板垣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军,给十万人都嫌少,但守卫太原这么可能给这么多人?

会场死静,彭总看了看,心中火气也直往上冒,将杯子一顿说:“我代十八集团军表个态,我部三个主力师,集团军配属直属部队,在正太路沿线阻击日军进攻步伐,保证拖住日军15天,为大军撤退赢得时间。”

“患难见真情啊”阎锡山会演戏,也要看什么时候,此时他确实心存感激。

坐在傅作义身边的陈长捷想要站起来,他见八路军如此上路,作为晋绥军,再要畏缩不前,那也太不地道了,被身边的傅作义一把拉住,没能站起来。

陈长捷被傅作义拉住,脸色激动的说:“宜生兄,别拉着我,61军虽说组建不久,但已见精锐雏形,孤守太原虽然难了点,但给大军争取时间的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傅作义没有搭理陈长捷,反而站起来,对着会场所有将军看了一眼,众将也是诧异的看着傅作义反常举动,他心里也有担心,害怕下这个决定之后,手下的将士也许再也无生之希望。不过,时间不等人,进入阳泉的日军,即便放弃铁路,步行也只要四五天,就能进入太原,那时候什么都完了。

定了定神,傅作义才缓缓的说:“傅作义不才,愿当这个守城将军。”

原本一片安静的会场,顿时赞美声飞扬,一片守城将军,必然让日军含恨太原的赞扬声,让傅作义心中不免担心,这样的将领,能够当如日军及时?

阎锡山心中大定,只要傅作义出任太原城防司令,那么守住太原一两个月绝对不担心。

只要在忻口的大军一退,他在后方重新组织,解太原之围也不是不行。

“总座,一战区曾将军求见。”参谋官低声在阎锡山耳边低语。

阎锡山闻言大喜,曾一阳难道准备拉二战区一把,只要曾一阳动手,那么在山西的一战区部队,将全部都会参战,手上多了这十万人,挡住日军的两个师团也不是难事,加上八路军在后方袭扰,只要重新夺回娘子关。

这两个师团的日军,也就成了摆在二战区嘴边的一口肉。

“有请曾将军,不,我亲自去请……”阎锡山精神奕奕的站起来,就往门口走去。V

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一零章 西北新政第四零八章 阵防流(中)第一零二章 没王法了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一OO章 死亡奔袭第六十七章 汤大虎第三十三章 首战告捷(1)第章 蒙一炮,干掉日军师团部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二零一章 火山上的日本第五十六章 顺势取鹰潭第十六章 杀狼曲(三)第三四二章 救命稻草第八章 洋大人第三四二章 救命稻草第二五八章 捷报(下)第三五二章傻了吧第一零六章 归建(下)第二三三章 小南沟歼灭战(下)第一八章 杀而不伐(下)第一二二章 刺杀斯大林第二一八章 血染东京城(2)第八十二章 两种声音 一种想法第二二三章 血染东京城(7)第四七二章 古怪第三五五章火烧白洲第一六二章 鬼子进山第三十九章 信使王维第十四章 杀狼曲(一)第四一二章 以乱打乱第八十六章 大势已去第二八九章 破城(下)第三四三章 江边破敌(1)第一一六章 蒋家父子第四十八章 消失的中央军第一九三章 武器之争第八十二章 打汉中第一章 铁流1937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零七章 战略意识(上)第四十四章 山地游击战第三八六章 山地精魂(下)第十八章 血杀109师团(6)第九十二章 谋划湘西(四)第二七三章 敲山震虎第四零二章 验人品的偷袭战第一一二章 让猫守咸鱼第一零五章 西北军易帜第八十六章 遍地开花(上)第三零五章 命门第三十三章 老子要投军第一O九章 最后的顽抗第一三七章 俘虏三木清河第二九八章 将在外第七十五章 川军也懵了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一一章 洛川会议(1)第一九九章 疯狂的波波沙(中)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二九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四二二章 抵达前线第二四一章 隔山打牛战术(上)第二十二章 血杀109师团(10)第二一二章 下饵第三六九章 识破第一七六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上)第三三三章 提前发动第三四七章 江边破敌(5)第十四章 党魁第三零七章 兵锋所指第四六九章 敌后制胜(上)第四十五章 空袭第六章 晋升中将第二二七章 抢占敦化(下)第三十二章 劫匪第四六六章 心态的转变第一零六章 决心第七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四五五章 学打仗第一六六章 僵持第二四八章 给大炮上刺刀第六十三章 抗战!为谁?第四五九章 分地盘(下)第四七九章 第厮杀第二八零章 梅津的算计第三十七章 给我绑了第一O五章 坦克VS骑兵第二九三章 决胜江桥(下)第二十五章 总攻第一二七章 一纵队出关第一一五章 大国沙文第三四一章 骑兵的未来第三十八章 这个团长不简单第一O五章 坦克VS骑兵第四四九章 致命弱点第九十八章 决战鲁西第九十章 往枪口上撞第一百章 领奖?不去!(中)第四零六章 猛火攻心第四八四章 胆子小的很第六十五章 骄兵受阻
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一零章 西北新政第四零八章 阵防流(中)第一零二章 没王法了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一OO章 死亡奔袭第六十七章 汤大虎第三十三章 首战告捷(1)第章 蒙一炮,干掉日军师团部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二零一章 火山上的日本第五十六章 顺势取鹰潭第十六章 杀狼曲(三)第三四二章 救命稻草第八章 洋大人第三四二章 救命稻草第二五八章 捷报(下)第三五二章傻了吧第一零六章 归建(下)第二三三章 小南沟歼灭战(下)第一八章 杀而不伐(下)第一二二章 刺杀斯大林第二一八章 血染东京城(2)第八十二章 两种声音 一种想法第二二三章 血染东京城(7)第四七二章 古怪第三五五章火烧白洲第一六二章 鬼子进山第三十九章 信使王维第十四章 杀狼曲(一)第四一二章 以乱打乱第八十六章 大势已去第二八九章 破城(下)第三四三章 江边破敌(1)第一一六章 蒋家父子第四十八章 消失的中央军第一九三章 武器之争第八十二章 打汉中第一章 铁流1937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零七章 战略意识(上)第四十四章 山地游击战第三八六章 山地精魂(下)第十八章 血杀109师团(6)第九十二章 谋划湘西(四)第二七三章 敲山震虎第四零二章 验人品的偷袭战第一一二章 让猫守咸鱼第一零五章 西北军易帜第八十六章 遍地开花(上)第三零五章 命门第三十三章 老子要投军第一O九章 最后的顽抗第一三七章 俘虏三木清河第二九八章 将在外第七十五章 川军也懵了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一一章 洛川会议(1)第一九九章 疯狂的波波沙(中)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二九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四二二章 抵达前线第二四一章 隔山打牛战术(上)第二十二章 血杀109师团(10)第二一二章 下饵第三六九章 识破第一七六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上)第三三三章 提前发动第三四七章 江边破敌(5)第十四章 党魁第三零七章 兵锋所指第四六九章 敌后制胜(上)第四十五章 空袭第六章 晋升中将第二二七章 抢占敦化(下)第三十二章 劫匪第四六六章 心态的转变第一零六章 决心第七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四五五章 学打仗第一六六章 僵持第二四八章 给大炮上刺刀第六十三章 抗战!为谁?第四五九章 分地盘(下)第四七九章 第厮杀第二八零章 梅津的算计第三十七章 给我绑了第一O五章 坦克VS骑兵第二九三章 决胜江桥(下)第二十五章 总攻第一二七章 一纵队出关第一一五章 大国沙文第三四一章 骑兵的未来第三十八章 这个团长不简单第一O五章 坦克VS骑兵第四四九章 致命弱点第九十八章 决战鲁西第九十章 往枪口上撞第一百章 领奖?不去!(中)第四零六章 猛火攻心第四八四章 胆子小的很第六十五章 骄兵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