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风雨关东军

仅仅两个小时,一场酣畅淋漓的进攻,就接近尾声。

在曾一阳的预想中,这场胜利应该是在一天前就应该获取的,晚了一天。稍微有些遗憾,没有赶南昌起义纪念日,毕竟世界的事情,总会出现那么一点美中不足。

打扫战场的时候,天空中第一道,闪电划破天空。划亮了昏暗的天空,一阵滚雷之后,天地间,顿时一片萧瑟。

随着雨水落地,被干燥的土壤吸收。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也被冲淡了很多。曾一**本就没打算,作为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踏入榆树城,反而和谢维俊、刘先河等人,指挥部队开始陆续撤离战场。

而骑兵旅,也接到命令,开始回撤。

大路,到处都是牲口拉着的木车,车都堆积的满满的战利品。表面看,1纵用几千人的伤亡,仅仅换回了一座毫无用处的城市半天的控制权,似乎非常吃亏。但从整个战略看,1纵和2师已经非常完美的将日军在龙江和滨江的防御体系破坏。

从日军第一支部队,从松花江北岸跨入南岸开始,这场战斗已经胜利了。

拿不拿下榆树,对于整个战役来说,关系不大。但对于哈尔滨的日军防线却是至关重要。

关东军紧急南调的部队中,就有一支从哈尔滨防区内抽调的部队。不过他们在已经被挡在了战场之外。紧接着,10纵就将这支日军的后勤给切断了,造成了日军难以抉择。

想要增援榆树,却又担心腹背受敌。

而从哈尔滨再调集部队,那么这个拥有几十万人口,松花江最大的城市,还要不要驻守,就将是个大问题。

松花江南岸10纵指挥部,周保中正盯着地图的几个小点,手中拿着电话一边给部队通话,了解战场新的信息。

“好,你要记住。老爷岭、天门岭在今天早已经下过一场透雨。拉林河的水位,在一天之后就会涨起来。你们团的任务,是让鬼子要认定,你们是担负着进攻任务的先遣部队,是配合南线1纵进攻哈尔滨的支援部队……”

“对,对。你们的任务就是拖住日军,但不能给日军反咬的机会……”

随着战役的深入,10纵和日军之间,从小规模的战斗摩擦,到营团一级的作战,甚至旅级的战斗。

战斗规模是越来越大,给驻守哈尔滨的日军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作为,关东军在北满最重要的城市,哈尔滨集军工生产,武器加工,冶金、医药生产等综合门类齐全的工业城市。又是拥有众多商业设施的大城市,是北满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其重要地位,在关东军控制区域中至少也是排在前3的城市。

而10纵的进攻,已经让驻守哈尔滨的关东军出现了一种假想。

就是,曾一阳用西路军团,来迷惑关东军主力,实际想乘机拿下哈尔滨。彻底掌控松花江水域。失去了松花江水域的掌控,关东军将再也无法组织在任何时期,苏联运往东北的战略武器。

这对于关东军来说,将是致命的。

在梅津美治郎的高度,本国内的事情,基本没有什么秘密了。松冈洋右这个白痴,又在关键时候发神经,在苏联虽然对斯大林表现出了足够的认同。但是,在两国合作,又一次谈崩了。

用一句中国的俗语来说,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个在日本历史留下了浓厚一笔的外相,往往会在关键时候,掉链子。比方说,在美国人前线说苏联人的好,在苏联人面前夸奖美国人的民主。当时陪同他谈判的苏联人民委员会的代表,脸色煞白,差点没被这个口无遮拦的矬子,吓出心脏病来。要知道,斯大林手中的屠刀,已经不在乎沾染多少血了。百万人都杀了,不在乎再多添几个应景。

导致,莫斯科秘密谈判,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松冈洋右差点被苏联人驱赶出境。

松冈洋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仅仅用时机还未成熟,来描述苏日合作的可能性。孰不知,军部和关东军,不过是希望松冈洋右利用苏联在欧洲的不利局面,促使斯大林下决定,放弃对曾一阳的援助而已。

而梅津美治郎却知道,松冈洋右是个典型的疯子加偏执狂,和东条英机是同一级别的疯子。

不同的是,东条英机是语言的主人,而松冈洋右却是行动的巨人。

3年,刚刚在华北战场大放异彩的东条英机。回国后担任陆军次长,就犯浑。在公开场合,鼓吹,日本应该和中国和苏联同时开展,还要时刻准备着,英法美三国开展。连后世美国都不敢想的事情,东条不但想了起来,还说起来有鼻子有眼的。差点没把军部的大佬们吓死。

就一个中国,日军就不断的增兵,将财政几乎拖垮。

现在,一下子冒出来另外四个敌人,每一个敌人,不但比中国强大,甚至比日本都要强大一些。连日本国内的战争狂人们都吓傻了,还导致了之后一周日本股市的狂泻。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或许有人会以为,松冈洋右绝对无法跟东条英机相比。

因为,在日本军政界,东条绝对是二到一定高度的‘大人物’。而松冈洋右,却有天才的光环,两人怎么可能有交集呢?

不过,松冈洋右确实不是一般人。作为日本外相,他和别国签订的合约,必然要通过内阁的商议。但是,松冈洋右有着另外的表现,就是先斩后奏。所以,他出访外国,皮包内,必然带着一份从来没有公布的合约,在他觉得应该可以实行的时候,就会拿出来。历史,《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日本内阁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条约存在,就是松冈洋右的杰作。

等到合约签订之后,日本的政客们才会发现,原来日本和苏联已经签订了合约。至于合约的内容,想要知道最清楚的内容,还要等松冈洋右回国后,才能知晓。

对于,日本来说,欧洲战事爆发之后,就已经进入了一个霸权时代。

争霸世界的时刻已经到来。

而对于梅津美治郎来说,他已经身心疲惫,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丝悔意。不应该担任关东军司令官的位置,因为,在他走这个高位之后,他却发现,他几乎是坐在活火山口办公。

提交给军部,要求拨付两个师团装备的报告迟迟没有回应。

但是,他知道在一周之后,一艘以日本古国命名的战列舰,要进入近海测试。大和号,绝对是战列舰中的霸主。和其姐妹舰,武藏号,将成为日本海军今后最强大的秘密武器。

满载7万多吨的战列舰,一年的开销,就能组建两个甲等师团。但是为了对美国开战,才秘密建造。鬼知道,这个笨重的大家伙,是否真的能够对美国海军造成威胁。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在下午,榆树失守的电报,送到了关东军司令部。

又让梅津美治郎对日本的未来充满了担心,甚至有了请辞的想法。在一个多月前,梅津美治郎利用了东条英机对权力的野心,将关东军司令官的位置保住。

但一个月之后,他萌生了退意。

根据以往曾一阳的布局,这次榆树失利不过是一个诱因。而真正的目的很可能就是哈尔滨。一个榆树根本就满足不了曾一阳的胃口。而2旅和南满纵队,恰恰又是一把悬在关东军心口的利刃,随时都可能落下。

没人的时候,梅津美治郎也会时常感慨。

为什么,关东军的兵力和曾一阳相比,一直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牵制,导致关东军的作战打着打着,就会进攻变成防守。

走进作战厅的时候,梅津美治郎的步伐有些凌乱。老人的小碎步,夹扎着内心的迟疑,怎么看怎么别扭。

在长长的会议桌的前面,梅津美治郎愣了愣神,看了一下周围人的眼神。

期待,还有狂热。

这是一个从小受到军事教导的日本右翼军人应有的眼神。

停顿了一会儿,梅津美治郎才开口说:“哈尔滨绝对不能放弃。”

这是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在作战会议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匆匆走了一个过场,梅津美治郎再次消失在一票关东军精锐参谋面前,最近一段时间,他才感觉到,自己是真的老了。

心的失落,深深的刺痛着他。

帝国在战略的短视,已经让整个国家吃足了苦头。从蒙古的诺门坎之后,就已经显示出了,陆军落后欧洲整整一个时代。没错,是时代,而不是几年那么简单。海军一艘艘超级大舰下水的时候,却忽视了陆军建设的重要性。

从战场的对峙来说,日本陆军在单兵素养,要强于苏美陆军。

事实,日军高层也知道,诺门坎的苏军也不是软柿子,是苏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就像日军也同样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一样。

但是在陆军装备,苏军依靠其火炮口径,坦克的防护力,完全将日军甩开了好几条大街。空军更是被苏军海量的飞机所淹没,对苏联,就已经让日本喘不过气来。难道对美国就会有机会?

这是一场狐狸和猎人的较量。

猎人永远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误,而被狐狸吃掉,而狐狸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陷阱,而丢掉性命。

就梅津美治郎看来,眼下,日本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指定远期的战略计划,而是将整个中国都占领下来。集中所有的力量对付中央军,和以ZG领带的武装力量,将整个中国成为日本战争的助推器。休养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和美国,争夺太平洋的霸主地位。军队建设,陆军更应该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不是排在海军之后,分享帝国资源,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做法。在梅津美治郎看来,日本的海军力量,至少在美国之前,尤其是日本的海军传统是美国所不具备的,守卫本土已经足够。南亚的进攻,最好的办法进攻,而不是海跳跃式的进攻。

短时间,增加一两艘战列舰和重型航空母舰,对整个海军实力来说,增加并不明显。

毕竟需要陆军去占领的,而不是海军。现在,完全将事情颠倒过来做。

在中国战场,日本不敢过多的投入兵力。更无法通过战争,完成陆军的装备现代化。一味的依靠士兵意志,来弥补装备的不足。

就这几年来的中日战场,前线的日军将领已经发现。在装备力量相当的情况下,中队在战斗力,和日军相差并不是太大,而且这还不是士兵的战斗意志决定的,而是士兵的训练体制所决定的。在日本陆军新兵训练往往会达到一年,而中队,即便最精锐的部队,新兵的训练期也不过半年。要不是中国的陆军内部派系争斗比日军更厉害,整个日本陆军,都将为这次侵略战争,而消耗掉最后的一滴血。

这不过是中国战场。

在东北,关东军面临的问题,比侵华日军更加严酷。

苏联人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3倍,石油更加没有负担。只要苏联人发现有利可图,将曾一阳的主力部队都武装起来,关东军将万劫不复。

而且,曾一阳还是一个狡猾的对手。拿捏准了关东军的这个软肋,一直紧追的猛打,让梅津美治郎苦叫不已。

就像是被牵住了鼻子一样,关东军在曾一阳面前,丧失了太多的先机。1纵围攻榆树,对于关东军来说,不是绝好的机会,但也是试探曾一阳底线的一个办法。

在司令部作战厅,在座的最低级别的也是大佐。还是被日军认为,最重要的参谋。所有人都知道,要是关东军失去对榆树1纵主力的压迫,曾一阳是不会出招的。

就像是两个剑客一样,比耐心当然重要。

但是一旦僵持下来,却会变成非常糟糕的局面。关东军家大业大,在曾一阳没有带兵进入东北之前,整个东北的一草一木都是关东军的。不然,当时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大将,也没有那个底气跟苏联人叫板。

对于关东军来说,抗联从36年之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进入39年,抗联的问题已经从军事问题,转变成了治安问题。

关东军能够抽出精力,开始为日本的东亚攻略积蓄力量。南满也正是在39年末,才被关东军认定为,彻底消除隐患的区域。这一时期,关东军也从军事围剿,渐渐的转入军政统治,进一步的剥夺南满的资源。

南满株式会社,仅仅在半年时间,就获得了让人瞠目结舌的财富积累。

尝到了甜头的日本内阁,根本就不会因为关东军的军事压力,而放宽对满洲的掠夺。

曾一阳的一次兵力部署,正是打在关东军,甚至整个日本的命门,南满。

占据整个日本控制区一半的煤矿开采量,7成以的钢铁和生铁的产量。还有两个铁路干线的交通线,这一切都是不能忍受的。要是,南满的兵工厂,无法运行,那么别说日军南下,争夺南亚,就连中国战场也要面临歇菜的窘境。

政治、军事素养在日军高级将领中,也是一流的梅津美治郎自然不会看不到其中的凶险。咬着牙,只要将北线的部队调动,来压制榆树的1纵,而已经逼近榆林的作战部队抽调回来。还从北线抽调了两个骑兵联队的兵力,就是为了防止南满纵队进入平原区域。

等到司令部拟定了计划之后,梅津美治郎虚脱的躺在办公室的沙发。

他有种预感,自己又一次钻入了曾一阳的圈套中。他甚至认为,进入南满的那个所谓的南满纵队,只不过是一个幌子。但他不得不改变原先的计划,将兵力抽调固守南满的城镇。

因为,一旦他不这么做,内阁、军部、参谋本部的那些大老爷们,也会按捺不住,插手南满的局势。

既然无法避免,还不如提早计划,说不定还能有所转机。

这边,平安镇的防御压力一下,电报就发到曾一阳的指挥部。

紧接着,北线,松花江以北的日军主力师团,也开始调动,仅仅扶余城,从半夜开始,就有三趟军列经过南下。种种消息,顿时让神情略显疲惫的曾一阳精神一振。

实际,10纵的进攻,不过是佯攻。

不过架势摆出来,却像是决战一样,部队不断的运动。兵力调动频繁,越是靠近哈尔滨,两军的交战规模越大。已经让关东军嗅到了一场大战前的硝烟,本来,按照榆树被占领后的进展,决战哈尔滨才是关键。

不过,在南满受到危险之后,兵力,日军已经不占据绝对优势。

一旦从西线抽调兵力,陈光兵团就能不费吹飞之力,渡过嫩江。

不管是南下,还是东进,都将对彻底粉关东军在北满的防御阵线。仅仅用哈尔滨原有兵力,进行防御,连关东军参谋长饭村穣中将都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摆在关东军面前的,只有一条路。

就是从全面防御,转而变成重点防御。放弃部分区域的驻兵,从而保证重要区域的兵力占绝对优势。

在经过了两个多月的作战和筹备,曾一阳终于距离他的计划越来越近了。

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一五九章 点将(中)第五十四章 阻杀第一O五章 坦克VS骑兵第十六章 杀狼曲(三)第十一章 搭戏台,唱大戏第一零八章 战略意识(下)第三十八章 这个团长不简单第六十九章 隐忧第二十四章东线反攻第二一五章 突破口第四八五章 战略推演第六十四章 熊本师团的末日第五十章 英雄还是屠夫?第二十四章东线反攻第三一二章 同志,我们是一路的第四二二章 抵达前线第五十九章 历史的乌云第四一六章 中标了第一零九章 尘埃落定(二)第四五五章 学打仗第三四九章 兵困一处第七十六章 北方诸强第三九五章 水与火的较量第一二三章 警报——零式战机来袭第七十九章 回陕第二五六章 捷报(上)第二二四章 血染东京城(8)第九十八章 磺胺(下)第四十四章 岂有此理第四六二章 鬼魅魍魉第三十八章 疯狂的鬼子第八十章 苦难历程第五十六章 卖(上)第一O七章 杀而不伐(中)第三零二章 畏首畏尾第四二一章 口令第四十七章 血战李家庄(4)第二二五章 抢占敦化(上)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动(上)第七十七章 谋取川军指挥权(上)第四十七章 20师团的覆灭(下)第一六三章 大戏开锣第一八章 杀而不伐(下)第七十九章 搂草打兔子第一四九章 叛徒第四三三章 渐入死局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一九一章 鲁庄阻击战(中)第二二二章 血染东京城(6)第二十四章东线反攻第三十章 苏长青第四二七章 碍事的家伙第三九五章 水与火的较量第九十八章 决战鲁西第九十一章 炸桥第八十九章 风卷残云(下)第九十二章 未战言胜第七十六章 援军?第一O五章 坦克VS骑兵第十章 莫斯科的冬天不太冷第二十四章 总攻第四十一章 死战太原第七章 仇恨的怒火第四四四章 接见第五十五章 扩军30万第四五一章 不信也得信第六十二 血炼军魂(五)第八十五章 奇兵突进第四二二章 抵达前线第二十九章 鏖战老君山(四)第三六七章 土烟雾弹的厉害第五十一章 最后的疯狂第一五八章 点将(上)第二二零章 血染东京城(4)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一零三章 断腿的老虎第三十二章 劫匪第七十一章 举棋不定的土肥原第三十章 吓唬香月清司第二十八章 血夜第九十五章 兵围襄阳第一二五章 诺门坎(中)第十五章 铁血军官团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四一四章 刀尖上的血(上)第四九三章 虎口夺食第四六九章 敌后制胜(上)第一一零章 尘埃落定(三)第四三零章 火线出击(中)第二七二章 斗智第八十六章 兖州城下话乾坤第二一一章 蓄势第一七五章 一个国家,四个政府第一六六章 僵持第二九三章 决胜江桥(下)第三八六章 山地精魂(下)第一八五章 夺城(下)第四九六章 反攻1943(3)第五十九章 憋屈的陈诚
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一五九章 点将(中)第五十四章 阻杀第一O五章 坦克VS骑兵第十六章 杀狼曲(三)第十一章 搭戏台,唱大戏第一零八章 战略意识(下)第三十八章 这个团长不简单第六十九章 隐忧第二十四章东线反攻第二一五章 突破口第四八五章 战略推演第六十四章 熊本师团的末日第五十章 英雄还是屠夫?第二十四章东线反攻第三一二章 同志,我们是一路的第四二二章 抵达前线第五十九章 历史的乌云第四一六章 中标了第一零九章 尘埃落定(二)第四五五章 学打仗第三四九章 兵困一处第七十六章 北方诸强第三九五章 水与火的较量第一二三章 警报——零式战机来袭第七十九章 回陕第二五六章 捷报(上)第二二四章 血染东京城(8)第九十八章 磺胺(下)第四十四章 岂有此理第四六二章 鬼魅魍魉第三十八章 疯狂的鬼子第八十章 苦难历程第五十六章 卖(上)第一O七章 杀而不伐(中)第三零二章 畏首畏尾第四二一章 口令第四十七章 血战李家庄(4)第二二五章 抢占敦化(上)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动(上)第七十七章 谋取川军指挥权(上)第四十七章 20师团的覆灭(下)第一六三章 大戏开锣第一八章 杀而不伐(下)第七十九章 搂草打兔子第一四九章 叛徒第四三三章 渐入死局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一九一章 鲁庄阻击战(中)第二二二章 血染东京城(6)第二十四章东线反攻第三十章 苏长青第四二七章 碍事的家伙第三九五章 水与火的较量第九十八章 决战鲁西第九十一章 炸桥第八十九章 风卷残云(下)第九十二章 未战言胜第七十六章 援军?第一O五章 坦克VS骑兵第十章 莫斯科的冬天不太冷第二十四章 总攻第四十一章 死战太原第七章 仇恨的怒火第四四四章 接见第五十五章 扩军30万第四五一章 不信也得信第六十二 血炼军魂(五)第八十五章 奇兵突进第四二二章 抵达前线第二十九章 鏖战老君山(四)第三六七章 土烟雾弹的厉害第五十一章 最后的疯狂第一五八章 点将(上)第二二零章 血染东京城(4)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一零三章 断腿的老虎第三十二章 劫匪第七十一章 举棋不定的土肥原第三十章 吓唬香月清司第二十八章 血夜第九十五章 兵围襄阳第一二五章 诺门坎(中)第十五章 铁血军官团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四一四章 刀尖上的血(上)第四九三章 虎口夺食第四六九章 敌后制胜(上)第一一零章 尘埃落定(三)第四三零章 火线出击(中)第二七二章 斗智第八十六章 兖州城下话乾坤第二一一章 蓄势第一七五章 一个国家,四个政府第一六六章 僵持第二九三章 决胜江桥(下)第三八六章 山地精魂(下)第一八五章 夺城(下)第四九六章 反攻1943(3)第五十九章 憋屈的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