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习骑射

2习骑射 燃文

赵氏身边的大丫鬟玉印连忙过去挑帘子,荣安侯谢晋跨步走了进来。

谢晋今年三十有七,他容貌出众,曾是京城里数的上的丰神俊秀之辈,因是自小就被封为世子,祖父父亲对他的教导极为严厉。待入了官场,又逐渐磨砺的果断狠厉,原本似如冠玉的脸上越发显出英挺气概。

见他脸上带着丝烦燥不快,赵氏便迎上去笑道:“老爷今儿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可吃过早饭了?正好坐下来和孩子们一起吃吧。”

谢晋点了点头,坐到炕上,端起茶杯先呷了口茶,看到站在旁边的谢琳琅,面色便缓和了些,对谢琳琅道:“你昨日刚回来,咱们府上虽然离着襄国公府并不远,倒底收拾院子也折腾了一天,一会儿用过饭,便回去好生歇着。”

谢琳琅笑道:“回来的东西都是舅母帮女儿整理的,院子又是夫人安排人收拾的,哪里能累着女儿呢?倒是爹爹整日公务繁忙,才真应该好好休息。”然后又问道:“爹爹今日是休沐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谢晋闻言又皱了皱眉,“圣上圣体违和,今日罢朝了。”并不愿多说,扫视了一圈,问道:“怎么不见安哥儿和全哥儿?”

赵氏忙笑着过来答道:“全哥儿一大早就来给我请过安了,我瞧着他到底还小,总是拘着他倒怕对他不好,便打发乳母陪着去园子里了。安哥儿昨天读了半日书累着了,我便让他多休息了一日。”

谢晋便有些不大高兴,“虽说他身子不好,倒底也是他自己惫懒惯了,你虽是他的继母,但也不要太纵着他了。”

赵氏看了一眼谢琳琅,对谢晋微微一笑,道:“安哥儿在我身边这么些年了,就是我的亲生儿子一般,他身体不好,我总要多疼他些。”

谢晋没说什么,但从神色间看得出来,他对赵氏这番话倒是颇为满意。

谢琳琅闻言佯作惊讶道:“安哥儿竟是一直养在夫人身边的?安哥儿是咱们侯府的嫡长子,爹爹怎么没带在身边,也好带安哥儿历练一番?舅舅家的表哥就是一直被舅舅带在身边亲自教养的。”

还没等谢晋回答,就听赵氏嗔道:“你这孩子,竟说起父亲的不是来了!”

谢琳琅并不答她,只看着谢晋,追问道:“安哥儿是嫡长子,爹爹怎么竟不将安哥儿带在身边?也好长长见识。”那些长于妇人之手的哥儿,又有几个能成才的?

谢晋看了眼赵氏,面色有些尴尬,前两年他确实是想要将安哥儿带在身边亲自教养的,毕竟是嫡长子,将来要承爵的,不长些见识也难以将侯府挑起来。只是那几年安哥儿身体一直不大好,时常便要病上一场,却也无甚大病,只是头昏发烧,每次只消卧床几日便也罢了,再加上赵氏放心不下安哥儿,所以将他带在身边之事一直未能成行。此时见女儿提起来,他也觉得自己这个嫡长子的教养确不能疏忽,便道:“等安哥儿这一次好了,我便带他去外书房。”

赵氏拢在袖子里的手骤然攥紧,她很想让谢晋也带着全哥儿去外书房,但无奈全哥儿还太小了。

谢琳琅窥了眼赵氏的神色,接着含笑道:“教表哥骑射拳脚的师傅极是厉害,听说是前朝的京卫指挥同知,是从三品的大官呢,不知怎么竟罢了官了?”

谢晋想了一下,突然道:“难道竟是李佥李大人?”

“我问过表哥,表哥只是说他姓李,好像是他并不愿别人提起他以前的事情,表哥也就没有对我多说。我还跟着那个师傅学了骑马呢,还缠着他学了几下拳脚,但是他不太耐烦教我。”

谢晋笑道:“若真是李佥李大人,他那样的暴燥脾气,又怎么会耐烦教一个小女娃。”

谢琳琅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继而笑意盈盈的道:“我倒想起来了,有一日我缠着那个师傅教我射箭,他不肯,还说若你是个男子我便教你了。我就说我还有个弟弟,只比我小两岁,他既不肯教我,那要教我弟弟当作补偿。”

谢晋也很是惊喜,忙问道:“李大人可是答应了?”

谢琳琅含笑道:“嗯。他还说若是我弟弟想和他学,便送去舅舅府里,和表哥在一处呢!”

谢晋想了想,道:“李大人拳脚功夫和人品都是举朝公认的,若是安哥儿能有李大人教授,自然是再好不过,那么明日我就去找卫大人说一说,想必卫大人也能同意。”

谢琳琅心下高兴,笑道:“舅舅必然同意。”

赵氏咬了咬嘴唇,强自按下情绪,换上一副担忧的神情道:“老爷怎么就这么草率的答应了?且不说那姓李的师傅是不是老爷说的李佥大人,单说安哥儿现在的身体,也禁不住练习什么拳脚啊!咱们家也不用要靠考武状元谋出路,若是安哥儿身子禁不住,再有个好歹,我,我伤心是一方面,还得有那起子小人嚼舌头,说是我不心疼安哥儿故意的呢!”说着便演做俱佳的拿帕子按了按眼角。

谢晋忙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对安哥儿如何,大家都看在眼里,岂能有人在背后编排你?”

赵氏倒有些哽咽,“不说别的,就我这个身份,就能让人往坏处想了去……”

“夫人多虑了!”谢琳琅打断她的话,微微一笑,“夫人若是真心待安哥儿好,为安哥儿的将来着想,任谁也不能嚼了这舌头去!”又转向谢晋道:“安哥儿今年已经十一岁,这学习骑射拳脚,断不能再拖!表哥是六岁便开始学起来的。夫人总说安哥儿身子不济,焉知不是安哥儿整日卧床导致的呢?也正因为他身子骨弱些,才更应该好好锻炼,也许这身子骨竟就好起来了呢!”

谢晋略一思虑,便点了点头。这些年,他将谢安琅交给赵氏教养一直都很放心,虽然谢安琅时常偷懒,他觉得这毕竟也不是赵氏的错。更何况他每次要教训谢安琅,都是赵氏哭着求情拦在头里,他便觉得赵氏这个继母做的也很不错了。而且赵氏又给他生了一子一女,平日里对他小意温柔的伺侍,他对赵氏其实是颇为满意的。所以这些年他便一直听任赵氏纵着谢安琅了,不过今日他觉得女儿说得也有道理,谢安琅习骑射一事确实不能再拖了。

便转头对赵氏道:“你不用说了,此事就这么定了。”

赵氏目光冷冷的瞥了谢琳琅一眼,在炕上稳稳坐了,对谢琳琅淡淡笑道:“你既然是对李大人说让你弟弟去习骑射,全哥儿也是你的弟弟,不如便把全哥儿一起送去罢。”

谢琳琅面不改色的笑道:“夫人有命,女儿自然会去跟李大人和舅舅说。只要夫人不觉得全哥儿年纪太小。”

谢全琅今年才四岁,这么小的孩子难保会有些磕磕碰碰,只要赵氏不心疼就可以。

谢晋倒底有些不放心,“全哥儿还是太小了……”

赵氏立时就红了眼圈,“难道因为全哥儿是我生的,襄国公就不把全哥儿当外甥了不成?怎么安哥儿去得,全哥就去不得?”

谢晋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你这是又闹什么!安哥儿已经十一岁了,全哥儿才多大!那么小的孩子又怎么教得起来,全哥儿要真有个什么闪失,你可不要哭哭啼啼!”

当下饭也没吃便就起身走了。

赵氏几乎咬碎了牙,睨了一眼端坐一旁目光清明的谢琳琅,双手紧攥,指甲差点没嵌进肉里,却硬是将一腔怒气强压了下去。这十年来她辛苦树立起来的慈母形象,可不想因此事而毁于一旦。于是面上又挂了笑,招呼大家用早饭。

谢琳琅就像刚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与大家一起吃过早饭,便回了自己院子。

青杏是个活泼话多的,且察人脸色也是一把好手,进了屋便对谢琳琅道:“姑娘,奴婢瞧着夫人眼睛的怒火都像是要喷出来似的,只眨了眼的功夫,竟就按了下去,那笑脸换得也是真快!”说着啧啧两声,又有些担心道:“姑娘以后怕是要小心些儿了,奴婢总觉着夫人是个不好惹的。”

碧桃是个不喜议论主子的,纠结了半晌,终是害怕自家姑娘吃了暗亏,才道:“奴婢也觉着,夫人像是又有了什么主意,奴婢只怕这主意下一次便打到了姑娘身上。”

谢琳琅闻言默了一默,道:“我并不想与她争斗个没完,只是此事涉及安哥儿,我不能任由她算计了去。”想了想又道:“青杏你去安哥儿院子里看看,安哥儿是否已经起来了,若是起来了,你便回来报与我知道,我过去看他。”

青杏聪慧可喜,极招人喜欢,很容易便能和人相处好,这些个丫鬟里头,数她的消息最为灵通。此时她应了声是,便转身跑了。

青杏前脚刚出了院子,后脚杨姨娘就进来了。

杨姨娘身边只有一个伺候的小丫鬟,唤作柳儿,杨姨娘来了并不敢直接进门,而是在院子里等着,打发柳儿进去传话。

柳儿看上去笨笨的,站在外间门口,透过帘子缝向里面张望了一会儿,才怯怯的问道:“有姐姐在吗?”

绿蕉正坐在外间围着针线笼子做针线,听见声音便掀了帘子出去,柳儿见她出来,连忙道:“绿蕉姐姐,二姑娘得空吗?我们姨娘想来看望二姑娘。”

绿蕉让她稍等,便进内室去回谢琳琅,不一会儿碧桃和绿蕉一起到了院子里,将杨姨娘请了进来。

杨姨娘堆着满脸的笑容,谢琳琅请她坐,她才挨着椅子边儿坐下了。

谢琳琅先笑道:“刚才在夫人那儿请安,也没顾得上和姨娘多说几句话,正好这会子姨娘过来了,要不我还想着去看望大姐姐和姨娘呢!”

杨姨娘连忙笑道:“还是二姑娘想得周到,还惦记着大姑娘呢。二姑娘如今真是出落的越发好了,卑妾瞧着,倒与夫人有七八分的相像。不是卑妾说嘴,夫人未出阁的时候,有一回郡主做寿,夫人就招呼着宗室和世家的小姐们在园子里赏花作诗,打眼看去,竟没一个能比得上夫人的!卑妾自小伺候了夫人这么些年,如今看二姑娘和夫人一样出挑,也替夫人高兴。”

她好像是在心底只把谢琳琅的生母卫氏当作夫人,每次说起卫氏时,这声夫人便叫得甚是顺口。

谢琳琅见她脸上的欢喜很是真切,心底也不禁热烘烘的,又问道:“大姐姐怎么没过来?我一会儿找大姐姐玩去!”

杨姨娘闻言,面上倒有些尴尬,踌躇了一会儿,才道:“秋姐儿在房里做针线呢……卑妾有件事想求二姑娘帮忙。”

谢琳琅笑道:“姨娘有话不妨直说。”

杨姨娘这才嚅嚅道:“秋姐儿年纪大了,卑妾在夫人那里又一直不得眼缘儿,连累着秋姐儿也不大招夫人待见。卑妾只是怕夫人会给秋姐儿说一桩不好的亲事,别的也就罢了,这嫁人可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卑妾想着,二姑娘能不能帮着说一说。”

谢琳琅再稳重,也倒底还只是个未出阁的小姑娘,刚听杨姨娘提到亲事的时候,脸上就不禁一红。

碧桃在旁边忙道:“杨姨娘这话岂是该对姑娘说得?且不说姑娘还未出阁,这儿女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姑娘又怎么能说得上话!”

杨姨娘见碧桃急了,吓得连忙站起来,有些语无伦次的道:“二姑娘,卑妾,卑妾不是这个意思……卑妾是说,是说……”

谢琳琅见她如此紧张,便劝慰道:“我知道姨娘定是无心之失,姨娘有什么话还是坐下说罢。”

杨姨娘这才又坐了下来,刚才那些话就是鼓了半天劲儿才说出口的,这会子就更不敢说话了。可是一想到女儿,这毕竟是女儿的终身大事!才又抬起头道:“卑妾也知道二姑娘在这事上说不上话,卑妾只是想求二姑娘,这次东府大姑娘雨姐儿的及笄礼,二姑娘带秋姐儿一起过去。秋姐儿整日的闷在府里,她又是个不大爱说话的,只怕外头都不知道咱们侯府有这么个人。出去多见一见那些个夫人奶奶们,秋姐儿的亲事也能容易些儿。”

老荣安侯有两个嫡子一个庶子,为了避免三子争夺家产,闹得家宅不宁,在临去之时便作主将三房分家了。嫡长子谢晋袭了侯爵,自然承袭荣安侯府。嫡次子谢渊在荣安侯府东侧置了产业,大家便称其为东府,而庶子谢宋在荣安侯府西侧置了产业,便称为西府了。

谢渊不能承爵,老侯爷怕二子生活无依,早早的就为他谋了一个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的职务。谢渊十七岁时娶了国子监祭酒金大人的嫡次女为妻,这大姑娘便是金氏所生的嫡长女,名叫谢雨琅。

东府嫡长女的及笄礼自然要热热闹闹的办上一场的。

只不过杨姨娘既让谢琳琅带着谢秋琅一起去,言外之意就是赵氏不会带着她,谢琳琅略一思索,问道:“以前夫人会带大姐姐出去吗?”

杨姨娘看上去不大自在,半晌才吞吞吐吐的道:“咱们府里的哥儿姐儿办满月做寿,还有老爷做寿这些宴请,夫人都会带着秋姐儿的。至于外头,有两回也带着了……卑妾实在是不得夫人所喜。”

也就是说赵氏多数时候都是只带着谢芳琅的。

谢琳琅微微一笑道:“我看大姐姐的穿衣打扮极是清雅脱俗,只是既是东府大姑娘的及笄礼,毕竟是喜庆之事,大姐姐还是穿些鲜亮的颜色更好看些。我从舅舅家回来时,舅母特意新打了三支金簪,当作是给大姐姐和妹妹备的礼,是三个一样的赤金簪子,我们姐妹三个一人一个。这簪子衬些鲜亮颜色的衣料也能压得住。大姐姐的这支就由姨娘带过去罢,想来大姐姐长得白,戴上会很好看。等明日我们三姐妹都戴一样的,这才是亲姐妹呢。”便吩咐碧桃去妆奁里取了三个样式差不多的累丝金簪来。让杨姨娘挑了一个去。

杨姨娘是自小就伺侯郡主嫡女的,她除了胆子小些,并不是个听不明白话的无知妇人。此时见碧桃拿着的三个金簪,虽然都是累丝金凤款式,但做工手法都不相同,若是一齐新打的又岂会不在同一个地方打,还要换了三处不成?她知道这是谢琳琅担心秋姐儿没有像样的首饰,又为了不伤秋姐儿的体面,想出来的说辞。

她拿了一支金簪握在手里,眼眶一酸,险些落下泪来。也不敢再多留,便起身走了。

谢琳琅却在内室叹了口气,赵氏对嫡子庶女如此,也不知是怎么传出个慈母的名声在外的?

杨姨娘走后又过了半晌,青杏才回来。见了谢琳琅,支支吾吾的道:“大少爷说他要出门去见几个同窗,改日才能见姑娘了。”

第13章 定忠伯第1章 回侯府第125章 大结局(下)第97章 新帝第88章 濯盈第17章 钱嬷嬷第38章 尤夫人第123章 大结局(上)58 交手第1章 回侯府第55章 入宫第116章 陷害第19章 卫长谨第87章 承野王第51章 怀疑第55章 入宫第13章 定忠伯第35章 融冰第19章 卫长谨第18章 庚帖第126章 番外一第76章 毒计第119章 投敌第2章 习骑射第2章 习骑射第88章 濯盈第63章 改情节第55章 入宫第52章 转变57 施家第46章 有孕第126章 番外一105 过继第122章 不配第76章 毒计第33章 找姨妈104 探脉第11章 生产第51章 怀疑第117章 帝后第5章 说亲事第12章 年下第118章 元宵第45章 怒火第75章 狄慎文第3章 及笄礼第102章 外放第36章 释疑第12章 年下第55章 入宫第103章 册封第17章 钱嬷嬷第115章 见疑57 施家第34章 打架第121章 事发第112章 内情第37章 平妻第81章 双生第99章 清算第45章 怒火第112章 内情第33章 找姨妈第42章 天欲雪第55章 入宫107 产子第87章 承野王第40章 平衡第82章 姐妹第90章 恭和第9章 端午第34章 打架第33章 找姨妈第65章 龙子第55章 入宫109 小吕氏第19章 卫长谨111 钱玫107 产子第8章 玉家子第19章 卫长谨第51章 怀疑58 交手第94章 交易第79章 出征第36章 释疑第24章 周侧妃第78章 解决第4章 有后福第4章 有后福第81章 双生第117章 帝后57 施家第114章 皇后第67章 八姑娘第22章 大婚第16章 阴谋109 小吕氏第72章 打脸
第13章 定忠伯第1章 回侯府第125章 大结局(下)第97章 新帝第88章 濯盈第17章 钱嬷嬷第38章 尤夫人第123章 大结局(上)58 交手第1章 回侯府第55章 入宫第116章 陷害第19章 卫长谨第87章 承野王第51章 怀疑第55章 入宫第13章 定忠伯第35章 融冰第19章 卫长谨第18章 庚帖第126章 番外一第76章 毒计第119章 投敌第2章 习骑射第2章 习骑射第88章 濯盈第63章 改情节第55章 入宫第52章 转变57 施家第46章 有孕第126章 番外一105 过继第122章 不配第76章 毒计第33章 找姨妈104 探脉第11章 生产第51章 怀疑第117章 帝后第5章 说亲事第12章 年下第118章 元宵第45章 怒火第75章 狄慎文第3章 及笄礼第102章 外放第36章 释疑第12章 年下第55章 入宫第103章 册封第17章 钱嬷嬷第115章 见疑57 施家第34章 打架第121章 事发第112章 内情第37章 平妻第81章 双生第99章 清算第45章 怒火第112章 内情第33章 找姨妈第42章 天欲雪第55章 入宫107 产子第87章 承野王第40章 平衡第82章 姐妹第90章 恭和第9章 端午第34章 打架第33章 找姨妈第65章 龙子第55章 入宫109 小吕氏第19章 卫长谨111 钱玫107 产子第8章 玉家子第19章 卫长谨第51章 怀疑58 交手第94章 交易第79章 出征第36章 释疑第24章 周侧妃第78章 解决第4章 有后福第4章 有后福第81章 双生第117章 帝后57 施家第114章 皇后第67章 八姑娘第22章 大婚第16章 阴谋109 小吕氏第72章 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