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卫长玉

27卫长玉

谢琳琅的外祖母安庆郡主只有一子一女,女儿早逝几乎成了她的心病,即便已经过去了这许多年,也未能稍解悲痛。幸而她的儿子是个出息的,袭了国公的爵位,又为圣上所倚重。孙子也出息,才只十八岁,年纪轻轻的就领了宫中禁卫大统领之职。

此时,卫长玉正坐在荣安侯府的正厅里慢悠悠的喝着茶,直过去了两刻钟,赵氏才一脸担忧的将谢安琅带了出来。

谢安琅见到卫长玉,很是高兴,道:“大表哥,你真的要带我去西山行宫随驾?”

圣上这几日因淑妃德妃之事正闹得心烦,正好又到了十月里,便如往年带着皇子皇孙要往西山行宫去。而卫长玉既是禁卫大统领,自然要负责起西山行宫的防务。

还不等卫长玉说话,赵氏便急忙道:“我是不知道大侄儿竟谴了人来哄着让安哥儿出去逛的事,若是我先就知道,定会劝着!怎么也要先为着安哥儿的身子着想,安哥儿这病才刚好一些,这就跑出去,若累着了身子可怎么好?依我说,安哥儿若真的是想活泛活泛,倒不如让全哥儿陪着在这园子里逛逛,全哥儿虽小,走路却已齐全了,陪着大哥哥松松腿儿,也是他做兄弟的心思不是!”

卫长玉淡笑道:“谢夫人多虑了,原也正是虑着表弟这些天来一直躺在床上,出去走走倒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便何况正赶上圣上去行宫,这样的恩德降在表弟身上,表弟自应感念。”

赵氏是唤的卫长玉大侄儿,卫长玉却回了句谢夫人,仅一个称呼就表明自家对赵氏的态度,本就不是什么正经子的亲戚,原就没把你一回事过!且他语气温和恭谨,但是话里却没一句是顺着赵氏说的,并且里头提到了这是皇上的恩德。这样一顶大帽子压下来,赵氏那惯能做戏的脸上也有些僵硬,她自然不信这是圣上的旨意,皇上哪里就会闲成这样,管一个小子去不去行宫随驾呢?可她是什么身份?荣安侯的填房而已,只封了个三品诰命,难不成还能拿这话去问皇上?

她只得道:“既是圣上的恩典,咱们家自然只有谢恩的。只是自从我到府里以来,这孩子就从未离开过我身边。如今他这样出去我是断断不放心的,而我又出不得去,只好派两个忠心又妥贴的丫头跟着,也好伺候着安哥儿的平日起居。”说着就吩咐人叫了两个丫鬟出来。

两人看上去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一人穿了一条簇新的石榴裙,倒比普通的丫鬟穿得好些,打眼看去,头上的珠花也别的丫鬟多些,娇娇柔柔的,颇有几分姿色。

赵氏便道:“这两个丫鬟一个叫玉莲,一个叫水月,是我专挑了来伺候安哥儿的,安哥儿十二岁了,也是不小了,身边没个人伺候着我哪里能放心得下呢!这便叫她们两个伺候着去罢,便是去行宫随圣驾,身边也得有丫鬟婆子伺候着不是!”

卫长玉打谅那两个丫鬟两眼,想着怪不得表妹一定要让安表弟脱离赵氏的掌握,安表弟这才十二岁,就要把他往女-色这条路上引了。在赵氏手里,安表弟真不知道会被养成什么样子。奇怪的是,姑父竟也不管?

他心中想着,眉目却未动,依旧笑着道:“谢夫人有心了。”

赵氏让两个丫鬟去见过谢安琅,见谢安琅接受了,脸上这才露出笑容来。

卫长玉转向谢安琅道:“你随我去了,便要听我的话,若是顽劣,我定会以大统领的身份按照禁军的规矩罚你,你可要心里有数!”

谢安琅认真点了点头。

西山行宫在京城远郊,风景极好,修建的虽不庄严阔大,却胜在精巧舒适。每每皇上有心思要考一考他的儿子们,就会把他们都带到这里来比试弓马。不过,后来他的这几个儿子都长大了,心思一个比一个深沉,射杀只鹿都要反复思量,是在弓箭上嬴了的好,还是放生体现个慈厚的好?渐渐的,皇上就不大来了。只是近两年来,他的小皇孙们都到了学习弓马骑射的年纪,圣上才又重提了兴趣。

圣上如今共有七个皇孙。

除了四皇子早逝,五皇子留下一个遗腹子,六皇子还无所出之外,太子二皇子三皇子简直像在比赛一样的生儿子。

先是太子妃头一胎就为太子生了对双胞胎,这对儿皇孙的降生令皇上非常高兴,当即就封皇长孙为恭王,二皇孙为礼王。

这是大周朝绝无仅有的殊荣!

大周朝历经四朝下来,得封号的王爷一共不过四十六位,这两位皇孙刚出娘胎就封了王,还赐了封号,足以体现圣上的喜爱之情。相比于这对小皇孙,他那个已经成了两次亲的六皇子萧慕,到现在依然还是以名为号,连个正经的封号都没有。足见他的厚此薄彼,偏心都偏得没边儿了!

除此之外,太子还有陈侧妃生的一双女儿,官才人生的一个儿子。

与太子妃比赛的二皇子妃当然不甘示弱,她连生了三个儿子。二皇子妃为人比较刚硬,二皇子虽然二侧妃四侍妾都占满了,却都是一无所出。

相比较于太子妃和二皇子妃,只有三皇子妃头一胎生了个女儿。虽是女儿,却甚得皇上喜爱,这是他的第一个嫡亲孙女,还特意划出一个成康郡为其食邑,封其为成康郡主。这是皇嫡长孙女,圣上给她再多东西,礼部那帮成天盯着皇家的老头子们也不能说什么。

但三皇子无子,在争大位的路上便处于劣势了。偏三皇子对三皇子妃极其宠爱,只去年立了一位侧妃,除此之外,竟连一个侍妾也没有。

这也是德妃对三皇子妃最为不满的地方,据说有一次德妃发火还骂过三皇子妃“自己不会下金蛋,倒还不许别人爬床!”这样的话。

这七个皇孙从四岁到十五岁年纪不等,有嫡有庶,整整齐齐的站成一排,皇上那一直板着的脸上也终于露出笑容来。

皇上坐在上首,先问了小皇孙们的读书情况,小皇孙们从大到小依次回答。最大的是太子的双胞胎儿子,两个皇孙一本正经颇有大人的样子,回答的内容都是太子请老师早就教好的。

最小的是二皇子的小儿子,今年才四岁,身边还跟着两个奶妈子,他奶声奶气的,却也一本正经的答:“孙儿已经会背三字经,千字文,还会写二十……今天还要再学五个字,把今天的也加一起,孙儿已经会写二十五个字了。”说罢还点了点头。

看见皇上被小皇孙逗笑了,大家也都跟着露出了笑容。

接着皇上又问了骑射情况,然后一人赐了一把弓箭,四岁的小皇孙虽然还不会射箭,但是也得了一把精致的黄金小弓,小皇孙拿在手里有模有样的看了看,见上面还镶嵌了七宝,于是郑重的抱在了怀里。

每次来西山行宫,皇上都会住个十来日,虽然也有奏折送过来,但是显然这帮大臣都是很有眼力价儿的,没什么大事也就都歇了笔头儿,谁都害怕自己会扰了皇上的兴致,所以送到行宫来的奏折基本上都是急件。皇上一时间不用处理那么多的公务,平日里紧皱的眉头倒也放松下来。

卫长玉便趁此时来请皇上的旨意。

皇上沉吟半刻,道:“若朕单单下旨命荣安侯嫡长子入行宫,其他几家世族又要骂朕偏心了!”

卫长玉站在下首,恭声道:“臣等不敢!”

皇上笑着说:“你当然是不敢。不过,为了避免那些个老头子在心里骂朕,便再带上几个世家子罢了。”

卫长玉恭敬的应了个是,皇上没让他退下,他便躬身而立。过了一会儿,突然听见皇上问他:“你觉得朕这几个皇孙里面,哪个最是可造之才?”

皇上当然不会是随口一问,卫长玉才不会傻到当着他的面议论他的亲孙子,于是说道:“皇孙们皆是天家血脉,身份尊贵,且都聪慧过人。臣下鄙陋,不敢妄议!”

皇上看了看他道:“我让你说实话。”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便是议论了皇孙,也是朕的旨意,没人敢传出这间屋子去。”说着淡淡扫了周围一眼,在一旁伺候的几个太监都忙低头敛目。

卫长玉见皇上如此,明白他若是不“议论”两句,皇上怕是不会放他走。于是略一沉吟道:“臣并不敢妄议皇孙们,只是今日见到四岁的小皇孙,觉得甚是冰雪聪明。”

皇上笑起来,“只可惜二皇子并没有给朕生个孙女儿。”

卫长玉闻言便是一怔。

他的父亲襄国公迟迟不为他虑及亲事,母亲虽在家里为他挑选过几家女孩儿,却都被父亲拦下了。而现在即便母亲日日抱怨,说他都已经十八岁,再不成亲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孙子,父亲也依然不为所动。

今日他才知道父亲为何不肯论及他的亲事。

不是不肯,而是不敢。

襄国公受圣上倚重,满朝文武皆知,连带着他也颇受圣上重视,既然他们父子是朝中重臣,那么为他赐婚于哪家姑娘,便可看出圣心所向。不过若依照父亲的分析,圣上应该不会希望看到襄国公府直接与皇子联姻。

不过皇上既有赐婚之意,却又没有明说,襄国公便只能装聋作哑将儿子的亲事一直拖着。

本朝几位皇子的储位之争虽然还没有明面化,却也是暗潮汹涌,连普通百姓都会在茶余饭后悄悄的谈论一番。他们培养势力,拉拢朝臣,只是还没有撕破脸罢了,当然,这几位皇子也不敢撕破脸。只要他们的动作稍明显些,皇上就会出手。不过照现在的情形来看,皇上倒像是想在暗中出手了。

那么将谁家姑娘赐婚于他,便更值得思量。只怕圣上再思量个几年……

他有些夸张的抬起手去擦额头冒出的汗,道:“臣已经不小了,臣的同窗儿子都快两岁了。”

卫长玉自小就跟随襄国公入宫,时常奉诏陪在皇上身边。卫长玉小时候长得像白玉雕的一样,人又聪明,小小的人儿被太监抱着放到椅子上,支着个小身子伏在案上给皇上磨墨。一直到前年,皇上让他领了大统领之职后,人越发的严肃冷静起来,只是他骨子里的那股狡黠劲儿,皇上再清楚不过了。

皇上高高坐着,眼里虽是笑意,却板着脸摆了摆手,道:“还怕朕亏待了你不成!”

卫长玉也觉得自己这么上进,皇上应该不会亏待他。

反正不管赐婚的是张家姑娘也好,王家姑姑娘也罢,又有什么要紧?他也并没有对女孩子上过心,只是觉得她们都是一个样。只要不是过份的丑,模样儿性子也还过得去就行了。

即便他已经有了这等觉悟,日后当他得知圣上赐婚的是哪家姑娘后,他还是惊得像被雷劈了一样。

107 产子61 礼王第19章 卫长谨第93章 第二更第85章 变天第36章 释疑第6章 落水了第88章 濯盈第66章 心欢喜第124章 大结局(中)第19章 卫长谨第39章 南王第29章 流言第37章 平妻第70章 撞破第五十章第79章 出征第6章 落水了第7章 要绿俏第9章 端午第115章 见疑第88章 濯盈第97章 新帝第20章 赐婚第97章 新帝61 礼王57 施家第35章 融冰第30章 阴谋第7章 要绿俏第67章 八姑娘第16章 阴谋第7章 要绿俏106 发动第22章 大婚第67章 八姑娘第39章 南王第25章 立规矩59 太夫人108 洗三第5章 说亲事第97章 新帝第18章 庚帖第1章 回侯府第98章 接驾第77章 破局第125章 大结局(下)第1章 回侯府第76章 毒计第13章 定忠伯第112章 内情第23章 朝见第75章 狄慎文第66章 心欢喜106 发动第83章 发作59 太夫人110 湖心亭第95章 战事起第85章 变天第75章 狄慎文第3章 及笄礼第17章 钱嬷嬷第40章 平衡第11章 生产第55章 入宫第35章 融冰第65章 龙子106 发动104 探脉104 探脉第3章 及笄礼第22章 大婚106 发动第51章 怀疑109 小吕氏第89章 义妹第63章 改情节第39章 南王第95章 战事起第71章 玉螭第53章 雪色第80章 赵妃第12章 年下第96章 萧宥第53章 雪色第22章 大婚第80章 赵妃第94章 交易第一百章第93章 第二更第38章 尤夫人第13章 定忠伯第32章 萧玉福第63章 改情节第6章 落水了第74章 礼成
107 产子61 礼王第19章 卫长谨第93章 第二更第85章 变天第36章 释疑第6章 落水了第88章 濯盈第66章 心欢喜第124章 大结局(中)第19章 卫长谨第39章 南王第29章 流言第37章 平妻第70章 撞破第五十章第79章 出征第6章 落水了第7章 要绿俏第9章 端午第115章 见疑第88章 濯盈第97章 新帝第20章 赐婚第97章 新帝61 礼王57 施家第35章 融冰第30章 阴谋第7章 要绿俏第67章 八姑娘第16章 阴谋第7章 要绿俏106 发动第22章 大婚第67章 八姑娘第39章 南王第25章 立规矩59 太夫人108 洗三第5章 说亲事第97章 新帝第18章 庚帖第1章 回侯府第98章 接驾第77章 破局第125章 大结局(下)第1章 回侯府第76章 毒计第13章 定忠伯第112章 内情第23章 朝见第75章 狄慎文第66章 心欢喜106 发动第83章 发作59 太夫人110 湖心亭第95章 战事起第85章 变天第75章 狄慎文第3章 及笄礼第17章 钱嬷嬷第40章 平衡第11章 生产第55章 入宫第35章 融冰第65章 龙子106 发动104 探脉104 探脉第3章 及笄礼第22章 大婚106 发动第51章 怀疑109 小吕氏第89章 义妹第63章 改情节第39章 南王第95章 战事起第71章 玉螭第53章 雪色第80章 赵妃第12章 年下第96章 萧宥第53章 雪色第22章 大婚第80章 赵妃第94章 交易第一百章第93章 第二更第38章 尤夫人第13章 定忠伯第32章 萧玉福第63章 改情节第6章 落水了第74章 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