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朝见

23朝见 燃文

碧桃在外间门口张望了半天,来来回回掀了好几次帘子,最后终于忍不住小声嘱咐青杏道:“你去打听一下,王爷怎地还没过来?是席上还有大人没走?还是王爷喝多了?”

青杏也早就着急了,这毕竟是姑娘的大婚之夜,王爷迟迟不来,连个来报信的人都没有——她答应一声就跑了出去。

谢琳琅正坐在针线笼子旁,拿丝线配色。

碧桃踌躇了一下,提醒道:“姑娘,外院都已经静了下来,想来是席面已经撤了。”

“嗯。”谢琳琅才回了一声,就见青杏磨磨蹭蹭的挑着帘子在门口站着,便笑道:“怎么出了侯府,倒装起腼腆小姐来,有什么话就进来说吧。”

青杏一脸愤愤,显然是气着了,进了里屋,却依然是吞吞吐吐。

谢琳琅这才道:“是打听到什么了?”

青杏点了点头。

谢琳琅还没说什么,碧桃在一边倒是急得不像样,道:“你倒是快说啊!存心想急死谁不成!”

青杏本是个嘴角快的爽利性子,只是这次打听到的,她实在是不想说,但是又不能瞒着姑娘,便小声道:“我听照水居院子里打扫的小丫头说,王爷已经去了照水居了。”

屋子里瞬间沉默下来。

照水居里住着谁,大家显然都心中有数。

谢琳琅见她们二人都愁眉苦脸,倒笑了一笑,“罢了,去整理床铺吧,天色这么晚了,你们留下一个值夜,就去睡觉吧。还有木溪,她虽是新提上来的,但她年纪也不小,又是郑妈妈亲自调-教过,教过规矩的,再过两日,让她熟悉一些屋里的事务,便也给她排了班,你们轮流值夜罢。”

“姑娘还有心思管一个丫头……”青杏小声嘀咕道:“今儿可是王爷和王妃的大婚之夜,王爷怎么能……”又看了看谢琳琅,便没有继续说下去。

碧桃虽然也想说什么,但王爷是主子,她哪里敢张嘴埋怨?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王爷大婚之夜竟不来王妃处,这若是传出去,外面的人不知道会怎么嘲笑姑娘呢!就是王府里这些下人们只怕也没什么好话,都是些惯会捧高踩低的。她又在心里直叹了好几声气,过去将床铺好,才要伺候谢琳琅休息,就听外面有小丫头禀报,说是周侧妃身边的妈妈来了。

绿蕉正在外间,便一挑帘子,将人请了进来。是一个三十五六岁的中年妇人,一双细长的眼睛里映着精明,她进门后也没请安,而是先将琳琅打量了一遍,心说先头那个王妃如何大的世家涵养,不到两年也就死了,这回这个还是个小丫头片子,简直就是白送!

见谢琳琅的目光向她扫来,她才露出一个讪讪的笑,照规矩行了礼方道:“回王妃娘娘,周侧妃谴奴婢来告知娘娘,王爷他……已经去了周侧妃的照水居,请王妃娘娘好生安歇吧。”

见谢琳琅面色如常并没有要说话的意思,她又想了想,劝慰道:“王妃娘娘不要多虑,许是王爷心疼娘娘今日出嫁,礼仪繁重,太过劳累的缘故,想让娘娘好生歇息保重身体。王妃娘娘且放宽心,周侧妃也知王妃娘娘辛苦,特意让奴婢给娘娘送了小厨房新炖的燕窝来,孝敬娘娘。”

谢琳琅打谅了她一眼,从她的周身穿戴以及神情举止上,不难猜出她就是周侧妃身边最得脸的管事妈妈李妈妈。

谢琳琅在嫁入王府之前,曾对王府诸人颇做过一番了解,这个李妈妈是周侧妃娘家的人,一直跟着受宠的周侧妃,在王府中自然最得脸面。此时见她虽是婉言奉承,面上却露出隐隐得意之色。

也确实得意的起来。

王爷成亲当晚连洞房都未入,就去了宠妃房里,主子如此得脸,怎不叫当奴才的得意呢。

李妈妈见谢琳琅脸上依然神色淡淡,摆摆手随意就将她打发了出来,她半露不露自以为露得恰到好处的那股子得意劲儿,就像是抖在了瞎子面前,不禁有些气闷。不过,她转念一想,就又忍不住喜滋滋起来,再怎么说,周侧妃这一回脸面得的,足够她炫耀个大半年了!

一旁的青杏见人出去了,愤愤的撇撇嘴,气哼哼的道:“不就是个奴才吗?看她那股子得意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主子娘娘呢!还送什么破燕窝,姑娘什么没吃过,稀罕她的!”

碧桃为人老实,一门心思只为谢琳琅着想,忙捂住她的嘴,“你快少说些吧,净想着给姑娘惹祸!”

青杏一跺脚,不甘道:“姑娘,难道就这样算了吗?”

不这样算了又能如何?难不成要闹起来让王府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这个新王妃不得脸?不过,周侧妃……还有笔帐没清算呢!倒正好是个机会。

碧桃几个见谢琳琅要休息了,便熄了蜡烛,只留了那一双龙凤喜烛不能熄,又伺候谢琳琅躺下,将幔帐挂好了,便一起退了出去。

按照规矩,虽然她只是王爷的续弦,但也要纳入玉牒并入宫朝见并祭祖的。

一大清早,谢琳琅吩咐人打水梳洗,王府里收元帕的嬷嬷就过来了,一进门只看见新王妃,找了一圈儿也没见着王爷,再一看床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白缎子还放在桌子上的托盘里。

难道王爷新婚之夜竟没有洞房花烛?

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她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看了看新王妃……

谢琳琅示意碧桃。

碧桃装了个荷包塞到嬷嬷手里,对她道:“嬷嬷不如去照水居一趟,看看王爷是否起了,也好嘱咐人过来告诉王妃一声儿,什么时候入宫。”

那嬷嬷只怔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连声说:“好,请王妃娘娘放心,奴婢这就去问问。”

出门时还特意用余光看了新王妃一眼,心下叹息又有些不屑,到底是个小丫头,任事不懂,王爷在新婚之夜去了宠妃房里,不但不知道遮掩着,还让人去问,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亏她还能一副没事儿人一样坐那梳妆,换了别人,恐怕哭都哭死了。

一路想着一路往照水居的方向去。

心里想着,这以后在王府里该巴结谁可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

新妇入宫朝见,依然是要按规制大妆,内务府共制了三件翟衣,一件大婚服,一件朝见服,还有一件是为祭祖所备。这件朝见所穿的翟衣,与大婚时那件喜庆色的不同,而是更显隆重,但穿在身上却都是一样的沉。

她这里刚收拾停当,刚刚那个嬷嬷就回来回话了,“回王妃娘娘,奴婢去照水居,侧妃娘娘却说王爷还不到寅时就走了,却也不知去了哪里。”王爷这是什么意思,她想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抬头小心的看了看新王妃,见她一直面带微笑,心里倒是突然觉得,这位新王妃,其实不像是个好欺负的主儿。

当下也不敢多留,便告退了。

走出谨兰院门口时,就见王爷身边的大丫鬟红绫走了进来,忙陪笑打招呼,红绫也对她含笑点头,就进里头去了。

红绫见了谢琳琅,先依规矩行了大礼,才回道:“今天绝早,宫里有要紧事来请王爷,王爷想着今日要进宫朝见圣上及诸位皇子,但看时辰尚早,便说不必叫王妃起,先就自己入宫去了。只等着王妃娘娘起床,且收拾停当了,让奴婢随王妃娘娘一同入宫。”

谢琳琅身边的这几个丫鬟都不懂入宫朝见的规仪,她只得信任红绫。

入了宫门,自乾清宫门外等候,有女官赞引来引她们进去,自左门进入,谢琳琅又拜了四拜后,那个女官赞引便引着她和红绫前往朝乾殿去。

朝乾殿是皇帝平时处理公务的地方,大殿前共有九九八十一级汉白玉台阶,去一趟朝乾殿如此费劲据说是因为前朝的一桩秘事。

传言前朝献帝极其宠爱一个回族女子,不顾朝臣反对执意册封为明贵妃,因皇后已薨,这个明贵妃因此成为后宫实际的掌权者。

明贵妃善舞,曾命人于朝乾殿前铸金莲八十一朵,每每踏金莲而舞入朝乾殿。献帝极其信任于她,处理公务时也允其在侧,直到后来西北入侵,才知道她是蛮族陪养的细作。

故此后朝之人以此为鉴,在朝乾殿前修八十一级台阶,以示阻止后妃入朝乾殿之意。

意思虽好,爬台阶却着实费劲。

谢琳琅跟在女官后面,拾级而上。

快到顶端时,抬起头,萧慕已经等在殿前。

本朝以紫色为尊,除了皇上所用皆是明黄之外,其下众皇子服制都是以深紫为主。

萧慕一身紫色窄袖蟒袍,袖端各绣着一团龙纹,腰间垂着金黄色绣云纹朝带,黑发束起以顶珠金冠固定着,在大殿前长身而立。他目光深邃,下颌微微收紧,全身散发出一股凛冽之气。

萧慕只看了她一眼,就率先向殿内走去。

红绫在外面候着,谢琳琅也跟着进去。

此时的皇帝在正殿里高高坐着,面带笑意,待萧慕和谢琳琅一齐行了大礼,才笑着让他们起。又赏了好些东西。

下首站着诸位皇子,以太子为首,太子身边是二皇子齐王,和三皇子宁王。谢琳琅也一一行过礼。

三位皇子都是满面含笑,尤其是太子,看上去极为慈爱谦和,倒是个会做太子的。谁不知道太子难做?做得不好,被说成没本事,做得太好,又难免被皇上忌惮。只有拿捏住这好与不好之间的分寸,才能做得长久。

齐王面上的笑容也颇为真切,倒是宁王,谢琳琅也说不出原因,只是觉得他笑得不大自然。

朝见过圣上和几位皇子,还要去后宫见礼。如今后宫没有太后皇后,连贵妃亦没有,贵淑德贤四妃,只好按着顺序,由淑妃暂理后宫事。

淑妃是二皇子的生母,如今已年过四十,但是后宫女人,每日都会在保养上花费大量时间,且她妆容精致,打扮适宜,虽然华贵,却并不鲜艳异常,看上去颇有一种娴静如花照水之美。

难怪她如此年纪,却依然得圣上宠爱。除了伺候圣上时间久外,只怕这份岁月琢磨出来的优渥从容也是一部分原因。且她生的二皇子与圣上肖似,又是人才出众,母以子贵,连带着她在圣上心中也多占了一份位置。

朝野上下也都是传言纷纷,太子生母孝纯皇后早已去世,而二皇子却有母亲依仗,且二皇子才华不比太子逊色,故而许多人都认为二皇子是大位的有力竞争者。

相比于淑妃那份娴雅,三皇子的生母德妃就多了些凌厉之气,偏三皇子的性子不像她,而是更加儒弱一些。但三皇子对三皇子妃极好,简直是事事顺从,使得德妃对三皇子妃颇为厌恶。这对婆媳关系不睦,在这个宗室世家圈子里,并不是什么秘密。

进入后宫,谢琳琅依然是有女官引着,每一步都要照着规矩来。在淑妃娴裕宫的正厅里,上座着几位宫妃,还有太子妃,二皇子妃,三皇子妃,另外还有两位孀居的四皇子妃和五皇子妃也来了。她们虽然都穿着一品王妃服制,在衣服上看不出区别来,但头饰就相差得多了,两位孀居的王妃头上一个戴着珍珠攒成的珠花,一个戴着白玉簪子,且妆容也都极是素净。

在这种步步按着规矩来的场合下,虽然各人都是各怀心思,尤其是高坐的德妃恨不能在新慕王妃的面前踩踏三皇子妃几回,却也不敢妄动。底下有女官和礼部的人看着,她也害怕万一闹出了事,惹到皇上面前。况且以后有的是机会,早晚能当着新慕王妃的面下一下三皇子妃的脸面,看她再得意的起来!

由淑妃和太子妃领头,众人都说了一些场面话,谢琳琅又得了不少东西,便由女官引着退下了。

第三日又祭了祖,才算成了大婚仪。

这三天来都是红绫跟着谢琳琅,等回了谨兰院,见她还是跟在身边伺候,谢琳琅便笑道:“你倒不用再在我这里了,只回去王爷身边当差就是。”

红绫是个不爱笑的,真是什么奴才跟什么主子。此时她依然是垂目而立,闻言便道:“王爷让奴婢以后就跟着王妃娘娘,不必再回去了。”

谢琳琅眉头一跳,这是要往自己身边安插人手呢!

谢琳琅这才细细的打谅红绫一回,只见她身材纤瘦,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但却跟其她这个岁数的姑娘不大相同,更加沉默了一些。

这是王爷吩咐的,谢琳琅当然不能不要。

因这三日一直没得闲,到了第四日头上,吃过早饭,谢琳琅便让人将王府里的侧妃侍妾都叫了过来,按照规矩拜见主母。

第117章 帝后第23章 朝见第67章 八姑娘第33章 找姨妈第15章 听壁角第79章 出征第66章 心欢喜第40章 平衡第73章 出嫁第63章 改情节第8章 玉家子第一百章第24章 周侧妃第119章 投敌107 产子第65章 龙子第125章 大结局(下)第4章 有后福108 洗三第53章 雪色第44章 阮年第7章 要绿俏第72章 打脸第39章 南王第40章 平衡第15章 听壁角第1章 回侯府第116章 陷害105 过继第5章 说亲事第46章 有孕第6章 落水了第68章 春禊57 施家第19章 卫长谨第95章 战事起第17章 钱嬷嬷第8章 玉家子第53章 雪色第66章 心欢喜第31章 赵三姑娘第44章 阮年第五十章第29章 流言第47章 找上门第17章 钱嬷嬷第28章 拜寿第17章 钱嬷嬷第43章 私会第45章 怒火第18章 庚帖第21章 玉莲第63章 改情节第16章 阴谋第93章 第二更第123章 大结局(上)第16章 阴谋第31章 赵三姑娘第47章 找上门第121章 事发第62章 出事了第92章 还京第96章 萧宥第4章 有后福第17章 钱嬷嬷109 小吕氏第84章 出城第116章 陷害61 礼王第126章 番外一第99章 清算60 掌灯宴第116章 陷害第32章 萧玉福第40章 平衡第44章 阮年第40章 平衡第121章 事发第27章 卫长玉104 探脉第2章 习骑射第30章 阴谋第20章 赐婚第1章 回侯府第48章 东宫第116章 陷害104 探脉第73章 出嫁第103章 册封110 湖心亭第119章 投敌第56章 不适当第五十章第35章 融冰第76章 毒计第125章 大结局(下)60 掌灯宴第19章 卫长谨第90章 恭和
第117章 帝后第23章 朝见第67章 八姑娘第33章 找姨妈第15章 听壁角第79章 出征第66章 心欢喜第40章 平衡第73章 出嫁第63章 改情节第8章 玉家子第一百章第24章 周侧妃第119章 投敌107 产子第65章 龙子第125章 大结局(下)第4章 有后福108 洗三第53章 雪色第44章 阮年第7章 要绿俏第72章 打脸第39章 南王第40章 平衡第15章 听壁角第1章 回侯府第116章 陷害105 过继第5章 说亲事第46章 有孕第6章 落水了第68章 春禊57 施家第19章 卫长谨第95章 战事起第17章 钱嬷嬷第8章 玉家子第53章 雪色第66章 心欢喜第31章 赵三姑娘第44章 阮年第五十章第29章 流言第47章 找上门第17章 钱嬷嬷第28章 拜寿第17章 钱嬷嬷第43章 私会第45章 怒火第18章 庚帖第21章 玉莲第63章 改情节第16章 阴谋第93章 第二更第123章 大结局(上)第16章 阴谋第31章 赵三姑娘第47章 找上门第121章 事发第62章 出事了第92章 还京第96章 萧宥第4章 有后福第17章 钱嬷嬷109 小吕氏第84章 出城第116章 陷害61 礼王第126章 番外一第99章 清算60 掌灯宴第116章 陷害第32章 萧玉福第40章 平衡第44章 阮年第40章 平衡第121章 事发第27章 卫长玉104 探脉第2章 习骑射第30章 阴谋第20章 赐婚第1章 回侯府第48章 东宫第116章 陷害104 探脉第73章 出嫁第103章 册封110 湖心亭第119章 投敌第56章 不适当第五十章第35章 融冰第76章 毒计第125章 大结局(下)60 掌灯宴第19章 卫长谨第90章 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