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山雨欲来

(感谢飘泊浪子书友的月票!)

“爹爹,你在屋里做什么?几位母亲都在埋怨你不去陪他们赏雪看梅呢!”已经长得很高的王子吟快步走到王易身边,扒在父亲的肩膀上撒娇,“爹爹,府上的人都在院子里玩雪呢,几位母亲还在作画,你也去和我们一块玩吧?少字好不好?”

王易回头看看长得极像他的王子吟,笑了笑,顺势捏了一下她的小鼻子,“好,你们先玩,爹爹手上这点东西写好,马上就出来陪你们玩,好不好?”

“那好吧,爹爹!女儿先出去了,一会你快些来,我们等着你!”

看着王子吟轻声走出书房,并带上门,王易从座上起了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时间过的真是快,已经是贞观十六年,王易三十岁,而立之年了。他穿越来大唐已经十五个年头。膝下儿女成群,最大的女儿王子吟都十二岁,身体开始发育,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了。

这几年,妻妾们给他添了好些子女,如今都已经超过一过班的规模了,十多个大小孩子在府中,几乎把府里吵得翻天,幸好王易管理有道,不只把妻妾们管得全都唯他命是从,连孩子们也是如此,王易虽然没有采取什么严厉措施,但无论是哪个儿子还是女儿,见了他都老老实实。

孩子们的教育也是王易亲自掌管,让几位妻妾相辅,这是项很累的活计,但他也坚持了下来,并且乐此不疲地做着,他要把他的儿女们教育得与其他人的子女完全不一样。

府中的其他事务王复掌管着,不太要他担心,但朝中的事,却让他忧心忡忡。

当然大唐这只大航船的航行方向他并不担心,因为有他这个隐形的舵手有关键时候通过李世民指挥一把,大唐基本按他设计的那般向着越来越富强、文明的方向发展。

诸多后续有利于民生的政策得到推行,大唐的粮食产量连年增长,赋税收入连年高比例增长,商业贸易也在长足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方面,这几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的海船建造起来,载着粮食、瓷器、茶叶等物资,换回大量大唐所需的金银铜等贵金属及其他一些大唐没有的包括经济作物在内的诸多物资。国富民强,百姓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时代已经早成过去。

这几年,大唐对外战争也在持续,贞观十四年末,吏部尚书侯君集率军灭掉时常犯我大唐天威的高昌国,在高昌地设立安西大都护府,屯兵驻守,站稳了进驻西域的门户,威服西域诸国,西域诸国还有强大的西突厥都不得不暂时听命于我大唐。就在今年也就是贞观十六年的上半年,李世勣、李道宗两将率大军平定了薛延陀汗国的叛乱,击毙其可汗夷男,还有他的向几个儿子,薛延陀汗国覆灭,其他突厥系的小国与部落慑于我大唐军队的兵威,纷纷请求内附,我大唐在漠北地设立安北大都护,漠北一带全部纳入我大唐的版图。

放眼大唐周边,还敢对我大唐命阴奉阳违的只有一个东面的高丽,其他的都已经臣服于我大唐,李世民这位雄心勃勃的皇帝,正在构划对高丽的战争。

这些战役,王易都没机会参加,具体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每次他向李世民请命出征,都被李世民驳回,害得他这些年什么战功也没捞上。官职上倒是有升迁,不过又往文职方面去了,被李世民任命为工部侍郎,专管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监制。

在任此职后,王易也令人开始研究火药,后世时候他不是学工科的,对火药如何配制并不清楚,但通过他的手下人员不断的努力试制,调整几种基本物质硝石、硫磺、炭的比例,爆炸威力不差的黑火药已经研制出来,目前还在改制配方的过程中,争取能获得威力更大的黑火药,并准备研制最基本的火器,如炸药包、手雷等。

火药试制成功,是王易非常骄傲的一件事,他相信他可引领大唐进入火器时代。

若能成功研制出以火药主引的火器,王易相信,以火器结合最新募兵制度建立的大唐军队,战斗力将会提升许多,天下间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对大唐构成威胁。

见识了火药威力的李世民,对王易取得这项重大的发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重奖了王易和他手下的有功之臣,让王易专事武器、火器的研究。

大唐的国计民生、军事等方面都没有让王易担心,让他忧心的是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越演越烈的争斗。原本他是抱着看戏的态度,看这兄弟两人争斗,但他的岳父,当朝司空长孙无忌却完全掺合进去,不顾他的劝阻,极力捧太子压魏王,这让他也不能袖手旁观,他必须要让长孙无忌受他的影响。但这是高难度的活计,古人不比后人笨,特别是在耍计谋这方面,王易更是拍马都赶不上长孙无忌,他唯一依仗的就是对历史的先知先觉,他依然抱着能影响长孙无忌的念头在做事。

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间的争斗,在王易看来,几乎是李世民这个当父亲的一手造成的。

李泰才学不差,且勤勉好学,更厉害的是此人野心不小。

魏王府司马苏勖力劝李泰,古代的贤能王子均招徕学者著书立说,让李泰也效仿,这位皇子马上照办,奏请修撰《括地志》,并得李世民同意。李泰借李世民令他修篇《括地志》机会,大开馆舍,广泛延请天下俊彦贤才,魏王府中,人才济济,门庭若市,大有与当年李世民任秦王时候秦王府的气势相比,甚至国库拔付给李泰每月的费用都超过了太子李承乾,进宫见李世民都可以乘小舆,朝中已经有多人为此事劝谏过李世民,但李世民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

李泰曾数次派人招笼王易,甚至亲自上门来说动王易,但与上门的太子李承乾一道,他们的劝说均被王易所拒,他不想介入到这件一不小心就会招来大祸的事中去。

依长孙无忌所讲,李世民一直没有消除改立魏王为太子的念头。

让李世民有这念头的,除了李泰会投李世民所好,并表现出不凡的才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承乾这些年实在不像话。

王易曾劝过李世民,不要让长孙皇后再怀孕了,那样长孙皇后的身体可以调养回来,但不知是李世民没听众他的意见,还是避孕失败原因,此后长孙皇后又曾怀孕,但一次是死胎,一次是流产,这两个不顺利的怀孕给长孙皇后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每年冬天时候哮喘都会犯,用了药也没什么效果,身体情况很差的长孙皇后更是没有精力去管几个已经成年的儿子。

这些年太子李承乾贪恋声色及打猎,生活极为奢侈,但又害怕被李世民知道,便时常与东宫臣僚时常谈论忠孝,说到动情处甚至流泪,但离开这些东宫臣僚,则马上与一群小人戏耍狎玩。

东宫中臣僚有人想要劝谏太子,李承乾先揣摸出他的意思,然后迎上前去行礼,面色凝重,正襟危坐,引咎自责,言辞颇多狡辩,进谏的臣僚急忙拜答,无暇再行劝。

因为李承乾将手下笼络的非常好,东宫内部的秘密,外面人无法得知,再加上在僚臣面前李承乾是人模人样,所以大臣议论起来对李承乾颇多称赞之词,这也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无法及时掌握李承乾的变化。及至后来,李承乾做了许多出格的事,李世民才知道他这位长子坠落成怎样。

李承乾命人制作几个巨大的炉和鼎放于东宫,召募一些逃亡官奴偷盗民间的牛马,拉到东宫内亲自烹煮,与宠幸的下人们一同烹食,他又有一些变态的习惯,喜欢学说突厥语和穿戴其服饰,挑选身边容貌像突厥人组成部落,梳上辫子穿上羊皮衣赶着羊,又制作突厥人的旗,设立突厥人住的大帐,李承乾自己身处其中,逮住羊烹煮,抽出佩刀割羊肉吃。

这事李世民知道后,气得差点发疯,他举兵灭掉了东突厥,自己这个当太子的儿子竟然在宫中效仿突厥人而居,在严厉地训斥了一番李承乾后,令几位东宫属官对李承乾严加年管。

李世民怒斥后,左庶子于志宁、右庶子孔颖达多次劝谏太子,让他收敛一些,这让李承乾怀疑是此两人向李世民打小报告,才招致李世民的怒斥,对这两位忠心的大臣怀恨在心,还暗中派人杀他们,所幸没有成功,但被李世民知道,勃然大怒,越加对李承乾冷淡,对李泰宠爱有加。

李世民冷落他,而异常宠爱魏王李泰,李承乾悲愤之下,有种破罐子罐子破摔的感觉,越加的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而另外有几个位高权重之人,又与李承乾沆瀣一气,其中一个是汉王李元昌。李元昌常做不法之事,受李世民多次责怪,从此心中怨恨,太子和他关系密切,时常在一起密谋事儿。

还有一个是王易的同门师兄弟,任吏部尚书的侯君集。

侯君集自恃战功卓著,在松州大败吐蕃,后来又领军平灭高昌,想着有朝一日位列宰相班列中,但李世民却一直没给他这个机会,即使立下这么多的战功,也没晋他相职,依然领吏部尚书职,只是以吏部尚书职参预朝政,让他心生怨气。再因其在东宫中任职的女婿贺兰楚石关系,与李承乾走的很近,甘愿听服于李承乾,为他出谋划策。

这些事,连王易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他想象不出,作为皇帝,又是父亲的李世民是如何想的。朝中大臣为太子与魏王的事上过的奏折不计其数,但李世民依然我行我素,不为大臣们的劝所动。

太子与魏王的事,王易从来没敢在李世民面前提,除李靖和长孙无忌面前略有说过外,也从未在其他人面前说起过,即使是升任中书侍郎的挚友马周也是如此,他不想淌这趟浑水。

李承乾听从边上人的主意,也害怕李泰威胁自己的位置,便派人污陷李泰,李世民严查之下并无其事,狠狠责了一通李承乾,还重奖了受委屈的李泰,让李承乾抓狂。

这是上半年刚刚发生的事,查知李承乾污陷李泰后,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冷淡达到了极致,再次让李泰居到武德殿去,连长孙皇后的劝也不听了,大有废太子,改立魏王的态势。

心灰意冷的太子李承乾只能找其他一些变态的玩法来泄私愤,还玩起了龙阳之好,私下宠幸娈童称心,与他同吃同住,还答应称心,以后他当了皇帝,一定会给称心高位。

道士秦英、韦灵符以妖法道术,得以亲幸太子,东宫中时常有人在上演道场把戏。

李世民听说后,勃然大怒,将称心、秦英、韦灵符等人全抓起来杀掉,连坐被斩首有好多人。太子认为是李泰告发的,怨恨更深,还在东宫中特筑一小屋,立称心的像,早晚祭奠。

这一切让李世民气得发狂,越来越不喜欢太子,李承乾也是知道自己父皇对他态度的改变,越加的放任起来,动辄几个月称病不去朝见。

李承乾与李泰的争斗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冷淡也达到了极致,每个人都猜着皇帝迟早要宣布改立太子,一时间人心惶惶,长安一副山雨欲来的样子。知道原来历史上有这么一出戏的王易对此虽然没什么惊异,但因为牵涉到自己家族,还有亲眷方面,仍然忧心忡忡。

若李承乾和李泰都如历史上那般被废,谁也当不了皇帝,那就便宜了现在默默无闻的李治。

但王易极不希望李小九当皇帝,他非常希望这些年名望非常高、品行优良的李恪,他这个妹夫来当皇帝,但李治是嫡子,只要他在,就没李恪的份。

现在已经是贞观十六年了,若王易记得不差的话,历史上改立太子的事是发生在贞观十七年,离现在时间不久了。

想着这些事,王易有点头疼,因为他无计可施。

他踱到门边,打开门,听到外面传来的嬉闹声,也苦知着摇摇头,“哎,等事情发生了再去考虑对策吧…”王易这样安慰自己,随便快步离开书房,到院中去,和妻儿们一道玩乐去了…

第58章 要知进退第45章 大军班师第130章 又要比武了第1章 八月初三第122章 许婚第106章 第一个请求第81章 试探第23章 联手第14章 刮目相看第56章 皆大欢喜第66章 惊震朝堂(下)第2章 挺复杂的第120章 大丰收之年第47章 我们一定遵从第58章 夏种时节第19章 质问第158章 盛世已经来临第42章 身世之迷(中)第139章 要出征?不第49章 蜀王李恪第77章 山雨欲来第91章 长孙皇后的美意第69章 当醋坛子打翻之时第29章 好事第56章 这是赔你的东西第145章 赐婚第46章 两手准备第70章 女人真是奇怪的动物第33章 我来看你第8章 不经意间的相逢第146章 争抢女婿第90章 围城打援第一三十一章 挑战者竟是个女人第89章 对历史的假设第68章 你们不怕被陛下和皇后娘娘责骂吗第93章 难道这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定数第1章 大灾的贞观七年第13章 操了回旧业第116章 前身今世的缘第28章 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第32章 命运还是眷顾我的第37章 准备班师第127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28章 你愿意留下来吗第26章 这一仗我们打赢了第130章 又要比武了第111章 立何人为太子第85章 出征仪式上,惺惺作态的太子李治第74章 松州大捷第48章 有人不高兴了第20章 没想到的问题第65章 惊震朝堂(上)第68章 你们不怕被陛下和皇后娘娘责骂吗第29章 好事第21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第56章 这是赔你的东西第83章 女人心,海底针第19章 质问第115章 好像太残酷了些第21章 慕容姑娘,我们又见面了第32章 意外的相请第106章 父皇好似并不开心第5章 男儿有泪不轻弹第61章 好消息传来第21章 慕容姑娘,我们又见面了第64章 若想战,朕奉陪到底第158章 盛世已经来临第14章 为师会给你机会的第29章 面对面的交锋完本感言及新书预告第63章 千万不能许婚第21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第140章 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战斗第12章 再添疑虑第27章 你是第一人第23章 寂寞西湖第158章 盛世已经来临第150章 如愿以偿第16章 借你一只手用第8章 不经意间的相逢第144章 超级丰收的贞观五年第151章 当父亲了第71章 学学老夫的样第7章 身世如迷第1章 杭州新家第95章 那样会遗患无穷第8章 受打击第91章 长孙皇后的美意第7章 身世如迷第77章 有需要,你们可以随时进宫第57章 又一位名家第25章 天柱王被杀第156章 小子,你得为朕好好做事第95章 天罗地网第77章 有需要,你们可以随时进宫第34章 逐客令第104章 称病休养第23章 联手第29章 就这么简单吗第22章 我要杀了你
第58章 要知进退第45章 大军班师第130章 又要比武了第1章 八月初三第122章 许婚第106章 第一个请求第81章 试探第23章 联手第14章 刮目相看第56章 皆大欢喜第66章 惊震朝堂(下)第2章 挺复杂的第120章 大丰收之年第47章 我们一定遵从第58章 夏种时节第19章 质问第158章 盛世已经来临第42章 身世之迷(中)第139章 要出征?不第49章 蜀王李恪第77章 山雨欲来第91章 长孙皇后的美意第69章 当醋坛子打翻之时第29章 好事第56章 这是赔你的东西第145章 赐婚第46章 两手准备第70章 女人真是奇怪的动物第33章 我来看你第8章 不经意间的相逢第146章 争抢女婿第90章 围城打援第一三十一章 挑战者竟是个女人第89章 对历史的假设第68章 你们不怕被陛下和皇后娘娘责骂吗第93章 难道这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定数第1章 大灾的贞观七年第13章 操了回旧业第116章 前身今世的缘第28章 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第32章 命运还是眷顾我的第37章 准备班师第127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28章 你愿意留下来吗第26章 这一仗我们打赢了第130章 又要比武了第111章 立何人为太子第85章 出征仪式上,惺惺作态的太子李治第74章 松州大捷第48章 有人不高兴了第20章 没想到的问题第65章 惊震朝堂(上)第68章 你们不怕被陛下和皇后娘娘责骂吗第29章 好事第21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第56章 这是赔你的东西第83章 女人心,海底针第19章 质问第115章 好像太残酷了些第21章 慕容姑娘,我们又见面了第32章 意外的相请第106章 父皇好似并不开心第5章 男儿有泪不轻弹第61章 好消息传来第21章 慕容姑娘,我们又见面了第64章 若想战,朕奉陪到底第158章 盛世已经来临第14章 为师会给你机会的第29章 面对面的交锋完本感言及新书预告第63章 千万不能许婚第21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第140章 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战斗第12章 再添疑虑第27章 你是第一人第23章 寂寞西湖第158章 盛世已经来临第150章 如愿以偿第16章 借你一只手用第8章 不经意间的相逢第144章 超级丰收的贞观五年第151章 当父亲了第71章 学学老夫的样第7章 身世如迷第1章 杭州新家第95章 那样会遗患无穷第8章 受打击第91章 长孙皇后的美意第7章 身世如迷第77章 有需要,你们可以随时进宫第57章 又一位名家第25章 天柱王被杀第156章 小子,你得为朕好好做事第95章 天罗地网第77章 有需要,你们可以随时进宫第34章 逐客令第104章 称病休养第23章 联手第29章 就这么简单吗第22章 我要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