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易守为攻

两年前••••••

七月,幽州,折冲府署衙。

新月挂在树梢,庭院中正有一人舞剑。但见那人时而如游龙夭矫而起,时而又如大鹏俯冲而下,身形灵动,剑芒吞吐,不是使剑高手,定然不会有这样的身手。

一个家兵手提马灯走在前面,后面跟着的是一个将军摸样的人。两人到了月亮门洞之前,家兵刚要张口,被将军摸样的人一摆手制止了。二人就伫立在门洞外面静静地看着院中的人舞剑。

西北方的天空骤然光芒耀眼,一颗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天际。舞剑的人立刻收了剑势举头凝望那可彗星。月亮门洞外的两人也同时扭头看去。

门洞外的两人忽然进入了舞剑人的视线,他失声道:“薛大都督——属下参见都督大人。”

听到话音,将军扭回头来,一步跨进门里,呵呵笑道:“裴都尉不必惊慌,正是老夫冒昧前来,不想竟然观摩到了裴都尉盖世无双的剑法,又一次大饱眼福啊。”

裴都尉责怪起了家兵,道:“怎么都督大人来了,你也不通报一声?”

没等家兵说话,这位薛都督便道:“裴都尉莫要怪他,是我听他说你在舞剑,所以不叫他通报的。为的就是能一睹裴都尉的剑法。”

裴都尉一边将薛都督让进屋里,一边问道:“都督大人这时候来属下这里,可是有什么事吗?”

薛都督坐下来,说道:“这么晚来找你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就是想来向你告别的。”

裴都尉一听这话,很是诧异,问道:“都督大人坐镇幽州十几年,怎么要走了吗?”

薛都督点点头,道:“是的,老夫一个时辰前才接到了朝廷的敕令,调老夫前往并州。”

原来这位都督就是久镇幽州的幽州大都督薛讷,而那位裴都尉则是幽州军府的折冲都尉裴旻。裴旻三十来岁的年纪,虽出身与没落的门阀士族,但升迁仍属较快的。不过他倒也不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因为天生具有习武的禀赋,所以学得一身好武艺,尤其身负双绝:剑法及射术。是以薛讷十分的欣赏他,对他呵护有加,非常喜欢与他倾谈。,纵文论武总是十分惬意。

裴旻听说薛讷要被调走,颇感意外,道:“有大都督您坐镇幽州,奚和契丹人就不敢蠢举妄动。怎么说就要把您调走,也不知继任者是哪一个?”

薛讷道:“老夫听中使说是左武威大将军孙佺。”

裴旻道:“不知这个孙佺到底是什么底细?”

薛讷道:“孙佺一向在京为官,老夫只是担心他经验不足啊。”

裴旻道:“奚可汗李大酺一向勇悍凶狡,若是您在,还不敢太过造次,若是孙佺来了,也不知会怎样?”

薛讷道:“奚和契丹已经占据营州将近二十年了,始终虎视眈眈,无时无刻不想着侵入我大唐。孙佺初来乍到,对此地定然不熟悉,裴都尉久在此地,可别忘记时时提醒着点儿。”

裴旻道:“属下定当知无不言,只是这位孙大人听与不听,就真是不好说了。”

彗星出现几天之后,李隆基便受禅及了皇帝位。这会儿,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皇帝正在一边看着奏章,一边听着孙佺关于收复营州的进军计划。

孙佺中等年纪,身材宽大,高高的鼻梁,白净面皮,三缕黑须修建的十分整齐,他口才不错,正在对李隆基侃侃而谈:“营州向为我大唐东北之门户,自万岁通天限于贼虏之手,至今已经一十八载。奚和契丹据有营州之后,多次进掠河北诸州,日益坐大。我军虽多次往讨,却是拜多胜少,损兵折将不说,还耗费了不知多少库帑。臣以为不胜之因皆来自于外戚掌兵。诸如武三思、武懿宗之流,只知在朝中弄权,根本不晓得什么兵法行军,致使令出不明,难以有效节制部下兵将,焉的不败?

臣素读兵书战策,对行军布阵方面颇有心得。想那奚与契丹皆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地广人稀,军人不过几万而已。根本不足以抗衡我大唐之铁军。薛都督一味坚守之策,只能更加纵容贼虏的嚣张气焰,殊不足取。臣请起河北诸州兵马,出幽州,取道冷径山口,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绕至贼虏后方,一鼓聚歼贼虏!”

李隆基道:“孙爱卿觉得多少人马可以达成收复营州的目的呢?”

孙佺道:“臣以为至少要在十万左右,且必须由臣一人节制,方可。”

李隆基道:“昔年王孝杰以十七万人马出击贼虏,尚且丧师身死,爱卿这十万难道就够了吗?”

孙佺道:“王孝杰之败在于贪功冒进,孤军深入贼地,实乃兵家之大忌。臣请陛下拭目以待,臣绝不会重蹈此等覆辙的。”

李隆基道:“好,朕准你为幽州大都督,加行军大元帅,起河北之兵十二万,以左骁卫将军李楷固,左威卫将军周以悌为副,往击贼虏,望爱卿能马到成功,收复营州,不负朕之深意。”

孙佺叩头谢恩,克日同李楷固、周以悌带着千余名护卫亲兵赶往幽州。

河北诸州征兵令下达之后,平时屯田务农的军户们纷纷自带装备前往各地军州折冲府集结,在兵员不足的情况下,又将许多农户之家的丁口也都征了去。

孙佺匆匆看完薛讷给他留下的信后,轻轻哼了一声丢在了桌案上。

跟我说什么万万不可轻敌这些个废话。以为我是十来岁的毛孩子吗?倚老卖老。我就是要做个样子给你们这些一日三遗矢的老家伙看看,本帅是如何一举荡平贼虏,收复营州的。想着想着,脸上的表情就由不屑转为了得意。

这时卫士领着裴旻走了进来,报一声:“禀报大元帅,裴都尉到了。”

裴旻行礼道:“末将裴旻参见大元帅。”

孙佺恩了一声,算是答应,挥手叫侍卫下去,示意裴旻坐下说话。然后才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这个眉宇间透着几分英气的年轻人,道:“薛都督特意向本帅推荐了你,说你文武双全,是个可以倚重的将才。”

裴旻赶忙欠身道:“属下远称不上,薛都督的话实在是过誉了,属下不敢当。”

孙佺心说,我看你也是差得很远,文武双全?有几个敢这样夸口的?他道:“你既久在此地,对东北边境的地形地势以及奚和契丹的军力情况应当有所了解吧?”

裴旻道:“这个属下略晓得一二。”

孙佺道:“说来与本帅听听。”

裴旻道:“奚和契丹本居松漠地区,自据有营州之后,势力便扩张到了辽东一带。辽东地区多是密林山峡,我军将士大多来自内地,对这种地形颇不适应,是以每每作战皆处下风。”

孙佺道:“依你这么说,我军就只能凭险固守,不可出击了吗?”

裴旻道:“凭险固守不失为目前的良策,若要出击,也需制定周密妥当的进军计划方可,贸然出击是不足取得。”

孙佺道:“这个本帅自然知道。你且说说奚和契丹的兵力状况。”

裴旻道:“奚与契丹兵力总和也不过三四万人而已。不过他们的战斗力是绝不可小觑的。他们的骑兵是十分彪悍的。值得一提的是奚可汗李大酺,其人尤其凶狡,极难对付,属下希望大帅能对此人特别留意。他实是个劲敌。连薛大都督都没能奈何得了他。”

孙佺暗想,说来说去,都是在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你小子难不成是吓唬本帅吗?他道:“本帅现有十二万雄兵,区区几万贼兵,一鼓作气,便可被踩为齑粉。”

裴旻一听孙佺放出这样的狂言来,心中不禁起了阵阵寒意。心道,这样的大话你也敢说出口?听上去似有冲天的豪气,实则大言不惭。看来我的话你是一句也听不进去。似这样,还有何话可说?他只顾心中暗自思量,没有接孙佺的话。

孙佺见他沉默,以为被自己的凌云壮志给骇住了,一笑道:“裴都尉有这样的忧患意识也是对的,不可轻敌吗。不过呢,也不可把敌人看得太过强大,否则咱们还怎么打仗?咱们大唐自定国以来,一向武功强盛远胜四夷,区区贼虏怕他怎地?待来日,本帅本帅还得与裴都尉好好商议进军路线,毕竟你是熟悉此地的。”

裴旻道:“是,大帅,但凭大帅吩咐。”

孙佺捻着胡须得意的笑了起来。

第四十一章 舌战省中第四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三章 谋夺储位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六十六章 借刀杀人第十二章 良马之辩第四十一章 舌战省中第一章 凤临神宫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六十五章 独木难支第四十章 旧情难忘第三章 谋夺储位第六十三章 胜败难期第四十五章 纵横家言第六十三章 胜败难期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五十六章 讲武骊山第五十七章 花甲国士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十九章 杨家老店第十五章 死里逃生第二十四章 秋猎铜鞮第四十九章 东都来信第六十九章 安全报告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四十八章 通灵之犬第五十八章 姚崇当国第十八章 殃及池鱼第六十三章 胜败难期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三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二十一章 女儿不乖第六十章 易守为攻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计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阵第一章 凤临神宫第六十六章 借刀杀人第六十章 易守为攻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敌第三十七章 不为祸始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五十六章 讲武骊山第十九章 杨家老店第六十一章 战云密布第五十七章 花甲国士第二十七章 飞龙在天第三十五章 当仁不让第二十一章 女儿不乖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阵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四十九章 东都来信第十九章 杨家老店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五十六章 讲武骊山第七章 神都兵变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六十九章 安全报告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楔子 那时花开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计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四十九章 东都来信第六章 鹊巢鸠占第十八章 殃及池鱼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三十二章 铁血家奴第五十六章 讲武骊山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十一章 潜龙在渊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一章 凤临神宫第三十章 飞蛾扑火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十三章 家有爱女第六十三章 胜败难期第三十二章 铁血家奴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五十六章 讲武骊山第五十六章 讲武骊山第四十九章 东都来信第四十九章 东都来信第十二章 良马之辩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计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十五章 死里逃生第四十章 旧情难忘第四十一章 舌战省中第三十一章 骑驴夜奔
第四十一章 舌战省中第四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三章 谋夺储位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六十六章 借刀杀人第十二章 良马之辩第四十一章 舌战省中第一章 凤临神宫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六十五章 独木难支第四十章 旧情难忘第三章 谋夺储位第六十三章 胜败难期第四十五章 纵横家言第六十三章 胜败难期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五十六章 讲武骊山第五十七章 花甲国士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十九章 杨家老店第十五章 死里逃生第二十四章 秋猎铜鞮第四十九章 东都来信第六十九章 安全报告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四十八章 通灵之犬第五十八章 姚崇当国第十八章 殃及池鱼第六十三章 胜败难期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三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二十一章 女儿不乖第六十章 易守为攻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计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阵第一章 凤临神宫第六十六章 借刀杀人第六十章 易守为攻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敌第三十七章 不为祸始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五十六章 讲武骊山第十九章 杨家老店第六十一章 战云密布第五十七章 花甲国士第二十七章 飞龙在天第三十五章 当仁不让第二十一章 女儿不乖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阵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四十九章 东都来信第十九章 杨家老店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五十六章 讲武骊山第七章 神都兵变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六十九章 安全报告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楔子 那时花开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计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四十九章 东都来信第六章 鹊巢鸠占第十八章 殃及池鱼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三十二章 铁血家奴第五十六章 讲武骊山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十一章 潜龙在渊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一章 凤临神宫第三十章 飞蛾扑火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十三章 家有爱女第六十三章 胜败难期第三十二章 铁血家奴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五十六章 讲武骊山第五十六章 讲武骊山第四十九章 东都来信第四十九章 东都来信第十二章 良马之辩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计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十五章 死里逃生第四十章 旧情难忘第四十一章 舌战省中第三十一章 骑驴夜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