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替补吉他手?

当《星球大战》和《X战警》两大系列即将推出新作的消息传出之后,几乎整个好莱坞都被吸引了。

无数人纷纷找上各种关系,试图在这两个项目当中谋求一席之地。

哪怕,这两个项目如今还只是一个“概念”或者说“意向”,连一个剧本大纲都没有。

不说【量子娱乐】之外,单单只是与【量子影业】合作多年的导演,杜克-罗森伯格,也给罗杰打了个电话,委婉地询问是否有机会争取一下其中一部影片的导演位置。

当然,这两个项目,虽然都还只是一个概念,没有确定下任何实质性的东西。

但是光凭着《星球大战》和《X战警》这两个名字,项目的预算必然是以“亿美元”为单位。

再加上宣传和发行成本等等,项目的总预算最少会被推到两亿美元,甚至更高的程度。

成本两亿美元以上的项目,在如今这个年头,绝对算是最顶级的大制作了。

这种级别的项目,诸如导演这样的位置,绝对不是单纯依靠人情就能得到的。

不说罗杰在这件事上并没有最终决定权,即便是有,若是不能通过公司内审核部门的审核,罗杰也不会执意要让一个能力不足、但自己更加熟悉的人来执掌导筒。

哪怕,在好莱坞,除了有数的几个顶级导演之外,其它导演只是负责带队拍片的工具人,对一部影片成败的影响并不算大。

对于杜克的要求,罗杰只是表示,会在项目正式立项之后,让二十世纪福克斯给杜克一次面试的机会,但能否打动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立项审核部门,就要看杜克自己的表现了。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的合作中,罗杰也看出来了,杜克-罗森伯格这个导演很有想法,能力进步也非常的迅速。

如果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缺乏顶级大制作的经验。

但对于《星球大战》这种早已经形成了固定粉丝群体的爆米花系列电影来说,导演的名气和经验差点,并不算什么大的问题。

在好莱坞,从来不缺乏拥有足够履历,但不够出名的导演,执导投资数亿美元顶尖大制作的先例。

甚至于,很多情况下,让这种“小导演”来执导影片,反而是比请来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顶尖大导演要更加适合。

因为后者必然要求在剧组内说一不二的权利,影片的成败,实质上就相当于掌握在了导演的手中。

但事实上,好莱坞的大公司从来都不喜欢这样。

相比起想法天马行空的导演,好莱坞的投资人们,更加喜欢将影片整体的控制权,交给更倾向于按部就班的制片人们来完成。

在“制片人中心制”的制度下,导演只需要具备“合格的基本技能”,就已经是足够了。

除此之外,不选择顶尖的大牌导演,在导演片酬上也可以节约大笔的资金。

像是卡车司机这样的大导演,至少两千万美元起步的基础片酬倒还不算什么,但全球票房分成这样的条款,对于目标票房数亿、甚至十几亿美元的顶尖制作来说,哪怕只是分出去几个百分点,都是非常让人肉痛的。

而小导演,就没这么多顾虑了。

五百万美元的固定片酬,想要分成没有,拍不拍?不拍就换人。

一个好的导演,如果没有大过制片人的权利,也并不能让一部电影的完成效果变得好多少。

相反,一个差劲的导演,想要毁掉一部电影,那可就容易的太多了。

所以,一般这种顶级大制作,对于导演的基本要求是:拥有大量导演行业相关工作的经验,但不要求什么名气。

哪怕执导的都是一些B级磨坊电影也无所谓,只要经验足够丰富,就算满足了第一个门槛。

当然,在很多时候,这条门槛也会被适当地放宽,比方说并不要求执导的东西一定是电影。

电视剧,甚至是广告片,都是可以的。

著名的DC电影系列导演扎克-施耐德,在执导第一部《活死人黎明》之前,就是拍广告片出身,也正是拍摄大量广告片的经历,帮助他得到了这份工作。

杜克-罗森伯格,对于大多数普通影迷而言,不会是一个很熟悉的名字。

但在与【量子影业】多年的合作当中,杜克-罗森伯格所执导的电影却是不少。

几乎一年一部电影的拍摄速度,让杜克-罗森伯格积累“履历”的过程非常的迅速,在短短几年内,就追上了一些成名多年的大导演。

至少在数量上如此。

而且,杜克-罗森伯格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他拍摄出的电影,虽然还没有出过一部票房大爆的项目,但每一部电影,制片公司都是赚了钱的。

这是好莱坞几乎没有哪一个导演能够做到的事情。

即使是斯皮尔伯格,也拍出过《太阳帝国》这样让制片方吐血的烂片。

号称“最会拍商业片的导演”迈克尔-贝,也有过《逃出克隆岛》这种票房口碑双双扑街的作品。

更不要说,许多大牌导演在职业生涯刚开始之初的几部作品,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让人没法用炫耀的语气说出来。

至少在如今的好莱坞,还在活跃的导演当中,杜克-罗森伯格,是位数不多的,可以自豪地宣称“自己拍片从来没让制片方亏过钱”的导演之一。

这一点,对于杜克-罗森伯格竞争《星球大战》或者《X战警》项目,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但是,好莱坞这么大,和杜克-罗森伯格一样,符合“适合这类项目的导演”这一要求的,数量怎么说也在几十个。

可以预见的是,杜克-罗森伯格想要如愿以偿地在这两个大项目当中掺一脚,跨出通往顶级大导演的第一步,需要面临的竞争压力极大。

不过,罗杰却是没有过多地关注这方面的事。

一方面,罗杰并不擅长电影方面的业务,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一向是罗杰所严格恪守的信条。

另一方面,《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项目,也牵扯了罗杰大量的精力。

在乐队内部达成了统一的意见之后,在【量子音乐】的提议下,泰勒-斯威夫特的经纪人团队,正在和乐队的经纪人团队密切接触,探讨将《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与泰勒刚刚制作完毕,正准备推入发行阶段的新专辑《爱的告白》形成联动的可能性。

与泰勒-斯威夫特合作,这是罗杰在制作《逃离伊甸园》专辑之前就有的一个想法。

原因很简单,这个时期的泰勒,还没有完全转向流行,虽然曲风中流行的元素很浓,但本质上还是一名乡村歌手。

而《逃离伊甸园》,恰好又是一张乡村摇滚乐的专辑。

如果按照罗杰前世的轨迹来看,现在的泰勒,还没有达到她的巅峰期。

等到完全转型到流行领域之后,泰勒-斯威夫特,才会成为前世那个著名的超级巨星“霉霉”。

但这个时期的泰勒,已经是当红一线明星当中,咖位比较大牌的一个。

再加上,由于泰勒的父亲和乐队的胖子私交极好,泰勒和乐队几人的关系也都非常的近。

至少,和其它同样签约在【量子音乐】旗下的明星们比起来,泰勒和罗杰几人的关系是最亲近的了。

咖位相差不大、关系足够亲近、主要歌迷群体重合度不高,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这三个理由,已经足够驱使双方在音乐上进行合作。

当然,更重要的理由是,两个大牌明星之间的合作和联动,对双方的名气、专辑销量等等,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流行乐坛的市场很大,不存在什么赢家通吃的说法。

这个市场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容纳多个顶级巨星的存在。

不过,《逃离伊甸园》和《爱的告白》两张专辑要形成联动,最大的问题不是在于利益分配之类比较常见的问题上。

一张大火的专辑,赚的钱确实不少,但对乐队来说也就那样,多让给泰勒一些,只要不是过于离谱,也没人会说什么。

毕竟是自己人嘛。

但是,另一件事上,却是有些麻烦。

泰勒-斯威夫特已经是决定了,会在《爱的告白》专辑发行一定时间——大致几个月左右——之后,举办自己的第二次世界巡回演唱会。

若是两张专辑完全进行联动,那么这次巡回演唱会,按照双方经纪人团队的提议,最好是由【Darkness】乐队和泰勒-斯威夫特双方联合举办。

这样,不但更加方便于炒作、宣传,同时,也可以将规模弄得更大一些。

以乐队和泰勒的人气,两者相加,每一场都办成“巨蛋级体育场演出”,一年举办上百场,只要宣传跟得上,绝对没有任何的压力。

但问题在于,安妮此时正在怀孕,如果现在开始策划一场巡演,安妮必然是无法参加的。

在怀孕期间,本就不适合做这种高强度的工作。

更何况,即便是孕期结束,有着孩子这个“拖油瓶”在,安妮在几年之内,都不太可能完全投入到演艺事业当中去。

至少不可能花费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参加一场超大规模的世界巡回演唱会。

即便是可以将孩子交给佣人、保姆来照顾,任何一个母亲,也不可能愿意在孩子刚一出生,就离开他几个月甚至一年之久。

这也意味着,从安妮怀孕,一直到孩子出世、稍微长大一些之前,或许乐队在录制专辑之类的事情上,还是可以继续。

但巡回演出,尤其是超大规模的巡回演出,是想都不用想了。

除非……

“换个吉他手?”

罗杰一脸懵逼地看着安妮,下意识地说道:“你说什么傻话呢?你让我上哪去找个水平能赶得上你的吉他手?”

顿了顿,罗杰继续说道:“你就别操心这些了,好好安心养胎。这段时间我也不想到处乱跑,就只想陪在你身边。”

罗杰这番话并不完全是为了哄安妮开心,完全出于真心实意。

乐队的巡演,什么时候都可以搞。

但安妮怀孕,一直到孩子出生的前几年,这段时间,无论是出于对安妮的爱,还是出于一个丈夫的责任,罗杰都不可能离开安妮身边太久。

偶尔出差一次两次的,只要时间不长,倒也还罢了。

但举办一次持续时间可能长达一年以上的巡演?

那实在是太久了点。

“你听我说。”

安妮却是打断了罗杰的话,看着罗杰,很认真地说道:“罗杰,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举办过巡演了。这段时间,我在网上看了很多歌迷的讨论,粉丝需要我们的演出。我知道你想做一个好丈夫,但我们也要对自己的粉丝们负责。”

听了安妮的话,罗杰沉默了下来。

摇滚乐,是罗杰和安妮两人,或者说整个【Darkness】乐队的所有人共同的爱好。

这是发自内心热爱的事业,而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

如果单纯只是为了“功成名就”这四个字,早在【量子娱乐】成立的时候,乐队就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在“明星”这个身份上继续发展下去了。

但乐队一直在坚持着这项事业,并且还在不断取得成功。

除了“资源”上的巨大优势之外,乐队中的每一个人,对摇滚乐的热爱,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为,只有后者,才能给乐队带来足够的动力。

但是,因为【量子娱乐】的经营,不可避免地分散了乐队的精力。

事实上,从早些年的时候,罗杰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因为在商业上的精力分散,乐队已经很难再对摇滚乐保持高度的专注。

仔细想想,乐队确实是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举办过任何演出了。

对于喜欢乐队的歌迷,尤其是最死忠、最狂热的那些“前线歌迷”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沉默了片刻,罗杰不由开口问道:“那,要不等孩子出生,你养好身体,我们再准备一场巡演?”

第640章 一分钟就够了第862章 史上规模最大的巡演第41章 与索尼唱片的会面第501章 风波前兆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第289章 天价预算第127章 两兄弟的家庭伦理剧第876章 【《摇滚圣经》 Tour】第375章 史无前例的大计划第78章 重回洛杉矶第541章 我们不该错过这个机会第239章 舞台特效第400章 搬家礼物第460章 钥匙第858章 《摇滚圣经》要结束了第271章 三叉戟第645章第85章 “乐队队长的威严”第777章第52章 邀歌第704章 第一大股东第211章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5更)第762章 夜长梦多第35章 乐评第112章 《怪胎》第380章 收视人数:3380万第644章 理论上的可行性第430章 《后天》试映第573章 到底该怎么抉择?第725章第856章 当代传奇第667章 继续合作?第216章 温切斯特第825章 谁认输谁是小狗第800章 大预言家第271章 不能碰第742章 最喜欢哪首?第695章 两边下注就行了第755章 变故第132章 生日和派对(5更)第576章 新专辑计划第136章 吸粉利器第159章 第二轮打榜第649章 默多克家族第82章 唱片发行合约第827章第384章 新的贝斯第308章 我们必须要快!第662章 推广计划第272章 错误的指法第636章 124亿美元第434章 真TMD!第229章 AC-130日常回复几个问题,可跳过。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第447章 我不会跟你客气的第402章 十字路口的恶魔第866章第606章 继承人的问题第139章 现场和气场第466章 三亿美元第202章 意料之外的获得和失去(5更)第772章 2010第396章 名字很难听第393章 米拉也要加入?第45章 摊牌 上第536章 盲目的信任第95章 年付租金第184章 两极分化的口碑第281章 花钱如流水第296章 提名者晚会第46章 摊牌 下第71章 摊牌(第五更)第712章第67章 主唱的位置第370章 你的酒窖我承包了第81章 新乐队成立(第五更)第232章 玛丽莲-梦露是谁?第223章 不同的利益诉求第341章 我回来了第320章 朋克少女第88章 “混进去”第612章 扑街专辑?第426章 一觉睡到国庆节第773章 致命的弱点第174章 纯正的“硬摇滚”第161章 百分之九第673章 好消息第537章 飞机上的房间太小了第512章 The Maccabees第424章 不要太着急第484章 这家伙在搞什么?第497章 别小看她第688章 一个月完成这张专辑第573章 到底该怎么抉择?第133章 紧张的女孩第110章 两支乐队的近况第691章 有兴趣更进一步吗?第708章 解决问题?
第640章 一分钟就够了第862章 史上规模最大的巡演第41章 与索尼唱片的会面第501章 风波前兆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第289章 天价预算第127章 两兄弟的家庭伦理剧第876章 【《摇滚圣经》 Tour】第375章 史无前例的大计划第78章 重回洛杉矶第541章 我们不该错过这个机会第239章 舞台特效第400章 搬家礼物第460章 钥匙第858章 《摇滚圣经》要结束了第271章 三叉戟第645章第85章 “乐队队长的威严”第777章第52章 邀歌第704章 第一大股东第211章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5更)第762章 夜长梦多第35章 乐评第112章 《怪胎》第380章 收视人数:3380万第644章 理论上的可行性第430章 《后天》试映第573章 到底该怎么抉择?第725章第856章 当代传奇第667章 继续合作?第216章 温切斯特第825章 谁认输谁是小狗第800章 大预言家第271章 不能碰第742章 最喜欢哪首?第695章 两边下注就行了第755章 变故第132章 生日和派对(5更)第576章 新专辑计划第136章 吸粉利器第159章 第二轮打榜第649章 默多克家族第82章 唱片发行合约第827章第384章 新的贝斯第308章 我们必须要快!第662章 推广计划第272章 错误的指法第636章 124亿美元第434章 真TMD!第229章 AC-130日常回复几个问题,可跳过。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第447章 我不会跟你客气的第402章 十字路口的恶魔第866章第606章 继承人的问题第139章 现场和气场第466章 三亿美元第202章 意料之外的获得和失去(5更)第772章 2010第396章 名字很难听第393章 米拉也要加入?第45章 摊牌 上第536章 盲目的信任第95章 年付租金第184章 两极分化的口碑第281章 花钱如流水第296章 提名者晚会第46章 摊牌 下第71章 摊牌(第五更)第712章第67章 主唱的位置第370章 你的酒窖我承包了第81章 新乐队成立(第五更)第232章 玛丽莲-梦露是谁?第223章 不同的利益诉求第341章 我回来了第320章 朋克少女第88章 “混进去”第612章 扑街专辑?第426章 一觉睡到国庆节第773章 致命的弱点第174章 纯正的“硬摇滚”第161章 百分之九第673章 好消息第537章 飞机上的房间太小了第512章 The Maccabees第424章 不要太着急第484章 这家伙在搞什么?第497章 别小看她第688章 一个月完成这张专辑第573章 到底该怎么抉择?第133章 紧张的女孩第110章 两支乐队的近况第691章 有兴趣更进一步吗?第708章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