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要生了

筹备新专辑和【诞生】世界巡演的日子没有太多特殊之处。

在卢西恩-格兰奇的带领之下,【量子娱乐】和旗下子公司的发展也算是蒸蒸日上。

唱片业自是不必多提,在【量子音乐】的咄咄逼人之下,无论是华纳,还是索尼,都纷纷退避三舍,紧守着自己的一小块地盘,竭力避免与【量子音乐】爆发正面的冲突。

在好莱坞,【量子音乐】旗下的三家电影公司,也是在稳步地扩张之中。

福克斯探照灯影业依旧延续了过去的策略,极少自己投资制片,而是通过为其它电影公司,以及独立电影提供发行渠道,从中赚取利润。

每年全球无数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便是福克斯探照灯影业那些“买片推手”最为活跃的日子。

低价购买大量的小成本电影版权,或是以分成的方式签下少量优质的电影,然后根据情况分别推入院线或者线下发行渠道。

每一部影片所赚的利润不会太高,少则数万美元,多则数十万美元,能够达到大几百万美元级别利润的片子都很少见。

但靠着数量,总的收入却是非常的不错。

这种模式虽然赚不了什么大钱,但背靠着二十世纪福克斯和【量子娱乐】,福克斯探照灯影业的营收能力还是相当有保证的。

其实这种公司在好莱坞有很多。

不同之处在于,依靠着自身的背景,福克斯探照灯影业的发行力量要远远强于那些“不知名的小公司”,在每一部电影的“利润开发”水平上,也要远远超出。

在并入了【量子娱乐】旗下后,福克斯探照灯影业并没有改变原本的经营策略,只是在规模上开始逐渐扩张。

预计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福克斯探照灯影业每年发行的影片数量将会达到数百部以上。

当然,这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连院线都进不去,直接送进录像带租赁市场的所谓“B级片”。

若是全部都是“院线大片”,不说福克斯探照灯影业是否吃得下的问题,整个好莱坞也没有这么多片子来给福克斯探照灯影业运作。

毕竟,好莱坞每年制作出来,能够进入院线播放的电影,总数一般也就两三百部,多的时候也不超过六百部。

而在最新一期的会议上,福克斯探照灯影业喊出的口号是,要在两年内,达到“每年发行八百部影片”的业绩。

而【量子影业】则是一家纯粹的“制片厂”,只负责拍摄、制作,不负责发行。

除了原有的几个系列之外,在斯特拉-瓦格纳上任之后,又开始推行一项新的政策:面向全好莱坞,尤其是独立电影圈子,接受一切电影、电视剧项目的“投稿”。

无论是导演还是制片人,只要有一个项目的版权和计划书在手,就可以向【量子影业】联系,若是经过了后者立项审核部门的批准,【量子影业】就会为该项目投资。

当然,这个口号喊得很大,说是“面向全好莱坞”,但实际上,对于计划书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

尽管有许多人听闻了这一计划之后,前来碰碰运气,但一直到现在,也仅仅只有两个独立电影项目通过了审核,获得立项批准。

两部电影都是小成本的恐怖片,加起来也不过不到两百万美元的预算。

若是亏损,也亏不了多少。

而要是一旦成功,却是会让【量子影业】赚得盆满钵满。

任何一个对好莱坞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小成本恐怖片,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烂片,但却经常出现大获成功的“爆款”。

在斯特拉-瓦格纳的规划当中,【量子影业】未来所要走的,就是这个路子。

除了原有的几大系列之外,将以各种低成本小制作的电影为主,以大量的项目来分摊、平衡电影制作当中的风险。

至于那些大项目,自然是由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负责了。

整个好莱坞,一年下来,算得上“大制作”的项目也不多。

但每一个大项目,所耗费的资金、时间,乃至于需要的人手,都要十倍百倍与投资低廉的独立电影。

比如说二十世纪福克斯最近立项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若是将“临时工”和临时参加的群众演员也计算在内,整个剧组预计将会有超过三万人之多。

即使是“常驻”的人员,也有三四千人以上。

如此庞大的剧组,不提开支问题,对于制片人的调度、管理能力,也是有着极大的考验。

在一番接触之后,【量子娱乐】请来了《星际迷航》系列的制片人布莱克-伯克,为这部大制作“保驾护航”。

后者在好莱坞也算是一名金牌制作人,经手过多部投资一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出品的影片在商业上的成功率也有所保证。

不过,整个剧组,唯一确定下来的重要职位,也就只是这位制片人而已。

无论是导演,还是主演阵容,都还没有确定下来。

后者是一件漫长的工作,在好莱坞成熟的宣传运作机制之下,复杂而声势浩大的“选角活动”,本身也是影片宣传计划当中的一部分。

而导演的甄选,进度要快得多。

目前进入到最后一轮甄选的导演一共有三人,其中和【量子影业】有过多次愉快合作的杜克-罗森伯格也在其中。

另外两人,都是圈内的资深导演,虽然远远达不到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程度,但也算得上是大牌。

从个人感情上来讲,罗杰自然是偏向于杜克,而且在三名导演之中,杜克-罗森伯格的个人薪酬无疑是最低的。

甚至于,迫切需要“执导顶级大片”履历的杜克,在个人待遇方面必然会愿意做出极大的让步。

而另外两人,无论哪一个,开出的价码都必然是千万美元以上的基础片酬,外加少量票房分成的条款。

仅仅只是在导演薪酬这一块,若是选择杜克-罗森伯格,至少也能为二十世纪福克斯省下数千万美元的成本。

对于这部制片总预算预计在二点五亿美元左右的大制作来说,数千万美元的成本,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一笔小数目了。

这部电影的投资,二十世纪福克斯也不打算完全由自己来出。

倒不是说控制风险,单单只是凭着《星球大战》这个名字,五亿美元以内的投资,无论如何去折腾,都是绝对亏不了的。

至少在搞出几部超级烂片,砸掉《星球大战》这个品牌之前不会。

二十世纪福克斯决定通过“融资”的方式,来解决拍摄资金的问题,主要考虑的还是不能吃独食,否则难免会遭到其它巨头的联手排挤。

其它巨头手中的大制作,大体上也是如此。

比如说华纳兄弟的《哈利波特》系列,就接受过其它五大的投资,虽然投资的比例不高,但也算是释放某种善意的信号。

当然,作为《星球大战》系列版权的实际拥有者,以及电影项目的发起者,二十世纪福克斯在这个项目中必然是要占据绝对的主导,分出去的份额也不会太多。

另一个大项目《X战警》也是如此。

两个项目相加起来,二十世纪福克斯自己会占据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投资额度,只拿出百分之二十来分出去。

其实,在项目立项的时候,二十世纪福克斯内部有人提议过,按照“好莱坞传统”的方式募集资金。

说白了,就像是乐队曾经在《大卫-鲍伊》这张专辑上做的一样,坑“圈外人”的钱。

通过各种复杂的运作手段,将盈利巨大的项目在账面上做成亏损,这对于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说没有任何的难度。

而在如今这个年代,好莱坞的大制作项目,又是许多富人眼中非常理想的投资项目。

——当然,这仅限于那些没有被“好莱坞式募资”坑过的人。

不过,在一番讨论之后,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董事会还是否决了这项提议。

原因倒也简单,在母公司【量子娱乐】刚刚进行过扩股融资之后,除了部分资金用于偿还贷款之外,大部分的资金其实都是注入了各个子公司。

至少对于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说,同时推动两个大项目,在资金上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既然不缺钱,自然也没必要闹出什么麻烦事来,影响自己的名声。

虽然说好莱坞巨头从不在乎名声,但却也不至于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故意砸自己的招牌。

君不见,当华纳兄弟宣布《哈利波特》系列的结算结果为亏损一亿多美元之后,这家公司的名声变成了什么样。

虽然说名声坏掉也没有影响华纳兄弟继续赚钱,但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分出去百分之二十的投资份额,并不会对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利润产生太多的影响。

毕竟,除了投资的分成之外,二十世纪福克斯作为影片的“发行方”,是可以在和其它所有投资者分钱之前,先行扣除一笔“发行抽成”的。

当然,以《星球大战》和《X战警》系列的吸金能力,无论如何都不至于让投资者亏钱就是了。

如果二十世纪福克斯没有在账目上做手脚的话。

这也是系列电影的好处。

一个拥有广泛受众的系列电影,在口碑彻底烂掉之前,哪怕拍出来的是烂片,也有足够多的粉丝为其买账。

就像是罗杰前世的DC系列,几乎就全是靠着DC漫画的死忠粉丝撑下来的。

甚至有粉丝宣称,就算是蝙蝠侠在大银幕上拉两个小时的翔,他们也会包下整个放映厅的电影票。

当然,这种极端死忠的粉丝终究是少数。

也不足以支撑起一部顶级大制作的票房。

尽管说靠着系列的口碑,可以让大多数影迷为一部烂片买账。

但却会毁了整个系列。

没有人愿意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买卖。

在《星球大战》和《X战警》这两个项目上,二十世纪福克斯得到了【量子娱乐】大笔的资金注入,号称“项目预算不设上限”。

但面临这种局面,二十世纪福克斯反而更加的小心谨慎,生怕在这两个大项目上栽了跟头。

对于这些,除了因为杜克-罗森伯格的缘故,罗杰稍稍关注了一下《星球大战》导演甄选的情况之外,便是没有多管了。

甚至于,就连【量子娱乐】内的事情,都没有过多的关注。

既然将董事长的职位交给了卢西恩-格兰奇,罗杰便是会对他的能力抱有充分的信任。

至于其它方面的信任,在过去的多年合作当中,卢西恩-格兰奇已经证明了他的可靠。

虽然说,在商业上,没有什么人可以绝对的信任。

但现代商业当中完善的监督机制,却是足以抵消这种“变数”。

站在罗杰自身的角度而言,将【量子娱乐】交给卢西恩-格兰奇,确实是再正确不过的一个决定。

从繁杂的商业经营中解脱出来,罗杰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音乐、乐队,以及家人身上。

这一次的《寂静岭》专辑,乐队所采用的依然是和《Nevermind》一样的录制方式,即录制一份粗糙的Demo,然后各录各的。

虽然说在录制之前进行了合练,但却只是简单的过上几遍,并没有像其它大部分专辑那样,要求做到“精益求精”的程度。

《Nevermind》专辑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种制作方式的可行性。

当然,这种模式下,对于后期制作的要求会更高,显著推高专辑的制作成本。

但如今的乐队,并不在意这点额外的开支,只要能够尽可能地节约时间,多花点钱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尽管安妮因为怀孕的缘故,不能参加到专辑的制作当中来,不过《寂静岭》专辑的制作进度,却是进展得很快。

从专辑开始筹备,三个多月过去,专辑的初期录制已经是接近了尾声。

当然,这其中并没有包括安妮负责的吉他,以及女声的部分。

七月中旬,尽管还剩下一点收尾的工作没有完成,但乐队仍然是暂停了《寂静岭》的录制。

因为,安妮肚子里的孩子,已经即将出世。

第830章 泰勒的男友第862章 史上规模最大的巡演第773章 致命的弱点第421章 版权,版权!第25章 专辑立项第198章 五项提名第648章 《Nevermind》第299章 目标确定第327章 首周46万和25%负面反馈第765章 安妮的反常第702章 我也是这么想的第220章 长不大的孩子第492章 麻烦第801章第317章 这章的标题又双叒叕被我吃了第664章 《纽约邮报》的副刊第165章 48分钟的超长专辑第284 罪恶之城第411章 福布斯名人收入榜第832章 国王的领地第142章 翻唱授权第506章 闲着也是闲着第665章 致命一击第203章 索尼唱片的【那个家伙】(6更,2万+)第472章 胖子,你老了第546章 电影完成第742章 最喜欢哪首?第697章 信第446章 宰人的价格第151章 让声音更立体第291章 地区和受众第77章 吉他手的消息第108章 新专辑的计划第615章 请停止非法秀恩爱行为第215章 几乎破产的理查森第350章 都给老子把头甩起来!第156 现场写歌第309章 六度分隔理论第130章 不该出现的人第734章 大费周章第611章 还是一对A第189章 首站:天使之城洛杉矶第836章 向过去道别第613章 鬼才信你第231章 一亿美元的投资第81章 新乐队成立(第五更)第147章 联合巡演计划第409章 重要的是气势第599章 抄袭指控第758章 北美的伤疤第395章 《美国偶像》第一季决赛第825章 谁认输谁是小狗第391章 英国重金属新浪潮第451章 流行音乐领域的极限第501章 风波前兆第407章 《后天》第355章 这帮蠢猪!第506章 闲着也是闲着第711章 量子-环球音乐集团第584章 安妮的计划第464章 “神殿”第771章 战略合作伙伴第696章 泰勒登顶福布斯?第289章 天价预算第509章 决定第527章 你说过,但是我们不在乎第125章 冲销量的歌第37章 上东区的豪宅第415章 安妮-哈莉-金克斯第464章 “神殿”第676章 唯独没有环球的份第741章 代号《伊甸园》第485章 狂暴之路 上第733章 欢迎加入第432章 提前结束的假期第139章 现场和气场第517章 选择困难症第601章 阿黛尔-阿德金斯第626章 威望第825章 谁认输谁是小狗第210章 大胖子和小胖子第469章 理念冲突和内部矛盾第205章 第301录音工厂第228章 全多伦多唯一一台Neve.88R第817章 荆棘与白骨的王国第577章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第578章 大难临头第283章 脸厚心黑第290章 白日梦第674章 奇怪的条件第440章 我们得先签一份保密协议第234章 混乱的午后第64章 首秀第664章 《纽约邮报》的副刊第124章 这很朋克(5更)第767章 守法商人第755章 变故第726章 西海岸第一张《Nevermind》第469章 理念冲突和内部矛盾第67章 主唱的位置
第830章 泰勒的男友第862章 史上规模最大的巡演第773章 致命的弱点第421章 版权,版权!第25章 专辑立项第198章 五项提名第648章 《Nevermind》第299章 目标确定第327章 首周46万和25%负面反馈第765章 安妮的反常第702章 我也是这么想的第220章 长不大的孩子第492章 麻烦第801章第317章 这章的标题又双叒叕被我吃了第664章 《纽约邮报》的副刊第165章 48分钟的超长专辑第284 罪恶之城第411章 福布斯名人收入榜第832章 国王的领地第142章 翻唱授权第506章 闲着也是闲着第665章 致命一击第203章 索尼唱片的【那个家伙】(6更,2万+)第472章 胖子,你老了第546章 电影完成第742章 最喜欢哪首?第697章 信第446章 宰人的价格第151章 让声音更立体第291章 地区和受众第77章 吉他手的消息第108章 新专辑的计划第615章 请停止非法秀恩爱行为第215章 几乎破产的理查森第350章 都给老子把头甩起来!第156 现场写歌第309章 六度分隔理论第130章 不该出现的人第734章 大费周章第611章 还是一对A第189章 首站:天使之城洛杉矶第836章 向过去道别第613章 鬼才信你第231章 一亿美元的投资第81章 新乐队成立(第五更)第147章 联合巡演计划第409章 重要的是气势第599章 抄袭指控第758章 北美的伤疤第395章 《美国偶像》第一季决赛第825章 谁认输谁是小狗第391章 英国重金属新浪潮第451章 流行音乐领域的极限第501章 风波前兆第407章 《后天》第355章 这帮蠢猪!第506章 闲着也是闲着第711章 量子-环球音乐集团第584章 安妮的计划第464章 “神殿”第771章 战略合作伙伴第696章 泰勒登顶福布斯?第289章 天价预算第509章 决定第527章 你说过,但是我们不在乎第125章 冲销量的歌第37章 上东区的豪宅第415章 安妮-哈莉-金克斯第464章 “神殿”第676章 唯独没有环球的份第741章 代号《伊甸园》第485章 狂暴之路 上第733章 欢迎加入第432章 提前结束的假期第139章 现场和气场第517章 选择困难症第601章 阿黛尔-阿德金斯第626章 威望第825章 谁认输谁是小狗第210章 大胖子和小胖子第469章 理念冲突和内部矛盾第205章 第301录音工厂第228章 全多伦多唯一一台Neve.88R第817章 荆棘与白骨的王国第577章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第578章 大难临头第283章 脸厚心黑第290章 白日梦第674章 奇怪的条件第440章 我们得先签一份保密协议第234章 混乱的午后第64章 首秀第664章 《纽约邮报》的副刊第124章 这很朋克(5更)第767章 守法商人第755章 变故第726章 西海岸第一张《Nevermind》第469章 理念冲突和内部矛盾第67章 主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