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品寒士到雅骚流转的意境

从 上品寒士 到 雅骚 流转的意境

网文可以说是快餐文化的代表之一,而在现在的网文界,浮躁似乎是一种风气,在铁打的作者,流水的小白这种氛围下,成神已然成为一种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双重诱惑,像的苹果,诱惑着无数写手前赴后继。

当然,有梦想是好的,问题是不少梦想家想着靠着东拼西凑出来的的各种似曾相识的剧情,偏偏又没有自己独有的风格的量产货成神,无异于天方夜谭,和骑着自行车上月球没什么区别。

在这种风气下面,愿意静下心来写书的人少之又少,在我的印象里,贼道三痴就算一个。如果说大部分的网文算是可乐的话,他的书就算是茶了,初尝平淡,然则渐有余香。他的书有一种其他书不具有的意境,并非是矫揉造作的附庸风雅,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风流。

东晋是个璀璨的年代,也是个沉沦的年代。外有强敌肆掠,内有门阀割据,朝廷偏安一隅,瘟疫流行,战乱不断,饥荒连连,生死幻灭如白驹过隙,种种铸成了东晋人的放浪形骸,悲逝伤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他们的人生富有激情,却又荒诞不羁,千千万万的他们构成了这个黑暗的大时代。

在《上品寒士》中,贯穿全文的就是一个“痴”字,在这么一个时代,也正是多了这些“痴心”之人才为这暗淡的时代涂上了一抹亮色。

在那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年代,一个寒门的出身几乎已经给一个人的前程判了死刑。然而陈操之毕竟不是凡人,上敬亲长,中结益友,下修学问,在困境中,他依然孜孜不倦的追求,慢慢积累资本,终于提升家世,跻身士族。也正是他的风骨,他的情怀,吸引了当世上最杰出的两位女子。为了不负陆葳蕤的寄托,他以生命为赌注豪赌,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这个乱世做成一番事业,留名于世,抱得美人归。他的事迹可谓是印证了蒲松龄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莲舟

陆葳蕤与陈操之间的想恋,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乡间的第一次相遇,他们因花而逢,却难以因花而识,寒门与士族之间横贯着巨大的鸿沟。对花的喜爱,促成了他们在惜园第二次相逢,少年高洁的志趣,少女婉约的愁绪,在相互的心中埋下了名为好感的种子。在逐渐的交往中,萌生了情愫的两人,深深的明白士寒殊途,贵贱有别。这是一场注定艰难的爱情长跑,必将承受来自外界的巨大压力。

也许,与咏絮谢道韫相比,她并不具有那么高的才情,但是她给予的,确是最纯真的爱情,少女的水晶之心。为了与陈操之的恋情,在家庭的压力下,她以死相逼,在月夜与陈操之定下了生死之约,直至最终两人终于走到一起。她的痴于花,何尝又不是痴于人?

人生相知贵知心,为伊消得人憔悴

谢道韫与陈操之之间比起相爱,更多的是相知,相互欣赏,相互信赖,比起比翼双飞更像是知己长存。才情高绝的她,看不上庸庸碌碌的世俗大众,以祝英台的身份出现的时候,在常人看来是放荡不羁的狂士,没有人能真正走进她的世界,她也不屑于向世俗解释。而陈操之是唯一可以理解她的人。他与她不相伯仲的学识,他的闻弦而知雅意,他傲然的风骨,让她引为知己。

她与他既像是名士之间的钦慕,又像是情人之间的相知,正是由于这种亦情亦友,难分难舍,所以在得知他将迎娶陆葳蕤时,才会如同伯牙失去子期,感到世间再无一知音,才会形容憔悴。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冉盛与润儿的恋情是一个悲剧。为了报父仇,他成为了陈操之的弟弟,最终建功立业,一展雄图,衣锦还乡,在陈操之的助力下,他实现了男儿的志向,然而辈分却又成为了阻碍他恋情的最大枷锁。更重要的是,润儿对他的感觉,更多的是对长辈的敬爱与依赖,而没有他所期望的男女私情,这种种注定了他只能是单相思,他只能痴痴地守望着润儿,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

不名垂千古,那便遗臭万年

桓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拥兵自重,总揽大权,架空司马氏,经略北方。他是一个曹操式的枭雄人物,胸怀千里,文能治国,武能平天下。他不屑于向世人掩饰自己的想法,对司马氏连表面的尊崇都欠奉,毫不忌讳的表示一旦北伐胜利,回师之时便是问鼎天下之日。他的胸襟与抱负,他的敢作敢为,舍我其谁,让他活出了人生的璀璨,如若不能名垂千古,那边遗臭万年吧。

陈操之的“痴”在于追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陆葳蕤的“痴”在于相爱。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谢道韫的“痴”在于相知。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锺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桓温的“痴”在于抱负。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冉盛的“痴”在于单相思。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既有流觞曲水的名士风流,也有争芳斗富的世俗风情,既有纯真的相知相爱,又有肮脏的勾心斗角,《上品寒士》所展现的不是一个餐风饮露的神仙国度,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间世界。既是人间,自然有种种的缺憾,种种的不得已,所以丁幼微和陈操之,冉盛与润儿最终也走不到一起。如果说,作者真的在让陈操之收了嫂子,也许看的时候我会很高兴,但是转眼就会把这本书扔到回收站里面去,像那种纯**向的文看着欢乐,但是却很难上档次,很难被我记住。

作者非常成功的塑造了整个世界,生动的展现了东晋的芸芸众生。主角可以说完全融入了那个世界,并没有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引用一些不符合时代的段子。很多作者都不明白,诗词文学是有时代性的,它是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价值观的,他们胡乱地堆砌一些诗句,看似华丽,却极大的伤害了对所选取时代的表现,简单的比方,杜甫的诗固然是好,然而他的诗在他那个时代是很不受欢迎的,因为他的风格不符合时代的主题,不受时代的认同。

到了《雅骚》,作者秉承了《上品寒士》的淡雅的风格,通过大段大段的写景和对风土人情的描述,渐渐揭开了晚明的江南的面纱。

这本书现在还太幼,而且又是一贯的慢热,所以导致现有的文本含量还不足以让我确定细微的走向,然而救国的大方向应该是不会错的。

虽然说作者认为,他的书名代表诗经和离骚,但是看了内容后,我倾向于更直白的解释,风雅和闷骚。作者一改陈操之淡然内敛的风格,张原更倾向于展露自己的锋芒,云淡风轻之间暗藏机锋,如果说陈操之充满了傲然不可亵渎的风骨,张原变显得通俗,俗的平易近人。他并不在乎为了维护利益,设计张大春,也不掩饰为了仕途科举,学习制艺,可以笼络官差,亦能附庸风雅,颇有城府,却不失于冷漠,人情练达,却不显得虚伪。对于女子的设计,作者做的一如既往的出彩。在他的笔下,没有漂浮在云中的仙女,只有游荡在红尘中的丽人,她们有生老病死,有喜怒哀乐,故而穆真真看到官差会害怕,兔亭为了争宠会嫉妒。

《上品寒士》如同《竹林七贤砖画》尽显名士风骨,《雅骚》就像是清明上河图,展现世间百态,在我看来这毫无疑问是两本好书。然而看这本书的人,必须接受贼胆三痴的风格,他的慢热和一般的慢热不是一个概念,他剧情推动之慢往往是以十万字记的,喜欢看激烈的打斗,快速的升级的人,基本可以绕行了。

他的书适合慢慢的看,细微处往往可以看到设计精巧的地方,时不时可以发现一些惊喜。像他这种方式的行文,往往是相对小众,却有着固定的读者群。所以对于欣赏他的风格的人来说,这两本书都可以称得上是粮草,然而不适应这种清淡如水的做法的人,会看不下去。

————————————————————————

此长评由书友网侠从龙空论坛转载,原作者是fenghua999,感谢两位!

第307章 高贵的谎言第304章 动心污迹第469章 笔谈与手谈第171章 劈破玉第389章 裂痕第148章 裙底盘龙棍第459章 平壤的舞女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长成第62章 泥妆杜丽娘二封感言端午节的暖鞋第258章 从贡院到旧院第314章 洞房花烛(上)第457章 诗与血第315章 洞房花烛(下)第506章 稍纵即逝第391章 朱徽嫙第478章 挑衅第161章 青楼与红楼第480章 不见天日第498章 城破和军殁第23章 山阴县衙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24章 不动心第482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第489章 景徽的病第480章 不见天日第311章 游园惊别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161章 青楼与红楼第413章 鸭宴第249章 雨后花第70章 临死抱佛脚第78章 蟹会第370章 君子远庖厨第457章 诗与血第83章 外来和尚好念经第127章 太监的品味第361章 情与禅第325章 巧遇第259章 夜船无人私语时第334章 尔虞我诈第310章 砎园夜第77章 牛刀小试第52章 忧心错占凤凰俦第27章 静夜思第215章 草包第465章 谋定龙山巅朱怡璇mm评雅骚千人千面第161章 青楼与红楼第493章 无情未必真豪杰第305章 王见王第446章 无言的交锋第474章 八百馆生第362章 岁在丙辰第5章 名门美眷第287章 洁癖之累第185章 南屏晚钟第388章 渔夫的智慧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状从上品寒士到雅骚流转的意境第286章 童年的承诺第348章 金山夜戏第218章 白昼听棋第268章 张原出监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334章 尔虞我诈第387章 落水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256章 波心荡第193章 长袖善舞第156章 宵小奸谋第282章 无癖之人不可交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479章 约战第51章 闷骚第329章 疑似警幻仙子第444章 又见方鸿渐第299章 通天塔第411章 疑似偷欢第215章 草包第69章 风月场老手书友何剪烛2012评贼道三痴之四善第99章 芳心缭乱第222章 吴龙恶手第439章 风雪夜归人第349章 扬州慢第200章 木鱼声中杏花落第408章 木瓜诗第403章 文华殿风波第181章 双姝操选政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长成第470章 私约第92章 大宗师到第347章 骑驴找驴第127章 太监的品味第469章 笔谈与手谈第116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225章 弃子第364章 春秋房风波
第307章 高贵的谎言第304章 动心污迹第469章 笔谈与手谈第171章 劈破玉第389章 裂痕第148章 裙底盘龙棍第459章 平壤的舞女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长成第62章 泥妆杜丽娘二封感言端午节的暖鞋第258章 从贡院到旧院第314章 洞房花烛(上)第457章 诗与血第315章 洞房花烛(下)第506章 稍纵即逝第391章 朱徽嫙第478章 挑衅第161章 青楼与红楼第480章 不见天日第498章 城破和军殁第23章 山阴县衙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24章 不动心第482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第489章 景徽的病第480章 不见天日第311章 游园惊别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161章 青楼与红楼第413章 鸭宴第249章 雨后花第70章 临死抱佛脚第78章 蟹会第370章 君子远庖厨第457章 诗与血第83章 外来和尚好念经第127章 太监的品味第361章 情与禅第325章 巧遇第259章 夜船无人私语时第334章 尔虞我诈第310章 砎园夜第77章 牛刀小试第52章 忧心错占凤凰俦第27章 静夜思第215章 草包第465章 谋定龙山巅朱怡璇mm评雅骚千人千面第161章 青楼与红楼第493章 无情未必真豪杰第305章 王见王第446章 无言的交锋第474章 八百馆生第362章 岁在丙辰第5章 名门美眷第287章 洁癖之累第185章 南屏晚钟第388章 渔夫的智慧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状从上品寒士到雅骚流转的意境第286章 童年的承诺第348章 金山夜戏第218章 白昼听棋第268章 张原出监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334章 尔虞我诈第387章 落水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256章 波心荡第193章 长袖善舞第156章 宵小奸谋第282章 无癖之人不可交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479章 约战第51章 闷骚第329章 疑似警幻仙子第444章 又见方鸿渐第299章 通天塔第411章 疑似偷欢第215章 草包第69章 风月场老手书友何剪烛2012评贼道三痴之四善第99章 芳心缭乱第222章 吴龙恶手第439章 风雪夜归人第349章 扬州慢第200章 木鱼声中杏花落第408章 木瓜诗第403章 文华殿风波第181章 双姝操选政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长成第470章 私约第92章 大宗师到第347章 骑驴找驴第127章 太监的品味第469章 笔谈与手谈第116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225章 弃子第364章 春秋房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