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梳拢

女郎王微见这钟太监言语轻佻、俗气,与她往日交往的那些风雅名士完全不是一路人,可张原却似与这阉人甚是熟络,不禁让王微心生鄙夷,虽然这万历朝还没有阉党一说,但张原一个年少书生,周旋于两个太监之间,总难免趋炎附势之讥,最可恼的是张原也装着不认识她的样子,只顾与那太监说话,并不搭理她和李雪衣,女郎王微不由得气往上冲,起身施礼道:“两位公公既有重要的事相商,小女子不敢打扰,恳请告退。”

一个钟太监,一个邢太监,是有两位公公没错,可邢太监在岸上,王微面前只有一个钟太监,王微却说“两位公公”,这是在骂张原了——

钟太监被人称呼“公公”习惯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说道:“没什么事,你们先等着,弹弹琴、吹吹箫。”

张原是何等细心的人,自是心下了然,他与王微同舟近二十日,对这女郎性子颇为了解,有侠气,却也有些任性——

张原笑笑的看着丽色逼人的王微,心道:“若是换了个人,你即便是口误也受要责罚——王修微,干嘛这么大火气?”说道:“修微兄,难道不认识小生了?”

这话一出,钟太监和李雪衣都是大为惊诧,钟太监见张原称呼一个名妓为兄,愕然之后随即恍然,这正是不拘俗礼的名士风流啊,钟太监对江南文人名士的生活极其向往,在杭州,钟太监的附庸风雅也是出了名的,惊奇笑问:“张公子认得她?”

那李雪衣脱口道:“你便是张介子——公子

。”总算把“公子”二字附上了,不然就是失礼。

张原见这李雪衣俏脸晕红,眉睫微颤,很是动人,真不愧是秦淮花魁,果然很美,与靓妆的王微站在一起,也不逊色,笑道:“雪衣姑娘也知道在下的名字吗?”

李雪衣道:“贱妾是听修微说起张公子大名的,修微对张公子很是仰慕——”

“雪衣姐。”王微脸一红,阻止李雪衣说下去,又向张原福了一福,道:“小女子曾受张公子恩惠,非常感激。”神态有些生硬,不似同舟论诗、弈棋时那般优雅从容。

张原向王微点了一下头,对钟太监道:“钟公公,这女郎是松江陈眉公的女弟子,诗画精妙,我这次从青浦来金陵,陈眉公让她与我兄弟同行,所以相识,才女风范,让人一见难忘。”

“哈,原来如此。”钟太监大笑:“有缘,有缘。”见王微犹作垂髫处子装束,那李雪衣则已上髻,这表示李雪衣已被人梳拢过——

钟太监兴致勃勃道:“才女才子,天作之合,王姑娘尚未梳拢,岂不正是留待张公子的,妙极,妙极,两位岂无意乎?”

王微脸色变了,张原忙道:“钟公公,莫提这些,我来金陵是求学的。”

钟太监不以为然,象王微这样的美色,哪个男子不想据为己有,见到这样的绝色佳人,钟太监对自己的阉残不能人道就更惆怅了,徒呼奈何啊,而张原是他极欣赏的人,便起了促成之心——

钟太监知道张原家境平平,西张富庶,东张不过小康而已,象王微这样的秦淮名妓,第一次梳拢少说也要两、三百两银子,张原一个初进学的秀才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银子,钟太监哪里知道张原现在已暴富,笑道:“人不风流枉少年,咱家与张公子是挚交,愿促成此美事,王姑娘是哪家妓馆的,对那鸨母说,要多少银子咱家代张公子出。”

钟太监自然是好意,却没想到他一个太监出钱让张原梳拢王微,可有多么的匪夷所思。

王微的脸已经煞白,身子微微颤抖,双手紧握,尖尖的指甲刺进掌心,疼痛、愤恨、失望、悲苦……

“钟公公,邢公公请公公上岸,有事相商。”

一个内守备府差官进来向钟太监施礼,钟太监方才也看到邢隆在柳荫下急得团团转,便对张原道:“张公子,咱家先出去一下,张公子与两位女郎说说,哈哈。”

钟太监一出舱室,张原便向王微作揖解释:“抱歉,抱歉,这位钟公公是我在杭州结识的——”

“小女子知道,这便是那位在西湖边立生祠的钟公公,据说这是张公子促成的,投李报桃,钟公公今日便要出钱让张公子梳拢我,钟公公是织造署的,银子有的是,邢公公是南京守备太监,权势熏天,张公子有这两位有钱有势的公公撑腰,小女子哪敢说半个不字,不知张公子要何时梳拢我,是今夜还是明日?”

女郎王微美眸含泪,快嘴如剪,嚓嚓嚓嚓,要将张原绞得粉碎——

李雪衣惊得花容失色,不停地扯王微的袖子,低声劝道:“修微,修微——”

张原知道王微这下子误会深了,钟太监是好心办坏事啊,解释道:“修微,我们也不是初次相见,你应该了解我一些的,我虽是凡夫俗子,但不至于这么恶俗可鄙吧,今日之事——”

既然说了,那就说个痛快,没什么吞吞吐吐的,王微道:“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一篇‘书画难为心声论’,张公子把董玄宰真面目向世人昭示,张公子大才,城府深沉,小女子何敢说了解张公子

!”

这是把张原和董其昌相提并论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等于是骂张原是奸邪了。

张原也恼了,冷冷道:“你既这么认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稍安勿躁,我没有梳拢你的意思,也不会以势压你,你走吧,雪衣姑娘也请回。”

王微银牙咬得嘴唇见血,向张原略福一福,转身便走,长裙翩然在门角闪过。

那李雪衣有些惊慌,张原是邢太监的贵客,王微把张原得罪狠了,这可糟糕,教坊司的人若要为难她们一下她们都承受不起,见王微负气而去,赶忙向张原敛衽致歉道:“张公子,修微年幼无礼,张公子莫要往心里去,修微对张公子真的很仰慕,多次与我说起张公子——”

张原摆手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你们放心回去就是,不会责怪你们的,邢公公那里也有事,不须你们侑酒了,去吧,张介子再不济,也不会因这点事而向两个弱女子撒威风。”

张原跟着李雪衣下到船头,却见岸边教坊司的人正盘问王微,便扬声道:“两位公公有事,不须她二人侍候,让她们去吧。”

王微被教坊司小吏盘问得进退不得,还得要张原说句话才能脱身,不禁更感屈辱,王微以前有养母马湘兰关照,因年幼也没有正式接客,交往的都是文人雅士,可以说没受什么委屈,今日却真切感到作为一名曲中旧院风尘女郎的悲哀,蓦然想起张原曾与她谈论过的自由,当时她说只想无拘无束,寄情山水、诗画、丝竹,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现在想来,这多么天真,还是张原看得透彻,张原说真正的自由是没有人能强迫你做不愿意做的事,而今日玄武湖一幕,就好像是张原特意安排让她领教这个道理似的——

女郎王微坐上小轿,流泪而去。

……

张原站在船头,看着王微和李雪衣两顶小轿冉冉而去,心知这个误会难解了,他也不可能再特意登门去解释,毕竟王微不是商澹然、不是王师妹,若是这两位误会了他,他定要想方设法解释挽回的,而女郎王微,与他应是浮萍过客,同舟一段缘,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即便有遗憾也是常事,多解释也无趣——

“张公子——张公子,请上岸说话。”

湖岸柳荫下的钟太监朝船头的张原招手,张原走上岸,向邢、钟两位太监拱手:“两位公公有何吩咐?”

这柳荫下只有他们三个人,那个中年幕僚也已退到一边,其他人更是不敢靠近

邢隆脸有深忧,一时踌躇无言。

钟太监道:“邢公公,这张公子足智多谋,为人又仗义,更难得的是,他不象其他士人那样对我们内官貌似尊敬,其实鄙夷,咱家在杭州五年,就交得张公子一个知心朋友,莫看他年少,董玄宰如何,还不是一败涂地,邢公公尽可以对他直言。”

张原心里暗暗叫苦,方才王微都借钟太监生祠之事讥讽他,这应该不是王微一人有这种看法,不少自命清高的士人都会这么想,虽说现在不是九千岁魏忠贤当政,太监名声还没有臭,可他与太监交往太密切肯定会影响到他的声誉,然而生逢此世,想要在朝政上有一番作为,完全绕开太监是不可能的,象东林党那样与太监阉党搞得水火不相容,最终是国破家亡的结局,矛盾肯定有,但要尽可能调和,现在的问题是,他想在东林与太监之间左右逢源,难啊,走钢丝似的,这个平衡点太难把握了,不知这堂堂南京守备太监邢隆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这钟太监又好管闲事,把他扯进来了,这就是站位啊,你要依靠哪一边,就必须为哪一边的利益说话,你不可能光得好处不付出——

————————————————————————

————————————————————————

从这一章来看,小道摆脱了前一段时间的情节困境了,自感写得还好。

前几天小道发了一个单章感言,那世界末日临兰亭只是一个比喻,是指小道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指救国与文艺并不相悖,这里再次借用一下鲁迅的话,就是说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若专盯着勇士性|交,污称勇士是淫棍,认为勇士就不该性|交,就要整天战斗,这种观点,小道绝难苟同——

雅骚写到现在,张原科举、结社、游走东林与太监之间、与姐夫办商号、与朋友办书局、结交武将,这些不都是为以后救国打基础吗,一小部分读者没看到张原为这些作的努力,在他们看来,张原读书交友都是风花雪月,这些都是没用的,有用的就是拿起刀去杀鞑子,走军事路线的穿越文很多,凭什么要求小道也要这么写?我尝试这种救国为什么不行,这些穿越文都是假设,真实的历史早已摆在那里,你们急什么?

那个单章发出后,雅骚书评区骂的人还少,也还比较讲道理,但在龙空,却是连篇累牍的骂,不但骂雅骚还骂作者,有喊着下架不看的,有庆幸自己英明一看作者名就没看的,还有人声称要把雅骚骂太监,有几个支持雅骚的发言,立即被人围攻,非要异口同声骂雅骚才和谐——

小道起先也很惧,心想这下子捅马蜂窝了,明天肯定收藏、订阅大降,可事实是收藏、订阅反而涨了,支持小道的读者还是占绝大多数,小道也就有勇气继续这么写,并要写得更好。

谢谢书友们,明天会更五千,小道也要努力。

第102章 将何往?第386章 好汉不吃眼前亏第249章 雨后花第474章 八百馆生第477章 景福宫之变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180章 及时雨第361章 情与禅第220章 亦师亦友亦情人第152章 孺子护母第385章 惊马第434章 大辩论之终一雅骚缘起必读四封推感言第141章 训弟第5章 名门美眷第232章 为报诗人春睡足第33章 七擒七纵第370章 君子远庖厨第498章 城破和军殁第354章 温馨四合院第43章 八股第一篇第466章 端阳雨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491章 险局第375章 状元与榜眼第19章 左耳进右耳出第12章 白头蹉跎老神童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第284章 思君如流水第326章 我爱燧发枪第349章 扬州慢第307章 高贵的谎言朱怡璇mm评雅骚千人千面第445章 登门打脸第458章 痛打秃驴第80章 良师箴言第441章 自讨苦差第502章 谋事在人第130章 日子也可以这么过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209章 汹汹逼门第179章 赤须汉、姣长女第152章 孺子护母第79章 常恐秋节至第259章 夜船无人私语时第428章 大雪中的辩论(中)第6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124章 静止的相片第193章 长袖善舞第310章 砎园夜第18章 一概看不懂第246章 杀威棒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409章 甘露饼第202章 审镜第152章 孺子护母第382章 鸿渐于陆第1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304章 动心污迹第204章 纨绔情兴第289章 三千里外万言书第390章 闯东宫第461章 处士与少女第328章 谁冠龙虎榜?第321章 疯狂的石头第149章 巧言令色说天理书友天图分香纵论贼道三痴历史文第80章 良师箴言第250章 官高即是仙书友一年一悟论雅骚的底蕴和美女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58章 暴雨下的温馨第491章 险局第104章 菩萨姻缘第317章 何爱阿堵物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396章 暴死第270章 梳拢第83章 外来和尚好念经第447章 除夕烟火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507章 蝴蝶的翅膀第72章 越王桥上第78章 蟹会第454章 拾遗之鞭第365章 风暴前的春光第385章 惊马第5章 名门美眷第134章 烟柳断肠时第113章 座上诸公皆惭愧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501章 雪夜论兵第36章 后台第271章 三管齐下四封推感言第263章 无故加之而不怒第338章 水中仙三上架感言第3章 蒙目棋
第102章 将何往?第386章 好汉不吃眼前亏第249章 雨后花第474章 八百馆生第477章 景福宫之变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180章 及时雨第361章 情与禅第220章 亦师亦友亦情人第152章 孺子护母第385章 惊马第434章 大辩论之终一雅骚缘起必读四封推感言第141章 训弟第5章 名门美眷第232章 为报诗人春睡足第33章 七擒七纵第370章 君子远庖厨第498章 城破和军殁第354章 温馨四合院第43章 八股第一篇第466章 端阳雨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491章 险局第375章 状元与榜眼第19章 左耳进右耳出第12章 白头蹉跎老神童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第284章 思君如流水第326章 我爱燧发枪第349章 扬州慢第307章 高贵的谎言朱怡璇mm评雅骚千人千面第445章 登门打脸第458章 痛打秃驴第80章 良师箴言第441章 自讨苦差第502章 谋事在人第130章 日子也可以这么过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209章 汹汹逼门第179章 赤须汉、姣长女第152章 孺子护母第79章 常恐秋节至第259章 夜船无人私语时第428章 大雪中的辩论(中)第6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124章 静止的相片第193章 长袖善舞第310章 砎园夜第18章 一概看不懂第246章 杀威棒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409章 甘露饼第202章 审镜第152章 孺子护母第382章 鸿渐于陆第1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304章 动心污迹第204章 纨绔情兴第289章 三千里外万言书第390章 闯东宫第461章 处士与少女第328章 谁冠龙虎榜?第321章 疯狂的石头第149章 巧言令色说天理书友天图分香纵论贼道三痴历史文第80章 良师箴言第250章 官高即是仙书友一年一悟论雅骚的底蕴和美女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58章 暴雨下的温馨第491章 险局第104章 菩萨姻缘第317章 何爱阿堵物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396章 暴死第270章 梳拢第83章 外来和尚好念经第447章 除夕烟火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507章 蝴蝶的翅膀第72章 越王桥上第78章 蟹会第454章 拾遗之鞭第365章 风暴前的春光第385章 惊马第5章 名门美眷第134章 烟柳断肠时第113章 座上诸公皆惭愧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501章 雪夜论兵第36章 后台第271章 三管齐下四封推感言第263章 无故加之而不怒第338章 水中仙三上架感言第3章 蒙目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