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我爱燧发枪

秋澄万里,月色如水,寂寂小园桂影婆娑,那一串串的金黄色的桂花在月光中浸得久了,潮湿了一般泛着清香的光泽,墙根角落里,有秋虫叽叽,远处甬金门外,水气氤氲,笙歌缥缈,仿佛天际的微云若有若无——

繁华的江南如梦,后庭花亦可唱,不论今夕何夕——

情境媚人,心跳加速,关于寻找的表白之后理应有所动作,桂花树影下,女郎王微悄悄靠向张原怀里,却忽然耸了耸鼻翼,抬头轻笑道:“介子相公一出考场就来游湖了吗?”

张原“嘿”的一笑,伸臂搂住女郎的小腰:“嗯,嗅到墨水味了,这算不算腹有诗书气自华?”

王微吃吃的笑,低头在张原胸襟上看来看去,说道:“嗯,算得,你看,前襟还有墨点呢,墨水从腹中满出来了,可称才华横溢——”

张原笑,很快又不笑了,这女郎窈窕婀娜的身体轻轻贴着他,若有意若无意地微微扭动磨蹭,象个诱人的妖精,乃低声道:“那你让人备水,我要沐浴,今夜——”说话时,双臂收紧,将这女郎紧紧搂住,嗯,纤腰一握,臀部丰盈,隔着布纱,依然可以感觉女郎肌肤的柔嫩——

王微腰肢被搂得紧,与张原腰胯密贴在一起,能清晰地感觉到张原勃勃的欲望,还有那只手也很不安分地在她腰臀抚摸着,王微不禁有些气喘,双颊晕红,白齿轻咬红唇,眼波欲流,双手在张原胸前轻轻撑拒着,白皙修长的脖颈往后仰,三分羞涩、三分慌乱、三分欲迎还拒,还有一分无法言说,耳热心跳,声音娇婉:“介子相公,那要被人笑话的,还有,那些船上的朋友还在等着你呢,而且,我那个,那个还没有——”羞涩无法启齿,道:“改日,好不好?”

“改日?”

张原失笑,松开这女郎一些,看着她笑,心里知道这女郎说的“那个那个”是什么——

王微羞不可抑,双手掩面,忽然闪身躲到一株桂树后,裙裳绰约,背影纤纤——

张原举头望月,吟道“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咦,我看到月亮上的那株桂树边多了一位美人,比嫦娥还美上三分,那是谁人?”

王微“嗤”的笑出声来,说道:“介子相公何时有这么好的眼力了,还能看到月亮上的桂树?”

“我有千里镜。”张原说着走到桂树后,牵起王微的手来到月光下,慢慢踱步,含着笑,不说话——

王微被张原牵着手在小园子里来回踱步,看着地下两个人的影子叠在一起相偎相依的样子,这女郎也微微笑着,觉得这一刻很美好,比两个人搂抱在一起还美好,这是欲望沉淀下来的甜蜜,有这种甜蜜才可以长久——

“修微。”

“嗯?”

“十月我去南京祠部为你脱籍。”

“多谢介子相公,王微真是欢喜。”

又说了一会话,张原道:“修微,时候不早,我先回船上去了,过两天再来看你。”

王微美眸盈盈,柔声道:“好。”停顿了一下,又道:“放榜前一日你来陪我,可好?”

张原笑道:“有惊喜吗?”

女郎吃吃的笑,眼波流动,声音甜得发腻,一个字“有。”喉音袅袅——

张原喜道:“好极,期待。”

……

盛美商号杭州分店在万仙桥畔,万仙桥距离甬金门不过半里多路,张原和穆真真、武陵三人来到甬金内门前,只见皂隶喝道,灯笼火把如列星,几顶官轿随后而来,还有十余人骑着马,这是游湖赏月的官员们席散了,张原三人便避让道旁,却有一顶官轿逸出队列,停到他身前,轿帷掀开,轿中人开声道:“是山阴张原吗,乡试考得如何?”

轿中昏暗,看不清说话的人是谁,但听到这人说话的声音张原就知道是谁了,赶紧叉手唱喏:“学生张原拜见张分守,学生三场考毕,自感考得尚好。”实话实说,没什么好谦虚的。

轿中人正是浙江按察使张其廉,笑道:“那就好,你是绍兴小三元,这回若再举解元那就是佳话了。”

张原躬身道:“浙中才学之士甚多,解元学生何敢望,只是兢兢业业考好每一场而已。”

“嗯。”张其廉点点头,却问:“我闻开考前一日,你与几个考生赴贡院求见提调官何方伯,可有此事?”

张原便将“一朝平步上青天”之事说了,张其廉道:“你少年成名,易遭人忌,以后为人处事还要敦厚谨慎一些才好。”

张其廉与董其昌颇有交情,但与张汝霖交情也好,所以张其廉虽然对张原倒董有些不满,但也只能委婉劝诫,有一事他不会对张原说,那就是前几日董祖源来拜访过他,董祖源向他诉苦,说其父去年差点一命呜呼,华亭田产大半被人占去,现居京师,度日如年,董祖源倒没有求他设法惩治张原,董氏也清楚他与张汝霖的关系,这应是博他同情,徐图后计,所以听到以张原为首的翰社考生贿赂考官“一朝平步上青天”的谣言,张其廉便猜知这谣言极可能是董氏所为,这个他不会说什么,装作不知道,静观其变,这也是为官之道——

张原恭恭敬敬道:“张分守教训得是,学生谨记。”

张其廉笑道:“不是教训,善意提醒,好了,你要出城是吧,那赶紧去,不然城门要关闭了,希望鹿鸣宴上能见到你。”轿帷放下,起轿离去。

张原回到甬金门外画舫,已经是亥时三刻,少年老成的祁彪佳不知怎么竟喝醉了,箕坐在舱室地上胡言乱语,两个祁氏仆人服侍不迭,王炳麟半醉,在高声背诵八股文,张原细听片刻,却原来背的是王老师的制艺,想必从小就背诵的——

张岱坐在矮杌上烹茶,张原走过去蹲在一边向大兄说了王微在盛美商号分店的事,张岱道:“王微甚好,介子真有艳福,还得内助,商弟妇更好,贤惠。”说着,摇了摇头,想必是想起他那个古板道学的妻子了,无趣啊。

城门已闭,今夜就在湖上过了,此时楼船箫鼓已缈,岸上游人闲客已散,先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这时静悄悄无声,曲终人散,知己显现,浓妆艳抹西子湖将铅华洗净,淡妆素颜,丽质天成,展现在真正喜爱西湖者的眼前,那圆月如铜镜新磨,那山整装静穆,那湖平静幽沉,岛、塔、亭、树,各有风致,这时才是幽赏的良辰啊。

画舫渡湖再往断桥,那些懂得幽赏者这时现身了,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断桥石磴上铺席而坐着数十人,管弦征歌,在唱“锦帆开,澄湖万顷”,张岱大喜,拉着侍婢素芝,与周墨农、倪元璐一起上岸去,张岱与素芝清唱《牡丹亭》,引来喝彩声一片——

月轮转西,秋天孤肃,,湖城如睡,周墨农立在桥头吹箫,箫声一缕,哀涩清绵,顿时把那些管弦声都比下去了,倪元璐高坐石磴上,声出如丝,串度抑扬,一字一刻,裂石穿云,听者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张原和黄尊素坐在船头一边饮茶一边听断桥上倪元璐唱曲,张原赞道:“没想到倪汝玉还有这么一副好嗓子,可惜了。”

黄尊素奇道:“可惜什么?”

张原笑,岔开话题说千古兴亡,黄尊素最喜与张原论史,张原的史观新颖独到,借古讽今,常能让人茅塞顿开,这是黄尊素最佩服张原的地方——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断桥人散,张原一行十数人也回到运河船上,也不洗漱,倒头便睡,汩汩流水声中,清梦甚惬——

河岸上,枫叶如火,桂花芬芳,东边天际,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

明代乡试放榜之期规定在八月底之前,多用寅、辰日支,辰属龙、寅属虎,故乡榜又称龙虎榜,万历四十三年的八月十六是庚寅日,八月十八壬辰日,想赶在八月十八放榜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八月二十八壬寅日将是放榜之期。

八月二十二日午后,副主考王编收到《春秋》房官杨涟送来的七十二宗荐卷,习《春秋》经的考生有七百二十多人,房官按惯例十荐一,杨涟荐上来的这七十二宗朱卷三场齐全,圈点、批语一丝不苟——

王编赞道:“若历科考官都能如杨县令这般认真负责,那就不会屈抑了天下英才。”先前他还疑惑杨涟怎么还不先荐一些卷子上来,其他十四房考官都是一边阅卷一边就陆续荐卷。

杨涟拱手道:“王学道过奖,这都是下官份内的事,想那学子寒窗苦读十年乃至数十年,岂能因我一时疏忽误他三年光阴,所以自当兢兢业业将三场考卷细读斟酌,把优秀考卷荐上来。”

——明代科举制度其实是相当完善的,首场七篇是看考生如何阐发圣贤的微言大义,观考生的心术;次场的判词、诏、表是检验考生的才干和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三场的策论考察考生通古今之变的史识,如果科考都能综合三场来选拔人才,那就不存在死读八股程文就能高中的弊端——

王编对杨涟所言表示赞赏,看着那厚厚一叠《春秋》房朱卷,问:“杨县令可有冠房头卷推荐?”

杨涟道:“有。”即把首艺破题“更徵君子之所畏由天命而兼及之也”的朱卷取出来:“这是《春秋》房阅卷官一致公推的头名卷,请王大人审阅。”

白发萧然的王编兴致勃勃道:“好,我就先阅这一卷。”

浙江提学道王编对《春秋》房卷最为关注,王编本经也是《春秋》,而且他最看重的学生张原也在这一房,且看杨涟荐上的的头名卷写的是什么?

当下王提学将这头名卷三场近万字通读一过,心里略略有些遗憾,此文纯正博雅、莹洁通畅,固然是绝佳的制艺,但似乎不是出自张原之手,去年王提学主持绍兴道试时看张原的四书和《春秋》八股,张原的制艺考据精详、圆润苍劲,很合他的品味,但现在看杨涟荐上来的这宗头名卷似与张原学术文风有些差异,当然,这些心思不能说出来,点头赞许道:“果然好文章。”当即取青色笔在这朱卷上写一“取”字,放到一边,对杨涟道:“待我将《春秋》房荐卷全部审阅后一起送钱总裁。”

房官荐至副主考这里的考卷将会被黜落一大半,三选一送往主考官最后定夺——

其他十四房的头两场荐卷王提学基本阅过,对这种分场荐卷,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同一编号的考生第一场考卷没荐上来,第二场或者第三场又荐上来了,所以还要回头将其第一场考卷找出来,再行斟酌,或补荐、或黜落,杨涟这样三场一齐荐上来的给副主考省了很多精力,王提学当即专门审阅《春秋》房这七十一份荐卷,直至二十四日午前才看完,取了二十四份考卷,亲自送到主考阅卷之所交给钱谦益——

钱谦益眼有红丝,略显憔悴,显然当主考官压力不小,说道:“王学道,今日都二十四了,离二十七日下午拆号写榜只有三天时间,可那些房官阅卷还没结束,这如何来得及,总不能拖到八月三十吧。”

房官又不能直接向主考荐卷,王提学心知钱谦益是在埋怨他荐卷迟缓,说道:“钱总裁,这是《春秋》房的全部荐卷,钱总裁先审阅,其他经房的零散荐卷会在明日午前全部送到。”

钱谦益道:“那就好,待我阅毕全部荐卷,请王学道与我一起再斟酌取舍,毕竟浙江举人名额只有一百二十人。”

八月二十六日午前,钱谦益阅卷完毕,暂时取中者有一百八十人,还得再从中黜落六十人,将最终所取卷确定下来,可就在阅卷结束之际,钱谦益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午后,钱谦益把副主考王编和十五房房官召集到主考阅卷所,开口便道:“本次乡试之前出现的‘一朝平步上青天’的谣言诸位都听说过吧?”

虽说考场内外帘隔绝,但谣言如风,无孔不入,众考官听了也只是一笑置之而已,没想到写榜前日钱总裁会郑重提出这件事,都是面面相觑,作声不得,不知出了何事?

副主考王编道:“每科乡试都有谣言,不予理会,自然消散。”

钱谦益让书吏将七份考卷呈到众考官面前,说道:“请诸位看看这些卷子的最后一字。”

王提学与众房官一一翻看,这七份都是首场考卷,每份七篇,每篇文末分别是“一、朝、平、步、上、青、天”七字,众考官大惊失色,阅卷房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科场舞弊非同不可,轻则免职,重则流放充军——

王提学皱眉道:“看来还是有不少考生受谣言蛊惑,把谣言当真,而有的考生则是宁信其有以策万全,看这些卷子,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并非因为暗通关节才荐上来。”

众房官纷纷称是,都说阅卷时根本没注意到这些,独有杨涟说道:“搜索各房考卷,看看到底有多少暗嵌字眼的卷子,又是哪些阅卷官荐上来的。”

王提学老成稳健,不想把事情闹大,含笑道:“杨县令,这七份考卷中就有一份是春秋房荐上来的——”

杨涟顿时面红耳赤,就听王提学转圜道:“杨县令外察举廉吏第一,风骨凛然为世所重,所以说这荐上来的考卷非因字眼关节,而是制艺本身出色,这事没什么好追究的。”

众考官皆附和王提学,若依杨涟要一房一房去查,繁琐不说,天知道还会出什么纰漏——

钱谦益静听众考官议论了一阵,这才说道:“王学道说得在理,但这七份考卷必须黜落。”

讲究是非分明的杨涟又开口了:“钱总裁既不信谣言,不肯追查,那为何又将这七份考卷黜落?”

钱谦益微微一笑,说道:“我对诸位剖心迹,将这七卷黜落,一是避嫌,我们考官不能落人口实;二是这七名考生宁信谣言不信律法,心术就是不正,制艺再如何花团锦簇也不能取——诸位以为然否?”

这下子杨涟也无话可说了,科考重首艺,首艺重圣贤大义,这七名考生可算是弄巧成拙,本来都已经进入最终选,四选三,中举机会极大,却因这“一朝平步上青天”七字被黜落,下一科是三年后,真是头撞南墙后悔莫及啊。

众房官退去,副主考王编留下,与总裁钱谦益一道再斟酌取舍,于夜里亥时前将一百二十份朱卷确定下来,现在就等明日午后拆号写榜、后日五更前放榜张挂了——

……

张原当然想不到还真有自作聪明的考生把“一朝平步上青天”七字嵌在首艺七篇末,也想不到主考官钱谦益会断然把这些人黜落,谣言没害到他却伤及无辜,世事难料如此。

三场考毕至放榜之前的这十多天是考生们最活跃的时候,迫切等待之心都是浮躁的,无法宁静,欲望郁积,必须要排遣,所以青楼妓院人满为患,寓居他人住所的考生与主人妻妾私通也都发生在这段时间,花天酒地,仗势欺人,种种丑态,不一而足,当科举把圣贤大义与功名利禄联系起来,那么造就大批满口道德仁义私下里却毫无节操的官员也就不稀奇了,尤其是只重首艺的科场——

参加乙卯科浙江乡试的翰社社员有一百余人,张原把他们召集起来,在南屏山居然草堂开讲《几何原本》,黄寓庸先生不在草堂,张原就借草堂一用,《几何原本》的前三卷由翰社书局各刊刻了一千册,张原要推行注重实务、注重自然科学的学风和培养求知的渴望,那就从学习《几何原本》开始,很多翰社社员起先也浮躁不奈,但因为张原的声望,勉强捺着性子听讲,张原的讲解深入浅出,翰社社员员渐渐的也生了兴趣,浮躁之心稍宁,毕竟能入翰社的都是士人精英,经过上次山阴龙山社集的熏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冷风热血,洗涤乾坤”的翰社精神对他们影响很大——

张原在南屏山下讲解《几何原本》之时,杭州的耶稣会士罗如望和金尼阁也来旁听,罗如望是葡萄牙人,万历十六年就到了澳门,金尼阁是法兰西人,万历三十八年东来传教,这二人负责杭州教区,去年年底王丰肃到山阴拜访张原之后回南京,途经杭州,与罗如望、金尼阁长谈,王丰肃对张原极是推崇,认为是徐光启后最聪明最肯了解泰西学术的大明朝人,若张原科举顺利,能进入大明权力高层,那么将对天主教在大明的发展意义重大——

八月二十一日午后,罗如望和金尼阁来到南屏山下居然草堂,悄悄坐在讲堂后排,听张原讲了大半个时辰的《几何原本》第一卷,二人面面相觑,从张原的讲解中显示其对《几何原本》领会得极透彻,这水平不在与利玛窦一起翻译《几何原本》的徐光启之下啊,徐光启可是经过了好几年的学习,而这个张原,据说才十八岁——

傍晚散学,张原走过来向罗如望、金尼阁二人致意,这两个大胡子老外在一群方巾秀才当中真是太显眼了——

罗如望、金尼阁向张原表示了敬意,罗如望谦恭道:“张公子对天主教的善意让耶稣会东方区会长龙华民主教很感激,龙主教很期待张公子明年赴京参加会试时能与他一晤。”

龙华民是利玛窦去世后耶稣会在中国教区的会长,传教之心迫切而激进,一反利玛窦的低调,行事张扬,南京教区的王丰肃就是受龙华民影响——

张原微笑道:“乡试尚未放榜,何敢说明年就要参加会试。”

罗如望道:“今日旁听张公子讲《几何原本》,便知张公子是大明第一等优秀聪明的人,张公子高中龙虎榜是意料之中的事,明年会试是一定要参加的。”

张原哈哈大笑,说道:“那可要圣父、圣子、圣灵的保佑。”

罗如望一听张原这么说,立即顺水推舟,鼓动张原入教,又问明日可否在这讲堂由他向诸生宣讲他所著的《天主圣教启蒙》?

张原赶忙婉拒,说讲《几何原本》、《泰西水法》都可以,至于《天主圣教启蒙》,那还是缓缓——

罗如望有些失望,一直默不作声的金尼阁用略显生硬的大明官话说道:“张公子,南京王会长答应送给张公子的火绳枪已经由澳门送至南京,上月才从杭州经过,王会长让鄙人带信给张公子,若经过南京务请与他见一面。”

张原欣然道:“很好,多谢。”

金尼阁道:“除了两支木什拾克特火绳枪之外,还有一支法兰西撞击式燧发枪——”

张原大喜,燧发枪与火绳枪相比是一大飞跃,火绳枪若遇风雨天气基本就作废了,萨尔浒之战作为大明属国参战的朝鲜火枪队就是因为天气不利无法发挥火枪的作用,被后金铁骑一举冲破防线,朝鲜军队小部分阵亡,大部分投降,而燧发枪受天气的影响就很小,射击精度和射程都胜过火绳枪,据张原所知,燧发枪是十七世纪后期才开始大量装备于欧洲各国军队,没想到现在就已经有了燧发枪,这真是喜出望外啊。

传教士罗如望和金尼阁离开后,张原喜不自胜,在奔云石下转圈,眉飞色舞,喃喃自语,立在一边穆真真好生奇怪:少爷很少这么失态啊,到底什么事让少爷这么快活呢?

穆真真听少爷咕说了一句“恨不得插翅飞到金陵啊”,心想:“少爷这么急着想去金陵是要给微姑赎身脱籍吧,少爷很喜欢微姑呢,嗯,微姑人美、又聪明能干、又会讨少爷欢心,我是万万及不上的——”

在心底,穆真真对王微还是很有些妒意的,面对心爱的男子,普天下就没有不妒的女子,只是有的强烈有的平淡、有的直露有的克制罢了,这堕民少女自幼卑微而坚强,不敢奢望却也决不绝望,她爱极了少爷张原,为少爷付出性命她也愿意,她没敢奢望少爷属于她一个人,少爷的世界很大,不是她能了解的,少爷与澹然小姐洞房花烛她不觉得难受,只为少爷祝福,可是那夜在盛美号分店,王微与少爷去后面小园子赏月,她在天井边立着,不断回想爹爹临别嘱咐的那一幕,可心里还是有些难受,——

“真真——”

张原从奔云石那一侧绕过来,神采奕奕道:“以后你要学会打枪。”

“什么,少爷?”穆真真一愣,不明白少爷说什么。

张原退后一步,上下打量身材高挑的穆真真,笑眯眯点着头道:“嗯,很好,右手燧发枪,左手盘龙棍,所向披靡。”

穆真真虽然还是不明白“燧发枪”是什么,却是一下子快活起来,在少爷心里她是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一个摆设,少爷也是喜欢她的,这个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

————————————————————————

七千字大章更到,小道本月断更了三次,但第二天都足量补齐,有时码不出来强码是很难受的,质量也不好,而本月的雅骚,小道自感码得不错,更新量也比前几个月多,本月最后三天,月票翻倍,一张抵二张,小道也会努力一把,书友们拭目以待吧。

求双倍月票!

第17章 思无邪第121章 张案首和辟水珠第398章 从翰林院到文华殿第123章 杏花寺观音会第407章 慈母心第320章 毁与誉第381章 空惹一身膻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77章 牛刀小试第476章 北岳山伏击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开第113章 座上诸公皆惭愧第129章 撒娇也生硬第226章 怒雨第410章 乳娘的强大第282章 无癖之人不可交第97章 春梦第445章 登门打脸第124章 静止的相片第104章 菩萨姻缘第233章 折扇之祸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314章 洞房花烛(上)第504章 萨尔浒!萨尔浒!第427章 大雪中的辩论(上)第460章 勇气第119章 龙门解衣第193章 长袖善舞第249章 雨后花第27章 静夜思第463章 各怀异心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466章 端阳雨第202章 审镜第29章 训师书友陈成强论雅骚那些事第328章 谁冠龙虎榜?第11章 竹亭、盲棋、看雨书友陈归来写在雅骚上架前夕第259章 夜船无人私语时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174章 期待聊斋**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215章 草包第370章 君子远庖厨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248章 风雨夜第287章 洁癖之累第416章 白浪子第507章 蝴蝶的翅膀第419章 小胜和大胜第341章 苏幕遮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165章 砚底金箔纸第260章 二度梅第86章 冷猪肉第238章 朝中无人莫经商第230章 火烧董宦(上)第392章 波澜起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421章 知错不改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书友陈成强论雅骚那些事第39章 快使用双截棍第314章 洞房花烛(上)第173章 磨镜焚香说杨妃第288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第412章 颜面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115章 利见大人第80章 良师箴言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长成第386章 好汉不吃眼前亏第96章 饱暖思美人第6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303章 有女怀春第444章 又见方鸿渐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状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32章 金刚怒目第390章 闯东宫第247章 娥眉月第422章 花月美人第221章 恶绅猛于虎第423章 秋思第216章 癫狂第291章 东林辩难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79章 常恐秋节至第437章 天大的秘密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54章 雪精第268章 张原出监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
第17章 思无邪第121章 张案首和辟水珠第398章 从翰林院到文华殿第123章 杏花寺观音会第407章 慈母心第320章 毁与誉第381章 空惹一身膻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77章 牛刀小试第476章 北岳山伏击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开第113章 座上诸公皆惭愧第129章 撒娇也生硬第226章 怒雨第410章 乳娘的强大第282章 无癖之人不可交第97章 春梦第445章 登门打脸第124章 静止的相片第104章 菩萨姻缘第233章 折扇之祸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314章 洞房花烛(上)第504章 萨尔浒!萨尔浒!第427章 大雪中的辩论(上)第460章 勇气第119章 龙门解衣第193章 长袖善舞第249章 雨后花第27章 静夜思第463章 各怀异心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466章 端阳雨第202章 审镜第29章 训师书友陈成强论雅骚那些事第328章 谁冠龙虎榜?第11章 竹亭、盲棋、看雨书友陈归来写在雅骚上架前夕第259章 夜船无人私语时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174章 期待聊斋**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215章 草包第370章 君子远庖厨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248章 风雨夜第287章 洁癖之累第416章 白浪子第507章 蝴蝶的翅膀第419章 小胜和大胜第341章 苏幕遮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165章 砚底金箔纸第260章 二度梅第86章 冷猪肉第238章 朝中无人莫经商第230章 火烧董宦(上)第392章 波澜起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421章 知错不改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书友陈成强论雅骚那些事第39章 快使用双截棍第314章 洞房花烛(上)第173章 磨镜焚香说杨妃第288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第412章 颜面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115章 利见大人第80章 良师箴言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长成第386章 好汉不吃眼前亏第96章 饱暖思美人第6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303章 有女怀春第444章 又见方鸿渐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状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32章 金刚怒目第390章 闯东宫第247章 娥眉月第422章 花月美人第221章 恶绅猛于虎第423章 秋思第216章 癫狂第291章 东林辩难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79章 常恐秋节至第437章 天大的秘密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54章 雪精第268章 张原出监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