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东林辩难

他乡遇故知,这少年老成的神童祁虎子也是喜形于色,向张原五人团团作揖,五人当中只有黄尊素他不认识,张岱介绍了,祁虎子道:“小弟就等着你们来呢,正好一起还乡,原以为你们还要过几日才会到。”又说:“景逸先生愿意见你们,请随我入内吧。”看了张原一眼,补充道:“南皋先生和景逸先生都很想见识一下介子兄。”

张萼笑道:“介子现在是恶名在外啊,都想看看山阴张介子是不是三头六臂、是不是手执金箍棒,哈哈。”这是把张原比作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了。

张岱皱眉道:“三弟,等下见了高、邹两位先生切忌这般口无遮拦。”

张萼不满道:“大兄,我不是三岁孩童,这私下的玩笑话我岂会乱说。”

张岱笑道:“那就好。”

祁虎子道:“几位仁兄请随我来,景逸先生和南皋先生在依庸堂。”

寒冬季节,昼短夜长,就这么一会时间,天就黑下来了,书院守门人将一盏灯笼递给祁彪佳,祁彪佳提着灯笼在前引路,来福等五个健仆在仪门旁的耳房等候,张原五人跟着祁彪佳进到东林书院——

一进门,就是一个大广场,沉沉暮色下,地上的那层薄雪颇显亮色,但一片茫茫的白中有一块巨大的黑色半月,这是泮池,长约二十丈,宽二丈,呈半月状,因为地表被白雪覆盖,这泮池的水就显得墨汁一般深沉——

张原心道:“看来十年前顾宪成等人重修东林书院下了不少本钱,一进门就是这么一个大广场,有一种庄严大气,还有泮池,和地方儒学一般。”

半月形的泮池上有一座小石桥,张原一行从桥上过,白雪皑皑,履迹串串,过了泮池前行数十步就是东林精舍,有负责迎客的知宾等候着,手里也提着一盏灯笼,与祁彪佳一道将张原五人迎至精舍后的依庸堂——

依庸堂是东林书院的最重要的建筑,高大宽广,类似地方儒学的正堂,是聚众讲学之所,堂前一联: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两侧盈柱还有一联:

“坐闲谈论人,可贤可圣;日用寻常事,即性即天。”

张原正想顾宪成那副名联怎么不见,迈步进到内堂就看到了,高悬着的两盏大灯笼光映着那二十二个大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去世已两年,正是这位东林党的精神领袖首倡讲学和议政,顾炎武提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是承袭了顾宪成在野议政的思想,万历年间各种思潮极其活跃,士人对朝政也敢言,风气开放,天启年间魏忠贤毁天下书院,钳制言路,严禁士人聚众讲学,满清入关后对读书人更是严厉,不但不能聚众讲学,凡士人立盟结社一概禁绝,敢妄议朝政者斩,此后近四百年,大抵如此——

……

高攀龙五十出头,红脸膛,高鼻梁,目光锐利;邹元标六十开外,高额锃亮,目光相对温和,东林这两大魁首看着张原五人进来执末学后进礼,听到张原自报姓名,高攀龙与邹元标交换了一个眼色——

入座,上茶,黄尊素年长,率先说了在国子监与魏大中、阮大铖为同学,表达了仰慕东林之意,张岱四人也表达了同样的仰慕——

高攀龙开口说话,声如洪钟:“五位南监才俊,仰慕东林什么?”

黄尊素见张原不作声,他就答话道:“晚生五人仰慕东林诸君子的学问、气节。”

高攀龙道:“那我来问你,读书为的是什么?”

黄尊素道:“读书明理,行立身、修行、忠君、爱国之大道。”

倪元璐、张岱也是这么回答的,很堂皇,而张萼的回答是:“目不识字,比盲人还郁闷——”

一句话把严肃的高攀龙都逗笑了,高攀龙道:“不是说识字,是读书。”

张萼的意思是不识字就不能看《水浒传》、《金瓶梅》了,岂不郁闷,听高攀龙再强调读书,知道高攀龙指的是读四书五经,便道:“那当然是为了做官。”

高攀龙哂笑,对邹元标道:“尔瞻兄,张肃之的这个孙子倒是肯说实话。”目光炯炯,凝视张原,要听张原有何高见?

张原道:“晚生读书也是为了做官——”

张萼回答说做官,高攀龙只是一笑,但张原也这么回答,高攀龙却脸露鄙夷之色,心想这个声名雀起的张原不过是个俗物——

但听张原又道:“不做官,如何利益万民。”

邹元标一直观察张原的言行神态,这时开口道:“好大的口气,你有何能耐利益万民?”

张原道:“可否先让晚生向两位先生请教一些问题?”

邹元标和高攀龙对视一眼,一头道:“但问无妨。”

张原问:“二十多年国本之争,奏疏如雨,贬谪、廷杖,纷纷扰扰,耗费君臣精力无数,晚生愿听两位先生对此持何意见?”

高攀龙听张原开口就问这件大事,精神一振,答道:“天下事非一家私事,立储君乃是天下事,岂能任由皇帝废长立幼。”

张原问:“为此争得朝政荒废亦不惜乎?”

高攀龙一听这话,勃然作色,厉声道:“若国本都不争,还争什么!”

张原不动声色,稳稳道:“晚生明白先生的意思了,晚生还有一问,两位先生以为我大明国可有近忧?”

高攀龙道:“国本未固,此乃大忧。”

张原道:“福王已就国洛阳,国本之争已定。”

邹元标目视张原,说道:“张生对国之近忧似有高见,愿闻其详。”

张原道:“在内是土地兼并,吏治败坏,天灾、党争不断,在外是建州女真迅速壮大,必成辽东大患。”

高攀龙对建州女真将成辽东大患不以为意,说道:“蒙古鞑子才是边患,那建州女真能有几个人,算得什么大患,但土地兼并和天灾倒的确是大患,至于说党争,那是必然要争的,党者,类也,欲天下之无党,必无君子、小人之类,君国者,不患党,要在明辨其党。”

张原不与高攀龙争君子之党小人之党,道:“建州努尔哈赤,不出三年将建国称汗,从此与大明为敌,辽东无宁日矣。”

高攀龙问:“何敢如此确定?”

张原道:“海西女真有扈伦四部,现有三部已被建州女真吞并,抚顺以北,尽是努尔哈赤的领地,契丹人曾云‘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努尔哈赤一统女真诸部,要他不立国称帝岂可得乎?”

邹元标奇道:“张生,你如何对女真诸部这般了解?”

张原微笑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要有心,总能了解得到。”

高攀龙道:“但要我大明政通人和,何惧区区女真,我以为国之患在内不在外。”

萨尔浒之战前,大明朝野上下普遍藐视努尔哈赤,都认为只要大军一出,后金军队必土崩瓦解,可一战而胜,现在从高攀龙的态度就可窥端倪,其实高攀龙说得也不错,若大明朝政通人和,区区后金的确不成大患,奈何党争人祸不断,哪里谈得上什么政通人和,张原现在也没法让高攀龙信他,他只是先提个醒,留个伏笔——

张原道:“那先不说外患,只论近忧,土地兼并,两位先生认为当如何解决?”

邹元标对弱冠书生张原从容不迫侃侃谈这些颇感惊异,说道:“且先听张生高论。”

高攀龙道:“皇帝赐福王田四万顷,群臣力争,乃减其半,诸王宗室占田极其惊人,单以河南一省而论,大约王府宗室占地十之六、七,军屯十之二,民间仅十之一、二,土地大量兼并,田租随意加征,请张生试议王府占地该如何解决?”

这些问题张原都是考虑过的,只是没有合适的表达机会,现在有东林二魁发问,他也就不客气,说道:“宗室占田若无改革良策,只恐大明土地不足供诸藩禄米——”

这一句又是八股文的破题,提纲挈领,先声夺人,张原现在把八股文技法是活学活用了,就连对张原颇有成见的高攀龙都赞了一声:“此言极是。”

张原提出严格限制宗藩占田,由国家授以固定田额,给以世守,让诸王宗室自己经营,国家不支岁禄,由宗人养宗人,改变诸藩完全寄生的生活方式——

邹元标点头道:“张生说得极好,但要施行则极难,诸王必群起反对,皇帝也不会下此决心。”

张原道:“当然极难,不然如何能称得上国之忧患,不但宗室占田严重,官绅占田也是极多,其实晚生以为,土地兼并不可怕,再怎么兼并,这土地还是要人耕种的,并不是说土地一兼并,农民没了土地就得流离失所,关键是赋税流失以及地主任意提高田租并把赋税转嫁到雇农头上,一遇灾害,雇农无力承担赋税,就成了流民,这才是需要改革的重点——”

邹元标和高攀龙对视一眼,均觉这弱冠书生直指要害,见解深刻,当下二人轮番向张原提问,简直把张原当作施政的内阁首辅了,张原很聪明,他的回答有很大保留,他不能现在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改革方案全部说出来,因为这将影响到很大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暂时不能施行的事不能先宣扬出来,不然阻力会大得吓人,对张原的仕途会极其不利。

——————————————————

暑假来玩的小外甥抢占电脑,所以更新晚了,

……

第268章 张原出监书友陈归来写在雅骚上架前夕第232章 为报诗人春睡足第44章 我意独怜才第342章 后花园情结第330章 温柔乡第289章 三千里外万言书第210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334章 尔虞我诈第352章 北京北京第409章 甘露饼第364章 春秋房风波第478章 挑衅第36章 后台第379章 秘密与挽留第452章 太极宗师第421章 知错不改第208章 是神是鬼还是狐?第77章 牛刀小试第359章 雪夜思美人第258章 从贡院到旧院第72章 越王桥上第394章 揭贴之秘第441章 自讨苦差第7章 白昼读禁书第367章 贡院失火二封感言端午节的暖鞋第418章 翻云覆雨朱怡璇mm评雅骚千人千面第136章 夜半钟声到客船第493章 无情未必真豪杰第360章 吕仙乞梦第225章 弃子第367章 贡院失火第215章 草包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二说说萝莉养成第488章 先知的苦闷第140章 眉月第421章 知错不改第365章 风暴前的春光第501章 雪夜论兵第354章 温馨四合院第410章 乳娘的强大第423章 秋思第153章 天降小任第94章 二丑第7章 白昼读禁书第413章 鸭宴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446章 无言的交锋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师妹第334章 尔虞我诈第478章 挑衅第312章 欲寄彩笺兼尺素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夸我书友天图分香纵论贼道三痴历史文第401章 吃奶第430章 皇长孙的犀利第23章 山阴县衙第339章 解元第第431章 功利与惜羽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315章 洞房花烛(下)第76章 纨绔风采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498章 城破和军殁第278章 桃叶渡第441章 自讨苦差第391章 朱徽嫙第196章 送师南浦第116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447章 除夕烟火第299章 通天塔第340章 父与子第129章 撒娇也生硬第463章 各怀异心第176章 握手不罚目眙不禁第65章 看骡吃草第133章 敢送太监春宫册第290章 谁是悬崖采兰人?第53章 后园私会第275章 家书抵万金第115章 利见大人第365章 风暴前的春光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270章 梳拢从上品寒士到雅骚流转的意境第345章 是拿来还是排外?第479章 约战第358章 无极长生第40章 绝不饶恕第446章 无言的交锋第500章 汉奸可畏二说说萝莉养成第349章 扬州慢第206章 一招鲜吃遍天第267章 司业与祭酒
第268章 张原出监书友陈归来写在雅骚上架前夕第232章 为报诗人春睡足第44章 我意独怜才第342章 后花园情结第330章 温柔乡第289章 三千里外万言书第210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334章 尔虞我诈第352章 北京北京第409章 甘露饼第364章 春秋房风波第478章 挑衅第36章 后台第379章 秘密与挽留第452章 太极宗师第421章 知错不改第208章 是神是鬼还是狐?第77章 牛刀小试第359章 雪夜思美人第258章 从贡院到旧院第72章 越王桥上第394章 揭贴之秘第441章 自讨苦差第7章 白昼读禁书第367章 贡院失火二封感言端午节的暖鞋第418章 翻云覆雨朱怡璇mm评雅骚千人千面第136章 夜半钟声到客船第493章 无情未必真豪杰第360章 吕仙乞梦第225章 弃子第367章 贡院失火第215章 草包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二说说萝莉养成第488章 先知的苦闷第140章 眉月第421章 知错不改第365章 风暴前的春光第501章 雪夜论兵第354章 温馨四合院第410章 乳娘的强大第423章 秋思第153章 天降小任第94章 二丑第7章 白昼读禁书第413章 鸭宴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446章 无言的交锋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师妹第334章 尔虞我诈第478章 挑衅第312章 欲寄彩笺兼尺素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夸我书友天图分香纵论贼道三痴历史文第401章 吃奶第430章 皇长孙的犀利第23章 山阴县衙第339章 解元第第431章 功利与惜羽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315章 洞房花烛(下)第76章 纨绔风采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498章 城破和军殁第278章 桃叶渡第441章 自讨苦差第391章 朱徽嫙第196章 送师南浦第116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447章 除夕烟火第299章 通天塔第340章 父与子第129章 撒娇也生硬第463章 各怀异心第176章 握手不罚目眙不禁第65章 看骡吃草第133章 敢送太监春宫册第290章 谁是悬崖采兰人?第53章 后园私会第275章 家书抵万金第115章 利见大人第365章 风暴前的春光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270章 梳拢从上品寒士到雅骚流转的意境第345章 是拿来还是排外?第479章 约战第358章 无极长生第40章 绝不饶恕第446章 无言的交锋第500章 汉奸可畏二说说萝莉养成第349章 扬州慢第206章 一招鲜吃遍天第267章 司业与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