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小胜和大胜

徐光启、张原等人要求与沈榷进行西学辩论是要在礼部主持下才能实施的,所以即使皇帝按照吴道南的票拟同意举行辩论,也要通过礼科给事中把批复下来的奏章送交礼部衙门执行,而礼科给事中若认为内阁的票拟和皇帝的批复有违失,可以封还驳正,所以礼科给事中这一环就成了方从哲最后的防线——

方从哲身为内阁首辅,岂能听天由命把自己的颜面和尊严完全交给皇帝一时的喜怒上,若皇帝一时糊涂批复下来了,那他这个首辅颜面何存,以后在内阁还怎么办事,两个阁臣岂不是各行其道了,所以方从哲必须要想方设法让吴道南的票拟执行不下去,此时已不论是非,完全是脸面和意气之争了,晚明党争大抵如此。

就在吴道南把奏疏票拟呈递上去的当日傍晚,方从哲让家僮把礼科给事中亓诗教请到他在大时雍坊的宅第,亓诗教是方从哲的门生,方从哲任首辅后,亓诗教的齐党给了方从哲很大的支持,方从哲下野十余年,原本党派痕迹不明显,但一入阁自然而然就与齐党、浙党亲近,实是因为形势逼人,阁臣若不能笼络一批台垣官,政令很难施行下去,易被架空——

方从哲把吴道南不顾他阻止悍然票拟上呈的事对亓诗教说了,又道:“张原以冰河说迎合圣意,其奏疏巧言佞词,又有翰社同党助声势,阁中更有吴道南支持。皇帝说不定会同意举行辩论,我不得不防,若吴道南的票拟得以执行,那以后我在阁中就很不好说话了,可言,你是礼科给事中,你好友周永春是礼科都给事中。这几日盯紧些,万一那几份奏疏皇帝批复下来,你们就封还驳正。此事是双方势力消长的关键,若张原得逞,此人以后就会愈发骄横非为。祸国殃民正是此辈。”

亓诗教与张原交谈过几次,对张原心术和理念有点了解,总的来说亓诗教是比较欣赏张原的,这时听方从哲对张原评价甚劣,便略微为张原分辨了两句,方从哲顿时一言不发,两道卧蚕眉竖起,眼睛盯着亓诗教,瞬也不瞬,亓诗教承受了不了老师的逼视。说道:“学生绝无他意,只是觉得张原初入仕途,应该可以拉拢,而不应推到敌人那一边,这对老师不利。”

方从哲淡淡道:“现在吴道南绕过我把奏疏票拟上呈。你不知道其中利害吗?”

亓诗教轻轻一叹,说道:“那好,学生知会周孟泰和姚通所一声,若接到宫中递出徐光启、张原的奏疏就封还。”

方从哲点点头,脸色和缓下来,说道:“可言。非是为师心胸狭窄容不得张原,张原二十岁不到,为师已年近六十,张原怎么也威胁不到我的地位,我是从冰河说看出此人心术不正,董玄宰、姚宗文之事且不说,那周延儒与张原同为翰林官,又一起被推举为东宫讲官,二人本该和睦相处共同教育好皇长孙,但张原又寻隙把周延儒给排挤出来,这种人如何能拉拢——可言,我知张原与你曾有交谈,那不过是他的权术而已,无非是怕畏惧你与姚宗文、刘廷元联手弹劾他而已,你仔细想想吧。”

亓诗教唯唯称是,从大时雍坊出来乘车回朝阳门外寓所,朝阳门外属外城,并不宵禁,夜里亓诗教去见同乡都给事中周永春,亓诗教虽然对方从哲所言有些不以为然,但从大局考虑,他还是要果断支持方从哲的,若方从哲在内阁中威望受挫,也是他齐党的损失,张原欣赏归欣赏,原则不能动,而且亓诗教认为这种辩论与国计民生无关,可有可无,他无须对张原感到愧疚——

……

八月二十三日上午巳时初刻,当值的六科给事中在会极门收取皇帝批复的各衙门题、奏本章,经审核无误后要逐一抄写,于五日内送交各承办衙门执行,这日礼科当值的是都给事中周永春,周永春看到徐光启、张原的奏章果真按吴道南的票拟意见批复下来了,心道:“方阁老料事甚准啊,这奏章若执行下去,以后方阁老与吴道南阁中就没有主从之分了,首辅名存实亡。”

周永春回到六科廊,仔细审阅徐光启、张原二人的奏疏,因为要封还皇帝批红的奏疏必须有理有据,不是随意就能封还的,封还必须驳正,也就是说要提出充分的理由,否则就是失职和藐视皇权,但言官们都是八股文高手,这么多年科举训练出来的刀笔,要从徐光启、张原这两篇近万字的奏疏中找到可批驳之处还是不难的,周永春揣摩半日,写好驳正的意见,将徐光启、张原二人的奏疏封还交回司礼监——

司礼监掌印太监李恩颇为不快,奏闻皇帝之后,再次按原先的票拟下发,次日当值的礼科给事中亓诗教又用与周永春相似的驳正意见封还,李恩无可奈何,在奏明皇帝之前,先与东宫王安通声气,王安叹道:“由此可见朝政败坏到了何等地步,想要推行一点事就这么难,辩论而已,又不是其他大事,外廷的老先生们都推三阻四,不把万岁爷的批红放在眼里,只管争自家意气。”

李恩大有同感,说道:“外官们屡屡攻讦万岁爷怠政,这还不都是让外官们给逼的,只从这一事看,政令都难出宫门。”

王安道:“徐赞善和张修撰也考虑到了这一局面,张修撰说这奏疏并非就一定要通过六科下发,这不是政令,只是皇帝同意举行辩论而已,可以由詹士府和翰林院举行。”

李恩笑道:“好主意,杂家这就去禀告万岁爷。”

经过这么多年与外臣争斗,万历皇帝的火气也消磨得差不多了,所以听说他的御笔批红被礼科两次封还,也只是龙颜不悦而已,不会大发雷霆,听了李恩的建议,点头道:“那就由东宫詹士府主持此次辩论,翰林院协同举办,辩论人数、日期待定。”

于是,徐光启和张原的奏疏绕过六科廊直接下发到詹士府和翰林院,方从哲还是觉得失了颜面,让亓诗教、周永春上疏,认为诏旨绕过六科下发是违制,以此来弹劾吴道南、徐光启和张原——

万历皇帝这回没有留中不发,而是切责亓诗教和周永春驳正的理由不充分,有意阻拦诏旨下发,二人各罚俸半年,也就是罚款几十两银子。

通过这次明争暗斗,吴道南和张原一方只能算是小胜,辩论诏旨只有通过六科廊下发才算是大胜,想要大胜内阁首辅实非易事,不过张原对此结果已经满意,只要辩论能举行就是胜利。

詹士府少詹事士钱龙锡与翰林院侍读学士郭淐商议了一番,于八月二十八日传文书给南京礼部,要求南京礼部侍郎沈榷、郎中徐如珂于十月底之前派人至京参加辩论,无论是朝中官员、在野大儒或者有德高僧皆可,限每方四人,辩论之期为冬月初一、初三、初五,三日三场,届时皇太子会亲临国子监辩论现场——

辩论日期和人数既已定下,徐光启、张原等人也要加紧准备,他们这边商定参加辩论的四人名单分别是:詹士府左春坊左赞善徐光启、南京太仆寺少卿李之藻、翰林院修撰张原、西洋陪臣熊三拔——

南京太仆寺少卿李之藻晓畅兵法、精通泰西之学,与徐光启交往甚深,也是利玛窦来华后结交的第一批开明士绅,曾刻印《万国地图》,与利玛窦合译了《浑盖通宪图说》、《圜容较义》和《同文算指》,涉及天文和数学,是当时在西学领域与徐光启齐名的大明士绅;

熊三拔是日耳曼人,于万历三十四年来到大明作为利玛窦的助手,学问在龙华民、庞迪峨之上,精通天文、数学、水利,对古希腊哲学以及美术、音乐都有有专门研究,《简平仪说》和《泰西水法》就是熊三拔与徐光启合译完成的,此人博闻强记,来大明十年,说得一口流利的南京官话,能阅读不断句的中文古籍,对先秦诸子的学问都有涉猎,此次辩论关乎天主教在大明的生存,在大明的耶稣会士岂敢怠慢,自然是要推举出最出色的人才参加辩论——

李之藻、熊三拔,再加上徐光启和张原,这可以说是支持西学一方的最强辩论阵容了,现在就看沈榷会推举什么人入京参加辩论了,辩论之事已经传扬开来,沈榷不会拒不参加,否则他驱逐泰西传教士的目的也会成为泡影,怯辩之名谁愿承担?

……

九月初六,这天是庶吉士的休沐日,张岱不在翰林院学习,但傍晚张原从翰林院大门出来时,却看到大兄张岱正立在玉河北桥头等他。

张岱满面笑容道:“介子,与我到泡子畔喝酒去。”

张原问:“大兄喜气洋洋,有何快活事?”

张岱道:“八月二十五日是我生日,我糊涂忘了庆生日,今日补上。”

张原看大兄张岱那副按捺不住喜气的模样不象是补庆生日,忽然想起一事,一拍脑门道:“大兄,是不是李蔻儿到京了?”

——————————

继续向书友们求一张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32章 金刚怒目第41章 秋葵之美第94章 二丑第85章 姚讼棍的苦与乐第71章 婴姿第38章 蓬门美玉第280章 嫁祸大名士第446章 无言的交锋第484章 胆小如鼠张介子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38章 蓬门美玉第88章 澹然法眼第7章 白昼读禁书第277章 微姑你好找棋子第10章 一树梨花压海棠第419章 小胜和大胜第399章 私欲第121章 张案首和辟水珠第256章 波心荡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233章 折扇之祸第506章 稍纵即逝第427章 大雪中的辩论(上)第411章 疑似偷欢第478章 挑衅第48章 真真认主第270章 梳拢第262章 又见阮大铖第419章 小胜和大胜第175章 乐不可极第251章 别样温柔第158章 丹汞难得眼清明第252章 男女真情名教伪药第484章 胆小如鼠张介子第17章 思无邪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308章 女人心第285章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第38章 蓬门美玉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419章 小胜和大胜第376章 萌动秋千架第11章 竹亭、盲棋、看雨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259章 夜船无人私语时第270章 梳拢第49章 我意孤行第201章 遥望萨尔浒第380章 疑云第381章 空惹一身膻第421章 知错不改第73章 一出门就相见第16章 蝴蝶振翅第233章 折扇之祸第478章 挑衅第74章 六寸金莲吓死人第75章 天生此才第34章 双镜记第141章 训弟第133章 敢送太监春宫册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72章 越王桥上第52章 忧心错占凤凰俦第482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第311章 游园惊别第331章 鹿鸣宴第99章 芳心缭乱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505章 兵临城下第137章 袭胸第213章 财神范蠡是吾师第111章 点灯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288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441章 自讨苦差第452章 太极宗师第204章 纨绔情兴朱怡璇mm评雅骚千人千面第253章 周瑜打黄盖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147章 挟妓第356章 点石成金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师妹第384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245章 子不语第157章 忠臣、名妓和太监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55章 湖心亭看萝莉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483章 追语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360章 吕仙乞梦第500章 汉奸可畏第79章 常恐秋节至
第32章 金刚怒目第41章 秋葵之美第94章 二丑第85章 姚讼棍的苦与乐第71章 婴姿第38章 蓬门美玉第280章 嫁祸大名士第446章 无言的交锋第484章 胆小如鼠张介子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38章 蓬门美玉第88章 澹然法眼第7章 白昼读禁书第277章 微姑你好找棋子第10章 一树梨花压海棠第419章 小胜和大胜第399章 私欲第121章 张案首和辟水珠第256章 波心荡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233章 折扇之祸第506章 稍纵即逝第427章 大雪中的辩论(上)第411章 疑似偷欢第478章 挑衅第48章 真真认主第270章 梳拢第262章 又见阮大铖第419章 小胜和大胜第175章 乐不可极第251章 别样温柔第158章 丹汞难得眼清明第252章 男女真情名教伪药第484章 胆小如鼠张介子第17章 思无邪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308章 女人心第285章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第38章 蓬门美玉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419章 小胜和大胜第376章 萌动秋千架第11章 竹亭、盲棋、看雨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259章 夜船无人私语时第270章 梳拢第49章 我意孤行第201章 遥望萨尔浒第380章 疑云第381章 空惹一身膻第421章 知错不改第73章 一出门就相见第16章 蝴蝶振翅第233章 折扇之祸第478章 挑衅第74章 六寸金莲吓死人第75章 天生此才第34章 双镜记第141章 训弟第133章 敢送太监春宫册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72章 越王桥上第52章 忧心错占凤凰俦第482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第311章 游园惊别第331章 鹿鸣宴第99章 芳心缭乱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505章 兵临城下第137章 袭胸第213章 财神范蠡是吾师第111章 点灯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288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441章 自讨苦差第452章 太极宗师第204章 纨绔情兴朱怡璇mm评雅骚千人千面第253章 周瑜打黄盖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147章 挟妓第356章 点石成金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师妹第384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245章 子不语第157章 忠臣、名妓和太监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55章 湖心亭看萝莉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483章 追语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360章 吕仙乞梦第500章 汉奸可畏第79章 常恐秋节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