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明代窑龙

第二天早晨,张志高到江心圩,高良就和民工一道上了工地。(请记住我.dkankAn)(**:.book028?手打)早、中饭都在大堤上吃,每人一大碗米饭,菜是自制的咸菜;饭后休息半小时就开工。高良和其他技术员一样,任务就是四处巡视指导。总体看,各个生产队的工作质量都不错。都是老挑圩、防汛的了,有些事比技术员还有经验;取什么样的土、在哪里取,哪儿该加厚、哪儿可以薄点,等等,经验都很老道。高良想,有时候,实践经验就是比书本有用!比如,他刚才遇到的几个问题,就都是书本上没有的。正独自感叹着,忽见一个老人挑着一担筐,气喘吁吁地迎面走来,便禁不住扫了一眼。只见筐里都是一色的古代大青砖,宽约五寸余,长约一尺一寸,厚近三寸;看上面还粘着湿漉漉的泥土,就知道是刚从地下挖出来。高良不觉一愣,难道这里还有古城遗址?这么小的一个地方,不可能呀!便疑惑而奇怪地问老人道:

“老人家,这砖是哪挖来的呀?”

“那边窑基里挖的”老人见有人问话,就先歇下担子,然后手指着取土的地方说道。“窑基?什么窑基?”高良很是不解追问道。现在垒砌砖窑都是通用的小青砖,别说没人用这样的大青砖,就是有人想用也没办法用啊!因为大青砖烧制技术特别,难度比小青砖大得多;同时用大青砖垒砌现在的砖窑,既浪费又很难收顶。可以这么说吧,他高良根本就没听人说过,除了修建宫殿、城墙之类的,还有什么地方会使用这么大的青砖!难怪人说“黄石矶,水流西,有山不叫山,到处是稀奇!”了。昨天才领略了这里长江的“水流西”,和七座山有六座的名字不带“山”字,今天就又初识了“稀奇”。想起这个大青砖,高良不觉暗笑道:应该还加一句,叫“既无城更无宫,烧制大砖做屋基”。

老人见这个青年人一会儿发愣,一会儿傻笑,顿感莫名其妙地说:“你是不信还是不晓得?告诉你吧,这附近遍地都是老窑基呀!你看看,窑基的砖大,质量又好,有的窑洞里还有整窑没取出来的砖。我们这里许多人家的屋基、柴房、猪栏都是用这种砖砌的。”

高良刚才暗自发笑并不是笑这个砖本身,而是因为这里的“到处是稀奇”。他见老人误解了,立时便很不好意思起来,可一时又无法准确解释,只好向老人陪着笑脸说:“谢谢老人家了,我也去看看!”话未说完,就转身飞也似的跑向取土的地方。

取土的地方是杨山脚下一个大平台,因多年挑圩取土,距离圩堤保护带以北的二十多米,已经被挖下去六七米深,大部分都已改成了水田。圩堤保护带至大平台之间,每间隔一、二十米便留一条一米五宽的通道,以供取土人来回。通道上挑土去、空担子回的人来人往,空手而过的倒显得很是碍眼。好在多数人都已经知道,高良是县里派来的技术员,所以并没人会怪责他。他问旁边走过的人:

“请问,哪里发现了古砖窑呀?”

“哪里?到处都是。”那人手指着后面说:“每个队的任务区都有窑基”

高良道了一声谢,从人缝里匆匆cha到最近的一个取土点。当他拨开人群,一个残存碉堡似地的圆形建筑物,赫然便出现在眼前。嘿!这就是古代砖窑?猛看上去像个碉堡,又像是倒塌的大烟囱,还残留着的一小截底座。说真的,无论是碉堡还是大烟囱,总让人感到很怪异,很刺眼,同时还有点落寞。这么个怪形怪状的小建筑,被碎石、泥土掩护了不知多少年,虽然经过无数遍酷暑严寒,却还能倔强地保持原来的基本形体,也算是很不易了。民工们很都自觉,并没有为了砖而挖砖,而是规规矩矩地沿着砖窑四周取土,谁也没有为了那些诱人的大青砖,而去刻意掏窑基。掏砖那是收工以后的事。幸亏民工们如此,高良才得以看到古砖窑的基本形状。高良担心影响了人家,就假借察看取土地点,绕着古窑转了一圈。古砖窑已被挖lo出地面一米多,下面还有多深目前还看不出。残基呈圆形,直径三米左右,上下一般粗;窑壁用刚才看到的那种大青砖垒砌而成。可惜年代久远,已经看不出当年的窑顶是什么样了。残基上的大青砖上,没有任何可以辨别年代的图文信息,高良又不是考古学家,当然无法考知它建于何年何代。他上去摸了摸,湿漉漉的,想从顶部扳一块下来,又的确不好意思。无奈之下,他只好退到还没有被取土的平台上,站在高处观察一下,看看哪里有可以下手的机会。这一看还真使他吃惊不小,几乎使他吓了一大跳。原以为和现代砖窑一样,一个地方也就是一到两口,哪曾想这里竟然是成片布局。从已经挖出土面的十多个窑基看,窑与窑之间相隔也就是十来米,如果按这个密度测算,仅在蛟龙口这片地方,围绕着那颗古树,古窑至少也该有三、四十口!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是个什么概念呀!说它是砖窑遗迹很不确切,而应该是少有的大窑厂遗址!凭此就足以说明,当时这儿烧砖的规模是何等庞大!高良惊叹之余,不觉想到,这会是什么年代,又是什么样的一些人,营建了这么大规模的砖窑厂呢?民间是不可能的。官府?未见记载,有清以来甚至没听说过。军队?似无必要。他凭着自己的一点知识,想破了脑袋终归是不得要领,正要离开时,恰见后山队的汪队长走过来,便上前打了声招呼,又随口问道:

“这地方好多古砖窑哦。”

“听说黄石矶有一百口古窑呀。”

“一百口?”高良大张眼睛,异常诧异道。

“老辈传下来就是这么讲。”

“除了蛟龙口,黄石矶其他的地方还有吗?”

“这个呀?那你还是问当地人吧。”汪队长说着就双手握成喇叭状,对着人群大喊振华队长。高良没想到他会兴师动众,上工时间为这个闲事耽误人家,真有点不好意思。可不好意思归不好意思,没一会儿振华队长还是被喊到了。振华从汪队长嘴里得知高良的意思,就指手划脚地讲解道:

“一百口砖窑那可是千真万确的!从杨山脚一直到五显庙背后,分布成一条游龙的形状。你们以前没看到哦,龙嘴、龙头、龙身、龙爪、龙尾,嘿,真是活灵活现呐!喏。龙头在‘一棵树’,龙尾到五显庙背后,这中间是龙身;其中王举人坟那一片是弓起来的龙身。你看啊,龙嘴就在蛟龙口,也有人叫蛟龙口做‘窑龙口’的。依我看,叫‘窑龙口’更好些。那个地方本来就是‘窑龙’的口嘛,你叫它做蛟龙口,谁在那里看过蛟龙了?再说了,蛟龙不是封建迷信吗?呵呵呵。闲扯啊,作不得数的。高技术员,没别的事我就先回去了,那边还有事等着我。回头晚上再聊好不?”说完也不等高良答话,就一溜又烟跑回去了。高良见真的耽误了人家,心里越发不好意思,尴尬之际便没话找话地问汪队长:

“这些砖和砖窑,都是什么年代的呀?”

“我的大技术员呀,别把茅草当成棍子柴哟。呵呵呵。像我这样的茅草,哪里懂得那些闲事呀?”汪队长边说话,边笑眯眯从口袋里掏出半盒“玉猫”香烟,抽一支递给高良。高良赶紧摇摇手,说自己不会抽。他愣了一下,又斜瞄了一眼高良,就不再勉强,很随意地将香烟放回口袋;又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更廉价的“大铁桥”香烟,抽出一支点上火,慢悠悠地说:

“烟不好哦。呵呵”

高良一听,脸刷地一下红到耳根,知道汪队长是误会他嫌弃烟差才不抽的。他尴尬极了,想解释又不知从哪里开口;憋了半天,才指着那些lo出来的窑基问:“汪队长,这些窑砖都怎么处理呀?”

“这么重的家伙,路远的人就是想要也难挑走啊。收工以后,哪个要哪个挑,挑得快就抢得多。”

高良“哦”了一声,似乎终于弄懂了似地,热情又带点讨好地招呼说:“汪队长,我到那边去看看啊。”说着,就转身朝那棵大古树走去。高良的心里感到怪怪的,一是这些古砖窑的来龙去脉仍是一团乱麻,二则因为刚才汪队长的误解。除了这两个原因,他还觉得有什么事在紧紧抓扯着他,但一时又不弄不清到底是什么事,或是什么东西,又在哪里。他虽然说是要到那边去看看,并且朝着大古树走过去,可自己并不清楚具体要到哪里?他现在需要找个没人的地方,安安静静地将思绪梳理一下。不仅仅是眼前的砖窑,还有近两天看到和听到的种种疑惑。大年初二吃粆饭、山洞、白毛人、小银牌,哦,还有桃花脖子上的小人像。正想着,突然,他的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转身低头一看,嘿,原来是大半块窑基残砖!高良过去跺了它一脚,本想一走了之,就在他收回目光的刹那,隐约发现砖上模模糊糊的刻字。他浑身一震,兴奋之情从心底直冲到脑门,索性蹲下来,一点点将砖上的泥土小心刮去。奇怪,古砖的正反两面全是光光的,而有字的却只是砖的两个侧面。他现在还顾及不到这些,急不可待地将其中一个侧面翻上来,仔细辨认着上面的字迹,虽然已经被铁器什么的破坏了不少,并且已有一部分砖断缺,但仍能看出一部分。其中一个侧面是:

“直隶东流县黄…

烧制工匠姚※…

再翻出另一面,仔细辨认出:

“大明洪武元※…

奉旨七品监制…

“明代的,明代的!”高良一阵狂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刚才还问汪队长呢!其实铁证就摆在人们面前,遍地都是啊。这些人真是的,就不知道仔细看看砖上的字吗?可以肯定的是,根据残砖上的字意,有字的砖不可能就这一块。对,一定会找到很多。不过话说回来,如果都是这同一个内容,再找到的价值也就不太大了。不过又出现一个疑惑,垒砌砖窑的大青砖上,并没有刻字,而这块刻着字的砖又是怎么回事呢?看来只有一个解释,这块刻字砖就是古砖窑当年的制成品!而垒砌砖窑的大青砖,只是从别处运过来的普通货。

就砖上残缺的文字内容分析,当时对烧制工作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直隶东流县黄…”,无疑指的就是黄石矶这里,也说明当年的东流县,是直接归朝廷管理的。“大明洪武元※…”,不用说,应该就是大明洪武元年。而“烧制工匠姚…”和“奉旨七品监制…”,说明当时有明确的职责和质量监督体系。印字如签章;每件成品都必须完全符合质量要求,否则,按砖索人,责任自明。印刻窑工和监制人的名字,表明如果质量出了问题,那么砖坯制作者、烧火的窑师傅,以及朝廷下派的监制人都要负相应的责任。按照封建王朝的一般习惯,一旦出现质量事故,起码会有人要掉脑袋的。“七品监制”,无疑,这里的砖厂遗址,属于明洪武时期的官窑!从这个砖形特大的情况看,绝不会用于一般普通建筑。其形制之大,比长城砖犹过。还有就是严格的烧制和监制程序,可见其重视程度。只是还没弄清楚,刻字砖,制成品,会将它们运到哪里,又派什么用途呢?高良捡起一块鹅卵石敲了敲这大半块残砖,自言自语感慨道:

“质量真好啊!现在已很难见到这么好的砖了。”

说着,他抱起这半块残砖,向上面的那棵大树走去。在大树根的南面选择一个地方小心地放好,再捡了一些枯枝败叶盖起来。站起来拍拍手上的灰土,长长地呼了口气,这才站在大树底下仔细观察起周围环境来。

大古树近乎于平台的中间位置,西面约四十米到达圩堤底部,北面约五十米就是杨山山脚,;东面几十米处是稍微凹下去的一片旱地,南面及偏东就是现在取土的地方。古树的直径约一尺五,高约十几米。奇怪的是,中间以下的枝叶基本枯死了,可上面的华盖却还很茂盛。中间几根枯死的大枝干,如虬龙般昂向天空,虽然失去了原有的勃勃生机,但那种傲视四方的气势仍然毫无掩饰地张扬着。大枝干下方的结疤处有个空洞,空洞里lo出些许柴草,估计鸟们已经在里面安了窝。再看看下面,树根处竟然有很多新生的小树苗,正在砖石瓦砾丛中顽强而繁盛地生长着。

古人的选择太聪明了。据说这儿的圩堤基本都是清末以后才挑成的,那么这里的一溜高台就应是当年的江岸。由于东边是盘龙顶山脚的突出部,西边是杨山山脚的延伸部分,中间这个宽约300米的地方正好是一处天然良港。背山临水,两翼护持,正好可以避风休息或补充生活日用品。黄石矶地下都是红色间白的粘土,极其适合烧制砖瓦。行内人都知道,土质粘性越大,其烧制出来的砖瓦质量就越好。在蛟龙口这个地方营建砖窑,一可就地取杨山之土制坯,二可就长江之水装船运输,减少了船运前的陆地运输成本和时间。

高良再扫视了一会那些高出旁边水田的平台,撇开挑圩人群的干扰,思绪一下被拉到了几百年前的明代。就在这片港湾的江岸边,砖窑星罗棋布。砖窑四周和附近到处是忙碌的制砖工匠:有挖土的、运土的、和泥的、制坯的,有搬运砖坯的、码坯晾坯的、装窑的、运烧窑用的木柴的、出窑的,还有挑砖上船的等等,随着监工的指手画脚和工头的大呼小叫,便共同形成制砖工场的一支激昂协奏曲,又是一幅在窑烟滚滚中的浓墨水彩画。眼浮六路,耳听八方,使人在嘈杂与激动中回味着历史的悠扬。

古窑,古窑。到底隐藏着一段什么样的历史呢?还有当地人闭口不谈的鱼龙巡江,到底是真有其事,或者本就是一个无稽的谣传?

【……第十二节?明代窑龙?】@!!

第117节 大限来临第89节 偶像第122节 极阳之地第52节 躁动第4节 大年初二的粆饭第87节 地宫3第15节 机关启动了第87节 是遐想吗第15节 机关启动了第109节 别有洞天第18节 水鬼第73节 族谱第115节 天火第27节 活见鬼了第32节 黄石矶·王失机第57节 绝境引子四十年秘密一朝解第25节 温泉水暖第124节 斗柄直指历山第64节 七星砚第92节 前兆第56节 飘忽的地狱幽灵第54节 摘下了金属盒第64节 七星砚第66节 银纸图2三线交汇第8节 仙寓山飞地第23节 独脚夔第45节 五显救难第5节 地界第100节 星光可以作证第42节 天使之裸第126节 还是迷哟第39节 金鸡石下金鸡洞第18节 水鬼第64节 七星砚第70节 老虎背秘闻第99节 发之于情第7节 跩三江第11节 明代窑龙第79节 捕虾夜续定三生缘第42节 天使之裸第16节 机关启动了第64节 七星砚第29节 游龙江山第128节 花开花谢第39节 金鸡石下金鸡洞第48节 文攻武卫第126节 还是迷哟第110节 长河霸主第106节 地宫2第120节 地穴2第108节 废皇悠悠恨第88节 善恶交锋困痴人第60节 闪光的蓝蚂蚁第17节 千古地下河第8节 黄石形胜第7节 跩三江第20节 惊醒独角龙第18节 求生第27节 活见鬼了第39节 金鸡石下金鸡洞第84节 粉面两桃花第95节 月夜魅影第23节 虫蛀的烧饼歌第16节 千古地下河第10节 桃花姑娘第50节 滑稽的批斗会第4节 大年初二的粆饭第114节 又一个诅咒第1节 一位老人的请求第二节油皮图纸第93节 教我如何不想她第123节 长河来客第92节 前兆第49节 较量第2节 油皮图纸第53节 再探龙潭地穴第18节 水鬼第126节 还是迷哟第115节 天火第49节 较量第8节 黄石形胜第52节 躁动第15节 机关启动了第2节 雪夜惊魂第22节 僵尸魅人第31节 百窑火起灵瑞消第1节 苦守一生的秘密第37节 游街示众第89节 偶像银纸图1在那遥远的地方第21节 僵尸魅人第76节 户户植桃的疑惑第21节 龙肉鲜神灯亮第75节 夜访老学究第15节 机关启动了第4节 地界第77节 老屋第17节 求生第55节 地下天门开
第117节 大限来临第89节 偶像第122节 极阳之地第52节 躁动第4节 大年初二的粆饭第87节 地宫3第15节 机关启动了第87节 是遐想吗第15节 机关启动了第109节 别有洞天第18节 水鬼第73节 族谱第115节 天火第27节 活见鬼了第32节 黄石矶·王失机第57节 绝境引子四十年秘密一朝解第25节 温泉水暖第124节 斗柄直指历山第64节 七星砚第92节 前兆第56节 飘忽的地狱幽灵第54节 摘下了金属盒第64节 七星砚第66节 银纸图2三线交汇第8节 仙寓山飞地第23节 独脚夔第45节 五显救难第5节 地界第100节 星光可以作证第42节 天使之裸第126节 还是迷哟第39节 金鸡石下金鸡洞第18节 水鬼第64节 七星砚第70节 老虎背秘闻第99节 发之于情第7节 跩三江第11节 明代窑龙第79节 捕虾夜续定三生缘第42节 天使之裸第16节 机关启动了第64节 七星砚第29节 游龙江山第128节 花开花谢第39节 金鸡石下金鸡洞第48节 文攻武卫第126节 还是迷哟第110节 长河霸主第106节 地宫2第120节 地穴2第108节 废皇悠悠恨第88节 善恶交锋困痴人第60节 闪光的蓝蚂蚁第17节 千古地下河第8节 黄石形胜第7节 跩三江第20节 惊醒独角龙第18节 求生第27节 活见鬼了第39节 金鸡石下金鸡洞第84节 粉面两桃花第95节 月夜魅影第23节 虫蛀的烧饼歌第16节 千古地下河第10节 桃花姑娘第50节 滑稽的批斗会第4节 大年初二的粆饭第114节 又一个诅咒第1节 一位老人的请求第二节油皮图纸第93节 教我如何不想她第123节 长河来客第92节 前兆第49节 较量第2节 油皮图纸第53节 再探龙潭地穴第18节 水鬼第126节 还是迷哟第115节 天火第49节 较量第8节 黄石形胜第52节 躁动第15节 机关启动了第2节 雪夜惊魂第22节 僵尸魅人第31节 百窑火起灵瑞消第1节 苦守一生的秘密第37节 游街示众第89节 偶像银纸图1在那遥远的地方第21节 僵尸魅人第76节 户户植桃的疑惑第21节 龙肉鲜神灯亮第75节 夜访老学究第15节 机关启动了第4节 地界第77节 老屋第17节 求生第55节 地下天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