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战乱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忆江南烟雨》更多支持!

这就样倒也平安无事的到了七月,瓦剌突然意外大举来犯,英宗一时乱了阵脚,忙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王振建议道:“臣认为皇下当御驾亲征以壮我国威,这些北方夷族必定闻风丧胆,不战而逃!”

于谦和众臣拼命反对:“皇上不可,瓦剌兵强马壮,善骑射,每到之处攻无不克。臣认为应当做完全的准备,切不可轻敌,更不可贸然亲征啊皇上!”

“于大人的意思是我国士兵还敌不过区区瓦剌,就连皇上亲征也只有惨败的份?”王振讥讽道。

“卑职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行军打仗非同儿戏,更不是两嘴一张就可轻松取胜!”

“那于大人的意思是说皇上视国家安危如同儿戏,只会嘴上说说而已?”王振再次刺激道。

“我并未有任何针对皇上之意,王总管此番是何用意?”于谦恼怒的回道。

“你自己做的自己心里明白!”

“王振,你、、、”于谦大怒。

“好了!!!大殿之上,喧哗吵闹成何体统!!于谦,朕知道你看不起朕,却相当敬佩祁钰弟,朕就让你睁大眼睛看清楚朕是如何打破瓦剌的,让你心服口服!”

“皇上!”

“好了,不必多说!朕心意已觉!你就留守京都,等朕凯旋,若有任何差池,定严惩不怠!”

“老臣遵旨!“见苦劝无用,于谦叹息着答应了。

于是英宗率五十万精兵和文武百官御驾亲征,八月,驻扎在大同,这日,英宗带着文武百官在营帐内商讨国事,突然宦官郭敬禀报:“报~报报报告皇上前,前方战败,军事紧急,请皇上定夺!”营帐内闻此消息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镇静!众爱卿休要慌乱!一起商讨对策便是!”经英宗一说众官员顿时冷静了下来。

“老奴认为应当立马撤出大同,出紫荆关到蔚州可避此险!”王振提议道。

英宗点了点头,此地王振颇为熟悉,听他的总没错。可大同总兵郭登和大学士曹鼐极力反对匆忙改变行军路线,苦苦相劝做好万全准备再行军,先死守大同等怀来城守将支援,却终究没能劝的住。大军还是草草出发了,行四十里后,王振担心损害庄稼又急令大军转道宣府。却被瓦剌大军追上,双方展开一场厮杀,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战死沙场,大军且战且退,形势颇为险峻。

成国公朱勇进了大帐道:“皇上,臣愿请命,率骑三万前去阻击瓦剌,为大军的撤退拖延时间!”

“成国公可知这是死路一条!”皇上深感朱勇衷心一片痛惜的说道。

“臣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但若能保吾皇安全,臣贱命一条死有何足兮!”

“成国公。。。!”

“臣告退!”说罢,朱勇披风一甩,从容大气的出了大帐。

然后扯住缰绳翻身上马,临行前对皇上身边的护卫将军樊忠说道:“樊将军,我此去必定凶多吉少,以后皇上的安危就交予你一人之手。你责任重大!万不可轻率马虎!”

“下官必定拼死护主,只要下官还有一口气在,绝不让瓦剌军靠近皇上半步!”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另外,要当心王振这厮,皇上不听我们劝告,却听信这厮的谗言,今日的局面全是这厮一手照成的。事到如今已经没有转还的余地!我要你盯着这厮,若他有任何不轨杀无赦!”朱勇说完,便策马带着军队浩浩荡荡的离去。

“下官明白!”樊忠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老泪纵横。

几日后传来前线战报,朱勇行军至鹞儿岭,被瓦剌军围困,拼死抵抗,宁死不投降最终寡不敌众,全部覆没。皇上痛心不已,率军继续撤退,八月十四日到达土木堡,离怀来城仅二十里,就在这关键时刻,王振却以千余辆辎重军车没能到达,下令就地宿营,兵部尚书邝野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王振不准。

其理由确实土木堡地势高,易守难攻,不惧怕瓦剌大军,却不知此地无泉缺水,而土木堡之南十五里处有河,已被瓦剌军占据,将士**难耐,挖井二丈仍无水。隔日瓦剌军队包围土木堡,也先遣使诈和,并主动撤离,麻痹明军。英宗不疑有他,遣曹鼐起草诏书,王振立马下令移营就水,当明军大军移动时,**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发动攻势。明军只得仓促应战,明军自相践踏,结果一败涂地,张辅、邝野等百余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英宗见大势已去盘地而坐,不久被俘,王振中途妄图逃跑,被盯着的樊忠用大铁锤所杀,樊忠不久亦战死。此役明军死亡过半,大量辎重尽为瓦剌也先掠夺,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礼部左侍郎杨善等数人侥幸逃出。

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回京城,举朝震动,立马有官员主张迁都南逃。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拥立朱祁钰即位为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百官哭谏严惩王振,马顺为王振遮护,喝逐群臣,事中王竑怒不可遏,杀马顺、毛贵和王长随等泄忿,籍没王振家产,王振的侄子王山被凌迟死。

十月,瓦剌也先军攻至北京城下,欲用明英宗为人质,向明廷进行勒索;此时朝廷分为两派,一派主张议和,将首都南迁。另一派以于谦为首,主张保卫京城。

景帝遵循了于谦的意见,京师保卫战打响,战事初期,明军屡战屡败,眼看京都不保。这时京师民众突然四起而支援明军,高丽也派军前来支援,于谦不明所以,隐隐觉得有一股力量在背后默默的帮助着自己。仔细一查,竟然是徐嘉诺集结了义军,于是愈加奋勇抗战,一起打击也先的部队。也先受到夹击,勒索不成,挟英宗北还。不久也先与明廷讲和,将英宗还给了朝廷,景帝却不想归还皇位,于是在短暂的册封礼仪过后,便将英宗囚禁在南宫。

此次战役总算尘埃落地,徐嘉诺的突然出现,挽回了战局。令龙心大悦,被册封为太傅,并将抄家所得的原本属于徐嘉诺的那三块玉佩和另外两块赏赐给了他。只见五块玉佩都被做上了记号,分别是徐、卓、林、董、李,他突然醒悟,甚至震惊,他脑中闪过一个念头,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个隐藏了很多年的阴谋!他急于寻求真相,可唯一能解释这一切的恐怕只有董志铭了!那日董志铭将计就计,刺的那一刀偏离了他的要害,在王振离开后将他交予了一直留在京城并未离去的朱梦溦和刘枫,(朱梦溦刘枫并未离开京城,而是偶遇了董志铭一直躲藏在董府),在两人的照顾下,慢慢恢复了身体。等完全康复的时候,朱梦溦和刘枫便真正离开了京城,从此音讯全无。而此时战事已起,眼看英宗被俘,瓦剌军直逼京都,徐嘉诺忙召集义军支援,而恰巧高丽闻战事而支援,这才击退了瓦剌。而董志铭自李梦深死后就消失了,无从寻找。

然而张沫的死讯更让徐嘉诺震惊,他满脑子都是佑雯的处境,于是迫不及待的赶往张府,刚到张府大门,却赫然见到董志铭站在门口。

“董志铭!你怎么在这!”徐嘉诺颇为惊讶又戒备的说道。

“我在等你!”见徐嘉诺一脸凝重和杀气,接着道:“你不是想知道一切么,我来就是为了告诉你的!”

徐嘉诺点了点头,两人一齐进了张府,到了府内的后花园,“你对自己的身世了解多少?”

“一点点,怎么?”

“你本是徐达将军后裔,当年徐将军蒙冤死于朱元璋之手,遗留下大批的宝藏,而藏宝图就藏在五块玉佩里。这五块除了徐将军的后人手上一块,其他四块分别在四位家臣手上,辗转到今天,也就到了卓不群、林暮雪、我和李梦深手上。我和深深手上的早已被王振拿去,而我与你成为生死相交的兄弟也是他一手安排,他不知从何处知晓了宝藏的秘密,一直觊觎着你手中的玉佩,所以一直派我秘密暗查,直到我帮他抢到了玉佩。不过他还没来得及破解藏宝图之谜寻找宝藏,瓦剌就开始了攻打边界,所以这些玉佩就留在了他府上。起先我只知道我有任务在身,可从不知道这背后的主谋竟然就是这大名鼎鼎的阉狗,他一直以梦深和我父亲的性命要挟我,逼迫我做不愿意做的事,现在倒这般简单的死了。”董志铭将自己知道的说了个大概。

“那在震泽袭击张沫的也是你?”

“不错!一次是我,一次是李婉茹!张沫是皇上特意派至江南的眼线,是对付王振的得力助手,王振早就欲除之而后快。”

“那张沫是你杀的?”

“不错!”

“你怎么能这样做,他可是一直把你当做最好的兄弟!”徐嘉诺一手扭住董志铭的衣领,紧握着拳头就要砸下。

“打啊,打啊,哈哈哈哈,我现在跟死有什么分别,不!死了倒一了百了,你打吧,只要能让你舒服一点!”

“你!。。。。你怎么变成今天这幅样子!”徐嘉诺咬牙切齿的说道。“你杀我之事,我可以不与你计较,可你怎么能对张沫下手,你让佑雯怎么办!?”

“我身不由己,今天来,一来是告诉你实情,二来是有东西要交给你,与佑雯有关!”说罢,从怀里拿出了张沫的那封休书,接着道:“张沫有句话让我转告,佑雯还是以前的佑雯,从未改变!”

徐嘉诺松开董志铭接过休书,一看到休书两字,徐嘉诺一下就明白了张沫的用心,原来他从一开始就在保护着佑雯,可自己从前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中顿时觉得自己对佑雯的爱未必比张沫多,顿时觉得这张纸沉重不已,悲痛之余见董志铭转身准备离去忙问道:“你去哪?”

“这里不再属于我,也不再需要我,若不是答应了深深,我早已随她而去,现在我没脸去见她,不要再来找我,从今天起,我会消失的干干净净,这世上,再也没有董志铭这个人!”说罢便苦笑着转身离开。

看着董志铭离开,徐嘉诺没有挽留,因为他知道他不再是以前的董志铭,李梦深的死也算是对他犯下诸多罪孽的惩罚,现在的董志铭只不过是一副空壳,生不如死。不再想这些,徐嘉诺拿着休书慌忙去找佑雯,他放心不下,他只想马上就看到她,别的什么都不重要。

整个张府笼罩着萧瑟暗淡的气氛,全然没了往日的生机和雅致。路边杂草丛生,有些石凳石椅倾倒在路边的草地里也未见人扶起。一路上没有看到一个下人,到了佑雯的闺房,敲了半响的门也未见人回应,轻轻推门而入,竟有些灰尘,徐嘉诺一看里面早已空无一物。便焦急的四处寻找呼喊,突然见到一老婆子,忙问道:“你家少奶奶在哪?”

“少奶奶几星期前便回娘家去了!”

徐嘉诺这才稍稍安心一点,一边走在回府的路上一边回顾走上仕途的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他突然醒悟,所有的一切都只变的糟糕不已,这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朝不保夕的日子,他觉得过够了。在生死面前,在离别面前,这些所谓的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什么都不是!而且他只想回去找佑雯,于是一个念头出现在脑海。(小说《忆江南烟雨》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8章 引桥铺路第4章 归程第22章 花会第8章 引桥铺路第20章 梦深第3章 奇境第8章 引桥铺路第14章 卓不群第37章 战乱第18章 婚礼赶考第5章 心事第12章 抢亲第23章 诗友会第28章 长白山第2章 游湖第7章 夜探筱府第5章 心事第24章 金榜第13章 宛如第34章 突变第23章 诗友会第24章 金榜第11章 若彤青沐第10章 兄弟三人第29章 肱骨之臣第12章 抢亲第7章 夜探筱府第2章 游湖第4章 归程第12章 抢亲第22章 花会第15章 阴谋第21章 刘枫猛威第14章 卓不群第37章 战乱第20章 梦深第1章 初遇第24章 金榜第8章 引桥铺路第17章 禁足第18章 婚礼赶考第36章 香去深处第7章 夜探筱府第6章 酒泉山之约第36章 香去深处第19章 礼物第3章 奇境第29章 肱骨之臣第5章 心事第36章 香去深处第10章 兄弟三人第35章 兄弟相残第33章 三人行第13章 宛如第7章 夜探筱府第3章 奇境第2章 游湖第17章 禁足第13章 宛如第12章 抢亲第2章 游湖第27章 知己第19章 礼物第22章 花会第22章 花会第12章 抢亲第8章 引桥铺路第23章 诗友会第14章 卓不群第20章 梦深第26章 花魁伶仃第27章 知己第34章 突变第3章 奇境第36章 香去深处第16章 秘密第3章 奇境第22章 花会第7章 夜探筱府第28章 长白山第37章 战乱第9章 杀意第32章 再见再见第18章 婚礼赶考第21章 刘枫猛威第13章 宛如第27章 知己第20章 梦深第31章 开堂第27章 知己第27章 知己第34章 突变第7章 夜探筱府第30章 赈灾第27章 知己第36章 香去深处
第8章 引桥铺路第4章 归程第22章 花会第8章 引桥铺路第20章 梦深第3章 奇境第8章 引桥铺路第14章 卓不群第37章 战乱第18章 婚礼赶考第5章 心事第12章 抢亲第23章 诗友会第28章 长白山第2章 游湖第7章 夜探筱府第5章 心事第24章 金榜第13章 宛如第34章 突变第23章 诗友会第24章 金榜第11章 若彤青沐第10章 兄弟三人第29章 肱骨之臣第12章 抢亲第7章 夜探筱府第2章 游湖第4章 归程第12章 抢亲第22章 花会第15章 阴谋第21章 刘枫猛威第14章 卓不群第37章 战乱第20章 梦深第1章 初遇第24章 金榜第8章 引桥铺路第17章 禁足第18章 婚礼赶考第36章 香去深处第7章 夜探筱府第6章 酒泉山之约第36章 香去深处第19章 礼物第3章 奇境第29章 肱骨之臣第5章 心事第36章 香去深处第10章 兄弟三人第35章 兄弟相残第33章 三人行第13章 宛如第7章 夜探筱府第3章 奇境第2章 游湖第17章 禁足第13章 宛如第12章 抢亲第2章 游湖第27章 知己第19章 礼物第22章 花会第22章 花会第12章 抢亲第8章 引桥铺路第23章 诗友会第14章 卓不群第20章 梦深第26章 花魁伶仃第27章 知己第34章 突变第3章 奇境第36章 香去深处第16章 秘密第3章 奇境第22章 花会第7章 夜探筱府第28章 长白山第37章 战乱第9章 杀意第32章 再见再见第18章 婚礼赶考第21章 刘枫猛威第13章 宛如第27章 知己第20章 梦深第31章 开堂第27章 知己第27章 知己第34章 突变第7章 夜探筱府第30章 赈灾第27章 知己第36章 香去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