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宫廷琐事(五)

不止谢知听到儿子给孙子定了当地土司的女儿为妾生气, 就是谢兰因也生气, 这些男人还没接受清河的教训吗?或者对他们来说, 为了霸业,女人的死活、孩子的感受根本不重要?

说来现在滇地还没有土司这说法, 大家都只叫着滇地土著为土人,谢知觉得这话不好听,随口说起土司, 大家都默认了这说法, 把滇地当地的酋长成为土人。滇地地形复杂, 气候潮湿温暖,莫说是北人,就是江南训练的军队都不习惯。且南方瘴气横生, 疾病频繁,当初拓跋贺是冒着生命危险逃进去的,他也算有点天命,没死在里面, 甚至顺利的靠着手中仅存的军队建立了一个小国。

拓跋贺有这等幸运, 秦宗言却不想拿自己手下的兵冒险,故等了十来年才让孙子带兵平了滇地。看着凯旋而归的孙子,他哈哈大笑:“好小子,做得好!”

“是大父教的好。”阿生说, 他是祖父和外祖父养大的,他五岁就被祖父带着骑马了,他身上大部分本事都是秦宗言和谢灏亲自教导的, 都说隔辈亲,秦宗言对儿子不溺爱,对孙子却是十足的上心,不然又怎么会在有太子的情况下还册封秦显为太孙?一般情况下只有太子早逝,才会册封太孙的,也是秦纮就两个儿子,对儿子疼爱不亚于老子,才没计较这种事。

前朝大部分目光都集中在凯旋而归的太孙和汝南王,被太孙带出去的大郎君在拜见过曾祖父后便回了后宫拜见曾祖母和祖母,无论是秦宗言还是秦纮对这个长(曾)孙都淡淡的,虽说两人对太孙和汝南王的子女都如此,明面上没有任何偏爱,可他还是很清楚自己跟弟弟们都不同,不然为何父亲会让身为长子的自己出继慕容氏?

让大郎出继慕容氏一直是谢知的坚持,秦宗言本来是想从阿藤的孩子中选一个过继的,秦宗言和秦纮、哪怕是秦显都不觉得,大郎会因为生母的身份而偏向拓跋氏,当然他们也没想过让大郎继承皇位。是谢知坚持让大郎过继,大郎是长子,生母又是阿生的元配,将来二郎登基,他能有什么好下场?与其让他最后死在兄弟手里,还不如现在就过继。

这些隐情对现在的大郎来说太深奥,他不容易看透,他只以为自己是因为生母而被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厌弃,幸好谢知一直很关注他的教育,又对他疼爱有加,才没让这孩子长歪。这次出征一走就是一年多,他心里也挂念着祖母和母亲,他加快脚步往祖母寝宫走去,“大母,我回来了!”

“黑了。”谢知扶起跪下的孙子,仔细的打量着,“瘦了但也结实了,看来出去一趟让你历练了不少。”

“大母。”大郎对着谢知咧嘴笑,大父和曾祖父不喜欢他没关系,他有大母和阿娘疼爱就够了,曾祖母也疼他。

“受伤了吗?”谢知问,行兵打仗总有各种意外发生,即使孙子被人看护再紧也容易出事,想到当年死在五哥手上的太子,谢知就对孙子武艺要求很严格,大郎是注定要在马上征战的人,想要在战场上活下来,必须要有一身好武艺。

“没受伤。”大郎给祖母行礼后兴致勃勃的起身往外走,一面走一面说:“大母你等一会,我给你看我媳妇。”

媳妇?谢知一怔,她知道儿子给孙子定了一个妾,以前阿生和清河的婚事她不好反对、也没能力反对,只能默认,尽自己所能的弥补清河和儿子,可现在孙子的婚事她却能反对,但看着孙子的模样,他似乎挺喜欢阿生给他定的人?谢知一时有些犹豫,大郎要是喜欢,她也不好反对……

谢知思忖时大郎兴致勃勃的拉了一个小女娃进来,饶谢知城府颇深,看到这小女孩都有些诧异,因为这孩子看起来不过六七岁的模样,长得倒是极好,眉清目秀、肤色雪白,穿着合身的小襦裙,看着像个精致的小娃娃,一双乌溜溜的大眼怯生生的瞅着她,眼底似乎还有些水光。谢知暗骂儿子混蛋,怎么给孙子定了这么一个孩子。

这次谢知倒是错怪了儿子,这小女孩真不是秦显做主给儿子定下的,他再荒唐也不会丧心病狂到选个六岁的奶娃娃给儿子当妾,这小丫头是大郎选出来的。滇地地形复杂,说是归中原治下,可到底长期处在化外之地,大齐军队入滇地可用武力震慑一时,但想要长治久安还需要当地土著民的帮助。

这里长子以后的封地,秦显为了让儿子以后接管能更顺利,就对当地土司透露出想要联姻的打算,当地的土司也不是傻子,立刻有好几个人奉上了自己家中适龄女儿。可惜这些女孩子大郎一个都没看中,他要那些土司把自己所有未嫁的女儿都送来,他要自己好好选个合心意的。秦显被儿子气得不轻,可大郎理直气壮的说,他喜欢长得漂亮的,不漂亮的他不要。

秦显到底心疼这将来连秦都不能姓的儿子,忍着气让人把女孩儿都送来让儿子挑,结果儿子居然挑了一个六岁大的奶娃娃,气得秦显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要不是汝南王拦着,他差点就要当着众人的面很抽儿子。可大郎才不管父亲如何生气,他打定主意自己将来只有一个妻子,自己所有的儿子都要一个娘生出来,他怎么不好好挑选,既要长得好看,也要看着身子骨壮实能生,不然不是委屈了自己和孩子吗?

要说滇地那些土司各个都是土皇帝,就算拓跋贺在的时候都是捧着他们的,甚至为了联合他们,拓跋贺带头娶了当地土司之女为填房,这些人在滇魏朝时可是出名的趾高气昂,可到了秦显治下他们却不敢如此,甚至还为了讨大郎欢心,把家里所有女儿、甚至族里容貌出众的女孩都送来了。

这不是秦显王霸之气太强,而是大齐的武力太强悍,秦显率兵到达滇魏后,只花了三天时间就把滇魏差地颠覆了,甚至还有余力清扫周围不服气的土著酋长,军队每到一处都鸡犬不留,他们怎么不害怕?自然秦显说什么他们就应什么,他们巴不得太孙、汝南王也能看中几个美女带回去,如果能入后来的太子眼就更好了,可惜最后只有大郎君选了一个小娃娃,别的领兵将领都很洁身自好,都没瞄上进献的美女一眼。

“大母,我媳妇漂亮吧?这是我特地选出来的,她家姐妹中就数她最漂亮。”大郎得意洋洋的说,这小丫头是他千挑万选出来的,容貌不错,年龄也合适,还是土司亲女不是族女,有个受宠的母亲和阿弟。

谢知无语的看着这个内定的孙媳妇,她孙子是准备光源氏养成?她带着和善的笑容,招手让小丫头过来,“怎么这么小?你想听你阿耶的话娶双妻?”大齐礼法是不许有双妻的,可如果大郎真纳了一个当地土著女为妾、再娶京城贵女为妻,这跟双妻有什么区别?

“不,我不想娶双妻,我这辈子就这么一个妻子。”大郎认真的说,他此生仅一妻,他的孩子要都是一个娘生出来的,他连填房都不会娶。他发过誓,不会让自己的儿子重蹈自己覆辙。

谢知听出了孙子的言下之意,她沉默了半晌,“都是你爹害人!”要不是他这么自作主张,儿子完全可以在京城挑个跟自己琴瑟和鸣的女孩子,和和美美的过一生。

“阿耶是为了我好,我也没准备娶京城贵女为妻。”大郎微微而笑,他是要出继的,资质好的贵女看不上他,差一些的他看不上,与其最后娶个妻子当怨偶,他不如找个滇地贵女为妻。他一直以为父亲不喜欢他,可这次出征时父亲对自己说的那些话,他才知道父亲一直再为自己盘算,滇地是父亲分给自己的家业,他会好好治理的。

孙子的话让谢知既心疼又欣慰,她看着俨然成熟似成年人的大郎,再看看懵懂纯真得小女娃,长叹一声,罢了,她教了清河、教了大郎、二郎,这会再教一个孙媳妇也没什么。

大郎愧疚道:“大母,孙儿不孝,总让你为我费心。”这辈子对他和阿娘最好的人就是大母。

谢知莞尔:“你是我孙子,我不为你费心为谁费心?”她看着怯生生偎依在她身边的小丫头,“我就当多养了一个孙女。”

大郎说:“我跟月华会一起孝敬你的。”

“月华?你给她取的名字?”谢知问孙子。

“是的。”大郎握住明显有些不安的小女孩,用滇语安抚了她几句,她还不会说汉语,听不懂他跟大母的谈话。

谢知扶额,她这孙子真是准备做光源氏了。

秦显大胜而归,秦宗言封赏了各路功臣后,就招来了现任慕容氏族长,跟他们说了要将大郎君出继到慕容氏的事,这事秦纮早跟慕容氏透露过了,慕容氏起初诚惶诚恐,自秦家登基后他们就不指望秦纮能从子孙中过继孩子到慕容氏,没想秦纮居然会过继太孙长子。后来秦纮透露他们将来会册封大郎为滇王,这次秦显出征,慕容氏也派了族人一起出征保护大郎。

等滇地收复,秦显留在滇地的官员大多是慕容氏族人,慕容氏已经做好举族南迁的准备,他们就准备在滇地繁衍了。事实也是如此,大郎册封滇王后慕容氏随族长举族南迁,在滇地扎根繁衍,慕容氏最后成为滇地大姓之一。后来的滇王慕容珏也果然如自己少年时所说的,一生只有一妻,膝下儿女全由发妻所出。

不过滇地虽准备册封给大郎,但大郎也到了盛平二十五年,才被册封祖父册封为滇王,那一年秦宗言驾崩,他也七十多了,没有岳父活得长,可他少年时期过的苦,后来又常年征战,身体亏损的厉害,要不是后来谢兰因拘着他,让他保养身体,他都活不过七十。

秦宗言躺在病床,想着自己这辈子,觉得自己没白活,万里河山、娇妻爱子、子孙旺盛,他都做到了,到了地下也有脸见祖宗了,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妻子,其实也没什么好不放心的,阿菀和阿狼都是孝顺的孩子,他们肯定会照顾阿镜的,他吃力的握着谢兰因的手:“阿镜,下辈子我们一定要先认识——”

谢兰因泪流满面,看着秦宗言期盼的眼神,她微微点头,如果真有下辈子,她没有阿兄、他也没有慕容氏,他们一定要认识。

秦宗言目光转向谢知,“阿菀,多照顾你阿娘。”

“大人放心,我会的。”谢知泪流满面,即使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亲人分离,谢知还是伤心,大人和阿耶都只活了七十多就去世了……

“阿耶——”秦纮跪在父亲榻前泣不成声。

秦宗言努力的抬手抚摸着儿子的头发,“阿狼,有你我就放心了——”说着秦宗言的手自儿子头上滑下。

谢兰因扑到女儿无声的大哭,谢知紧紧的搂着阿娘,大人不是阿耶,可这么多年下来,他跟自己父亲也没什么区别,现在她三个父亲都走了……

秦宗言的陵墓早些年就造好了,他也有遗旨说丧礼一切从简,不许扰民,民间守孝以日代月,而秦纮也想让父亲早日入土为安,在宫中停灵七天后就带着儿子孙子,亲自护送父亲去秦氏在怀荒的祖坟落葬。秦宗言给自己造陵时秦家还在怀荒,后来秦宗言登基后把秦氏祖坟圈了出来,自己也落在祖坟中,秦纮和谢知的陵墓也在祖坟内。

谢知一早就跟秦纮说过,母亲死后想跟她生父合葬,就私心来说,秦纮也不想继母跟父母合葬一处,他母亲纤弱敏感,如果真地下有灵,看到父亲身边还有继母,恐怕会再逼死自己第二次。且继母跟阿菀生父是结发原配,他们也能以帝后礼下葬,又何必再委屈继母?是故秦纮将父亲灵柩送入陵墓后就把陵墓封死了。

谢兰因也坚持跟女儿一起给秦宗言送葬,秦宗言走后,她身体就一落千丈,这会看着秦宗言的灵柩入陵,她再次泪如雨下,她跟阿兄结发夫妻,可两人在一起只有短短几年时间,跟秦宗言在过了大半辈子……

“阿娘。”谢知扶着几乎站不住的母亲,“你要不要去休息一会?”

谢兰因摇头,“我想送他最后一程。”等她死了,她的灵柩会被阿菀秘密送到阿兄的陵里合葬,不会有任何知道,反正她本来就有两个身份。

谢知看着怀荒晴朗的天空,神色有些恍惚,转眼她在古代的时间比现代还久,等她死了以后是真的死了,还是回到现代?谢知不指望自己能再活一世,她只希望能知道自己在现代的亲人过的如何。

“阿菀?”秦纮走到谢知身边,替她拢了拢披风,“我们回去吧。”

谢知靠在秦纮身上,“五哥,你要活得久一点。”

“我会陪着你的。”秦纮紧紧的握着妻子的手,他比阿菀大了五岁,他要保重自己身体,不让自己死的太早,毕竟谢家人除了自己岳父活得都久,祖父活了九十三,小叔也有七十了,可一点都不像七十的人,依然精力旺盛。

谢知喃喃道:“嗯,你要活得比我久,我不想送走的人中有你。”

秦纮亲了亲她额头没说话,如果他真能比阿菀活得久,那就让他们一起走好了,他不想过没有阿菀的日子。

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183章 造纸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148章 婚前准备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59章 婆媳烦恼(下)第55章 谢宁馨的迷茫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254章 乱世起(五)第141章 风生水起(八)第207章 谢宝珠第35章 共甘共苦第234章 京城风起(十二)第198章 弟妹们的婚事(一)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138章 风生水起(五)第245章 平城大乱(八)第257章 乱世起(八)第103章 敌袭(中)第221章 秦纮的开解(上)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271章 宫廷变(二)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281章 宫廷琐事(三)第272章 宫廷变(三)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23章 书房议事第185章 生产第61章 过年第270章 宫廷变(一)第270章 宫廷变(一)第114章 守城(六)第279章 宫廷琐事(一)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218章 郗家来人(下)第114章 守城(六)第79章 打拐(下)第256章 乱世起(七)第117章 深夜密谈(上)第67章 崔明珠怀孕第267章 南梁(三)第10章 各自算计(上)第33章 波澜又起(二)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186章 封爵赐名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217章 郗家来人(中)第67章 崔明珠怀孕第237章 京城风起(十五)第222章 秦纮的开解(下)第85章 母女相见(下)第55章 谢宁馨的迷茫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208章 太子第258章 乱世起(九)第12章 诚意(上)第1章 宫乱第97章 驿站逃离(四)第78章 打拐(上)第262章 暂时的安定(四)第271章 宫廷变(二)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7章 书房谈话第13章 诚意(下)第79章 打拐(下)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产第68章 道观偶得第258章 乱世起(九)第61章 过年第112章 守城(四)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103章 敌袭(中)第177章 千里托孤(四)第86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上)第175章 千里托孤(二)第216章 郗家来人(上)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203章 柔娘成亲第196章 奔丧(中)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241章 平城大乱(四)第31章 第一天上课(下)第270章 宫廷变(一)第232章 京城风起(十)第86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上)第15章 父女争执(下)第92章 失态的秦纮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84章 母女相见(上)第2章 流亡北朝第282章 宫廷琐事(四)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69章 如何扬名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82章 宫廷琐事(四)
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183章 造纸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148章 婚前准备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59章 婆媳烦恼(下)第55章 谢宁馨的迷茫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254章 乱世起(五)第141章 风生水起(八)第207章 谢宝珠第35章 共甘共苦第234章 京城风起(十二)第198章 弟妹们的婚事(一)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138章 风生水起(五)第245章 平城大乱(八)第257章 乱世起(八)第103章 敌袭(中)第221章 秦纮的开解(上)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271章 宫廷变(二)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281章 宫廷琐事(三)第272章 宫廷变(三)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23章 书房议事第185章 生产第61章 过年第270章 宫廷变(一)第270章 宫廷变(一)第114章 守城(六)第279章 宫廷琐事(一)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218章 郗家来人(下)第114章 守城(六)第79章 打拐(下)第256章 乱世起(七)第117章 深夜密谈(上)第67章 崔明珠怀孕第267章 南梁(三)第10章 各自算计(上)第33章 波澜又起(二)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186章 封爵赐名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217章 郗家来人(中)第67章 崔明珠怀孕第237章 京城风起(十五)第222章 秦纮的开解(下)第85章 母女相见(下)第55章 谢宁馨的迷茫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208章 太子第258章 乱世起(九)第12章 诚意(上)第1章 宫乱第97章 驿站逃离(四)第78章 打拐(上)第262章 暂时的安定(四)第271章 宫廷变(二)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7章 书房谈话第13章 诚意(下)第79章 打拐(下)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产第68章 道观偶得第258章 乱世起(九)第61章 过年第112章 守城(四)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103章 敌袭(中)第177章 千里托孤(四)第86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上)第175章 千里托孤(二)第216章 郗家来人(上)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203章 柔娘成亲第196章 奔丧(中)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241章 平城大乱(四)第31章 第一天上课(下)第270章 宫廷变(一)第232章 京城风起(十)第86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上)第15章 父女争执(下)第92章 失态的秦纮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84章 母女相见(上)第2章 流亡北朝第282章 宫廷琐事(四)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69章 如何扬名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82章 宫廷琐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