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郗家来人(下)

郗二郎和郗三郎正欣喜于哄骗到谢知, 却不知谢知心里做着如此凶残的盘算。郗三郎出了客厅便难掩兴奋的对郗二郎道:“二兄, 我们可以给小七好好调养身体了。”本来他都担心小七会夭折,这样他们就太对不起死去的大兄。

郗二郎微微颔首, 小七是他们大兄的孩子,不是他跟三郎的孩子, 也正因如此, 他跟三郎格外关注小七, 他们情愿是自己孩子生病,也不愿小七郎生病,小七有什么三长两短,他们怎么跟大兄交代?

谢知看不上郗家, 却不会耽搁孩子病情, 在同郗二郎、郗三郎虚与委蛇时她就已经派人去给孩子们看病了。说来这些孩子得的也不是什么大病, 无非就是一路舟车劳顿导致感冒发烧而已。可这在古代已是大病, 因为发烧而夭折的孩子太多了。

不说郗二郎、郗三郎, 就是谢知派去伺候孩子们的侍女们都如临大敌, 加倍精心的伺候着虚弱的孩子们。这些年受了谢知的影响, 下人们对孩子的态度也在转变,从最初的不上心转变成现在的重视,用谢知的话来说, 孩子才是未来的希望, 如果连孩子都不重视, 那还有什么希望?

秦府的态度, 给了郗二郎、郗三郎错误的信号, 以为谢知很重视他们,不然他们为何如此精心照顾郗家孩子?而谢知也有意给他们这么一个暗示,她想要知道他们来这里的真实目的。

郗二郎、郗三郎都是没太大城府的人,或者说他们在来魏国之前都属于本性不坏但没太大本事,连纨绔弟子都称不上的普通世家子,两人唯一的优点大约就是老实,所以会才被父亲委以重任,带着这么多孩子来投奔南朝的谢家。谢知派去伺候郗家兄弟的丫鬟,也不是受过特殊训练的暗卫,就是普通机灵点的小丫鬟,她没想郗家兄弟的口风那么不严谨,不过两三天就被丫鬟打听到来龙去脉。

郗家的确在梁国摊上大事了。郗夫人再嫁皇后弟弟王畅,梁帝对郗家还算信任。奈何郗家后辈不争气,自郗夫人的外祖父因体弱多病致仕以后,郗家就没得重用过。好容易通过郗夫人的关系,让郗大郎在军中谋了一个职位,结果郗大郎不到三年,就因贪墨军中物资被梁帝砍头。

谢知的舅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会让次子、三子带着部分孙子潜入魏国,想要给郗家留一条后路。谢家在魏国混得那么好,谢简和陈留并无子嗣,两人的儿子都是他们郗家女儿肚子里出来的,郗舅公不认为谢灏、谢洵和谢兰因会绝情到底,毕竟事情都已经过去二十多年,当年许多人早已作古。

谢知无语的听着丫鬟打听来的消息,祖父和郗夫人早已各自成亲生子,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结束婚姻关系后还有什么情分?就算是现代,分手的夫妻不说全是仇人,也大部分形同陌路。

更别说郗夫人和谢简或许是和平分手,可郗家跟她阿叔、阿娘之间都可以算仇恨了,他们哪来的自信,认为谢家一定会帮他们?就凭着郗夫人生了阿娘、阿耶他们?谢知相信就是郗夫人自己都不会有这种无知的底气。

退一万步讲,就算谢家在魏国独木难支,没有跟皇家和秦家联姻,他们也不算选择完全没有任何投资价值的郗家。郗二郎、郗三郎那资质,投资他们只会亏本。而他们带来的孩子还太小,根本帮不上忙,与其培养这些孩子,她还不如多花心思在自己的慈幼院上。

“没想梁帝对郗家倒是仁慈。”谢知讥讽道,魏国对梁国步步紧逼,这种关键时刻还有人想要贪墨军资,要换在魏国,拓跋曜早夷了那人三族,梁帝却轻拿轻放,只杀了郗大郎一人。显然他现在对朝政掌控力度已经不够,谢知轻轻一笑,拓跋曜这次应该会心想事成吧。

很多人对着谢知称呼梁帝为伪帝,这是照顾她的心情,可谢知觉得她那位叔祖皇位坐了二十多年,不说现在皇位稳不稳,至少之前都是真正的梁帝,哪来什么伪的?是故她一直称呼他是梁帝。当然他也仅仅是梁帝而已,谢知缓缓转动着手串,真正的中原霸主会是她的阿生。

“利欲熏心。”赫连凤容对郗家的行为下个精准的注解。

“上苍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灭亡。”谢知了解郗家发生的事后,不感兴趣的将所有注意力放在高句丽身上,这才是她最关注的事。

此刻的高句丽王宫正处在前所未有的低气压中,高句丽王已经快有两个月没入后宫,整日整夜的待在御书房同臣子议事。这段日子高句丽境内各地烽烟四起,几乎每天都有人造反的消息传来。高句丽王上位迄今还没遇到过这种事,急的满口生疮,一脸憔悴。

按说只要国家不灭,前朝事再焦心,后宫女眷还是能安逸度日的。可是最近这段日子,王将王妃的兄长投入牢中,说是要秋后问斩,王妃屡次跪在书房外求见王,王都不应,王妃将所有的怒气都倾泻在后宫诸位侧室身上,侧室们各个屏息敛声,不敢惹怒王和王妃。

唯一悠然度日的大约只有高句丽的宠妃秦淑媛了,秦淑媛是汉女,是魏国秦氏族女,代表秦氏和高句丽王的友谊,她又只留有一女,王妃即便心情再不好,只要她一天想当高句丽王妃,就不会去得罪秦淑媛,反而还要安抚讨好秦淑媛,希望秦淑媛可以替自己兄长求情。

谢知在高句丽布置了很多年,安插了很多暗棋,建德离高句丽又近,谢知发出去的命令在一个月之内皆陆陆续续有了回复。高句丽各地都起了兵乱,有些是谢知派暗卫暗中控制,有些则是受了各地起义的煽动而自发造反的,一时间高句丽烽烟四起。

这任高句丽王是秦家扶植上来的,他不算昏庸无能的主君,但也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英主,只能说是一个有几分理智的君王。这样的主君在和平时期应该能完成王朝的平稳过度,得个不愠不火的谥号。可在这兵荒马乱的时期就不够看了。

高句丽王虽是舅家和秦家扶植上位的,但他做梦都想摆脱秦家和舅家的控制,可惜能力、运气都不够,让他遇到了秦纮和谢知。无论他耍什么政治手段,都瞒不过两人,甚至还在谢知的算计下,将高句丽的经济几乎拖入绝境。

谢知在秦家内部开银行、发行纸币,她是现有的铜币、黄金和粮食作为依仗,发行的纸币都是定量的,才不怕出问题。可高句丽那边只会照搬她开钱庄、发纸币,却不会跟谢知一样调节。他们给臣子发俸禄发纸币,但交税却不收纸币。这种玩法,臣子会乐意接受纸币才怪?

至于他把钱庄公库当成私库,钱不够用了,就去公库拿钱之类的小事就更别提了,之前也是谢知用黄金替他扛着,她现在不乐意陪他玩了,把钱一抽走,高句丽京城的钱庄立刻出大问题。好多人派仆佣围住钱庄,让钱庄把他们的钱还给他们。钱庄公库里的钱早被高句丽王用了大半,哪来的钱还给客户?

高句丽王气急败坏的想找谢知那些人,可那些人早接到谢知的通知,提早一步离开京城,这会都快到建德了。高句丽王不敢派兵追到建德,只能将自己大舅子兼表弟推出去当替罪羊。

王妃只有这么一个哥哥,哪里愿意让丈夫杀了自己唯一的哥哥?自高句丽王将舅兄打入天牢后,王妃便天天去求情,高句丽王不耐烦,命人将王妃半软禁起来,王妃还不死心,派人来找秦淑媛,想让秦淑媛替自己求情。

秦淑媛含笑送走王妃派来劝说的心腹,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王妃送来的礼物,轻嗤一声,转身回到内室。内室里烧了暖暖的火炉,气候温暖,一名素衣垂髫女童侧身躺在床榻上,酣睡正香。秦淑媛清冷的目光在看到女童时转为柔和,她上前轻轻的摩挲着女童的面颊,“阿忆,该起身了。”

绥安翁主在母亲温柔的安抚下不情愿的睁开眼睛,小嘴嘟哝道:“阿娘,我还要睡。”因秦淑媛受宠,是故年近五岁的阿忆是高句丽仅有出生就有封号的庶女,别的庶女都要在出嫁前才册封。

“你都睡了一个时辰,该起来了,不然晚上就睡不着了。”对唯一的女儿,秦淑媛有着无尽的耐心。

绥安翁主在母亲的哄劝下从床上起身,靠在阿娘怀里喝了一碗羊奶,“阿娘,一会我想去花园玩。”

“好。”秦淑媛柔和的应了,她看着女儿瞬间兴奋起来,不禁嘴角微扬,将女儿搂在怀中替她梳小辫。

一名容貌清秀的宫女等秦淑媛替女儿梳好小辫,上一步轻唤她:“淑媛。”

秦淑媛会意的牵着女儿的手去花园,绥安翁主一到花园便同小宫女们奔跑玩笑,秦淑媛目光不离女儿,嘴里对宫女道:“可是阿嫂有什么吩咐?”这名容貌不起眼的宫女正是谢知派来联系秦淑媛的暗卫绯樱。

绯樱低声道:“女君说时辰到了。”

秦淑媛微微颔首,“我今晚去给王送宵夜,你们先把翁主送走。”也正好应了王妃的请求,秦淑媛想到今夜以后,自己便可回魏国了,就忍不住兴奋。这里一个小花园就能让阿忆这么兴奋,等回了魏国,看到家里的大花园,她岂不要玩疯了?

高句丽地气候寒冷,当地居民习惯盖小屋来取暖,即便是王宫也不例外,她目前居住的寝宫,甚至还没有她出阁前娘家的闺房大。而王宫的花园更是乏善可陈,秦淑媛想着自己的童年,再想想女儿的童年,不禁对女儿越发怜惜,等到了魏国,她一定要好好补偿女儿。

绯樱应道:“淑媛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翁主的。”

秦淑媛抬手又绯樱扶着往小厨房,一边走一边问绯樱,“你们可中意谁做继承人?”秦淑媛的儿子没立住,立谁当下任高句丽王都跟秦淑媛无关,她只是单纯好奇阿嫂会中意谁当这个傀儡皇帝。

绯樱说:“王世子是王的嫡长子,也是王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高句丽王的王妃是他的表妹高氏,王世子是高句丽王和王妃的嫡长子,今年二十岁。

秦淑媛嘴角泛起淡淡的笑意,王世子已娶妻生子,长子今年五岁,的确是继承王位的最好人选。秦淑媛让侍女替自己卷起衣袖,认真的挑拣着侍女洗干净的果蔬,这是她为高句丽王做的最后一顿饭菜了,她想多用点心。

第163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下)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49章 宫中琐事(下)第154章 暂时离别第139章 风生水起(六)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83章 宫廷琐事(五)第227章 京城风起(五)第160章 生波(二)第232章 京城风起(十)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249章 平城大乱(十二)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34章 波澜又起(三)第104章 敌袭(下)第188章 各方反应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30章 翁婿夜话(上)第67章 崔明珠怀孕第201章 弟妹们的婚事(四)第195章 奔丧(上)第109章 守城(一)第133章 最后的退路第37章 步六孤将军府(上)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2章 流亡北朝第45章 秦家往事(终)第104章 敌袭(下)第143章 风生水起(十)第46章 陈留教女第277章 宫廷变(八)第221章 秦纮的开解(上)第152章 分家(下)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183章 造纸第3章 谢家往事第140章 风生水起(七)第138章 风生水起(五)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应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35章 共甘共苦第277章 宫廷变(八)第183章 造纸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67章 崔明珠怀孕第224章 京城风起(二)第201章 弟妹们的婚事(四)第155章 秦家新妇(一)第138章 风生水起(五)第233章 京城风起(十一)第111章 守城(三)第112章 守城(四)第145章 京城风云(二)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109章 守城(一)第240章 平城大乱(三)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207章 谢宝珠第222章 秦纮的开解(下)第196章 奔丧(中)第57章 谢知的底牌(下)第92章 失态的秦纮第222章 秦纮的开解(下)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91章 秦纮的心事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应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39章 风生水起(六)第134章 风生水起(一)第148章 婚前准备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第37章 步六孤将军府(上)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227章 京城风起(五)第227章 京城风起(五)第23章 书房议事第277章 宫廷变(八)第46章 陈留教女第1章 宫乱第106章 逃命第157章 秦家新妇(三)第229章 京城风起(七)第222章 秦纮的开解(下)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纮第260章 暂时的安定(二)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38章 风生水起(五)
第163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下)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49章 宫中琐事(下)第154章 暂时离别第139章 风生水起(六)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83章 宫廷琐事(五)第227章 京城风起(五)第160章 生波(二)第232章 京城风起(十)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249章 平城大乱(十二)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34章 波澜又起(三)第104章 敌袭(下)第188章 各方反应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30章 翁婿夜话(上)第67章 崔明珠怀孕第201章 弟妹们的婚事(四)第195章 奔丧(上)第109章 守城(一)第133章 最后的退路第37章 步六孤将军府(上)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2章 流亡北朝第45章 秦家往事(终)第104章 敌袭(下)第143章 风生水起(十)第46章 陈留教女第277章 宫廷变(八)第221章 秦纮的开解(上)第152章 分家(下)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183章 造纸第3章 谢家往事第140章 风生水起(七)第138章 风生水起(五)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应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35章 共甘共苦第277章 宫廷变(八)第183章 造纸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67章 崔明珠怀孕第224章 京城风起(二)第201章 弟妹们的婚事(四)第155章 秦家新妇(一)第138章 风生水起(五)第233章 京城风起(十一)第111章 守城(三)第112章 守城(四)第145章 京城风云(二)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109章 守城(一)第240章 平城大乱(三)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207章 谢宝珠第222章 秦纮的开解(下)第196章 奔丧(中)第57章 谢知的底牌(下)第92章 失态的秦纮第222章 秦纮的开解(下)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91章 秦纮的心事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应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39章 风生水起(六)第134章 风生水起(一)第148章 婚前准备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第37章 步六孤将军府(上)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227章 京城风起(五)第227章 京城风起(五)第23章 书房议事第277章 宫廷变(八)第46章 陈留教女第1章 宫乱第106章 逃命第157章 秦家新妇(三)第229章 京城风起(七)第222章 秦纮的开解(下)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纮第260章 暂时的安定(二)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38章 风生水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