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海上航行

秦家和谢家的船队算是走惯革岛的, 但这次是秦纮亲自过去, 谢知不放心,亲自给秦纮打点行装, 又带了无数豆子和沙棘干果, 再三吩咐他们必须每天要吃蔬菜,不得会的坏血症。谢知再三把坏血症的危害给秦纮描述,秦纮保证自己每天吃素菜,一天喝一杯用沙棘果茶, 谢知这才放心。

秦纮保证完就觉得牙酸, 因阿菀的偏爱,这里最多的植物就是沙棘果, 可在沙棘成熟的季节,就是嘴馋的孩子都不会去采果子吃, 因为沙棘果太酸,幸好这果子还能酿酒,不然这只能烂在枝头。他知道阿菀担心自己,他这些天一有空就过来陪阿菀、陪儿子,阿生白天不怎么肯睡觉, 最喜欢跟阿耶玩。

谢知和秦纮还从亲卫的孩子中挑选了几个性子乖巧些的大孩子,还有几个跟阿生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凑到一起养,三四岁的孩子,性子再乖巧都会有些调皮, 谢知和秦纮也不拘着他们, 任他们在家里玩闹, 时间久了,阿生就跟着几个大哥哥自发学了不少怪样,还会对大人吐舌头,时常把谢知逗得乐不可支。

秦纮每次就含笑在一旁看着妻子逗儿子,这样的天伦之乐,差点让他不想离开,可是想到将来,秦纮又不得不走,他要是不走,将来连护着妻儿的能力都没有。

等谢知把行装打点完毕,秦纮也从马上摔了下来。时下不比后世,后世断腿可以上钢钉,现在却不行,断腿几乎就等于瘸腿,一时来探望秦纮的人如云,所有人都安慰秦纮和谢知。秦家几兄弟都亲自跑来探望秦纮,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面上各个都替兄弟悲伤,小九、小十年纪小,还大哭一场。秦六也差点跟着一起哭,想到自己未来几个月就要躺在床上代替五哥,他就觉得前途无量。亏得嫂子贴心,允许他去别庄休养,不然躺这么久,他非闷死不可。

秦宗言看的感慨万千,不提儿子们的小心思,大局上他们还是拎得清的。谢兰因却没秦宗言那么乐观,秦家现在不过只是边关武将,显露的家底也才那么几分,大部分人都乌眼鸡似地盯着不放,等将来革岛的事露出蛛丝马迹,或者是地位有所改变,现在看起来和睦的秦氏兄弟,还不知道要如何反目成仇。若不是秦六母亲早逝,秦六是孤身一人,谢兰因也不会赞同让秦六代替秦纮,甚至不会让他插手革岛事宜,那边的利益太大。

好容易等秦纮打发走所有安慰自己的人,他也带着一队亲卫趁夜离开,他并没有骑马,而是乘船离开,建德郡河流繁多,支系发达,有可以直到海边的河道。一行人乘船到达海边后,再改乘海船离开。

秦纮走的那天夜里,谢知抱着阿生去送秦纮,许是阿生知道阿耶又要离开,秦纮离开时阿生突然嚎啕大哭,他出生迄今都没这么凄厉的哭过,偶尔饿了、渴了顶多嚎几声。凄厉的哭声不仅让谢知红了眼眶,连秦纮都差点忍不住想伸手抱儿子,最后他还是忍住了,只抬手摸了摸儿子小脑袋。

谢知安抚的拍着趴在自己胸前儿子,对秦纮笑道:“五哥,路上小心,我等你回来。”

秦纮低头在妻子额头上亲吻,“我会尽快回来的。”

秦纮和他的亲卫们同进同出,众人都被建德郡这边的人熟悉,因此大家上了船舱以后就尽量不外出,舱外只让几个不怎么出现的谢知亲卫掌舵,等到了盐田秦纮的地盘,连同秦纮在内所有人都戴上黑色皮革面具。

经过五年的发展,谢知的盐田已发展的很不错,盐田一片接一片的坐落在海滩上。马上快要入秋了,等这个月盐田收获完后,盐场就不晒盐了,这些盐工也要从盐场撤出,搬回建德郡的集体宿舍中,帮着建德郡的民众秋收,采集越冬的食物,等到了冬天就要开始处理棉籽、弹棉花、帮着建德郡的酒坊提炼酒精……

因为这些都有工钱,盐场的盐工只要肯干,大部分人手头都挺富裕的。他们都听说怀荒和建德郡都在建新房子,只要存够钱,凭着盐场盐工的身份,买房子能便宜,在盐场干活时间越长,便宜得就越多,大部分人都埋头苦干,求的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一套房子,他们也好老有所依。

秦纮等人达到盐田时在,正巧是盐工出来翻盐,所有人都在烈日下默默干活,阴凉处还有几个盐工在纳凉喝甜水,大家都是轮流休息的。盐场的负责人是谢知的暗卫,今年只有二十二岁,但行事却十分老练,他早已接到建德郡的通知,早早的等候秦纮一行。眼看秦纮的船队到达,他快步上船给秦纮行礼,“郎君。”

秦纮道:“人都准备好了?”

“都准备好了。”谢文礼恭声说道:“郎君带来一万零七十八名战俘,因伤势过重,死去三人,现在年纪三十岁以下的一共有八千七百五十三人,三十五岁以上的共有八百六十三人,四十岁以下的有四百五十九人。

我从里面挑选两千人,这次随我们一起离开。”他们共有十艘海船,还说运送一万人也能运送的下,但谢文礼必须预防人数太多,而导致战俘叛乱,因此只选其中两千人。这两千人并非最强壮最精干,但年纪也都不大,身体很不错,脾气也温顺。

谢文礼的一串数字,听晕了在场绝大多数亲兵,谢家的盐场很赚钱,谁都知道盐场负责人是肥缺,但还是没人想跟谢文礼抢这位置,就是因为盐场负责人是竞争上岗,这厮当年就靠着一只算盘,打压下所有竞争者上位的。就是从小跟谢文礼一起长大的同伴都不怎么爱跟他说话,谁会乐意跟整天拿着算盘跟你算账的人说话?也只有娘子那么心善的人,才会夸他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才,将来说不定能成为桑弘羊第二。呸!就这厮还能当桑弘羊?他做梦吧!

秦纮听说谢文礼已经让战俘们都上船,也不耽搁时间,下令道:“立刻启程。”

这次秦纮带队的人数众多,一共出动十艘海船,其中五艘是从梁国置换来的海船,三艘是新造的,两艘是从海商手中买来的。秦纮坐的自然只用过一次的新海船,战俘们分成十批,每艘船带两百战俘。海船一启程,谢文礼就让人把大厨事先做好的饭菜端出,今天是他们第一天出发,要吃顿好的图有个好兆头,不说是亲卫,就是关在船舱中的战俘,每人都有一片腊肉,所有人都吃的心满意足。

吃完饭,秦纮在甲板上同亲卫们演练,谢文礼则让战俘分批出来训练,十人一组,拿着细长的木棍随着谢文礼的命令前进冲刺,众人走一步,木棍往前冲刺一下。

秦纮扬眉问着谢文礼:“小礼这是做什么?”阿菀的亲卫都姓谢,十岁一个排行,谢文礼是谢家亲卫第一辈“文”字辈的人,跟他同辈的有两百多人,秦纮和谢知基本都能叫出名字。谢文礼并不比秦纮小多少岁,本来秦纮是叫他文礼的,后来秦家的亲卫玩笑似地叫他小礼,叫的最后连秦纮都叫他小礼。

谢文礼恭敬的说:“这些本来就是军士,我想我们这次人手带的不多,入岛时可以让他们帮忙。”

他是谢兰因当年收养的孤儿之一,先随暗卫住在怀荒,后来去京城,等谢知嫁人,又随谢知去建德郡。他是谢兰因和谢知养大的,对谢家归属感很浓,他人又聪明,天生对数字敏感。他十三岁那年,谢知问他是要离开,还是愿意留下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留下,之后他就有了谢文礼这名字,并且被谢知重点培养。

谢家亲卫虽都认字,但好学的不多,大部分人喜欢习武更甚学文,谢文礼是谢家亲卫中难得好学之人,很得谢知重用,他对谢知也忠心耿耿。谢知跟他说过革岛上的金矿很大,起码可以挖上几百年。谢文礼觉得与其把这些战俘用来挖矿,还不如让他们当岛卫兼监工,以缓解他们人手不足的现状。

这事谢知也跟秦纮提过,不过她只是建议,并非一定要秦纮采纳,毕竟秦纮没亲眼见过这些侍卫。秦纮打量着战俘,他们都是谢文礼精挑细选出来的,年纪都在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最年富力强的年纪,在盐场上好吃好喝的养了几个月,一个个精神焕发,他们也知道现在是表现自己最重要的时刻,一个个挺胸叠肚,展现自己的能力。

“你准备让他们用什么武器?”秦纮问。

“用长刺刀。”谢文礼说,“不过现在训练就用木棍。”

秦纮道:“武器不用就生疏,既然他们愿意上战场,就把刺刀给他们。”

谢文礼应声而下,吩咐众人去拿刺刀。

大部分战俘皆垂手站立,唯有几人惊疑不定的打量着秦纮,他就这么放心让他们用武器?可转眼看到秦纮身侧那些虎视眈眈的亲卫,又不敢轻举妄动。

秦纮看了一会他们排演,颔首说:“这几天就让他们在船上练习。”船舱里有训练室,侍卫们可以在里面锻炼,他们已经不需要列兵排阵的训练。这些人心思浅显,秦纮和亲卫们都看出他们的想法,众人脸上似笑非笑,郎君敢让他们拿武器,自是有万全的把握,他们敢轻举妄动,肯定马上给亲卫射成筛子。

谢文礼选的战俘都是已臣服的,他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秦纮的亲卫们冷眼旁观了战俘几天,发现这些战俘居然都老老实实的跟着谢文礼军训,完全不弄虚作假,谢文礼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秦纮的亲卫首领秦山啧啧两声,问王虎道:“你说小礼用了什么法子,让他们如此听话?”秦家也不是没有调|教手段,也能调|教出听话的的战俘,但小礼显然没用他们的手段。

王虎是专管情报工作的,自然知道盐田里的情况,“他让战俘跟盐工一起干活。”

“这么容易?”

“容易?”王虎失笑摇头,“你知道女君在盐场上花了多少心血?”

为了保证盐场环境简单,盐场的盐工大部分都是秦纮和谢知从外地买来的劳工,不少还是从高句丽那里弄来的。到了盐场后所有人都剃光头、洗干净身体,好吃好喝的养了两个月,确定他们身上没有传染疾病,身体也算健康,才让他们干活。盐场任务很繁重,但女君对这些奴隶的待遇很不错,他们顿顿可以吃饱饭,每隔一天都能吃上一道肉菜,虽说大部分都是海鱼,可烹饪手法多变,他们也不觉得很难吃,光是吃饱这一点就让绝大部分人心甘情愿的干活。他们以前在家的时候,就从来没尝过什么是吃饱的滋味。

再有盐田日晒强烈,夏日在烈日下暴晒,不出一个时辰就会脱水,浑身也会晒红。就王虎所知,目前大部分盐场的盐工都是光着身体晒盐,只有女君会给他们发所谓的工作服,让他们不被日光灼伤,在最热的天气还给他们准备了清热去火的银丹草绿豆汤。

别家莫说是专干苦活的盐场,就是平日在家伺候的下人,都不一定能吃饱饭。且女君还每月给他们发工钱,虽然这些工钱并不是铜币,但却可以购买粮食、肉、棉布等物品,除了不是自由身,他们的日子比在家舒服多了,这样他们要自由身有何用?

不过最让这些盐工安心的还是,女君让小礼上个月给他们举办的相亲大会。小礼让二十个女人挑选一百个平时表现好的男人,选中了就让两人成亲,还给他们盖屋过小日子,虽只是茅草屋,也足够让人振奋。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是大部分人一辈子的指望吗?王虎不得不承认,在安抚人心上女君做的比他们任何人都到位,难怪郎君会放手把所有内务都交给女君处理。

秦山没想女君居然如此善待盐工,“女君还给工钱?”女君果然善心,对那些奴隶都那么好。

“不是铜钱,是纸币,只在盐场用。”王虎从怀中掏出一张做工精美的纸币,纸币上绘满繁复花纹,上面写了“一贯钱”三个字。

秦山看了半晌,“做的挺漂亮的。”

王虎翻了个白眼,就知道不能对这些粗人报以太大的幻想,“这是女君让人新印制的宝钞,有一分、五分、一文、五文、十文、五十文、一百文和一贯钱几种单位,价值比我们用的私钱略低,十五文可以买一斗麦屑,五十文可以买一两红糖,两百文可以买一匹布,他们每月大约三百到五百文工钱不等。”三五百文工钱听着少,可盐场是包吃住的,这钱是每月净赚的,等到秋收,盐工去地里帮忙,工钱更多,所以这些盐工手头都挺宽裕的。

秦山说:“那他们日子过得不错了,我们亲卫一个月也顶多十贯月钱?”

王虎见他居然真去跟盐工比工钱,无语道:“女君那是哄着他们,你怎么也信了?”亲卫除了月钱,每月还有各种补贴,钱反而是最不让人稀罕的。

秦山没好气的说:“你真当我傻?我是在想女君是不是也要在革岛发宝钞。”

“那是当然,郎君早说了,革岛上一切度用都用宝钞,女君开的钱庄里只接受用金银兑宝钞,一两银子对十贯宝钞、一两金子兑一百贯宝钞。”

秦山问:“那宝钞怎么兑金银?也是一样吗?”

王虎摇头,“目前只能金银兑宝钞,不能宝钞兑金银。”

秦山本能觉得女君这招有点狠,但又不知道狠在那里。

王虎嘿嘿笑了两声,“知道啥是有文化的人吗?有文化的人就是女君这样的,杀人不见血,软刀子把你捅死,你还要对他感激涕零。”就凭女君这一手,王虎就敢保证,这革岛上的人都离不开他们秦家。

“你说女君坏话!”秦山瞪圆眼睛,这厮胆子也太大,要让郎君知道,非刷下他几层皮。

王虎又翻了个白眼,“我是夸女君。”大家都说女君心善,王虎却觉得女君行事有分寸,并非一味善心,郎君有时候行事太狠,正需要女君这样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人弥补。看这些战俘就知道了,他们这些天看多了盐工的生活,也开始向往在秦家的生活。小礼一忽悠,他们可不一个个都跳进来为他们卖命了吗?

秦山挠着脸说:“我手上还没宝钞,等到了革岛是不是要从钱庄里换点宝钞?”

“不用,女君让我们轮流在革岛驻扎一年,只要留在革岛,一月就有十两金子、十贯宝钞的补贴。”宝钞在外面不能用,可在秦家还是能换点东西的,这样丰厚的待遇,相信亲卫们都乐意留在这里镇守。

这事秦山也听女君提过,但女君当时并未提宝钞的事,他不仅有些羡慕的看着王虎,这小子管斥候的,消息就是灵通。秦山是不准备常驻革岛的,革岛钱再多也没陪在郎君身边好。王虎也是一样的想法,这点钱还是留给那些小崽子去赚吧,他们几个老骨头还是跟在郎君身边的好。

从海边驶往革岛,路途不近,幸好掌船和坐船的大部分都是青壮年,即使旅途劳累也不至于累生病,谢知船舱里备货又齐全,众人每天想的最多的事就是今天吃什么,幸好谢知准备的也够充分,不仅让大家吃饱,还给他们准备的休息室。亲卫们又都受过严格训练,情绪还算平静,可即便如此,当大家远远的能看到革岛的轮廓。莫说是亲卫,就是秦纮看到革岛脸上都露出微微的笑意。

“总算到了。”秦山动了动快要生锈的筋骨,迫不及待的想要上岸。

秦纮等人停靠的港口是前几批人精挑细选出来的,港口宽敞,可以直接停靠十来艘海船,只是港口跟金矿之间还没有路,需要人建造,这是最重要的一条,秦纮急着带战俘过来,也是需要他们来干活。秦纮的船只是第一批下来的,大船停靠后,几名亲卫率先跳下船帮着大船停靠。

可众人刚一下船,就感觉破空声响起,众人蓦地分散滚开,寻找掩体保护自己,船上的亲卫看准远处的黑影,握弓射箭,很快丛林中偷袭的黑影纷纷中箭,有些人察觉不对,想要逃走,但是下船的亲卫又怎么会让他们离开,几个跃身,就将这些人全部擒下。

抓来的人对着他们叽叽呱呱大叫一通,亲卫们居高临下的打量着抓来的人,身上就套了一个麻布袋,浑身黑漆漆的,就是连牙齿都是黄的,没想到这里土人长这模样,一个个就像山洞的矮猴子。

秦山上前一步,查看他们缴获的武器,看到做功精美的弓箭,他神情凝重,“郎君,这是我们的武器。”岛上的兄弟不会出事了吧?

秦纮蹙眉:“废了手,先去驻地。”秦纮不觉得驻地的人会被这些土人袭击,但他们肯定出了问题,不然武器不会落到土人手里。

秦山上前,抓住他们的手咔咔两下,就把这些土人的手臂拉脱臼,他让人把土人捆起来,“郎君,我们先去探路,您在岸上暂时休息。”

秦纮淡淡道:“不用。”秦纮领兵向来身先士卒,他们这么多人,装备这么精良,难道还怕这些土人不成?

秦山一想也是,郎君领着他们也不知探过多少危险的地方,这里他们也不是第一次来,他们换上布甲,列队向前,被俘虏的土人在前开路,几队斥候分散开来,“咻咻——”几个明亮的火炮被谢文礼放上天空,颜色鲜艳。这是他们研发火药的副产品,他们在外面时偶尔会当信号弹用,当然要不在战时,在战时这信号弹就是最佳暴露位置的工具。

片刻过后,远处也同样放出几个火炮,谢文礼神色一松,“郎君,大家都安然无恙。”

秦纮也微微而笑,他也不太担心岛上的那些人,他一早就吩咐过他们,如果有土人袭击,能抵御就抵御,不能抵御就离开,不要硬抗。驻扎在岛上的人,都是有丰富航海经验的人,习惯在海岛上求生,这海岛有淡水有食物,他们生存无忧。

第150章 婚礼(下)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78章 打拐(上)第24章 内宅琐事第15章 父女争执(下)第260章 暂时的安定(二)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62章 赫连凤容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13章 诚意(下)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102章 敌袭(上)第19章 谢家往事第206章 逃奴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242章 平城大乱(五)第52章 年前(二)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84章 母女相见(上)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253章 乱世起(四)第209章 谢知二胎第262章 暂时的安定(四)第181章 宏图初议(二)第185章 生产第224章 京城风起(二)第260章 暂时的安定(二)第49章 宫中琐事(下)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209章 谢知二胎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144章 京城风云(一)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64章 赏雪(二)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69章 如何扬名第133章 最后的退路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228章 京城风起(六)第15章 父女争执(下)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13章 诚意(下)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277章 宫廷变(八)第95章 驿站逃离(二)第35章 共甘共苦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12章 守城(四)第277章 宫廷变(八)第69章 如何扬名第274章 宫廷变(五)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116章 闺蜜谈心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11章 各自算计(下)第76章 没有游戏规则的皇宫第245章 平城大乱(八)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113章 守城(五)第5章 暖阁叙话(下)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50章 乱世起(一)第9章 一见钟情(下)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19章 谢家往事第63章 赏雪(一)第93章 暗中筹谋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4章 暖阁叙话(上)第179章 千里托孤(六)第252章 乱世起(三)第130章 翁婿夜话(上)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90章 大赫连氏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80章 瑶姬传人第162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上)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280章 宫廷琐事(二)第70章 叔侄谈心第174章 千里托孤(一)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40章 风生水起(七)第124章 谁是替罪羊(上)
第150章 婚礼(下)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78章 打拐(上)第24章 内宅琐事第15章 父女争执(下)第260章 暂时的安定(二)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62章 赫连凤容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13章 诚意(下)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102章 敌袭(上)第19章 谢家往事第206章 逃奴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242章 平城大乱(五)第52章 年前(二)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84章 母女相见(上)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253章 乱世起(四)第209章 谢知二胎第262章 暂时的安定(四)第181章 宏图初议(二)第185章 生产第224章 京城风起(二)第260章 暂时的安定(二)第49章 宫中琐事(下)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209章 谢知二胎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144章 京城风云(一)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64章 赏雪(二)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69章 如何扬名第133章 最后的退路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228章 京城风起(六)第15章 父女争执(下)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13章 诚意(下)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277章 宫廷变(八)第95章 驿站逃离(二)第35章 共甘共苦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12章 守城(四)第277章 宫廷变(八)第69章 如何扬名第274章 宫廷变(五)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116章 闺蜜谈心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11章 各自算计(下)第76章 没有游戏规则的皇宫第245章 平城大乱(八)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113章 守城(五)第5章 暖阁叙话(下)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50章 乱世起(一)第9章 一见钟情(下)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19章 谢家往事第63章 赏雪(一)第93章 暗中筹谋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4章 暖阁叙话(上)第179章 千里托孤(六)第252章 乱世起(三)第130章 翁婿夜话(上)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90章 大赫连氏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80章 瑶姬传人第162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上)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280章 宫廷琐事(二)第70章 叔侄谈心第174章 千里托孤(一)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40章 风生水起(七)第124章 谁是替罪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