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暖阁叙话(下)

崔太后神色微动的问:“你家女郎今年才十五?”谢后今年不过十五岁,谢简丰神如玉,郗氏也是出名的美人,他们的女儿容貌定不会太差。皇帝素好美色,又喜汉女,谢氏身份高贵、才华出众,皇帝必然喜欢。

北魏是鲜卑族当政,鲜卑族对礼教并不看重,魏国不少皇帝驾崩后都会留旨意让后妃离宫回家。崔太后也不在乎魏国多一个原本是梁国皇后的皇后。

谢简道:“梵镜的启蒙恩师是文靖公和我叔父,两位长辈一位跟妻子恩爱一生,即使绝了香火也没纳妾;一位说是找不到真爱不娶,结果当真终生没娶。阿镜性子疲懒,即使有两位长辈教导,也没学到正经的学识,反而学了一肚皮的风花雪月。她跟建元帝青梅竹马,感情极好,我若现在就让她另嫁,难保她会想不开。阿镜日子过得不容易,我不想逼她。”

谢兰因小字梵镜,故亲近之人都唤她阿镜。谢简儿子不多,女儿却不少,可女儿再多,谢兰因在他心中的地位终究不一样。嫡长女,又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他当年离家时小丫头哭得撕心裂肺,如今她自己都当娘了。

他看出崔太后的意图,她是想让自己女儿入宫伺候今上。要是没有崔太后,或她已风烛残年,他肯定乐意女儿入宫。今上已立太子,又没有皇后,以女儿的容色才华,入宫必得圣宠,保不齐女儿就是第二个崔太后。

可惜崔太后正当盛年,今上心有大志但资质平平,尚及不上萧赜三分,连萧赜都含恨而终,谢简怎么会让女儿嫁给这种庸才?且萧赜喜欢女儿,所以愿意让女儿死遁出宫,拓跋家的皇帝么——要真喜欢上女儿,临死前肯定逼着女儿真殉葬。

他连庶女都不忍心送入宫中,更别说是自己最疼爱的嫡长女,只是他也不好当着崔太后的面嫌弃今上。今上不是崔太后亲子,也是崔太后养大的,她可以打骂今上、别人可不行,所以谢简找个借口推脱。这借口也不是随意找的,重点不是她跟萧赜感情好,而是她的启蒙恩师是文靖公和谢岚。

“文靖公?你叔父?”崔太后微惊,“你怎么请到顾太傅和谢公给她启蒙的?”文靖公是梁国名臣顾翰、三朝老臣,懿惠太子和建元帝的太傅。谢简的叔父谢岚虽不是太傅,却也是江左名士,文采风流。这两人怎么可能做小女郎的启蒙恩师?

谢简道:“阿镜出生就被成祖定为太子妃,三岁便随建元帝在书房读书。文靖公和我叔父都是建元帝的蒙师,所以也是她的蒙师。她素来贪玩,不肯用心读书,也亏的是两人教,不然她连四书都读不下,更别说史传。”

当今魏帝是崔太后的养子,他和萧赜一样都是冲龄登基,他被崔太后把持朝政多年,早有亲政之心,只碍于太后势大,只能暂时安于现状,作出一副沉溺女色的模样。而崔太后巴不得皇帝能假戏真做,每年都会给他找不少美人入宫。

不过送美人是一回事,送有才华、得帝师启蒙的美人又是另一回事。崔太后可不想在宫里出现第二个自己。她似笑非笑的看着谢简:“都说谢郎性狡,我今日方信了。”崔太后临朝摄政多年,要看不出谢简的心思,早成为朝臣的傀儡了。

谢简轻笑着说:“送我女儿入宫,还不如让崔家的女儿陪太子,青梅竹马长大,感情才深厚。”

崔太后微微颔首,她也想让崔氏女当太子妃,只是还在挑合适的人选,“合适的人选不好找。”

谢简奇道:“崔家还少美人?”崔太后出生不低,她出自清河崔氏,梁国八王之乱时崔氏并未随梁帝南渡,而是留在北地,魏国建立后崔氏成为魏国大族。可惜崔太后父亲后来受大案株连被杀,崔太后从世家女沦为宫奴。

她身为汉女,又是罪臣之女,能在宫中获得先帝宠爱,立她为皇后,其心计、手段自不容小觑。崔家有崔太后撑腰,才又渐渐兴起。谢简不信,偌大的崔家连几个美人胚子都挑不出来。

崔太后喟叹道:“美人易寻,有才华的美人不好找。”

谢简失笑:“你不会还想养出第二个你吧?”她不会想让崔家代代相传下去吧?他似笑似讽道:“莫非你想当吕后,想让崔家同皇室世代交好?”

世人都说吕后牝鸡司晨、心狠手辣,他却觉得吕后为人太软弱,连亲子尚同她反目成仇,她居然还梦想吕家能同刘家世代交好,让大半刘姓王子都娶吕氏女为妃。这等天真的后果就是,她一死,吕氏一族近乎绝灭,吕氏王妃连个声响都不闻的全消失了。

谢简这话太过诛心,惹得崔太后恨恨的斜了他一眼,“既然有吕后前车之鉴,我又岂会如此?”崔太后可不想崔家最后沦落到吕家的下场。要不是拓跋氏向来有子贵母死的传统,她又何至于连个亲子都没有。

谢简说:“那就找几个乖巧的孩子作为太子陪读。别的都不用教,只要教他们一意为太子奉献。”

崔太后若有所思,谢简也没说话,翻看着手中的奏折,任崔太后想着心事。暖阁里一时寂寂无声,直到暖阁外宫人的通报声才打破寂静,“太后,圣人过来请安。”

每日圣人都会在午膳前来太后的宫室请安,崔太后微微颔首,谢简闻言也起身去拿挂在衣架上的斗篷,太后和圣人会共进午膳,这是他们母子难得的亲近时间,任何人都不会打扰。

谢简披上斗篷后,向崔太后告假,“我半月后要去陈留一天。”他是朝中重臣,无令不得离京,他要先得到崔太后批准才能离京。

崔太后倚着扶手问他:“你去哪里?”

谢简道:“去陈留看我儿子孙女。”

“这会想起父子之情了?”崔太后刚被谢简刺了下,心情有些不好,听谢简说要去陈留看孩子,立刻讥讽他水中花般的父爱。

谢简笑道:“终究是我儿子,我将来香火还要他们来供奉。”

“阿平。”崔太后唤着近身宫侍。

“殿下。”宫侍应声而入。

“把我新得的玉器装好,赠与谢家郎君和女郎。”

“唯。”宫侍领命退下。

谢简屈身行礼:“臣代儿女谢过太后赏赐。”

崔太后徐徐道:“朕*也是爱才,望爱卿诸子将来多为我大魏费心。”

“臣万死不辞。”谢简刚离开暖阁,就远远的瞧见圣驾朝这里行来,谢简站定,待圣驾靠近后,上前一步行礼道:“圣人,太子。”

魏天和帝坐在肩舆上,他身侧坐着年仅四岁的太子拓跋曜。拓跋曜是皇后李氏所出,李氏原本是拓跋曜的夫人,半年前天和帝被立为太子后,李氏便按照魏国惯例被赐死,死后追封为顺贞皇后。

因天和帝并未再立皇后,故目前拓跋曜由崔太后抚养。天和帝很疼爱唯一的儿子,每天太子下课后他都会亲自去接太子,然后两人再去崔太后宫中陪太后共进午膳。

谢简身为帝国重臣,时常在宫中遇到两人,太子对他也很熟悉,对他笑道:“谢先生不必多礼。”谢简不是太子太傅,但因他写了一手好字,被崔太后指为太子的书法老师。

天和帝居高临下的看着谢简,“人死不能复生,谢卿节哀顺变。”他也接到梁国大变的消息,也知道谢简的嫡长女是梁建元帝的皇后,梁伪帝篡位弑君,建元帝驾崩、谢后殉夫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建康。

“谢圣人体恤。”谢简恭敬的谢过。

天和帝微微颔首,也不同他多寒暄,吩咐左右继续去长乐宫。对谢简这个帝国重臣态度十分冷淡。他也不止对谢简一人冷淡,他对崔太后身边所有长相稍微过得去的臣子都很冷淡。

他甚至还杀了一位跟崔太后关系暧昧的臣子。导致魏国现在上层官员,只要长相稍微俊美些的都不敢跟崔太后太过亲近。崔太后死了一位蓝颜知己也不以为意,让心腹内侍又给自己从军中挑选数名俊美年轻强壮的宫廷侍卫。

对此天和帝很愤怒,可他到底还有理智,不敢担滥杀臣子的名声,只能任崔太后光明正大养面首。谢简待天和帝肩舆的离开后,才直起身体看着天和帝的身影。天和帝今年二十二,也册立了太子,名义上已亲政,可大权实际还握在崔太后手里。

谢简看不上天和帝,他才能平庸、目光短浅,论治国手段不知差崔太后多少,可再平庸他也是皇帝,崔太后再厉害她也只是太后,不可能成为皇帝。他能迅速崛起全仰仗崔太后,他不可能背叛崔太后,但他可以给自己留条后路,谢简思量着,等大郎来了,他要跟大郎好好谈谈。

第103章 敌袭(中)第66章 谢修尚主第134章 风生水起(一)第234章 京城风起(十二)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13章 诚意(下)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32章 波澜又起(一)第93章 暗中筹谋第45章 秦家往事(终)第252章 乱世起(三)第162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上)第183章 造纸第54章 惹人眼红的白糖(下)第103章 敌袭(中)第12章 诚意(上)第116章 闺蜜谈心第268章 南梁(四)第279章 宫廷琐事(一)第17章 兰因成亲第16章 试探第79章 打拐(下)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83章 别后重逢第264章 暂时的安定(六)第265章 南梁(一)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57章 谢知的底牌(下)第157章 秦家新妇(三)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0章 各自算计(上)第85章 母女相见(下)第124章 谁是替罪羊(上)第265章 南梁(一)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276章 宫廷变(七)第177章 千里托孤(四)第256章 乱世起(七)第219章 内院准备第53章 惹人眼红的白糖(上)第229章 京城风起(七)第107章 见面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283章 宫廷琐事(五)第162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上)第130章 翁婿夜话(上)第179章 千里托孤(六)第281章 宫廷琐事(三)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5章 暖阁叙话(下)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18章 夫妻闲话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66章 谢修尚主第272章 宫廷变(三)第175章 千里托孤(二)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66章 谢修尚主第83章 别后重逢第38章 步六孤将军府(中)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18章 郗家来人(下)第51章 年前(一)第103章 敌袭(中)第83章 别后重逢第45章 秦家往事(终)第163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下)第133章 最后的退路第111章 守城(三)第162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上)第19章 谢家往事第62章 赫连凤容第263章 暂时的安定(五)第249章 平城大乱(十二)第59章 婆媳烦恼(下)第137章 风生水起(四)第2章 流亡北朝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180章 宏图初议(一)第16章 试探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第55章 谢宁馨的迷茫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209章 谢知二胎第216章 郗家来人(上)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147章 京城风云(四)第197章 奔丧(下)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06章 逃奴第57章 谢知的底牌(下)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
第103章 敌袭(中)第66章 谢修尚主第134章 风生水起(一)第234章 京城风起(十二)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13章 诚意(下)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32章 波澜又起(一)第93章 暗中筹谋第45章 秦家往事(终)第252章 乱世起(三)第162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上)第183章 造纸第54章 惹人眼红的白糖(下)第103章 敌袭(中)第12章 诚意(上)第116章 闺蜜谈心第268章 南梁(四)第279章 宫廷琐事(一)第17章 兰因成亲第16章 试探第79章 打拐(下)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83章 别后重逢第264章 暂时的安定(六)第265章 南梁(一)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57章 谢知的底牌(下)第157章 秦家新妇(三)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0章 各自算计(上)第85章 母女相见(下)第124章 谁是替罪羊(上)第265章 南梁(一)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276章 宫廷变(七)第177章 千里托孤(四)第256章 乱世起(七)第219章 内院准备第53章 惹人眼红的白糖(上)第229章 京城风起(七)第107章 见面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283章 宫廷琐事(五)第162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上)第130章 翁婿夜话(上)第179章 千里托孤(六)第281章 宫廷琐事(三)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5章 暖阁叙话(下)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18章 夫妻闲话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66章 谢修尚主第272章 宫廷变(三)第175章 千里托孤(二)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66章 谢修尚主第83章 别后重逢第38章 步六孤将军府(中)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18章 郗家来人(下)第51章 年前(一)第103章 敌袭(中)第83章 别后重逢第45章 秦家往事(终)第163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下)第133章 最后的退路第111章 守城(三)第162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上)第19章 谢家往事第62章 赫连凤容第263章 暂时的安定(五)第249章 平城大乱(十二)第59章 婆媳烦恼(下)第137章 风生水起(四)第2章 流亡北朝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180章 宏图初议(一)第16章 试探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第55章 谢宁馨的迷茫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209章 谢知二胎第216章 郗家来人(上)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147章 京城风云(四)第197章 奔丧(下)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06章 逃奴第57章 谢知的底牌(下)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