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京城风云(四)

“我隐瞒什么了?”崔氏怒极反笑, 自拓跋曜回来后,她就始终克制脾气同拓跋曜好声好气的讲道理,他却完全不听, 就为一个女人屡次忤逆自己。太皇太后早有拓跋曜回来发疯的准备,哪怕他此时大发雷霆、血洗宫廷, 都比他现在压抑着怒气好。因为他这种压抑是为谢知,她知道自己可能错了, 她错在低估谢知对拓跋曜的影响力。

“阿耶临终前把一切都告诉我了。”拓跋曜平静的说, 阿耶临终前不仅把他身世的秘密都告诉他, 还让他一定要忍, 忍到成年,然后掌握兵权。父亲说出那个秘密是指望太皇太后将来能对自己有一份母子情分?拓跋曜心中苦笑, 他情愿什么都不知道。

崔太皇太后心中一惊,脱口而出:“怎么可能——”她看着拓跋曜, 半晌之后失笑出声,天和帝蠢了一辈子,临死再蠢一次, 他说这种事有何意义?“所以你从四岁就知道这件事了?”

“是的。”拓跋曜静静的看着这个名义上的祖母, 实际的生母。

“你不像你父亲, 像你祖父。”崔太皇太后缓缓道,她完全没有想到一个四岁的孩子居然能忍这么久。

拓跋曜冷笑:“所以您也别觉得我立阿蕤为后,会让您无颜面对拓跋曜家的列祖列宗, 你已经对不起他们了。”您跟父亲做出这种事, 祖父泉下有知, 会原谅你们?

崔太皇太后行事果决,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行事,但是被亲儿子如此嘲讽,她还是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我是为你好!”

拓跋曜讥讽的看着她,“你是为了崔家好。我都立崔明珠的儿子为太子,你还想怎么样?”

崔氏咬牙道:“她现在是步六孤纮的妻子!你把她抢回来就是君夺臣妻,你觉得你还能立她为后?”

“这是我的事。”拓跋曜不为所动,他的皇后只能是阿蕤。

“步六孤宗言你也不顾及?你抢了他儿媳妇,你还想让他来支持你?还有谢简,他会任你这么对他孙女?谢知这样的都能当皇后,你后宫那些高门出生的妃子会怎么想?她们的家族会怎么想?你不想要定姓分族了?”太皇太后的话点出了拓跋曜心目中最担心的问题,他面颊抽动了两次,双拳紧握。

崔氏放缓语气道:“步六孤宗言本就是汉人,你若借着这次机会让他改回汉姓,将领中起码会有一半人支持你。谢简那老狐狸,没法子送孙女入宫,肯定懊恼,你若借机——”

“在你眼中,我是要靠牺牲自己女人来夺权的废物?”拓跋曜终于压抑不住自己的怒气,蓦地起身,一脚踢翻跟前的书案。

“那你君夺臣妻!你知道你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崔氏气势并不比拓跋曜弱,“你在外征战一年,不就是想要朝中老臣臣服?你若君夺臣妻,让别人怎么看你?大家会以为你是只顾美色的昏君!你想你多年的筹谋毁于一旦?”

“那你为何要害阿蕤?”拓跋曜高声问:“她到底有什么不好?还是说你就喜欢这种只会逢迎你的蠢物?我——”拓跋曜哽咽了下,“我只要她而已,你为何容不下她!”

为什么容不下?崔氏怔怔的看着拓跋曜,她的儿子,这么骄傲的孩子居然为一个女人对自己哭?他就这么喜欢谢知?

王氏浑身颤抖,她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殚精竭虑,战战兢兢伺候陛下这么多年,最后只得一个“蠢物”评价?她一时呆了,仰头怔怔看着拓跋曜,“陛下——”我伺候你这么多年,为你生养三个儿女,难道就一点都比不上只会哄你开心的谢玉蕤?

拓跋曜对王氏的忍耐到了极点,“常大用!”

拓跋曜跟太皇太后说话时,常大用就领着众内侍退下,现在他突然喊常大用,让王氏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常大用一直在屋外候着,突然听到陛下的呼喊声,他连忙小跑入内,“太皇太后、陛下。”

“把她拖下去,让她尝尝阿蕤那时受的苦。”

王氏先是一愣,随即疯狂的挣扎起来,“陛下!不要!不要杀我!求你看在三个孩子份上不要杀我!”尝阿蕤那时受的苦?谢玉蕤是投缳未遂,陛下这是要赐死她吗?

拓跋曜根本不想跟王氏废话。

“等等!”太皇太后也不想救王氏,但是她还是想问清楚到底是谁陷害自己,再说王氏毕竟生了三个孩子,这么莫名其妙的暴毙,他将来怎么对孩子交代?

拓跋曜偏头看着常大用,常大用心中一寒,不敢有半点耽搁的把王贵人拖下去,他是陛下的人,不是太皇太后的人,他不能让陛下对自己不满意,不然照着陛下目前的心情,他指不定还没王直的运气。

常大用是习过武的,他双手一剪,就把王贵人制住,然后拖着她下去。

崔氏冷声道:“你退下!”

常大用一怔,下意识的望向拓跋曜。

拓跋曜不想在下人面前同太皇太后争执,挥手让常大用退下,“你留她何用?”

崔氏道:“我还没问清祭红珠的事,再说她是你三个孩子的母亲!”

拓跋曜冷笑:“你当初杀崔明珠时,怎么不想她是太子生母?”

拓跋曜石破惊天的一句话,让王贵人彻底瘫软在地,陛下真是彻底不给自己活路啊!

“你——”太皇太后气得神色由青转白,如果说她对拓跋曜只有些许的慈母之心的话,那她对太子真是掏心掏肺的好,这孩子无论是容貌还是脾气,都跟自己小时候极像,没想被拓跋曜当着王氏的面说破是自己杀了他生母,他这是逼自己动手杀王氏?

拓跋曜起身道:“朕累了,太皇太后自便。”他没时间跟太皇太后浪费时间,他还要做很多事。

崔氏起身说:“你去哪里?”

“你还有事?”拓跋曜语气冷淡中带着几分不耐烦。

他以前从来不会跟自己如此说话,崔氏闭上眼睛,遮住眼底所有的情绪,越是如此,她就越不能让拓跋曜把谢知追回来:“让你暗卫回来!她回来,我死!”她太了解拓跋曜,谢简用谢知的话只是暂时劝下拓跋曜,他根本没有放弃把谢知追回来。

拓跋曜死死的瞪着崔氏,崔氏毫不示弱的看着拓跋曜,一字一顿的说:“我不是谢知那小丫头,不会玩假死游戏。”崔氏很明白,自己跟谢知的这场博弈中,自己彻底输了。自己输在太小看谢知,低估她对拓跋曜的影响力。这一局输没关系,但她不能继续输下去。谢知绝对不能回来,她一回来,自己就永远没有可能翻身。谢知不回来,等谢知以后成亲生子,拓跋曜自然会对她淡下来,届时谁输谁赢还两说。

再说这女人太诡异了,崔氏也不放心让她入宫,她哪里像个十五岁的孩子?她莫说在十五岁,就是代天和帝临朝之初,都没她那么步步为营、百般算计,崔氏甚至开始怀疑这些所作所为全是谢知一人所为,她毕竟是梁国的公主,谁知道萧赜临死前有没有给她和谢兰因底牌?她要是入宫,将来这江山是姓拓跋还是姓萧都难说。

拓跋曜呼吸急促,额头青筋暴起,浑身紧绷。王氏见他那样子还以为他要打崔氏,心中期待拓跋曜对崔氏动手,她恨死拿祭红珠陷害自己的崔氏。

崔氏却不怕拓跋曜对动手,他不是冲动的人,“叫你的暗卫回来!不然你就等着给我守孝!你觉得谢简那老小子能力替你安抚汉族高门?”

拓跋曜蓦地转身,对着王氏胸口就是一脚,王氏惨叫一声,身体软软的倒在地上,没了声息,她被拓跋曜暴怒之下的一脚踢死了。

崔氏面上神色不动,但是衣袖下的拳头却不由自主的捏住衣服。拓跋曜冷声道:“从此以后,你就只是太皇太后!”说完他头也不回的离去,即使这是他的建章宫。

崔氏一动不动的站着,眼睁睁的看着拓跋曜离去,也不知过了多久,她只觉得双腿有点涨疼,她稍稍动了动,只觉一阵酸胀袭来,她身体一晃,无力的跌坐在地上,看着空荡荡的只有她一个活人的宫室,只觉得自己的心似乎也空荡荡的。她捂住眼,低低的笑了,不知道谢知有没有算到这一点?要是算到的话,她一定很开心,“谢知!”她一字一顿的喊着谢知的名字。

拓跋曜离开寝宫,找来常大用,让他把叱罗将军叫来,叱罗将军是他的亲卫首领。

常大用领命暗忖,莫非陛下准备提早行动了?太皇太后之所以能执掌朝政多年,就是因为她手中有兵权,而陛下这次领兵外出,一来是为了壮大自己声威,二来也是借故练兵。本来谢娘子在,陛下跟太皇太后关系不闹得这么僵,陛下也不一定会用强硬手段收回太皇太后兵权,现在陛下是准备提前动手?常大用一面想一面疾步去找叱罗将军。

“阿嚏!”此时仍在路上的谢知打了个喷嚏,捂着脖子哼哼两声。

谢兰因慌忙问女儿:“阿菀你怎么了?脖子又疼了?”

谢知连忙摆手,示意自己没事,自从自己假自杀后,大家对自己就像是易碎的玻璃,自己稍有个动静,大家都慌乱不已。而且她已经好几天没见到大伯了,谢知现在喉咙没全好,不好去找大伯谈心,等自己淤痕褪了,她一定要找大伯好好聊聊,让大伯放下心理阴影,不就是玩一次窒息游戏嘛!小意思。

谢兰因想让女儿喝水,又想到女儿这几天喝水都疼,她长叹一声,“希望你做的一切都有用。”不然白受这些苦了。

谢知暗想,就按照拓跋曜的个性而言,她这手段不止有用,还足以让太皇太后恨死自己,当然这话谢知不会跟阿娘说,她怕阿娘会担心。

谢兰因也在担心太皇太后,不说拓跋曜信不信女儿的布局,太皇太后是肯定能猜到这一切都是女儿做的,毕竟天底下除了太皇太后、拓跋曜和谢知外,没人可以从皇帝私库取出别的祭红珠,谢兰因陪女儿待了一会,等女儿睡下,她忧心忡忡的回到自己兽车里。

谢兰因和谢知的兽车都很宽大,可以横躺三个人,谢兰因回到车上时,秦宗言正躺着闭目养神,他是特地等妻子回来,难得有这种可以抛开公务陪着妻子的时候,秦宗言都不骑马了,坐在车上等妻子。谢兰因上了兽车,靠在丈夫怀里不说话。秦宗言拍拍她柔声问:“阿镜怎么了?”

谢兰因仰头问秦宗言:“将军,你是怎么知道太皇太后跟陛下是母子的?”连这种隐秘都知道,是不是代表秦家在宫中暗棋埋得很深?

第174章 千里托孤(一)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3章 谢家往事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06章 逃命第254章 乱世起(五)第50章 被驯的拓跋曜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23章 书房议事第113章 守城(五)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62章 赫连凤容第58章 婆媳烦恼(上)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118章 深夜密谈(下)第50章 被驯的拓跋曜第258章 乱世起(九)第262章 暂时的安定(四)第254章 乱世起(五)第130章 翁婿夜话(上)第9章 一见钟情(下)第89章 母女谈心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第23章 书房议事第154章 暂时离别第226章 京城风起(四)第270章 宫廷变(一)第63章 赏雪(一)第228章 京城风起(六)第68章 道观偶得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269章 南梁(五)第160章 生波(二)第30章 第一天上课(上)第160章 生波(二)第60章 糟心的谢简第87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下)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84章 母女相见(上)第9章 一见钟情(下)第51章 年前(一)第87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下)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250章 乱世起(一)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68章 道观偶得第258章 乱世起(九)第173章 瑶姬庙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第80章 瑶姬传人第7章 书房谈话第58章 婆媳烦恼(上)第147章 京城风云(四)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52章 年前(二)第107章 见面第92章 失态的秦纮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32章 波澜又起(一)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78章 千里托孤(五)第266章 南梁(二)第249章 平城大乱(十二)第228章 京城风起(六)第241章 平城大乱(四)第133章 最后的退路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36章 风生水起(三)第85章 母女相见(下)第256章 乱世起(七)第161章 生波(三)第263章 暂时的安定(五)第20章 回京城第23章 书房议事第177章 千里托孤(四)第104章 敌袭(下)第257章 乱世起(八)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观第187章 夫妻情话第155章 秦家新妇(一)第61章 过年第193章 铸金人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239章 平城大乱(二)第62章 赫连凤容第283章 宫廷琐事(五)第68章 道观偶得第95章 驿站逃离(二)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30章 第一天上课(上)第195章 奔丧(上)第186章 封爵赐名第201章 弟妹们的婚事(四)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第263章 暂时的安定(五)第45章 秦家往事(终)
第174章 千里托孤(一)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3章 谢家往事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06章 逃命第254章 乱世起(五)第50章 被驯的拓跋曜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23章 书房议事第113章 守城(五)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62章 赫连凤容第58章 婆媳烦恼(上)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118章 深夜密谈(下)第50章 被驯的拓跋曜第258章 乱世起(九)第262章 暂时的安定(四)第254章 乱世起(五)第130章 翁婿夜话(上)第9章 一见钟情(下)第89章 母女谈心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第23章 书房议事第154章 暂时离别第226章 京城风起(四)第270章 宫廷变(一)第63章 赏雪(一)第228章 京城风起(六)第68章 道观偶得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269章 南梁(五)第160章 生波(二)第30章 第一天上课(上)第160章 生波(二)第60章 糟心的谢简第87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下)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84章 母女相见(上)第9章 一见钟情(下)第51章 年前(一)第87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下)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250章 乱世起(一)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68章 道观偶得第258章 乱世起(九)第173章 瑶姬庙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第80章 瑶姬传人第7章 书房谈话第58章 婆媳烦恼(上)第147章 京城风云(四)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52章 年前(二)第107章 见面第92章 失态的秦纮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32章 波澜又起(一)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78章 千里托孤(五)第266章 南梁(二)第249章 平城大乱(十二)第228章 京城风起(六)第241章 平城大乱(四)第133章 最后的退路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36章 风生水起(三)第85章 母女相见(下)第256章 乱世起(七)第161章 生波(三)第263章 暂时的安定(五)第20章 回京城第23章 书房议事第177章 千里托孤(四)第104章 敌袭(下)第257章 乱世起(八)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观第187章 夫妻情话第155章 秦家新妇(一)第61章 过年第193章 铸金人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239章 平城大乱(二)第62章 赫连凤容第283章 宫廷琐事(五)第68章 道观偶得第95章 驿站逃离(二)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30章 第一天上课(上)第195章 奔丧(上)第186章 封爵赐名第201章 弟妹们的婚事(四)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第263章 暂时的安定(五)第45章 秦家往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