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

有了秦纮的陪伴, 谢知精神便恢复了许多, 至少有他在,谢知没法子一个人胡思乱想。秦纮担心她身体, 也不让她处理琐事,只让她专心管高句丽事宜, 别的事务都由他来解决。

谢知看着绯樱传回的消息, 高句丽后宫太妃、王妃、淑媛三方人马斗的人仰马翻, 太妃一心一意支持儿子、王妃想要弄死新王和太妃自己上位,刘淑媛则一心一意想要弄死王妃,自己当王妃。谢知失笑不已,她那会评价拓跋曜后宫是庙小妖风大, 水浅龟鳖多, 现在想想她真看低魏国后宫了。

魏国好歹是一帝国, 拓跋曜虽然穷、抠门, 可人家好歹把钱都用在养兵上, 把自己的兵养得兵强马壮, 也没有外债, 而高句丽就那么小的地方,皇帝穷得连孩子都快养不起了,居然还能引来这么多女人争斗。谢知微微撇嘴, 可惜这世道不许女人出头, 不然这些人才哪里需要在后院这一亩三分地斗的热火朝天。

“阿菀你为何还要借钱给高句丽?”秦纮看到暗叹传来的密报, 忍不住扬眉看着妻子, 他不觉得妻子对高句丽心软了, 她要心软一开始就不会动手。可现在高句丽动乱至此,阿菀再借钱能收回本钱吗?

谢知说:“我要不借钱给他们,他们又怎么有底气乱来?而且我也不是白给的,他们用人口和粮食来换的。”在高句丽王和几个大贵族心目中谢知是有求必应的大财神,一点人口、几座荒山就可以让谢知借出大量的金银,他们干嘛不借?

人口、粮食、土地,都是国之重器,这些东西都可以用来换金银,他们离覆灭也不远了。高句丽很多年没打仗,国内人口众多,谢知最缺的就是人口,这点金银换人口、土地不亏。

秦纮轻拍谢知的手:“放心,他们逃不了你的债。”谢知觉得高句丽支付的粮食和人口足够抵押她借出去的钱,可对秦纮来说,一点人口、粮食、土地可不够,他要的是整个高句丽,那些勋贵是他第一个收拾对象。

谢知自然明白秦纮的言下之意,以前这些事她向来不管,五哥在外面做什么她只做到心里有数,却从不过问,而现在不能如此了。谢知轻啜一口清水,既然她想要图谋那个位置,还不想以后被人架空,那很多事她就必须去做。

夫妻两人商量了一会公务,秦纮便轻抚着谢知的肚子问:“累吗?孩子闹腾吗?”

谢知摇头说:“不累,他很乖。”

“孩子的小名你想好了吗?”秦纮问谢知,他离开时阿菀还没想好他的小名,现在应该想好了吧?

“还没想好,等孩子生了再说。”谢知也不是不重视肚子里的孩子,而是这段时间她实在太忙,没什么时间静下心来想孩子的名字,而且她还不确定孩子的取名权是否在他们手上,所以还是等孩子生了在想,“等他出生,我肯定马上能想到他的小名。”

秦纮莞尔,同时也想到了阿生出生时的情况,他揉了揉额头,拓跋曜还在打仗,应该是没精力顾及他们这边。

因魏国和梁国正打的如火如荼,高句丽的风起云涌并未在魏国引起太大的风波,正如谢知所料,留守京城的那几个老臣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对高句丽内乱置之不理,只要他们不乱到魏国边境即可。

同时公主府的谢简也收到谢知的来信,得知了郗家的事,谢简冷笑一声,见风使舵是世家的特性,可无耻到郗家这程度的还是极少见的。

谢洵也不敢相信自己所见,他匪夷所思的问谢简:“郗家真派人去找阿菀了?他们怎么能去找阿菀?”他们怎么能去找阿菀?平城有大哥、怀荒有阿姊,他们中哪一个不比找阿菀好?谢洵有些羞愧,等阿狼回来会怎么看他们?看阿菀?

谢简淡淡道:“许是觉得她年幼面薄,拉不下面子回绝他们。”不过孙女会收留郗家人倒让他很意外,这丫头到底打什么主意?还有高句丽怎么会突然内乱?谢简揉揉眉心,他是知道秦家跟高句丽关系的,是故他怀疑这次高句丽内乱跟秦家有关,看来他们已经开始出手了。

谢简现在最想知道的是,这件事阿菀插手了多少。是完全由她来做主?还是秦纮走之前留了后手,只要她下个命令即可?谢简微微摇头,否决了后面的想法,高句丽再怎么说也是个强大诸侯国,想要它有内乱,绝对不是秦纮留几个后手就能解决的,这期间必定要有人坐镇下令,孙女绝对是掌事人之一。谢简面上浮起淡淡的笑意,果然只有孙女从来没让自己失望过,知道权利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权利。

“他们就会欺负阿菀!”谢洵忿忿起身,“我要去趟建德。”他要把郗家那些人带回来,郗家是自己的外家,他收留他们无可厚非,怎么都轮不上阿菀这个外嫁的孙女操心。

谢简眉头微扬,欺负阿菀?郗家要有哪个本事,会被人逼着逃到魏国来?“平城有你大哥在,你急什么?”

谢洵闻言一怔,他这才想起大哥现在离阿菀很近。

谢简道:“不过你是要去一趟建德,你去打听下高句丽的事。”

谢洵随口说:“高句丽能有什么事?”说完他顿了顿,迟疑的看着谢简,“您怀疑高句丽的内乱是秦家暗中出手?”

谢简微微颔首:“高句丽先王是秦家一手扶植起来的,秦家在高句丽经营那么多年,还能没几个人手?要是没人幕后操纵,高句丽能在短短一个月之内接连爆发内乱?他们还没到这程度。”一个国家要是接连爆发内乱,就说明他们离亡国不远了,高句丽远没到那个程度。就是现在的梁国,谢简都不觉得他们到这程度。

“可是我听阿菀来信说,这段时间阿狼都在扶桑,秦将军也忙着调兵遣将的事宜,他们哪来的人手做这些事?”谢洵说,他倒不是怀疑侄女的能力,而是他从来没想过自己娇滴滴的侄女会出手覆灭一个国家。

“所以我让你亲自去一趟,问清楚她在里面做了什么。”在谢洵眼中谢知还是没长大的小宝宝,可谢简向来不敢小觑这孙女,这丫头向来走一步算十步,七八岁的时候就能在宫里安插人手,十来岁就能算计当朝太后。后来更是连金山银山都找出来了,她连造反都赶,还有什么不敢的?

谢洵张口结舌的看着谢简,“您是说——”

谢简斜睨了儿子一眼,“她这些年也让你做了什么不少事,这事是不是她做的,你心里没数?”说来阿菀对他比对自己亲多了,做什么都不瞒这蠢儿子,她没嫁人都能算计崔氏了,这蠢儿子怎么还觉得他侄女是那种养在深闺的娇娇女?

“是,可——”阿菀是让自己做了什么事,可那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她可从来没说过她要对高句丽下手。谢洵也不是傻子,他灵光一闪,倒吸一口凉气,“父亲,你是觉得秦家已经准备动手了?”

谢简摇头,“如果陛下这次南征成功,他的威望将无人可及,秦家绝对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动手,他们应该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谢洵说:“可高句丽就在我们边上,要是他们真去了高句丽,陛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高句丽跟柔然一眼,都是北面的心腹之患,要不是陛下一心南征,暂时放松对北面的辖制,北面哪有这么多年的太平?等陛下攻下南朝,恐怕缓过气来,下一步就要收拾高句丽,秦家这是想借高句丽对抗魏国?

谢简蹙眉,高句丽、柔然是魏国北面的心腹之患,这两个地方实力都不弱,可再不弱他们也不可能反攻入中原,以秦家父子的城府和心计,应该不至于蠢到想借高句丽来对抗魏国,可若说他们没反心,谢简第一个不信,“我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你去一趟就全知道了。”

谢洵立刻起身说:“我这就去收拾行李。”

谢简喊住儿子,“等等。”

谢洵回头看着父亲,谢简说:“你再带几个人去平城让你大哥安置。”

谢洵一愣,脱口问道:“难道谢家也派人来这里了?”

谢简微微颔首,“你叔叔送了几个孩子过来,如果那些真有什么万一,这些孩子好歹能给我们谢家留一份香火。”谢简说的叔叔就是谢氏在南朝的族长,他三个月前就派人送了几个幼儿过来求谢简收留。谢简觉得他们留在京城太惹眼,还是送到长子那里去更好。

谢洵默然,半晌才点头说:“我会把他们平安送到大哥手上的。”

谢简道:“郗家那些人你也全送到你大哥那里,没听过出嫁女还要收留外祖母的娘家人,我们谢家又不是死光了。”

谢洵跟谢简想到一处,郗家那些人还是送到大哥那里最好。他叹了一口气,他很想阿娘,也不想抹黑阿娘的娘家人,可是阿娘的那些娘家人真没几个上得了台面的,“我听说阿菀又有了,不知她什么时候生。”

谢简说:“你走之前去你母亲那里一趟,她应该会让你带东西给阿菀。”

“是。”谢洵应声。

第254章 乱世起(五)第227章 京城风起(五)第184章 养寇自重第264章 暂时的安定(六)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30章 第一天上课(上)第255章 乱世起(六)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0章 各自算计(上)第10章 各自算计(上)第137章 风生水起(四)第142章 风生水起(九)第7章 书房谈话第144章 京城风云(一)第193章 铸金人第89章 母女谈心第274章 宫廷变(五)第106章 逃命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93章 暗中筹谋第143章 风生水起(十)第278章 尘埃落定第11章 各自算计(下)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第51章 年前(一)第18章 夫妻闲话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230章 京城风起(八)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112章 守城(四)第269章 南梁(五)第161章 生波(三)第283章 宫廷琐事(五)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44章 平城大乱(七)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208章 太子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80章 宏图初议(一)第171章 牛痘活体试验(上)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244章 平城大乱(七)第24章 内宅琐事第149章 婚礼(上)第50章 被驯的拓跋曜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产第180章 宏图初议(一)第265章 南梁(一)第156章 秦家新妇(二)第21章 到家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21章 到家第49章 宫中琐事(下)第229章 京城风起(七)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60章 糟心的谢简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21章 到家第255章 乱世起(六)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56章 秦家新妇(二)第2章 流亡北朝第235章 京城风起(十三)第13章 诚意(下)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79章 千里托孤(六)第261章 暂时的安定(三)第137章 风生水起(四)第96章 驿站逃离(三)第46章 陈留教女第38章 步六孤将军府(中)第12章 诚意(上)第62章 赫连凤容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108章 母女谈话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观第108章 母女谈话第242章 平城大乱(五)第179章 千里托孤(六)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242章 平城大乱(五)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242章 平城大乱(五)第179章 千里托孤(六)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131章 翁婿夜话(下)第145章 京城风云(二)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272章 宫廷变(三)第11章 各自算计(下)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208章 太子第66章 谢修尚主第7章 书房谈话
第254章 乱世起(五)第227章 京城风起(五)第184章 养寇自重第264章 暂时的安定(六)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30章 第一天上课(上)第255章 乱世起(六)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0章 各自算计(上)第10章 各自算计(上)第137章 风生水起(四)第142章 风生水起(九)第7章 书房谈话第144章 京城风云(一)第193章 铸金人第89章 母女谈心第274章 宫廷变(五)第106章 逃命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93章 暗中筹谋第143章 风生水起(十)第278章 尘埃落定第11章 各自算计(下)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第51章 年前(一)第18章 夫妻闲话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230章 京城风起(八)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112章 守城(四)第269章 南梁(五)第161章 生波(三)第283章 宫廷琐事(五)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44章 平城大乱(七)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208章 太子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80章 宏图初议(一)第171章 牛痘活体试验(上)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244章 平城大乱(七)第24章 内宅琐事第149章 婚礼(上)第50章 被驯的拓跋曜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产第180章 宏图初议(一)第265章 南梁(一)第156章 秦家新妇(二)第21章 到家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21章 到家第49章 宫中琐事(下)第229章 京城风起(七)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60章 糟心的谢简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21章 到家第255章 乱世起(六)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56章 秦家新妇(二)第2章 流亡北朝第235章 京城风起(十三)第13章 诚意(下)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79章 千里托孤(六)第261章 暂时的安定(三)第137章 风生水起(四)第96章 驿站逃离(三)第46章 陈留教女第38章 步六孤将军府(中)第12章 诚意(上)第62章 赫连凤容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108章 母女谈话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观第108章 母女谈话第242章 平城大乱(五)第179章 千里托孤(六)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242章 平城大乱(五)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242章 平城大乱(五)第179章 千里托孤(六)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131章 翁婿夜话(下)第145章 京城风云(二)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272章 宫廷变(三)第11章 各自算计(下)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208章 太子第66章 谢修尚主第7章 书房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