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陈留教女

秦宗言、谢兰因一到公主府,就被远远等着谢洵、谢灏迎到正院, 正院里陈留、谢简等候多时。

谢宁馨先给秦宗言、谢兰因见礼, 然后清脆喊谢兰因:“阿姊。”她很喜欢二姐,聪明漂亮又气质出众, 一样都是爹的女儿, 她怎么就不能像点二姐呢?

“宁馨。”谢兰因笑着轻顺谢宁馨的头发, 她很喜欢这个异母妹妹,天真开朗, 跟继母一样都是好人。

“还没用膳吧?我们先用了早膳再说。”陈留和善道,魏国对男女之防没梁国那么严重, 招待男客也不用男女分开。

一家子难得其乐融融的吃了一顿饭, 连食不言的规矩也暂时放下, 众人欢快得闲话,当然大部分时候还是陈留和谢兰因说话, 三个男人陪同,谢洵、谢宁馨和几个庶妹、谢知、谢大郎、二郎是插不上嘴,众人皆低头默默的进食。

陈留看着举止有度的秦纮, 她忍不住问秦宗言:“五郎年纪也不小了, 你有看中什么人家吗?”

秦宗言道:“暂时还没有,阿狼也才十岁, 等到十五六岁成亲也不迟。”秦家虽已鲜卑化,可到底还带了些汉人习气, 不会成亲太早, 要不是他们是武将世家, 秦宗言甚至想让儿子二十成亲。他十二岁成亲,十三岁有长子也是无奈之举。

鲜卑流行早婚,但陈留两任丈夫都是汉人,她也知道汉人的习俗,她也没准备让宁馨早嫁,“成亲可以晚一点,但是未婚妻要早点找,晚了就挑不到好的。”她已经开始给宁馨看未婚夫人选。

秦宗言颔首,对陈留笑道:“我会留意的,不过还是要阿狼自己看中。”

陈留满意的点头,“那是。要自己看中才好。”说着责怪的斜了谢简一眼,显然是怪他跟谢灏莫名定下谢洵婚事,她连独孤十三娘都没相看过。

谢简笑而不语,像他们这样的人家,看不看中对象又如何?反正不可能自主选择,男人娶妻哪有嫁女那么麻烦?

谢兰因瞄了一眼谢洵,见他满脸微笑,面上并未即将成亲的喜气,但也没有沮丧,看着跟寻常无异,谢兰因心中更忧愁了。待众人进完早膳,男人去前院书房说话,谢兰因迫不及待的问起陈留独孤十三娘的性情。

谢洵这门亲事把陈留也砸懵了,她前几天还提醒过谢简该给二郎找妻子,没想几天后他跟谢灏就把阿虎的亲事给决定了。跟谢知一样,陈留对独孤家女人感观都不好,她自己也没文化,可她并不引以为荣,反而一直督促女儿看书,虽然女儿跟她一样不好学。但不代表她厌恶才女,她对谢兰因印象如此好,也是因为谢兰因是才女。

“独孤十三娘一年前才来京,平时也不大外出,她的脾气性情我也不了解。”陈留如实说,“我也在派人打听,不过我听说独孤十三娘母亲是赵郡李家的女儿,她是独孤雄夫妻带大的,据说跟父亲一样喜好读书。”如果传闻确实,陈留稍稍放心些,阿虎性子单纯,也喜欢读书,夫妻两人有共同的爱好就好。

“要是能见独孤十三娘就好了。”谢兰因喃喃道。

“这有何难,我都跟李夫人约好大三日后在法华寺见面,那时我们一起去。”陈留说。

谢宁馨和谢知同时仰头期待看着各自的阿娘,陈留、谢兰因莞尔,陈留道:“到时家里女孩子都去,都去认认你们未来阿嫂、小婶。”

两人顿时笑开,谢知是真想看独孤十三娘,而谢宁馨则欣喜可以出去玩。

谢兰因又问:“母亲,我记得阿虎有个房里人?是不是先把她先打发了?”这个房里人还是陈留征求谢兰因意见后才送到谢洵身边,这也是陈留和谢兰因的无奈之举。

谢洵一人独居在外,谢兰因远在怀荒、陈留是继母,两人都没法照顾他,谢洵又是半大不小的年纪,派个乳母过去也不合适,陈留就从身边女官中选了一个温柔稳重的过去伺候谢洵。女官比谢洵年长五岁,清秀可人,伺候谢洵很精心,陈留和谢兰因对她很满意,时常有打赏,根据仆妇回话,谢洵是一年前将她收房的。现在人家姑娘都要嫁进来了,是不是也该通房打发走了?

陈留诧异的问:“为何要打发走阿何?她做错了什么?”

谢兰因说:“我想独孤小娘子要嫁进来了,总不好有个通房碍她眼。”谢兰因也没操持过别人的婚事,也不知道别的人家是如何做的,她就听大母说过,当年她阿娘进门,她就是这么做的,果然婚后她阿娘跟阿耶夫妻很恩爱,要不是后来出了那么多事,爹娘说不定一辈子都是恩爱夫妻。

“通房有什么碍眼?”陈留嗤之以鼻,“驸马都有通房,他独孤家比皇家还厉害?”她见谢兰因满脸震惊,她奇道:“你不是也没把郎子的侍妾通房打发了吗?为何一定要把阿虎通房打发走?”秦宗言这些年没有新收女人,但也没有把身边侍妾通房打发,显然阿镜不是善妒之人,既然如此,她为何还要打发走阿虎的通房?

“夫君不一样,我身子也不大好。”谢兰因说,夫君的妾室都生育有子女,她怎么能把她们打发走?再说她不愿意再生,夫君也顺着她的意思,谢兰因就更不会管他纳妾生子了,她不想生不能压着别人不生。而且谢兰因有时候真有点怕秦宗言,宁愿他去找侍妾,也不要他天天缠着自己。

“有什么不同?”陈留不以为然,“你就确定独孤氏能生孩子?”她见谢兰因欲言又止,她笑道:“我知道大姑娘想让阿虎夫妻恩爱,但是我们是阿虎的亲人,又不是独孤氏的亲人,哪里能为了独孤氏委屈阿虎?”

她看谢兰因还是一脸孩子气,想到秦宗言的长子都要成亲了,就替谢兰因操心,她这是被秦宗言护得太好,还把自己当孩子,这样怎么跟儿媳妇相处?“二娘子我说几句话,你要觉得不对,听过就算,也别放在心上。”谢兰因现在是家中排行第二的女儿,所以陈留都叫她二娘子。

“您尽管说,我祖母和姑母走得早,也没人教我这些,母亲肯教我是疼我。”谢兰因诚恳道,她说的也是实话,她为人处事是叔祖和阿兄教的,他们是男人就算偶尔提点她内院的事,也不会像陈留那样手把手的教,他们也想不到。

陈留被谢兰因哄得眉开眼笑,要不她怎么喜欢谢兰因呢?这孩子就是会说话,“我们做婆婆的,不故意为难儿媳,想着儿子儿媳夫妻和睦,就是儿媳的福气。从来没听过为了儿子委屈儿媳妇的。独孤小娘子今年才十二岁,来年出嫁也才十三岁,还是半大的孩子,哪会伺候人?

阿何伺候阿虎好好的,阿虎也习惯她了,没了阿何,独孤氏照顾不好他怎么办?当然以后他们夫妻感情好了,阿虎主动想要打发阿何,我们也乐见其成,毕竟小夫妻好才是正理。二娘子你说对不对?”

谢兰因不由自主的点头,这话听起来没错,“我就是不想让独孤小娘子心里有隔阂。”

“除了那些娶不起妻的庶人,天底下哪个男人身边没个通房?就是我们公主下降驸马,也只听过公主打发通房,没听过驸马主动打发通房的事。且阿虎身边多清净,这么多年只有阿何一人,你去打听打听谁家小郎君有阿虎那么自爱?”陈留自豪的说,她这两个儿子人品是没话说的。

“自古斗米养恩,担米养仇,这话说在夫妻之间也一样,你对独孤小娘子太好,还没入门就打发通房,等她入门,要是做了让她不顺心的事,她还要记恨你。独孤家要是想要个听话老实的夫婿,就不要找我们谢家。

我将来就要给宁馨找个这样的夫婿,所以我也不会让宁馨嫁高门,找个疼她的夫婿,宠她一辈子。天下哪来两全其美的事?”陈留说着疼爱的看着傻乎乎听着两人谈话的谢宁馨。

陈留只是没谢简那么老奸巨猾,而不是傻子,独孤雄为何愿意将女儿许给谢灏给填房?还不如因为谢简是太傅,将来必然是简在帝心的人物?天和帝驾崩,圣上的外家有等于无,独孤家若还想再做外戚,必然要跟圣人加深关系,跟谢家联姻是他们最好选择。没有独孤十三娘,阿虎也不愁娶不到别的贵女,为何尚未成亲就急急摆出一副体贴新妇的模样?

厚道点的人家会感激夫家讲理,不知分寸的人家只当他们谢家是怕了独孤家。就陈留这些年对独孤氏的了解,哪怕独孤雄夫妻会感激他们厚道,独孤家别的人也会认为他们畏惧独孤家权势才如此。

所以婚后给新娘一个下马威是必须的,不然将来不好相处。当然这些年陈留不会跟谢兰因多说,阿镜什么都好,就是心太善,什么都为别人着想,她怎么不想阿虎是她亲弟弟。有弟弟才有弟妹,没有弟弟,弟妹只是陌生人。

谢宁馨再娇憨也知道害羞,她捂住小脸,“阿母!”

陈留和谢兰因皆笑了,谢兰因道:“有母亲掌眼,一定能给宁馨找个好夫婿。”

谢知感慨如果古代婆婆都能跟祖母一样讲理,世间婆媳矛盾也会少很多。

陈留又提醒谢兰因:“将来秦家儿郎媳妇进门,你也端起婆婆的架子,该让儿媳伺候的地方就伺候,尤其入门前几年更是要立规矩的时候,不然儿媳将来不会尊重你。夫妻间的小矛盾你也别参合,大事就交给秦将军,让他去处理,他年长,又是男人,比我们女人会处理事,”

谢知差点笑出来,这不是教阿娘享受做婆婆的款,不要承担做婆婆的责任吗?

谢兰因肯定不会给儿媳做规矩,但是不妨碍她多听听陈留说怎么当婆婆。

屋里几个大小女人听得认真,不知道屋外谢简、秦宗言、谢灏、谢洵站在门外,进去也不是,走也不是。当着秦宗言的面,听妻子教女儿怎么摆婆婆谱,饶谢简是老狐狸都觉得有些尴尬。

还是秦宗言笑道:“岳母难得见阿镜,就让她们好好聊聊吧。”

谢简轻咳说:“阿镜被我宠坏了。”

“阿镜很好,怀荒太偏僻,阿镜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岳母能多教阿镜一些就更好。”秦宗言不反对陈留教阿镜这些,虽然他觉得陈留杞人忧天,他不觉得他儿媳妇中有人敢对阿镜不敬。

结果这一日大家出发都晚了,谢兰因是跟陈留说了半天,商议好该怎么置办谢洵亲事才离去,秦宗言则跟谢简、谢灏谈了半天事务,谢知、谢洵全程旁听,谢知听了满肚子八卦心满意足。谢洵则被三个男人轮流教导,教导他齐家之道,怎么跟妻子侍妾相处,听得他觉得自己三观又被打碎重组了一遍。嗯,这句话是阿菀教他的,他觉得这话特别适合形容父兄和姊夫在教导他时候的感觉。家里他就觉得阿菀跟他最谈得来。

等秦宗言带妻子、儿女离开谢家都是午时过后,谢知长这么大,第二次出远门,第一次她还是没断奶的奶娃娃,这一次她能说话、能走路,跟抱着乳母走马观花不同,秦纮还带着她骑了一段马,谢知兴奋的小脸通红,连防晒都耽搁了,下马时还依依不舍的拉着缰绳想继续玩。

秦纮被她可怜兮兮的目光看得差点心软,但想到小姑娘前天才逛半天街,早上就爬不起来,他哪里敢多带她骑马,温言软语的跟她商量:“我明天再带你骑一圈好不好?今天阿菀该休息了。”

谢知也不是不讲理的人,想到自己的小身板,她乖乖的答应,还不忘跟秦纮确定:“五哥哥,我明天还想骑马。”

“明天一定带你骑马。”秦纮认真的保证。

谢知对他甜甜一笑:“五哥哥你真好。”她以前就希望有个能把她宠上天的大哥,时常让爸妈给她生个大哥,奈何爸妈从来不理她。家里倒是有堂哥,但是大堂哥比她大好多岁,小堂哥只比她大一岁,小时候天天跟她打架,打不过她就哭着找阿公、太太告状,要有多糟心就糟心,所以谢知一直觉得对妹妹好的哥哥都是书本里的,没想到了古代还能碰到这么一个哥哥,还是跟她没血缘关系,谢知对秦纮笑得越发甜美。

秦纮只带过庶弟,没带过庶妹,都不知道小女孩这么天真可爱,他暗忖回去要不要对庶妹也好一点,小女孩比弟弟好玩多了,他那些庶弟要有多糟心就多糟心,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塞回阿姨肚子里。

秦宗言说着带谢知去看小庄子,就没食言,住在别庄的两天带她去看了好几处地方,都是在他别庄附近的小庄子。谢知说要贫瘠点的地方,秦宗言还当她是说笑,但没想小姑娘真得只看贫瘠的土地,最后选的三处地方,两处是凹凸不平的山地,一处倒是地势平坦,但土地贫瘠。

秦宗言很怀疑这种地方能有什么产出,可见小丫头满脸坚持,也就随她去了,反正亏也亏不了多少钱。谢知还问秦宗言借了一个斥候,请斥候把她庄子上的地形、有多人口都探明,最好地形多个沙盘。

谢兰因怕秦宗言多想,故意没好气道:“你当你在养兵作战呢。”

谢知振振有词的说:“兵法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想庄子赚钱就要这样。”

秦宗言被小丫头逗得直笑:“可惜阿菀是女孩子,不然我又多了一个武勇的儿子。”

谢知骄傲道:“武勇儿子有什么稀罕,我文武双全。”

“哈哈——”秦宗言和秦纮被她逗得大笑。

谢兰因也啼笑皆非,她怎么记得自己小时候没那么多鬼主意。

三天时间说短也不短,但绝对不够谢知仔细规划小庄子,谢知也不急,这几处小庄子基本都是荒地,她可以慢慢规划,等过年她就有空,可以来庄子上仔细规划。谢知和继父母亲回来时,还带大家去看她第一个小庄子,看到满庄子的小兔子谢兰因都愣住了,她从来不知道兔子能家养。

倒是秦宗言饶有兴致的看着养在木笼子里的小兔子,“这些兔子不会把木板咬断吗?”

“不会,它们要磨牙用磨牙棒。”谢知指着笼子里一根根竖起的木棒,这是她给兔子准备的磨牙棒,有磨牙棒就不怕兔子啃笼子。

“底下的沙子是什么?”秦纮问,谢知的木笼子都是悬空的,下面垫了一层厚厚的沙子一样的东西,养了这么多兔子,气味也不是很难闻,秦纮没养过兔子,但他跟秦宗言都看过慕容家的马场,那气味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

“这些不是沙子,是木屑、稻屑和泥土混合搅拌的。”当然还有谢知用淘米水自制的EM菌液,这是做发酵床的关键。她现在的发酵床肯定不能跟现代比,但是条件简陋,也只能凑合。谢知当初弄这些时候,还打着要做脂粉的借口,结果发酵时散发的馊味,熏了满院子,差点让阿罗叫人丢了。

不过兔场用了这种简易版的发酵床后,明显减少了不少劳动力,等兔子养肥出笼后,下面的发酵床还能用来养肥土地。谢知这庄子贫瘠,有了这些肥料后,她庄上小麦、栗米的收获比以往多了些。等谢知山坡山的大|麻和苎麻长成后,她就请人织麻布当地膜,届时冬天说不定也能种蔬菜。

“为什么要把这些铺在地上?”秦纮问。

“这样不臭啊。”谢知皱着小脸看着秦纮,五哥为什么一定要问自己这种问题?作为男神他不是应该吸风饮露,不食五谷么?问这么接地气的问题,幻想都破灭了好么。

“那你怎么想到用木屑铺地面的?”秦纮继续追问,为什么慕容家牧场气味如此难忍,还这么脏。

谢知:“……”五哥你确定要跟我讨论这种问题吗?谢知撇嘴说:“五哥难道不用吗?我们都用香屑,兔子没必要这么讲究,就用木屑么。”

秦纮突然脸一红,他只是奇怪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但听阿菀这么一说,他又觉得兔子跟人还真像,他四处转了一圈说:“这个木屑好,等兔子出笼了,下面泥土还能当地肥。”

一旁伺候的农人道:“五郎君说的是,我们去年就是用这些当地肥的,今年粮食都多收了几斗。”

秦宗言和秦纮若有所思,谢知暗忖你们不会要照本宣科养牲口吧?你们没有EM菌液,不能做发酵床,但是他们估计也不会养兔子,养别的牲口,不弄发酵床说不定也行。

秦宗言和秦纮逛了一圈谢知的小庄子,第一个感觉就是干净,非常的干净,虽然都是泥地,可路上干净的只有石头、青草,并无别的污物,两人问了庄头才知道谢知不许庄子上的人随意解决五谷轮回,连牲口都不许,一旦牲口拉了一定马上铲走。

庄上佃户一开始还不习惯,但是小娘子娇气,庄子不干净就叫人整改,哪家不肯改就不要他们当佃农。谢知给钱大方,赋税也不高,又身份尊贵,谁敢违背她的意思?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都习惯了。

秦宗言、秦纮若有所思的互视,难怪小丫头一心想要买小庄子,这个小庄子还真被她整改的不错,有点管家理事的能力,看来小姑娘讲究也有讲究的好处。

谢知则看着兔子下面的发酵床思忖明年用这些发酵床养蚯蚓,养了蚯蚓就能养鸡鸭鱼,还能养猪。猪跟牛羊不一样,牛羊食草,猪是杂食动物,光吃猪草可养不肥。养猪也不用建造猪圈,做一样的发酵床好了,让猪在沙地里生长,比猪圈还方便省事,等猪出圈,她还能在猪圈里种一回蔬菜。思及自己将来的计划,谢知就干劲满满,即使古代没有疫苗,养殖业容易死牲口也不怕,这年头做什么容易?种地更辛苦,对土地要求还高。

谢兰因则注意到谢知庄上大部分女子都在织布,不是在织麻布,就是织兔麻衣,她好奇的问女儿:“你让人织这么多布做什么?”

“交赋税啊。”谢知说。

谢兰因:“……”这话没毛病。

谢知才不告诉阿娘,庄子上的特产兔麻毛线销路有多好,才卖了一个月,就几乎把她一年的存货都卖空了,等来年她庄子规模扩大,她就专门做兔麻毛线。薄利多销,适合她现在想低调赚钱的情况。

因手上有了四个庄子,谢知心情很不错,哪怕上课时候她脸上都带着笑容。等中午跟拓跋曜进膳,她还是笑眯眯的,就是吃饭速度比以往快不少,吃完也不肯午休,跟拓跋曜告假说下午要回家。

拓跋曜放下茶盏,不动声色的问:“去哪里?”他认真反省,是不是对小丫头太纵容,放她三天假都把她心放野了。

“去法华寺看未来的小婶。”谢知说。

“那是你们家长辈的事,与你何干?”拓跋曜没好气道。

“当然有关系,那是我未来的小婶,万一相处不来怎么办?”谢知嘟嘴说。

“放心,独孤十三娘是独孤家的奇葩。”拓跋曜眉眼也不抬的说,要不是他父亲死的太早,独孤太妃都准备送独孤十三娘入宫。天和帝一直没立后,独孤十三娘身份尊贵,又汉化极深,肯定能得天和帝喜爱,可惜天和帝驾崩太早。

谢知咳了一声,她知道奇葩是赞美独孤十三娘的话,但是被拓跋曜这么一说,她好想笑怎么办?

拓跋曜见她眉眼弯弯,想到她向来亲近谢洵,心中一软,脸上依然面无表情的问:“那你明天会不会还请假?”

谢知连忙保证:“不会了,明天家里再多事我都不请假。”

“去吧。”拓跋曜说。

谢知起身道:“多谢曜哥哥。”

拓跋曜哼了一声,有事叫曜哥哥,没事就是陛下,坏丫头就会打蛇上棍。

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3章 书房议事第208章 太子第97章 驿站逃离(四)第252章 乱世起(三)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第193章 铸金人第230章 京城风起(八)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157章 秦家新妇(三)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54章 暂时离别第224章 京城风起(二)第234章 京城风起(十二)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17章 兰因成亲第90章 大赫连氏第277章 宫廷变(八)第256章 乱世起(七)第21章 到家第239章 平城大乱(二)第87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下)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34章 波澜又起(三)第87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下)第282章 宫廷琐事(四)第199章 弟妹们的婚事(二)第103章 敌袭(中)第195章 奔丧(上)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产第45章 秦家往事(终)第185章 生产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153章 谢知的规划第185章 生产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268章 南梁(四)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260章 暂时的安定(二)第16章 试探第67章 崔明珠怀孕第142章 风生水起(九)第66章 谢修尚主第78章 打拐(上)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85章 母女相见(下)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95章 驿站逃离(二)第233章 京城风起(十一)第232章 京城风起(十)第95章 驿站逃离(二)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96章 奔丧(中)第267章 南梁(三)第141章 风生水起(八)第107章 见面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57章 谢知的底牌(下)第135章 风生水起(二)第83章 别后重逢第110章 守城(二)第104章 敌袭(下)第18章 夫妻闲话第62章 赫连凤容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208章 太子第193章 铸金人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269章 南梁(五)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256章 乱世起(七)第111章 守城(三)第32章 波澜又起(一)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章 宫乱第274章 宫廷变(五)第69章 如何扬名第22章 入宫第113章 守城(五)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96章 驿站逃离(三)第145章 京城风云(二)第161章 生波(三)第219章 内院准备第235章 京城风起(十三)第230章 京城风起(八)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9章 一见钟情(下)第71章 姐妹情深
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3章 书房议事第208章 太子第97章 驿站逃离(四)第252章 乱世起(三)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第193章 铸金人第230章 京城风起(八)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157章 秦家新妇(三)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54章 暂时离别第224章 京城风起(二)第234章 京城风起(十二)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17章 兰因成亲第90章 大赫连氏第277章 宫廷变(八)第256章 乱世起(七)第21章 到家第239章 平城大乱(二)第87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下)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34章 波澜又起(三)第87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下)第282章 宫廷琐事(四)第199章 弟妹们的婚事(二)第103章 敌袭(中)第195章 奔丧(上)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产第45章 秦家往事(终)第185章 生产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153章 谢知的规划第185章 生产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268章 南梁(四)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260章 暂时的安定(二)第16章 试探第67章 崔明珠怀孕第142章 风生水起(九)第66章 谢修尚主第78章 打拐(上)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85章 母女相见(下)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95章 驿站逃离(二)第233章 京城风起(十一)第232章 京城风起(十)第95章 驿站逃离(二)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96章 奔丧(中)第267章 南梁(三)第141章 风生水起(八)第107章 见面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57章 谢知的底牌(下)第135章 风生水起(二)第83章 别后重逢第110章 守城(二)第104章 敌袭(下)第18章 夫妻闲话第62章 赫连凤容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208章 太子第193章 铸金人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269章 南梁(五)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256章 乱世起(七)第111章 守城(三)第32章 波澜又起(一)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章 宫乱第274章 宫廷变(五)第69章 如何扬名第22章 入宫第113章 守城(五)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96章 驿站逃离(三)第145章 京城风云(二)第161章 生波(三)第219章 内院准备第235章 京城风起(十三)第230章 京城风起(八)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9章 一见钟情(下)第71章 姐妹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