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兰因成亲

谢知一觉醒来,睁眼就看见阿娘挑拣着妆匣里的首饰,谢知脚用力一蹬、小手一撑,顺利的翻身对阿娘叫了一声,告诉她自己醒了。

“阿菀醒了。”谢兰因回头抱起趴着的女儿,“阿娘在给你选嫁妆,阿菀喜欢吗?”谢兰因身边的珠宝首饰,都是她离宫前萧赜命人给她准备的,每件都是稀世珍品。

谢知奇怪的看着阿娘,不是阿娘要结婚吗?她应该给自己准备嫁妆,干嘛给自己准备嫁妆?

“阿娘不能一直陪着阿菀了。”谢兰因紧紧的搂着女儿,依依不舍的亲着女儿的小脸,“阿菀一定要乖乖听你大父(祖父)的话,你大父最疼阿娘,他也会最疼你的。”

谢知同情的看着阿娘,她是没体会过现代社会父母对独生子女的疼爱,才会被大父这点微薄的父爱感动。

“阿娘不是想丢下你,可怀荒镇地处偏僻,你不适合在那里长大。你本来就是从南朝过来的,备受歧视,要是再在六镇长大,你就一辈子无法离开六镇。”谢兰因喃喃道:“这样我怎么对得起你阿耶?”

谢兰因也知道女儿根本听不懂自己的话,可一想她要离开女儿了,谢兰因就忍不住想把心里所有的话都跟女儿说,恨不得女儿现在就懂事,把她说的话都记住。

谢知咿咿叫了两声,表示能谅解阿娘,她阿娘还年轻,替父亲守孝一辈子太残忍,嫁给秦宗言也不错,他看起来人还不错,至少对阿娘够尊敬。古代又不是现代,可以自由恋爱,盲婚哑嫁的,只要男方人品好,其他可以慢慢磨合。

“你大父让你做太子妃,阿娘现在想想也不错,同样都是要受气,当了太子妃只要受崔太后的气,当了别人的媳妇要受上面无数长辈的气。”谢兰因说着自己的经历,“阿娘当年也是太子妃,虽然头上压了个老不死,可大部分时候老不死也不会给我受委屈。你要知道,身份越高的人,越喜欢端着,越喜欢显露自己的和善。”

谢知觉得自己被阿娘说服了,在这个时代想要一个男人就守着一个女人太难,反正嫁谁都会遇到种马,与其找个身份低的,还不如找身份最高的一个?没有感情也起码有权势啊。而且魏国皇帝都早死,熬死皇帝,她就是太后。

“阿菀,你要记得,我们女儿家无论嫁给谁,那人待你再好,你心里最重要的一定是自己。”谢兰因看着一朵珠花,神色微微茫然,“这话是你大母(祖母)当年对我说的,她做到了,阿娘现在在做,你将来也要做到。”

大母?阿娘说的是郗大母吗?谢知一直挺好奇祖父母当年发生了什么事。在外人看来,祖父弃妻另娶,亏欠了祖母。可就她看阿耶、阿娘对祖母的反应,感觉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阿娘对祖母态度尚可,至少逢年过节都会召祖母入宫,但要说多亲近也没有。阿耶对大母更冷淡,莫说逢年过节去给大母见礼,就是节礼都不送,他成亲生子都不曾叫郗家人来观礼。

两个哥哥长这么大,都不知道祖母尚在人世。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冷淡,这是跟郗家绝亲了,阿耶这举动让谢知很疑惑,哪怕祖父母已经离婚,名分上郗家已同谢家没关系,他也不是那么狠心绝情的人,其中定有蹊跷。

谢兰因却没准备跟女儿说父母的闲话,她只叮嘱女儿将来一定要好好学习,千万别听人家说的,女孩子只要找个好夫婿就够了。任何时候多读书都不会吃亏的。

谢知深以为然,在和平时期,女人读书的好处或许看不出来,可真出现波折,读过书跟没读过的是两种不同结果,光看阿娘就知道。

就在谢兰因跟女儿一说一和时,门外传来的轻轻的敲门声,谢兰因放下女儿,用布料将首饰盖上,起身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是陈留公主,谢兰因道:“阿娘,你怎么来了?”她侧身请陈留公主入内。

“阿镜见过秦宗言了?”陈留轻声问谢兰因,生怕吓到了长女,这个天仙似地长女总有陈留有种吹口气就会碎了的错觉。

“见过了。”谢兰因点点头。

陈留关切的问:“他说了什么?”

“将军看起来很严肃,也没跟我说上几句话。”谢兰因低声道,并没有说秦宗言给自己送礼,并且答应她一年不圆房的事,她还没忘了小慕容氏是陈留表妹,陈留没有亲妹,表妹跟亲妹也差不多,陈留虽不至于期待他们夫妻失和,也肯定不会乐意看到他们夫妻恩爱。

陈留心中顿时涌上了一股不知是同情还是释然的感觉,她柔声道:“别怕,他不是坏人,不会打人的。”步六孤宗言再薄情有一点也是好的,他从没打过小慕容氏,即使小慕容行事再荒唐,他也顶多训斥她一顿。

谢兰因呆呆的看着陈留,有点不明白陈留的话,秦宗言怎么可能打人?谢兰因被保护的太好,完全不知很多贵妇在家会被丈夫毒打。

陈留见她一脸震惊,顿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她担心的说:“他家里还有这么多妾室、庶子女……”阿镜这么柔弱,她真能应付得来吗?

“步六孤将军元妻过世多年,家中庶子女不也好好的?我按旧例照顾他们便是。”谢兰因说,她不是很在意妾室和庶子女,她是照着皇后标准养大的,最不怕的就是妾室和庶子女,天底下有几户人家有皇宫妾室、庶子女多?即使阿兄生前跟自己恩爱,不纳二色,谢兰因也从不指望阿兄会一辈子只有自己一个。

她不主动让阿兄纳妾,一来是他们感情正是最好时候,她不乐意多个人,二来也是不想阿兄长子的位置被庶子占据。等她生下长子,即使阿兄不提,她也会主动给阿兄选秀纳妃的。

她已经占了太多的好处,再独占帝宠,对自己和儿女都不好,谢兰因不做这么独的事。可惜她还来不及跟阿兄生长子,他就死了。谢兰因现在倒是庆幸阿菀是女儿,若是皇子也不一定能出宫,就算跟她一起逃走,将来也要背负一生国仇家恨。

陈留一想也是,莫说阿妹死后,便是她活着,步六孤宗言不用她插手,就自己的庶子女照顾的很好,她想让谢兰因多照顾阿狼,可又怕谢兰因多想,遂拉着她的手说:“我们去看你的嫁妆和聘礼。”谢简嫁女仓促,嫁妆准备的却不算仓促,很多都是他来魏国这些年收集的珍品。

陈留也不小气,不仅支持谢简给女儿厚置嫁妆,还从自己的私库中取了几样珍品出来给谢兰因贴妆。陈留做到这一步,谢灏和谢兰因对再没隔阂,也真心把她认作继母。

谢简和秦宗言都是雷厉风行的人,一旦定下婚期,两人便以最快的速度行过六礼,最后一礼亲迎举办的很简单,但却很温馨,至少家人都陪在身边,陈留甚至还把她跟谢简的女儿宁馨接了过来,让她参加长姐的婚礼。

谢宁馨今年六岁,相貌跟陈留是一个模子刻下来的,不过她性格比陈留文静,是个有点小害羞的小美人。谢兰因很喜欢这个小阿妹,送了她一只用极品羊脂玉雕成的玉镯。

极品的羊脂玉个头都不大,又天然纯色,很少有人会忍心会把大块的脂玉雕琢成手镯,因此谢兰因送给谢宁馨时陈留都惊了,想要退给谢兰因,谢兰因怎么都不肯收。

对她来说,再好的宝贝都比不上爱女,如果送些东西就能让女儿在谢家过得很好,她不在乎将手上的珍宝送出。即使谢简答应女儿会亲自抚养阿菀,谢兰因也没彻底放心。阿耶是男人,再细心也比不上女人,阿菀还是需要女性细心照顾的。

在谢兰因和秦宗言的成亲当夜,谢简同长子谈了许久。谢灏也是谢简带大的,但谢简娇惯女儿,却不骄纵儿子,谢灏是从来不会像谢兰因一样对谢简没大没小,他大部分时候对谢简还是很尊重。

谢简吩咐长子道:“五年之内,你就在六镇待着,别回京城。”

“为何?”谢灏问,他可以听父亲的话,但他要知道理由。

“因为——”谢简指了指上面,“可能会乱。”

谢灏一惊,但看到父亲淡定的神情,知道他说的乱不是像南梁那种乱,“您确定?”

“不确定。”谢简摇头,“不过五年之后,情况应该会明了些。”就算不明了,他也能跟朝廷上那些人争一争。

“您不需要我过来帮忙?”谢灏问。

“不用。”谢简看着儿子,“我们不需要站一起。”

谢灏说:“您想让我支持天和帝?”

谢简皱了皱眉头,“他没用。”他顿了顿又道,“也不算完全没有,你参加完阿镜的婚礼就去辅佐独孤雄。”

“你改主意了?”谢灏问,之前还让他辅佐秦宗言。

谢简一笑,“是啊,不止我改主意,秦宗言也改了。”

谢灏敏感察觉到父亲跟秦宗言之前有秘密,但他明显还不够资格知道这个秘密,想到秦宗言只比自己大三岁,谢灏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你跟他不一样,也不用跟他比。”谢简看出了儿子心思,秦宗言没有父亲,长子有他。

谢灏自嘲一笑:“我现在也资格跟他比。”在梁国他是太常寺卿,官职还跟秦宗言相当,现在他只是一介平民。

谢简冷然道:“这点就受不住?当年还有人指着我鼻子说,我一辈子都不可能比得过你大父。”

谢灏默然,这是父亲心中的禁忌,阿镜可以说,他说不得。

谢简说:“去了六镇好好照顾你阿妹。”

“我会的。大郎、二郎和阿菀就麻烦您了。”谢灏说。

谢简道:“他们是我孙子孙女,谈不上麻烦。你妻妾都走得早,身边没个人伺候也不像话,我会让公主挑个合适的过来,但继妻别急着续娶,过几年再说。”

“我知道。”谢灏本也没准备太早续娶,他刚到魏国还没崭露头角,能有什么好人家愿意将女儿许给他当填房?还是等他做了一番事业再娶贤妻。

谢简也没准备跟长子聊一夜,见谈得差不多,便他回房休息,谢灏迟疑的喊他:“大人。”

“何事?”谢简嘴上问着,心里已猜到谢灏要跟自己讲什么了。

谢灏说:“阿虎年纪小,行事冲动,您多担待点。”

谢简似笑非笑:“你母亲跟他说了什么?”谢灏沉默不语,谢简淡淡道:“知道了,我会照顾他的。”再蠢都是自己亲儿子,他能把亲儿子怎么样?谢简心中冷嗤,郗氏还是那脾气,天下只有她是最对,旁人都是错的。

谢灏无奈的叹气,父母当年那些事,谁对谁错已说不清,但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阿耶再亏欠阿娘,这些年他也还清了,他和阿镜不欠阿娘也不欠郗家,“阿虎将来会知道您的苦衷。”

谢简失笑,“我有什么苦衷?”他唯一亏欠就是谢家,所以他要给谢家重新开辟一方天地,他要告诉所有人,他不比父亲差。

谢灏欲言而止,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同谢简行礼正要离去,却听屋外响起侍从的通报声,“郎君,京城急报。”

“进来。”谢简吩咐侍从进来,也不避讳儿子,打开急报扫了一眼,就冷冷一笑,“知道他蠢,没想他蠢成这样。”

谢灏抬头扫了一眼急件,上面只写了一行字,“圣人欲禅位于太子。”

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112章 守城(四)第255章 乱世起(六)第12章 诚意(上)第96章 驿站逃离(三)第155章 秦家新妇(一)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64章 赏雪(二)第171章 牛痘活体试验(上)第272章 宫廷变(三)第157章 秦家新妇(三)第134章 风生水起(一)第139章 风生水起(六)第63章 赏雪(一)第47章 法华寺见面第208章 太子第84章 母女相见(上)第91章 秦纮的心事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70章 叔侄谈心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83章 造纸第186章 封爵赐名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183章 造纸第59章 婆媳烦恼(下)第219章 内院准备第130章 翁婿夜话(上)第3章 谢家往事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69章 如何扬名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65章 赏雪(三)第51章 年前(一)第10章 各自算计(上)第266章 南梁(二)第31章 第一天上课(下)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87章 夫妻情话第276章 宫廷变(七)第153章 谢知的规划第85章 母女相见(下)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40章 平城大乱(三)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5章 暖阁叙话(下)第244章 平城大乱(七)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应第171章 牛痘活体试验(上)第114章 守城(六)第278章 尘埃落定第30章 第一天上课(上)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155章 秦家新妇(一)第134章 风生水起(一)第188章 各方反应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产第196章 奔丧(中)第161章 生波(三)第131章 翁婿夜话(下)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72章 宫廷变(三)第240章 平城大乱(三)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154章 暂时离别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63章 赏雪(一)第271章 宫廷变(二)第124章 谁是替罪羊(上)第110章 守城(二)第181章 宏图初议(二)第240章 平城大乱(三)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69章 如何扬名第112章 守城(四)第23章 书房议事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253章 乱世起(四)第270章 宫廷变(一)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90章 大赫连氏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14章 守城(六)第267章 南梁(三)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6章 试探第198章 弟妹们的婚事(一)第22章 入宫第58章 婆媳烦恼(上)
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112章 守城(四)第255章 乱世起(六)第12章 诚意(上)第96章 驿站逃离(三)第155章 秦家新妇(一)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64章 赏雪(二)第171章 牛痘活体试验(上)第272章 宫廷变(三)第157章 秦家新妇(三)第134章 风生水起(一)第139章 风生水起(六)第63章 赏雪(一)第47章 法华寺见面第208章 太子第84章 母女相见(上)第91章 秦纮的心事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70章 叔侄谈心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83章 造纸第186章 封爵赐名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183章 造纸第59章 婆媳烦恼(下)第219章 内院准备第130章 翁婿夜话(上)第3章 谢家往事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69章 如何扬名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65章 赏雪(三)第51章 年前(一)第10章 各自算计(上)第266章 南梁(二)第31章 第一天上课(下)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87章 夫妻情话第276章 宫廷变(七)第153章 谢知的规划第85章 母女相见(下)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40章 平城大乱(三)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5章 暖阁叙话(下)第244章 平城大乱(七)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应第171章 牛痘活体试验(上)第114章 守城(六)第278章 尘埃落定第30章 第一天上课(上)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155章 秦家新妇(一)第134章 风生水起(一)第188章 各方反应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产第196章 奔丧(中)第161章 生波(三)第131章 翁婿夜话(下)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72章 宫廷变(三)第240章 平城大乱(三)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154章 暂时离别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63章 赏雪(一)第271章 宫廷变(二)第124章 谁是替罪羊(上)第110章 守城(二)第181章 宏图初议(二)第240章 平城大乱(三)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69章 如何扬名第112章 守城(四)第23章 书房议事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253章 乱世起(四)第270章 宫廷变(一)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90章 大赫连氏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14章 守城(六)第267章 南梁(三)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6章 试探第198章 弟妹们的婚事(一)第22章 入宫第58章 婆媳烦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