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秦家往事(终)

秦宗言对单独面对儿子时向来放松,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秦纮腹诽, 刚过亥时, 他怎么可能困?还不是美人乡英雄冢?“父亲,我们这样对丘穆陵氏会不会纵虎归山?”秦纮担心的问, 他是看不上丘穆陵氏, 但不会小瞧丘穆陵氏兴风作浪的本事, 父亲说过不能小瞧任何对手。更别说父亲当年在丘穆陵氏手上吃过不小亏。

“不会。”秦宗言见长子满脸不解,耐心解释道:“世人都知道她自小虐待我, 你祖父逝世后又仗着遗孀身份对我指手画脚,妄图参与军政大事, 只要明眼人都知道我跟她不合, 但不过碍于她遗孀身份不得不尊敬她。”

秦纮点头, 他本来不理解为何父亲要在外面如此尊敬丘穆陵氏?父亲告诉他,有时候有个好名声做任何事都方便。秦纮以前不明白, 现在渐渐明白,所以即使父亲养废六叔,将丘穆陵一家都关在京城, 也没人说他心狠手辣, 反而认为他重情重义。

“不想得罪我的人,都不会跟丘穆陵氏有染。敢接手丘穆陵氏的人都是有底气的, 比如崔陟,但是这样的人家会明媒正娶她?”莫说崔陟正妻好好活着, 就算他正妻死了, 人家也有勋贵家未嫁小娘子等着他娶, 太皇太后怎么可能会答应他娶一个无家族势力的老寡妇?

“丘穆陵氏此人欲壑难填,光凭崔陟外室身份,如何供得起她奢华生活?她离不开秦家。”秦宗言说,“而且她比任何人都怕死,她不会事事听我,但绝对不敢背叛我。”

秦宗言暗忖,他都养了丘穆陵氏十几年了,总不能白养仇人,也该给她找点事做了。

秦纮问:“父亲想用她做什么?”

“我是为了阿菀。”秦宗言把儿子当继承人培养,什么计划都不避讳儿子,“阿菀同陛下有青梅竹马的情义,现在有太皇太后在,阿菀不能出头,将来陛下亲政,阿菀未必不能一步登天。”

“父亲想让阿妹当皇后?可皇室传统——”秦纮希望阿菀在后宫生活得好好的,可是当了皇后,她真不生太子吗?

秦宗言并未把拓跋家子贵母死的制度放在心里,“这种事只要有心,都能解决的。丘穆陵氏长袖善舞,又善于逢迎男人,崔陟得了她,一定会让她教导崔五娘的。”

秦纮脸上顿时一言难尽,秦宗言哈哈大笑:“你还小,不懂其中妙处。”

秦纮认真说:“等我长大,我也不会喜欢她这样的人。”

秦宗言难得起兴逗儿子,“那你喜欢怎么样的女子?”

秦纮想了想,“听话,要是能长得漂亮些更好。”

“漂亮?”秦宗言扬眉,“你要如何漂亮?”虽然秦纮还小,秦宗言并无让他娶妻的想法,但是问问儿子想法也好,秦宗言自认是开明的父亲,秦家权势够大,他允许儿子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妻。

“可以比阿菀略差一些?”秦纮不是很确定的说,他也是想不出别人了,他身边亲近些的女孩子除了侍女就是阿菀,阿菀小时候就这么漂亮,长大后肯定会更漂亮。

秦宗言笑着摇头,“看来我还是要在慕容家给你找妻子。”看阿镜就知道阿菀将来如何,他是见过萧赜的,不愧众人那句“恍若神人”的称赞,这两人的女儿岂是寻常庸脂俗粉可以比拟?若说美人也只有从慕容氏找了。

秦纮没说话,他对妻子没太多要求,只要她够听话,哪怕长得不美也没关系。

父子两人说笑一会,又回到正题,“后宫争斗不比朝堂争斗弱,我们远在怀荒,宫里就算安排人手也不能做太多的事,养这么一枚明子还是有用的,但她只能用一次。”既然不能杀她,那就废物利用吧,秦宗言不会白养仇人。

秦纮了然,“我明白了父亲。”秦家因要镇守边关的缘故,无法跟权贵一起迁到长安,他们已经快被排斥在中心之外了,所以哪怕陈留不喜秦宗言,秦宗言每年都会派人给陈留送礼。

他现在又跟谢简联姻,阿菀也算他半个女儿,谢家在魏国根基不厚,可谢简是太傅,将来如果阿菀入宫,他们跟宫中的关系就更进一步,秦宗言哪怕不看谢兰因的面子都要好好对阿菀。同样秦纮也是一样的想法,他对阿菀好一半是阿菀真可爱,一半还是因为谢家,尤其是谢简,将来必定是简在帝心的人物。有谢简在,他也不认为阿菀会在后宫中失势。

“以后丘穆陵氏的事就由你来管。”秦宗言说,他不是喜欢将权利抓在手上不放的人,该放手还是要放手。

秦纮应是。

秦宗言解决完丘穆陵氏,起身回房,他是哄睡了谢兰因后再出来的,现在要继续陪妻子睡觉,自秦宗言娶谢兰因后,晚上都早睡一个时辰,虽还不至于从此不早起,可也足够让人惊讶。

秦纮依然坐在书房中看书,等将今天的规定的内容看完,他起身回房休息。他寝室里乳母已经备好热水,等秦纮进来,就要伺候他洗漱,被秦纮挥退,他跟父亲常年住在军营,这种琐碎的小事已习惯自己动手。

乳母问秦纮:“五郎,你要给大郎君请先生?”

秦纮闻言眉头微皱,“你怎么我要给大哥请先生的?”他的乳母只伺候他起居,什么时候对他的事如此清楚?

“我看到赤骥去请先生才知道的。”乳母不解秦纮为何要问这个问题,“五郎,你忘了夫人是死在郁久闾氏手中的吗?”

秦纮放下茶盏,淡声道:“退下。”

乳母不可置信的看着秦纮,“五郎,你真忘了夫人?要是她知道你不杀了大郎,反而为他请先生,她九泉之下有多伤心!”因魏国皇室重乳母,导致勋贵人家也随皇室一样重视乳母,尤其是想秦纮这种年幼丧母的,乳母几乎是半母的存在,大部分小主人都对乳母言听计从。

不过这些大部分里并不包括秦纮,很早秦宗言就告诫过儿子,乳母只是奴,奴伺候主人是天经地义的,把奴当亲母照顾,那是对生母的侮辱。秦纮可以尊敬乳母、也可以将来奉养乳母,但绝对不会允许乳母对自己指手画脚,她又不是自己生母。

“盗骊,把阿姆带下去。”秦纮吩咐贴身僮儿道。

僮儿应声请乳母外出。

“五郎,你真——”乳母想要尖声质问秦纮,被盗骊捂着嘴拉了下去,盗骊也是好心救乳母一命,就凭她对五郎的态度要被使君知道,就没她活路了。

秦纮等僮儿将乳母拖出去后,神色平静的铺纸磨墨,在洁白的蚕茧纸写下一个力透纸背的“忍”字。杀了秦绍?连父亲都没杀的人他怎么能杀?秦纮不怕杀人,对秦绍也没兄弟情,但他不能杀了秦绍,因为他们是同父的亲兄弟。如果让外人知道自己连同父的亲兄弟都杀会怎么看他?

父亲都可以忍丘穆陵氏那么多年,忍到所有人都觉得他至孝,尊敬丘穆陵氏,他又有什么一定要杀秦绍的理由?更别说做那些事是郁久闾氏而不是秦绍,旁人总会对秦绍有几分同情,毕竟死的也不是他们的生母,秦绍也不是他们的兄弟。秦纮垂目看着书案上的忍字,拈着纸凑到烛火旁点燃,丢到了一盘的铜盆中,烈火很快将纸燃烧殆尽。

他杀了秦绍,父亲肯定会帮他隐瞒,但心里肯定会对自己失望吧?父亲现在一心培养他,是因为他是嫡子,也因为他远比别的兄弟优秀,可嫡子、母亲、外公,只能让父亲多一点情分,却不会让他太优越于别的兄弟,毕竟他们也是父亲的儿子。母亲、外公对父亲再好,毕竟他们已经死了,秦纮头微微偏着,他很小就知道不能指望别人的同情过活,因为他是少将军。

第二天早上,还是谢知起来最晚,但因为昨天一天睡得足,她早起精神很好,喝了一杯温水,她穿着练功服心情很好的想去找阿娘,没想出门就看到坐在花园小凉亭里看书的秦纮。秦纮穿了一身黑色劲装,身形笔直的坐着,仿佛一尊玉像,精致但又让人觉得高不可攀。

谢知扬起甜美的笑容,“五哥早。”早起就能看到美少年,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秦纮也察觉到谢知到来,几乎同时放下书卷,对谢知微微一笑:“阿菀。”他这一笑,让他身上冰冷的气质褪去不少。

“五哥,你找我有事?”谢知在秦纮几步站定问,她跟秦纮身高差距颇大,她习惯站得远一点跟他说话,免得靠近还要仰头。

“你不是要打拳吗?我带你去校武场。”秦纮对谢知温声道:“也让我看看你拳术学的如何?”

“好。”谢知点头。

秦纮上前牵着谢知小手带她去校武场,他基本没有跟小女孩儿相处的经验,但看小丫头小小一点,还时常被乳母抱着,他总担心她走不稳路,还是牵着她更好。他怕小姑娘跟不上自己,还特意贴心的放慢了脚步。

谢知暗忖,这个哥哥看着是冰山男神,实际有暖男潜质呢,“五哥你喜欢看书吗?”

秦纮道:“喜欢。”

“我也喜欢,可是阿姆说小孩子不能整天看书,要看坏眼睛的,所以我不敢多看,五哥也不要晚上看书。”谢知委婉的提醒秦纮要注意保护眼睛,他是武将,要上战场杀敌的,总不能把自己折腾出近视眼吧?

秦纮低头看着一脸关切的小姑娘,抬手摸摸她的发顶,“好,我以后不晚上看书。”

谢知对他甜甜一笑。

校武场里人很多,除了第一天到校武场从蹲马步开始打基础的秦绍外,还有秦宗言和谢兰因。谢兰因身体弱,秦宗言问过府医,确定她可以锻炼,就不能锻炼太多后,只要早起有空,都会带谢兰因来校武场锻炼。

他怕阿镜无聊,还想法子每天让她做不同的锻炼,可惜谢兰因完全不留情,跟喜欢锻炼女儿的完全不同,她喜静不喜动,以前骑马也是萧赜逼得,现在秦宗言更过分,不仅逼她骑马还比她射弓,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谢知看到阿娘,眼睛一下亮了,不过到底是在继父家里,谢知随着秦纮一起入内,然后给两人行礼,“姑父、阿娘。”

秦宗言心情很好的让两个孩子起身,又对谢兰因说:“既然你把阿菀当女儿,以后就让阿菀叫我们阿耶、阿母吧。姑父也是父亲嘛。”他心疼爱妻有女不能认,在称呼上改一下也不算什么。

“这——”谢兰因有些迟疑,她私心并不想让阿菀认别人为父亲,大兄不算,再认秦宗言为父,阿兄怎么办?

倒是谢知很干脆的改口:“大人、阿娘。”一个称呼而已,她心里知道谁是亲父就好。比起去世的亲父,当然是阿娘最重要,喊声大人,能让继父更亲近阿娘何乐而不为?半路夫妻想要走到一起最难,双方以前都有熟悉的伴侣,需要慢慢磨合。幸好继父够有钱够有权,有权有钱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秦宗言闻言喜笑颜开,“乖女儿。”他吩咐秦纮带妹妹练习,他继续督促谢兰因锻炼。

谢兰因见秦宗言和女儿都笑得这么开心,默默咽下反对的话,阿兄再好,他也不在了,大兄又一直不在阿菀身边,让阿菀再多一个父亲也不错。

秦纮慢慢的带着谢知打了一遍拳法,发现她姿势很标准,就是脚下虚浮,是个花架子,但是她是女孩子,又不准备上战场,有个花架子也不错了。倒是谢知跃跃欲试的看着秦绍说:“五哥,我要不要也蹲马步?”

秦纮看着撅着屁股蹲马步的秦绍,完全无法想象谢知摆这种姿势,让谢太傅知道会找他们算账的。他摇头说:“阿菀还太小,等大一点再蹲马步。”

“嗯。”谢知也听过太早过度锻炼会影响骨骼发育,容易长不高,她可不想变成小矮子。

秦宗言对满脸不情愿的谢兰因失笑,“你看你还比不上阿菀。”

谢兰因哼道:“不然怎么叫青出于蓝?”

秦宗言纵容谢兰因,却不纵容她整天待在房里不动,把身体都弄坏了,不过也要见好就收,不然晚上给他脸色看就得不偿失了,他接过谢兰因手中的小弓,“好了,我们不练了。”

谢知看着阿娘手里的弓箭,很羡慕的说:“阿娘给我摸摸你的弓箭。”她还没摸过弓弦呢,骑射课有,可祖父不让她学,拓跋曜也不让她碰,说是会弄伤她的。

“不行,弓弦太硬会弄伤你的。”谢兰因弯腰抱起女儿,小姑娘越来越重了,她都快抱不动了。

秦宗言见她抱的吃力,接手让谢知坐在自己肩上,“我们走吧。”

“我们不用早膳吗?”谢知问。

“去公主府再用。”谢兰因拉着女儿小手说:“你小叔要成亲了。”

“小叔要成亲?和谁成亲?”谢知吃惊的问。

“独孤家的小娘子。”谢兰因说。

“独孤家哪个小娘子?”谢知问,“他家有好多小娘子。”

谢兰因问:“你都见过?”

“我都见过,但熟悉的就两个。”谢知小眉头紧皱,“一个是姑姑、一个是侄女,她们也是公主伴读。”

谢兰因说:“那应该不是她们,我记得你们伴读没有超过十岁的?那个小娘子都十二岁了。”

谢知脱口而出:“独孤十三娘,独孤将军的长女对不对?”

谢兰因问:“阿菀见过她?”谢知点头,谢兰因饶有兴致的追问:“那你喜欢不喜欢你未来的小婶?”

“我跟她见过两次面,处的不多,不知道。”谢知摇头说。

她话是这么说,可谢兰因、秦宗言,哪怕是秦纮看出她是不想说,而不是不知道。谢兰因心一凉,想到父亲的性子,他结婚向来只看对方出生,女儿还好些,因为女子生来柔弱,他还要打听男方本身的容貌性情是否能跟女儿合拍。儿子他是向来不考虑的,当时大兄的婚姻就是他提前定下来的。

虽然长嫂性情温柔,跟大兄相处也和谐,但谢兰因还是不喜欢长嫂的,她身体太弱了,一年大半时间都病着,根本无力承担谢家主母的责任,大兄不娶她,还有几天自在日子过,娶了她还要操心她的身体,还要顾及她的想法,连纳妾都是她主动开口。

她选的那两个妾也都她一样体弱多病,一个难产死了,一个生了孩子身体不好,最后还是死了。长嫂活着的时候大兄苦,她们三人一死,大兄就成了鳏夫,更苦。他迄今都是一人独居,想到大兄现在冷冷清清的样子,谢兰因如何不心疼?

偏偏这种不满意她还只能压在心里,就怕大嫂看出来,心中抑郁。每次大嫂入宫,谢兰因总是对她一再照顾,姑嫂两人旁人看起来多亲近就有多亲近,就是大兄、阿兄都觉得她跟长嫂感情好,这种憋屈难道她还要经历一次?

秦宗言知道谢兰因肯定有话私下问女儿,将母女两人都放在车上后,他跟秦纮骑马走在马车左右,谢兰因一上马车就迫不及待的问女儿:“独孤十三娘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她身体很弱?”

谢知说:“没有,她身体看着挺好的,脾气也不错,爽朗利落。”

谢兰因松了一口气,轻嗔道:“你这孩子,把我吓了一跳,这么说人很好?”

谢知摇头说:“我不知道,我就觉得她们家的小娘子都不好相处,但独孤十三娘跟她们家堂姐妹不大一样。”她想了想补充道:我听说独孤十三娘是一年前才来长安的,之前一直跟着独孤将军。”

谢知也没说谎,独孤家的小娘子真不好相处,当普通朋友是可行的,但也仅限于见面笑笑的普通朋友,谢知完全不想跟她们说话。她们的脾气可以用一句话概述就是:“错的别人,自己是永远对的。”无论发生什么事,她们第一反应永远是怪别人,而不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独孤家的女人从独孤太妃、到独孤家的孙女,都是如出一辙的脾气,而且更可怕的是,她们都不爱读书,不爱读书不可怕,可怕的是她们以文盲为荣,而且很鄙视宫里喜欢看书的女子,认为她们就只会学汉女那套小家子,整天卷不离手,都成书呆子了。

谢知完全不想接触这种人,这种人哪怕出身再高贵都掩饰不住她们骨子里的庸俗。但独孤十三娘跟她的感觉跟她们家堂姐妹不同,她也不是脾气温柔的人,性情很爽朗利落,不过她话不多,谢知见她两次,她每次都在看书,很少跟大家一起玩,她是唯一给谢知好印象的独孤家女儿。

谢知虽是伴读,但是见后宫女眷的机会很少,莫说太皇太后,就是王夫人都很少召见她。这点时常是崔五娘鄙视谢知的理由,让她清楚的认清自己身份,一个妾是没资格做主母的。谢知其实挺感情后宫女眷这些优越感的,她真不稀罕她们随时召见自己。后宫嫔妃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总让谢知有种想要造反把这些人都踩在脚底下的冲动,当然她也只是胡乱想想而已。

谢兰因听得心都悬了,但女儿还这么小,能这么清楚表达自己意思很不错了,她不能强求太多。

第112章 守城(四)第95章 驿站逃离(二)第148章 婚前准备第239章 平城大乱(二)第106章 逃命第271章 宫廷变(二)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241章 平城大乱(四)第206章 逃奴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应第110章 守城(二)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34章 波澜又起(三)第185章 生产第278章 尘埃落定第103章 敌袭(中)第92章 失态的秦纮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49章 婚礼(上)第131章 翁婿夜话(下)第39章 步六孤将军府(下)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33章 波澜又起(二)第245章 平城大乱(八)第249章 平城大乱(十二)第240章 平城大乱(三)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54章 惹人眼红的白糖(下)第60章 糟心的谢简第171章 牛痘活体试验(上)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观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18章 夫妻闲话第258章 乱世起(九)第37章 步六孤将军府(上)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174章 千里托孤(一)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199章 弟妹们的婚事(二)第13章 诚意(下)第56章 谢知的底牌(上)第32章 波澜又起(一)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221章 秦纮的开解(上)第6章 陈留公主府第64章 赏雪(二)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268章 南梁(四)第197章 奔丧(下)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151章 分家(上)第217章 郗家来人(中)第51章 年前(一)第264章 暂时的安定(六)第23章 书房议事第17章 兰因成亲第63章 赏雪(一)第181章 宏图初议(二)第105章 战胜第136章 风生水起(三)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63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下)第68章 道观偶得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4章 父女争执(上)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90章 大赫连氏第47章 法华寺见面第226章 京城风起(四)第113章 守城(五)第116章 闺蜜谈心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45章 秦家往事(终)第114章 守城(六)第257章 乱世起(八)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270章 宫廷变(一)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16章 郗家来人(上)第282章 宫廷琐事(四)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116章 闺蜜谈心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226章 京城风起(四)第12章 诚意(上)第261章 暂时的安定(三)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89章 母女谈心第105章 战胜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83章 别后重逢第102章 敌袭(上)
第112章 守城(四)第95章 驿站逃离(二)第148章 婚前准备第239章 平城大乱(二)第106章 逃命第271章 宫廷变(二)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241章 平城大乱(四)第206章 逃奴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应第110章 守城(二)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34章 波澜又起(三)第185章 生产第278章 尘埃落定第103章 敌袭(中)第92章 失态的秦纮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49章 婚礼(上)第131章 翁婿夜话(下)第39章 步六孤将军府(下)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33章 波澜又起(二)第245章 平城大乱(八)第249章 平城大乱(十二)第240章 平城大乱(三)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54章 惹人眼红的白糖(下)第60章 糟心的谢简第171章 牛痘活体试验(上)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观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18章 夫妻闲话第258章 乱世起(九)第37章 步六孤将军府(上)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174章 千里托孤(一)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199章 弟妹们的婚事(二)第13章 诚意(下)第56章 谢知的底牌(上)第32章 波澜又起(一)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221章 秦纮的开解(上)第6章 陈留公主府第64章 赏雪(二)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268章 南梁(四)第197章 奔丧(下)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151章 分家(上)第217章 郗家来人(中)第51章 年前(一)第264章 暂时的安定(六)第23章 书房议事第17章 兰因成亲第63章 赏雪(一)第181章 宏图初议(二)第105章 战胜第136章 风生水起(三)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63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下)第68章 道观偶得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4章 父女争执(上)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90章 大赫连氏第47章 法华寺见面第226章 京城风起(四)第113章 守城(五)第116章 闺蜜谈心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45章 秦家往事(终)第114章 守城(六)第257章 乱世起(八)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270章 宫廷变(一)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16章 郗家来人(上)第282章 宫廷琐事(四)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116章 闺蜜谈心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226章 京城风起(四)第12章 诚意(上)第261章 暂时的安定(三)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89章 母女谈心第105章 战胜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83章 别后重逢第102章 敌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