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谢知二胎

郭彦的一番劝解让大皇子开怀许多,他对郭彦感激不已, 郭先生果然是自己的指路明灯。

郭彦见大皇子一脸受教, 面带微笑, 心中却十分不以为然, 他这几年不知教过大皇子多少次,每次自己提点,大皇子就会改善一段时间, 但过不了多久又旧态复萌,这等庸才难怪不得拓跋曜欢心。

不过蠢有蠢得好处,蠢人好掌控。他不过稍微提点几句,他便对自己言听计从。只是这等人只可共患难, 不可同富贵,幸好自己也不是真把他当主君辅佐,郭彦心思一晃而过, 翻看手中的书卷,耐心细致的给大皇子讲起史记, 大皇子听得津津有味。御书房先生讲的课他都听不懂, 但郭先生一讲他就明白了。

一堂课讲完,大皇子起身对郭彦笑道:“先生, 你今天陪我一起用午膳吧。”

郭彦含笑摇头, “我今天有点事,午膳回去用。”

大皇子好奇的问:“何事?”

郭彦笑着说:“今日是小儿的生辰, 我说好今日午膳、晚膳都要陪他一起用。”

大皇子一怔, 随即道:“我可讨师弟一杯生辰酒?”

郭彦说:“求之不得, 只是家中饭餐简薄,还望公子不嫌弃。”

大皇子哈哈大笑:“我还没用过寻常人家的饭餐。”

郭彦领着大皇子去他客居的小院,郭彦对大皇子自称自己发妻早亡,膝下有一子一女,女儿今年十三岁,幼子今年八岁。大皇子曾想给郭彦续娶,但郭彦以孩子太小,担心继母对孩子不好为由拒绝大皇子好意,大皇子一度很羡慕郭彦的子女,因为他们有这么一个为自己考虑的父亲。

郭彦的小院里这会充满欢声笑语,大皇子推门而入时,郭彦的子女正在小院里晾衣说笑,女儿将衣服挂在衣架上,小儿子帮着长姐把湿衣服散开。听到推门声,两人同时抬头望去,看到郭彦同一名年轻男子进来时,两人一愣,“父亲。”郭家大娘和大郎上前行礼。

郭彦给两人介绍说:“这是大皇子。”

郭大娘和郭大郎想要拜大皇子,大皇子连忙上前一步,托起郭大郎亲切的说:“师弟不必多礼。”

郭大娘今年刚满十三岁,正是青春可人的年纪,她容貌不是顶美,但肤白若雪,杏眸如水,自有一股纯美动人的风情。大皇子守礼的目不斜视,对郭大娘道:“听闻师弟今日生辰,特来讨一杯薄酒,叨唠师妹了。”大皇子虽也是少年慕艾的年纪,可因为自幼长在宫廷,见惯各色美人,并不是一见美人都移不开眼珠的人。

郭大娘粉腮微红,但依然落落大方的说:“公子稍候片刻,奴这就去准备午膳。”

郭彦请大皇子入屋喝茶,郭大郎捧着新煮好的茶水过来,茶水浓香醇厚,大皇子喝了一口,不由赞道:“先生好茶艺。”时下茶水中会放各种佐料,佐料各有其味,十分考验泡茶者的手艺。

郭彦笑道:“这是玉娘泡得茶水,我烹茶手艺一般。”

大皇子猜玉娘是师妹的名字,很有礼貌的没有追问下去,皇家的孩子,只要他们愿意,都是教养极好的人,毕竟从小就被傅姆教导规矩,只是能让他们守规矩的人很少。

玉娘手脚很利索,很快就将准备好的食物备成午膳。魏国规矩不严,女子也可以跟客人同桌吃饭,但郭家简朴,家中没有仆人,玉娘总是亲自伺候父亲用膳的,这会又多了一个大皇子。幸好大皇子有随身内侍,只需要玉娘送些饭食即可,并不需要她伺候进膳。

郭家的饭食清淡适宜,大皇子胃口大开,吃的倒比寻常更多,玉娘后面贴心的端茶酸酸开胃的酸梅汤帮大皇子消食。一顿饭完毕,大皇子看玉娘的目光已柔和许多,他对玉娘说:“师妹平时若无事,可去找你几个嫂子闲话。”

玉娘柔声应了。郭彦冷眼看着玉娘跟大皇子互动,等大皇子离开,他在后院散步消食时,对着正哼着小曲给花儿浇水的玉娘说:“你想做什么?”

玉娘手中动作不停,对郭彦柔柔笑道:“大皇子是父亲您的学生,我的师兄,他来了,我难道不要好好招待吗?”

“好好招待是这样的?”别以为他没看出来,她借上菜时含羞带怯的看了大皇子数次,看似只是小女儿羞态,但郭彦还不了解她?她会有女儿家羞涩才有鬼。

玉娘抬头对郭彦嫣然一笑,她相貌清秀纯美,本是看着最纯真不过的人,可这一笑却又充满了女性诱惑之美,配上她纯美的五官气质,格外吸引男人注意力, “您吃醋了?”

郭彦淡淡道,“我不管你心里想什么,但不许打乱我的计划。”他花了三年时间才当上大皇子的心腹幕僚,可不想因为这女人功亏一篑。

玉娘巧笑嫣然的说:“你的计划也是我的计划,我当然不会捣乱。”

郭彦看着玉娘如花的笑靥,移开视线,“你知道便好。”

郭彦是秦纮四年前派到他京城来的,秦纮让他设法接近大皇子,成为大皇子的心腹,他花费三年时间终于成功,而他迄今不知玉娘跟自己来到底为何?郭彦的确发妻早丧,因妻子已给他生了二子一女,郭彦也懒得再续弦,只收用了几个妾室。

这次来京城,郭彦连侍妾都没带,更不可能带上自己亲生儿女,玉娘和大郎都是女君从她农庄挑选出来的孩子,配合他在京城做戏的。大郎跟着郭彦时不过四岁,跟寻常孩子没什么不同。而玉娘四年前就是这等容貌,四年后依然是这种相貌,郭彦暗忖都说女君手里有一支连郎君都不能插手的暗卫,玉娘应该是从暗卫里出来的,也只有暗卫才会如此培养女子。不知女君给了她什么任务?

就在郭彦想着怎么从玉娘嘴里套话,虽然他从来没成功过,玉娘主动对郭彦说:“我准备交好李王妃。”郭彦挑眉看着玉娘,玉娘道:“李氏太蠢,如果他们夫妻再这样下去,迟早要排挤出长安核心层。”

郭彦深以为然,他这么辛苦可不想最后陪大皇子发配封地。大皇子虽然在拓跋曜面前不受宠,可他毕竟是皇帝长子,天然站在大魏最顶层,从大皇子入手,他们可以在宫中安插人手。以前秦家在宫中的人手,随着太皇太后和拓跋曜的数次大清洗已经所剩不多,剩下的都是最底层的小喽啰,基本都是没用的炮灰。不过郭彦还是讥讽道:“我以为你会想当大皇子的妾室。”

玉娘咯咯娇笑这朝郭彦抛了个媚眼,“这种青涩小子啃起来太涩,我更喜欢阿耶这样的。”她莲步轻移走到郭彦面前,柔荑搭在郭彦胸膛前,娇声媚语道:“爹爹,今晚让女儿伺候您如何?”那一声爹爹被玉娘喊着百转千回,柔媚入骨。

郭彦脸色一阵青白,怫然袖手离去:“不知廉耻!”

玉娘吃吃笑着看着郭彦离去,她转头就见郭大郎睁大眼睛看着自己,她扬眉道:“怎么?想让老娘伺候你午睡?”

郭大郎连忙摇头,怯生生的对玉娘说:“阿姊,先生刚刚给我一包奶糖,说让我跟你分着吃。”先生对玉娘挺好的,玉娘为何老要激怒先生?

玉娘似笑非笑,哪次两人吵架是自己挑起的?都是那伪君子挑起来的。玉娘眼底闪过讥讽,男人就是口是心非,嘴上看不惯自己,心里还不是对自己日思夜想?“我不吃这种东西。”甜食毁牙毁身材,姑娘都不吃,她们这种靠脸靠身材吃饭的人就更不会碰。

“哦。”郭大郎应了一声,见玉娘眯起眼睛看着自己,他连忙捂着脸说:“我去午睡!”他心中哀叹,他都八岁了,又不是孩子了,哪里需要午睡?

玉娘回房对镜梳妆,她换了一个发髻,略略修了修眉毛,很快她身上那股有人心弦的纯美不见了,变成了一个青涩小少女,面容清秀,在美人众多的王府中极不起眼,这样的女人才不会引起王府女人的嫉妒。玉娘对镜微微而笑,她可不是过来当大皇子当妾的。青涩的毛头小子啃起来都没意思,要玩还是玩二十多岁的成熟男人,既有精力又有技巧,这才叫享受。玉娘对着镜子轻叹,来京城就是这点不好,都不能跟姑娘一起去美容了,她觉得自己皮肤都粗糙了。

玉娘在京城怀念着建德,一路奔波的汝南王却激动的看着长安的城墙,三年了,他终于回来了!他马不停蹄的往皇宫走去,他在京城外已经洗漱换装,下马后他稍稍整理下衣衫,就先去拜见拓跋曜。拓跋曜在御书房批阅奏折,看到三年不见的儿子,他脸上也没太多的喜悦,只对他颔首道:“去拜见你曾大母。”

汝南王应声退下。

太皇太后虽因林季华的缘故,不是太喜爱汝南王,可咋见分别三年的孙子,她心中还是很开心的,对汝南王说:“总算回来了,你爹是个狠心的,把你丢在穷乡僻壤一放就是三年。”

汝南王说:“平城是我们旧都,孙儿过的不苦。”

“好孩子。”太皇太后抬起枯黄的手轻拍汝南王的脑袋。

林季华泪光微闪的看着儿子,母子两人等回到林季华的宫中,汝南王跪下给生母连磕三个响头,“孩儿不孝,让阿姨为孩儿担忧。”

林季华连忙将儿子扶起来,“你怎么这么傻?头疼吗?”

汝南王摇头,“不疼。”

林季华看着散三年不见,已经长成大人的儿子,脸上不由带了笑容,“路上累不累?”

“不累。”汝南王摇头。

林季华抚摸着儿子的头发,“回来就好。”她目不转睛的看着儿子,太皇太后时间不长了,她跟儿子团聚的时间也不多了,她要好好珍惜,“卢氏我见过,是个好孩子,你会喜欢的。”

汝南王脑海中谢四娘的容貌一晃而过,他定定心神,点头说:“父亲和阿姨喜欢的人,我都喜欢。”

林季华迟疑了下,柔声问:“我听说你跟谢家四娘子交情不错?”

汝南王说:“她是我师姐,我只把她当半个妹妹。”谢四娘年纪虽比她大,可心性方面跟孩子一样,汝南王真说不出把她当姐姐的话。谢四娘天真娇憨,要说汝南王不喜欢她是假的,可他也明白卢氏比四娘好太多。谢家已经有太子妃,不可能会在他一个皇子身上花费太多精力。比起谢家,还不如找卢氏。

林季华心疼的摩挲着儿子的鬓发,“以后跟阿卢好好过日子,尽早生出嫡子来,孺人可以宠,但不能越过正妻。”

“孩儿有数。”汝南王说,妾是玩物,妻子才是他的齐者。

林季华迟疑许久,终于开口问儿子:“你见过谢娘子吗?”

“见过。”汝南王道,谢知是宫里的禁忌,因此汝南王给母亲写的信上从来不提谢知的事。

“她过得如何?”林季华问,谢知一去十一年不回来,京城传什么的都有,林季华不信那样的人会在边关凋谢,她一定生活得很好。

“她过的很不错,阿生也很乖巧聪明。”汝南王说起阿生,嘴角泛起笑意,他跟着谢灏学了三年,阿生也当了他三年小师弟,比起宫里那些糟心兄弟,汝南王觉得阿生乖巧多了。

“阿生?”林季华怔了怔问儿子:“你说的是长宁侯秦显?”

“对。”汝南王有些惋惜的说:“可惜我没有阿妹,不然真想让阿生做我妹夫。”

林季华失笑,“你现在努力生女儿也不迟。”她难得听到儿子如此稚气的话,忍不住打趣儿子。

汝南王摇头:“不行,阿生都六岁了,他是谢娘子的独子,秦家肯定不会让他娶这么小的媳妇。”

“什么?”林季华一惊,“你说谢娘子就这么一个孩子?”

“是。”他也挺奇怪谢娘子为何只有一个孩子?虽然阿姨也只有他一个儿子,可他父亲不止他一个儿子。他记得四娘问过谢娘子,谢娘子说如果孩子生太多,她就没精力做别的事了,所以她不会多生孩子。

汝南王第一次听说,会有女子不愿意生孩子是因为不想分散精力。他打小见惯了宫内外各种贵夫人,就没见过谢娘子这样的,难怪父亲对她念念不忘。他惋惜的就是秦纮太平庸,配不上谢娘子。他以前听说秦纮是美男子,可看现在的秦纮完全不觉得他是美男子,跟父亲完全不能比。

林季华想了一会,微微一笑,谢娘子肯定是觉得养孩子太麻烦才不多生,她也不是那种会为了传宗接代而强迫自己生孩子的人。不过这种话就不要跟儿子说了,免得他多想,“就算回来了,谢先生还是你先生,不要忘了先生。”

汝南王恭敬的说:“孩儿明白。”

林季华见儿子满脸疲色,也不跟他多说,催着他去洗漱休息。汝南王应声退下,明天他还要去卢家,需要养足精神。

林季华看着儿子的背影,心中暗暗叹息,她心里是希望儿子能娶谢家的女儿,可是没人可以反对太皇太后和陛下的决定,只能说儿子跟四娘有缘无份。

京城在热火朝天的准备着汝南王的婚礼,平城谢灏和独孤氏也在准备四娘的婚礼,她婚礼订在六月初,谢知和谢兰因都过来帮忙了?谢知拉着四妹、母亲和凤容躺在木榻上做玉娘魂牵梦绕的美容,四人脸上都混合绿豆粉的清洁面膜,然后由丫鬟用一块块的热毛巾在脸上敷着,一点点的按去脸上面膜。

四人做好清洁面膜,又让丫鬟全身按摩了一番才起身,四人穿着宽松柔软的丝绸寝衣,坐在暖房里喝花茶。这间外间是谢知让人搭建的玻璃暖房,一半是木屋,一半是落地的玻璃窗户。当然因为技术不过关,这里的落地玻璃窗户不是整块的,而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嵌在窗格上的。

即便如此,这间暖房建造成后都惊呆了所有人,大部分人都认为龙王水晶宫也不过如是。也幸好这间暖房是在谢知别庄建造的,并不对外开放,知道的人不多,不然肯定引起大轰动。暖房里错落有致的摆放了不少盆栽,让人可以不分时节的赏花。

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迟,都快三月入夏了,边关这一片积雪都没化,农民连土地都开垦不了。暖房里没有烧火炉,但有日光射入,暖房里温暖如春,仿佛一个天然火炉。谢知看着外面残存的积雪,忧心的蹙眉:“今年春耕耽搁太晚了。”

谢兰因也担心道:“希望今年入冬也晚。”不然今年粮食收成就悬了。

谢知和凤容没说话,她们来这里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几次入冬完的年景,倒是常常有九月下雪的天气。

四娘跟谢知学了几年,也知道春耕耽搁意味着粮食减产,她喃喃道:“又有人卖儿卖女了。”

谢知偏头问凤容:“崖州那边稻种耕种如何?”

凤容说:“收获颇丰。”占城稻在北方不起眼,在南方却大放光彩,尤其是崖州附近,莫说是双季稻,就是三季稻都能种。

谢知说:“那你多派几条船过去运粮。”

“我知道。”凤容毫不犹豫的点头,从崖州运粮过来,代价太高,他们基本不做这事,但今年要是耽搁收成的话,代价再高也比让饿死人好。

谢兰因自软榻上直起身体,对丫鬟说:“去给我搬个床榻来,这软榻太软,我腰都直不起来了。”

花房里的软榻,谢知是参照了沙发款式,里面垫了柔软的棉花。这时代也有天然海绵,但海绵需要去海里打捞,太劳民伤财,谢知就让人垫了棉花,新棉花一样柔软,人坐上去都可以嵌在沙发里了,谢兰因坐不惯。

谢知看着谢兰因说:“阿娘,你要起来多走走,别整天待在房里,不然你腰更受不住。”

谢兰因摆手:“老了,不折腾了。”她都当祖母了,女儿还想自己如何?

“老了也不能坐着不动,你总不想变成三嫂那样吧。”谢知说,她说的是秦三的老婆贺兰氏尉迟氏也才三十多岁,可看着完全就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祖母。不是说她保养的不好,她脸上也没太多皱纹,皮肤也细腻,可就是太胖,一胖毁所有。

谢兰因没好气的瞪了女儿一眼:“她那哪是不动?她是完全躺着了。”

谢兰因也劝过三媳妇几次,可三媳妇依然如故,谢兰因能怎么说?身体是自己的,别人管不来。提起贺兰氏,谢兰因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我听说小八在日本还有几个妾?”

谢知说:“目前有三个。”

谢兰因嗔女儿道:“你怎么不管管他?这样柔娘多苦?”秦家郎君大部分都没有妾,这倒不是说他们没别的女人,但至少他们身边的女人都是玩物,没有名分。家里正经纳妾的只有秦绍和秦八两人。

“我怎么管?”谢知没好气道:“这妾是她收进来的,我还能让她送回去不成?”

谢兰因一愣,“你说这几个妾是柔娘允许的?”

谢知无奈的颔首:“是。”她顿了顿说,“她说反正是倭姬,回了魏国就没正经名分,就当是找通房。再说总要有几个能联姻的孩子,她不想把自己儿女送出去。”谢知以前总以为所谓通房就是没名分的妾,等她成亲后才知道所谓通房,就是在夫妻房里伺候的丫鬟。古代贵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算是夫妻欢爱也要下人伺候,这时候就需要通房上场。

说来古代的妾都承担着丫鬟的责任,不止是普通人家,哪怕是皇宫里,宫妃除了伺候皇帝外,也要伺候皇后或是宠妃。当然不用干粗活,但是递胭脂、碰衣服之类的活是要做的,这还代表着一种荣耀,代表着正妻的看重。

一般整天待在自己院子里,就白天过去请安,然后就回去自己过自己日子的妾室是没前途。除了皇家和顶级贵族人家,寻常人家侍妾也不可能有这么舒服。不然侍妾日子不是比正妻过的都舒服?作为现代人,谢知很难理解古代贵族连上床都懒得动手的习惯,但她尊重妹子的选择,只要她过得好就好。

谢兰因一听是柔娘允许的就放心了,“阿柔说得也没错,小八要是没几个庶女,难道让嫡女联姻?”儿子倒是无所谓,大不了就是纳倭姬为妾,这边娶高门贵女。

谢知暗忖,又不是没别的法子,只不过联姻是最快最便捷的选择。

谢兰因又问谢知:“我听说阿狼这次回来,要把柔娘的女儿带回来给你养?”秦纮半个月前去扶桑,暂定今年九月回来。

“不是给我养,是给我了。”谢知说。

谢兰因讶然问:“你是说正经的过继?”

“对。”谢知无所谓的颔首,“我都跟五哥说好了,这孩子就当我们嫡女。”她妹妹的孩子,就是她的孩子。

谢兰因问:“那美娘回来吗?”

“不回来,她都跟她表哥订婚了,满十三岁就出嫁。”谢知说,秦八现在也就两个女儿,哪能都回来?柔娘允许秦八纳妾,就为让妾生女儿联姻,连庶女都回来了,秦八纳妾有何意义?

谢兰因对女儿说:“说来阿生也有六岁,你也该再生一个了。”

谢知一笑,“是啊,我要再给阿生添个弟妹。”

谢兰因、凤容和四娘听谢知这么一说,目光不约而同的落在谢知肚子上,三人异口同声的问:“你怀孕了?”

第143章 风生水起(十)第163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下)第22章 入宫第160章 生波(二)第281章 宫廷琐事(三)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84章 母女相见(上)第136章 风生水起(三)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0章 各自算计(上)第150章 婚礼(下)第69章 如何扬名第54章 惹人眼红的白糖(下)第49章 宫中琐事(下)第131章 翁婿夜话(下)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265章 南梁(一)第96章 驿站逃离(三)第6章 陈留公主府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240章 平城大乱(三)第208章 太子第239章 平城大乱(二)第233章 京城风起(十一)第66章 谢修尚主第197章 奔丧(下)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97章 驿站逃离(四)第199章 弟妹们的婚事(二)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68章 南梁(四)第192章 整治革岛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131章 翁婿夜话(下)第247章 平城大乱(十)第133章 最后的退路第227章 京城风起(五)第53章 惹人眼红的白糖(上)第80章 瑶姬传人第116章 闺蜜谈心第239章 平城大乱(二)第30章 第一天上课(上)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222章 秦纮的开解(下)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274章 宫廷变(五)第13章 诚意(下)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144章 京城风云(一)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50章 被驯的拓跋曜第197章 奔丧(下)第16章 试探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232章 京城风起(十)第253章 乱世起(四)第159章 生波(一)第185章 生产第266章 南梁(二)第234章 京城风起(十二)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16章 试探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272章 宫廷变(三)第147章 京城风云(四)第150章 婚礼(下)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118章 深夜密谈(下)第13章 诚意(下)第70章 叔侄谈心第109章 守城(一)第89章 母女谈心第262章 暂时的安定(四)第183章 造纸第34章 波澜又起(三)第16章 试探第80章 瑶姬传人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51章 年前(一)第1章 宫乱第92章 失态的秦纮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54章 暂时离别第159章 生波(一)第229章 京城风起(七)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第197章 奔丧(下)第113章 守城(五)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182章 各方反应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8章 一见钟情(上)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
第143章 风生水起(十)第163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下)第22章 入宫第160章 生波(二)第281章 宫廷琐事(三)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84章 母女相见(上)第136章 风生水起(三)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0章 各自算计(上)第150章 婚礼(下)第69章 如何扬名第54章 惹人眼红的白糖(下)第49章 宫中琐事(下)第131章 翁婿夜话(下)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265章 南梁(一)第96章 驿站逃离(三)第6章 陈留公主府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240章 平城大乱(三)第208章 太子第239章 平城大乱(二)第233章 京城风起(十一)第66章 谢修尚主第197章 奔丧(下)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97章 驿站逃离(四)第199章 弟妹们的婚事(二)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68章 南梁(四)第192章 整治革岛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131章 翁婿夜话(下)第247章 平城大乱(十)第133章 最后的退路第227章 京城风起(五)第53章 惹人眼红的白糖(上)第80章 瑶姬传人第116章 闺蜜谈心第239章 平城大乱(二)第30章 第一天上课(上)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222章 秦纮的开解(下)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274章 宫廷变(五)第13章 诚意(下)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144章 京城风云(一)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50章 被驯的拓跋曜第197章 奔丧(下)第16章 试探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232章 京城风起(十)第253章 乱世起(四)第159章 生波(一)第185章 生产第266章 南梁(二)第234章 京城风起(十二)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16章 试探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272章 宫廷变(三)第147章 京城风云(四)第150章 婚礼(下)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118章 深夜密谈(下)第13章 诚意(下)第70章 叔侄谈心第109章 守城(一)第89章 母女谈心第262章 暂时的安定(四)第183章 造纸第34章 波澜又起(三)第16章 试探第80章 瑶姬传人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51章 年前(一)第1章 宫乱第92章 失态的秦纮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54章 暂时离别第159章 生波(一)第229章 京城风起(七)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第197章 奔丧(下)第113章 守城(五)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182章 各方反应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8章 一见钟情(上)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