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焚烧

寒冬腊月,伍连德却出了一身的冷汗!

或许是看出了伍连德脸色和表情的变化,也或许是察觉到了他身子的细微抖颤,阿德里安教授非常同情的看了他一眼,拍了拍伍连德肩膀叹了口气道:“很抱歉,伍,这件事情恐怕我们是无能无力,只能依靠你们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了。”

“咕咚!”

艰难无比的咽下一口口水,伍连德用突然嘶哑的声音道:“我明白,阿德里安先生,非常感谢您……另外,请代我向亨特拉尔先生表示感谢!”

“好的。”

叹了口气之后,阿德里安教授摇着头出去了。

在压制那些持有反对意见的外国医生,或者说服各国领事的时候,阿德里安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和他背后的亨特拉尔先生有这个实力。但是在某些地方,比如说如何理解那些中国人的行为,比如说和本地的中医们进行对抗,再比如说这封电报中的建议,阿德里安就实在是无能无力了。

这件事情,只能依靠伍连德自己!

捏着这封重于千斤的电报,伍连德一个人在屋里默默的坐了许久之后,终于一咬牙站了起来:“来人……备车,我要出去一趟!”

1911年10月13日,约翰?亨特拉尔以个人的名义给伍连德发去了一封电报。

在收到这封电报之后,伍连德坐着自己的专属汽车离开了驻地,两个小时后回来,然后命人给远在京城的外务部发去了一封电报。而施肇基在收到这封电报,看过之后也愣住了,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许久之后才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1911年10月14日,伍连德邀请了哈尔滨本地颇具声望的士绅四十余人,一同来到了位于北部的一个坟场。正值隆冬时节,地上的积雪有五六寸厚,雪地上一排排棺木和尸体露天停放着,如长蛇阵一般绵延一里有余。鼠疫最初发生的时候,政府为死者提供棺材安葬他们;在街上发现的尸体也由政府出面收集,放在棺木运到坟场。但是到了现在,死亡人数多到已经超出了政府的能力,因此很多尸体便被直接放在坟场——寒冬腊月的,别说挖洞埋葬,就是挖个小浅坑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到眼前的一切,十余名士绅当场吐了出来!

一望无际的棺材本就阴气十足,而那些裸露在外的尸体则更是让人震撼。因为天冷的缘故,这些尸体各种姿势都有,有的人因为是在垂死之际被家人扔出来的,甚至还保持着坐姿,那是他们在极度寒冷的天气里最后取暖的努力……

没有多说什么,士绅们就同意了伍连德的请求,立刻给吉林总督写了一封联名信!

1911年1月18日,比另外一个世界早了整整十二天,外务部给伍连德发来了一封电报,批准了他的请求……

……

“……毫无疑问,伍是一名真正的医师!”

在看到电报上这句话的时候,约翰忍不住重重的叹了口气。

虽然身在遥远的纽约,但是自从东北爆发鼠疫的消息传到纽约之后,约翰就没有一天不关注的。在他的命令之下,哈尔滨当日新发多少病例,死亡多少病例,疫情的控制有多少进展,救援物资消耗了多少等信息都是一日一报,从哈尔滨发回纽约!

简单来说,约翰密切关注着哈尔滨发生的一切!

所以当他知道伍连德找不到发病率依然高企的原因,并且为之苦恼不已的时候,约翰写下了那封长长的电报,向伍连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约翰不插手的话,实际上用不了多久伍连德自己也能发现,但是约翰却不允许自己继续旁观下去——就时机来说,也已经成熟了。

入土为安,是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固有观念。

所以可想而知,当伍连德看到约翰的建议是焚烧尸体,所有因感染死亡的鼠疫病人的尸体时,会给他带来多么巨大的冲击!因此为了能让伍连德尽快接受这个提议,约翰在电报中详细的介绍了自己这样提议的理由,以及所依据的理论。

简单来说,尸体是巨大的病源。

这个时代的医师们不知道,但是约翰心里很清楚,鼠疫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很强,零下三十度依然能够存活,可以在冻尸中存活几个月!

简单来说,哈尔滨的坟场就是巨大的鼠疫杆菌冰柜!

无论伍连德制定多么完善的预防措施,也无论下面的人员执行的多么给力,如果有老鼠或其他动物接触到这些尸体,再由动物传染给城里的人,那么一切防疫措施都将化为乌有。历史上伍连德是凭直觉认为鼠病菌在寒冷的天气了,哪怕在尸体和地下都是可以存活的,但是他当时并没有时间去做实验证明这一点,但是他依然选择了发出那封电报,而在这个世界因为有了约翰的提醒,最终北京的批示被提前了十二天之多!

每提前一天,都意味着可以拯救无数的生命!

只不过让约翰痛心的是,他必须要精确的掌握好这一个时间点。身为一个白皮黄心的美国人,约翰和伍连德一样知道,这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挑战。时间太早的话,没有死亡人数的冲击根本就无法通过这条建议,还会让那些反对者提前做好准备。而到了这个时候,一天上百人的死亡却足以让清政府抛开一切顾虑,批准这条命令……

“唉……”

又长叹了一声之后,约翰拿着手中的电报继续读了下去。

“……1月19日上午,伍雇佣了两百余名劳工,用炸药炸出足以容纳数百具尸体的大坑,然后按照每具尸体十加仑的标准,在尸体上浇上煤油,熊熊烈焰冲天而起……”

“……数万名市民观看了这次焚烧,目睹亲人的遗体被化为灰烬,他们大多面无表情,呆呆出神……”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火葬,而俄国人全程旁观了这次历史性的焚烧,并立刻仿照实施,他们不但焚烧刚刚死去的尸体,而且还把所有的尸体从坟墓中挖了出来……”

“……1月19日当天,傅家甸的死亡人数下降为113人,此后一周渐消减,再未回升……”

读完了这封详尽至极的电报,约翰久久没有从他的座椅上起身,而是面无表情,呆呆出神的望着手中的信纸。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

他仿佛看到了那冲天而起的烈焰,仿佛看到了那一张张痛苦麻木的面孔,也仿佛看到了那火焰映红的天空中,无数凄厉哭嚎的人影……(。)

第25章 警告第75章 认真考虑第30章 放弃第11章 无线电的消息第29章 同行第二十七章第三十九章第44章 传奇之旅第17章 奇迹第23章 伯格曼第25章 爆发第28章 完毕第32章 输血第43章 编辑的争论第46章 来到巴黎的汽车第34章 ABO血型第13章 考虑第75章 认真考虑第53章 卡尔?本茨第31章 亨特拉尔大学第1章 爱迪生的信第10章 落幕第26章 半价第十四章第25章 够分量的邀请第19章 提前的一幕第14章 19世纪的培训班第45章 订婚?第13章 上市第五十五章第35章 中国的亨特拉尔财团第24章 护士学校第23章 王子第五十三章第30章 福尔摩斯?第30章 放弃第28章 觊觎者第28章 来自柏林的信第12章 干涉第34章 项链第1章 黄金时代第9章 邀请第37章 在意与不在意第1章 留学欧洲第49章 等待第18章 集齐第69章 真正的医院第18章 集齐第9章 重启留美第8章 分院第30章 出版第49章 合作第14章 找见第54章 拜耳第8章 共识第24章 法语第48章 引荐第54章 让步第十章第47章 期待第5章 传奇之路第45章 收获第十四章第48章 另一个选择第22章 达成第11章 房子和礼物第41章 护士服第43章 分级第49章 订单第44章 争论和新灯泡第6章 很久很久以前第3章 准备第29章 两本书第1章 爱迪生的信第31章 领事第26章 半价第42章 免疫学第三十五章第4章 准备与等待第23章 最后第18章 东方第42章 1900第51章 开幕第三十五章第30章 最珍贵的礼物第三十四章第27章 消毒与麻醉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39章 计划第20章 噩耗第63章 巴尔的摩第7章 空院第21章 要结婚了第二章第8章 辞呈第33章 让我们开始吧第26章 争论第5章 惊喜的礼物第27章 艺术爱好
第25章 警告第75章 认真考虑第30章 放弃第11章 无线电的消息第29章 同行第二十七章第三十九章第44章 传奇之旅第17章 奇迹第23章 伯格曼第25章 爆发第28章 完毕第32章 输血第43章 编辑的争论第46章 来到巴黎的汽车第34章 ABO血型第13章 考虑第75章 认真考虑第53章 卡尔?本茨第31章 亨特拉尔大学第1章 爱迪生的信第10章 落幕第26章 半价第十四章第25章 够分量的邀请第19章 提前的一幕第14章 19世纪的培训班第45章 订婚?第13章 上市第五十五章第35章 中国的亨特拉尔财团第24章 护士学校第23章 王子第五十三章第30章 福尔摩斯?第30章 放弃第28章 觊觎者第28章 来自柏林的信第12章 干涉第34章 项链第1章 黄金时代第9章 邀请第37章 在意与不在意第1章 留学欧洲第49章 等待第18章 集齐第69章 真正的医院第18章 集齐第9章 重启留美第8章 分院第30章 出版第49章 合作第14章 找见第54章 拜耳第8章 共识第24章 法语第48章 引荐第54章 让步第十章第47章 期待第5章 传奇之路第45章 收获第十四章第48章 另一个选择第22章 达成第11章 房子和礼物第41章 护士服第43章 分级第49章 订单第44章 争论和新灯泡第6章 很久很久以前第3章 准备第29章 两本书第1章 爱迪生的信第31章 领事第26章 半价第42章 免疫学第三十五章第4章 准备与等待第23章 最后第18章 东方第42章 1900第51章 开幕第三十五章第30章 最珍贵的礼物第三十四章第27章 消毒与麻醉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39章 计划第20章 噩耗第63章 巴尔的摩第7章 空院第21章 要结婚了第二章第8章 辞呈第33章 让我们开始吧第26章 争论第5章 惊喜的礼物第27章 艺术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