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就是西瓜苗?”王拱辰忍不住就凑上前去看,“听说李副使出使契丹回来,带了些西瓜种子,大多都给了郡侯试种,没想到真发出芽来了。”

最近这几十年,大宋与契丹来往频繁,每年都有几拔使节,情况也了解得多了。很多文人大臣都知道契丹那里有西瓜,是很珍贵的瓜果。也有人想引种到宋境,但一直都没有成功。在当时人的印象中,尤其是在文人的印象中,这种东西都要有专门的人种植的,两国和平,可以带回种子,但带不回种瓜的农师,带人容易引起两国关系紧张。也正是因为如此,李纮把种子给徐平也不在意,本就是碰运气的事情。

没想到徐平还真育了苗出来,听见王拱辰说,大家都凑过来看。

徐平见几个人都围在那里啧啧称奇,对着西瓜苗品头论足,无奈地道:“你们想的错了,现在还不到时节,西瓜要到谷雨才好栽秧,现在才什么时候?即使对西瓜不熟,也总该知道其他瓜果葫芦之类,现在才刚刚开始准备育苗而已。”

几个文人有些尴尬,他们凭什么就得知道瓜果什么时候下种?能搞清楚稻麦这些大宗粮食的收获和播种的季节就不错了,难道还真地当老农去?

王拱辰直起腰来,问徐平道:“既然现在不是季节,庄里怎么就开始栽种了?”

“西瓜到底是第一次种,我也拿不准诸多细节,只好先种一点摸索。这些小苗都是下了大力气培育出来的,你们以为容易吗?如果这些苗没有问题,这一个月长得壮了,到了谷雨的时候,便就可以大量播种了,这样才稳妥。”

听了徐平的话,王拱辰嘻嘻笑道:“郡侯做事总是力求稳妥,滴水不漏。”

徐平笑了笑:“而且,不仅仅是看他们长得如何,还要试一试这些西瓜苗能不能接在其他的瓜果上面,那就更要试了。”

“接在什么上?西瓜苗还能接在其他瓜果上?”王拱辰大感好奇,重要弯下腰看地里刚刚栽下去的小苗,果然发现了嫁接的痕迹。

徐平道:“你看的那些是接在葫芦上,旁边还有接在冬瓜上的,本来还想试试接在黄瓜上的,庄客们刚开始做,手艺太差,没有成活。”

欧阳修几人像是听天方夜谭一样,实在忍不住,问道:“世间万物,皆各有禀性,我虽然没有吃过也没有见过西瓜,但也听人讲起过,与葫芦没半分相像,更不要说爬着架子生的黄瓜了。这都能够接在一起长,郡侯莫不是说笑?”

曹颖叔笑道:“那永叔有没有见过骡子?马和驴长得也不像,但却能生出骡子来,岂不是更加奇怪?”

梅尧臣道:“怎么能够这样说?驴和马看起来极为相似,只是大小不同罢了。就像人生来千万种面目,南人北人也有差别,更不要说还有昆仑奴望之不似人。由此说来,马和驴也有可能本来就是一种,只是长得不同罢了!”

徐平摆了摆手:“越说越远了,世间万物本来就都有相似之处,只是看远近亲疏罢了。西瓜跟好多瓜果相近,能够嫁接本来就没什么稀奇。你们在西京洛阳,常说洛阳牡丹甲天下,那些新奇牡丹品种怎么来的?还不一是选育,再一个靠的嫁接。难道你们不知道有的牡丹是嫁接在芍药上?读书人不能读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然岂不惹人笑话。”

富弼傻愣愣地道:“怎么,牡丹还有用芍药嫁接的吗?只听说过用野牡丹。”

徐平道:“怎么没有?我家里就接过,长势格外地好!”

富弼还想说什么,想了想摇了摇头,闭上了嘴。徐平说自己家里接过,那必然是不会错的,自己又何必争这些呢。

其实这怪不得富弼等人,这个年代嫁接技术虽然也出现千百年了,但一直没有被系统地推广,在许多的文人眼里还被看成奇闻异事。牡丹自唐时就珍贵异常,而且以洛阳产的为最上品,但真正推广用嫁接法繁育还没多少年,富弼能够知道就算不错了。

徐平又道:“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记载了多种多样的嫁接果树。其《插梨》篇中即有用桑、枣和石榴树接梨,而以桑梨味道最差。但实际上考之老农,又有说梨在桑树上接过的才最好吃。这些年我都在岭南为官,没有机会亲自试一试,也不知孰是孰非。我们这些读书做官的人,虽然不说要像老农一样精通农事,但这些农事上的道理,却不能不知道,不然一开口就惹人笑话,也失了读书人的体面。”

嫁接与杂交不同,亲缘关系很远的植物也可以进行,跨科跨属是常事。徐平前世嫁接出来的植物五花八门,但大多都像牡丹一样用于观赏,真正像西瓜和梨及苹果这些水果虽然数量也不少,但与总量一比就不值一提了。

这次回到京城,有了时间,徐平有心系统地梳理一下自己所掌握的农业知识,也算送给这个世界的礼物。而嫁接技术作为园艺技术的代表,自然不能马虎了。刚好从李纮那里得到了西瓜的种子,便先从西瓜开始。

历史上自宋开始,园艺技术得到了大发展,嫁接技术也获得了飞跃,到了南宋时候实际上已经很成熟了。但可惜一直没有人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梳理,后来发展又停滞下去。

听徐平谈起农书,几个读书人便闭口不言。他们号称无书不读,举凡经史子集,小说杂记,都有涉猎。《齐民要术》自然也是读过的,但也仅仅是读过,对里面的一些聚体的技术别说是亲自验证,就连认真的思考都没有。

徐平看着地上的瓜苗,对几个人道:“你们哪,不能读死书。读书知古今,难的不是看多少书,而是要知今才能知古。连世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所谓的知古知今不是瞎猜吗?以后做了亲民官,管着钱粮,结果连地里的粮食到底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够因地制宜,劝课农桑呢?书读得多,记得牢,不算本事,要把书里的道理都弄清楚了,彻底搞明白,才是真读书。农事是最根本,其他一些事情也是如此。不说是自己什么事都做一遍,但总要把其中的道理搞清楚,这是最基本的。”

这个时候徐平突然觉得自己一下成了这些人的长辈,说这番话颇有些提携后进的意思。其实也正是这样,这些读书人读过的书,徐平自然也读过,不如他们用功深,但道理却理解得比他们深刻。而且两世知识参照,又愿意踏实去在实际中验证,理解得也更深。

最后,徐平叹了口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能死读书。”

其他人面面相觑,只觉这句话甚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徐平作的诗,还是偶有所感,又不敢冒然开口问,只能够记在心里。

徐平前世记了不少的诗词和名言名句,哪里能够都清楚记得是谁说的,哪个年代?有的就是这么稀里糊涂,随口说出来,随口也就忘了。不过受害最深的还是陆游,谁让他经常会想出妙句,又喜欢为了妙句写诗呢,也不知道以后出现的陆游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句子来,写出更精美的诗词。

不过听到的读书人却没有那么容易忘,有人记在了自己的笔记里,有的还写信向朋友传播。永宁郡侯这出口成章的本事,慢慢流传开来,只是可惜一直不见什么大作面世。

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18章 农田辑要第149章 且去读书第197章 最后时刻第157章 清场第195章 反攻第277章 狼狈为奸第170章 早晚会反第67章 挖三司墙角第305章 他们怎么来攻?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37章 怒骂御史第118章 老臣的劝告第201章 两个合一第242章 交涉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220章 星空(下)第99章 坏事总容易第114章 千古佳对第1章 回到从前第123章我们不能置之不理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96章 改天换地第183章 富国安民策第164章 口袋阵第203章 农工商联合体第19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300章 相国寺书会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6章 手段第143章 新车新炮第187章 攻防第19章 宣诏使臣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42章 强买第300章 闲着也是闲着第40章 从前第156章 说与做的规划第54章 将要离去第47章 法外之地第65章 永宁侯府第4章 许愿第36章 洞房花烛夜第155章 徐徐而进第18章 种士衡第260章 赶紧还钱!第42章 旬估第59章 合谋第69章 国子监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298章 试用期第109章 不如结社第300章 相国寺书会第73章 报信的嗢末人第262章 应对之策第319章 使节第236章 堵截第159章 新的考验第80章 按规矩来第221章 细腰城第270章 震慑第189章 棉花推广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128章 换相第117章 僵持第215章 合伙第119章 审问第52章 一指点出佛主第158章 渌州战事第149章 应急措施第88章 改制第22章 大秦国故事第109章 补天裂第45章 孟州李迪第95章 西瓜种子第22章 忠州来人第69章 山雨欲来(下)第81章 准备迎驾第62章 依稀似旧年第188章 怎么还是如此!第120章 风高放火天(上)第245章 养子秘诀第145章 将校营第303章 崇善州进士第137章 马踏谅州(上)第253章 亮剑第110章 政事不过耍把戏第42章 刘小妹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细行(下)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142章 想去五台山第317章 财运当头第13章 诸事要请示第27章 冲突第10章 诏旨回京第293章 敕勒川
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18章 农田辑要第149章 且去读书第197章 最后时刻第157章 清场第195章 反攻第277章 狼狈为奸第170章 早晚会反第67章 挖三司墙角第305章 他们怎么来攻?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37章 怒骂御史第118章 老臣的劝告第201章 两个合一第242章 交涉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220章 星空(下)第99章 坏事总容易第114章 千古佳对第1章 回到从前第123章我们不能置之不理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96章 改天换地第183章 富国安民策第164章 口袋阵第203章 农工商联合体第19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300章 相国寺书会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6章 手段第143章 新车新炮第187章 攻防第19章 宣诏使臣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42章 强买第300章 闲着也是闲着第40章 从前第156章 说与做的规划第54章 将要离去第47章 法外之地第65章 永宁侯府第4章 许愿第36章 洞房花烛夜第155章 徐徐而进第18章 种士衡第260章 赶紧还钱!第42章 旬估第59章 合谋第69章 国子监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298章 试用期第109章 不如结社第300章 相国寺书会第73章 报信的嗢末人第262章 应对之策第319章 使节第236章 堵截第159章 新的考验第80章 按规矩来第221章 细腰城第270章 震慑第189章 棉花推广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128章 换相第117章 僵持第215章 合伙第119章 审问第52章 一指点出佛主第158章 渌州战事第149章 应急措施第88章 改制第22章 大秦国故事第109章 补天裂第45章 孟州李迪第95章 西瓜种子第22章 忠州来人第69章 山雨欲来(下)第81章 准备迎驾第62章 依稀似旧年第188章 怎么还是如此!第120章 风高放火天(上)第245章 养子秘诀第145章 将校营第303章 崇善州进士第137章 马踏谅州(上)第253章 亮剑第110章 政事不过耍把戏第42章 刘小妹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细行(下)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142章 想去五台山第317章 财运当头第13章 诸事要请示第27章 冲突第10章 诏旨回京第293章 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