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烽起

公元216年七月,许都皇宫,演武场内!

自我即位以来,每天早晨早朝过后都要率领数百‘解烦军’各师宿卫兵将在演武场内习射一番,参加演习者全部用的是真刀真枪!为此,多有文武劝阻道:“按照律法,在御前现刃者斩立决。可如今,每日都有数百奋勇之士持刃挟弓斗勇于陛下身旁,陛下也不顾龙体,亲力训练。万一有不诡狂夫猛然犯驾,陛下若然有失,非是社稷之福。请陛下三思!”我闻言笑道:“王者视四海如一家,普天之内皆是朕之赤子,朕恨不得一一和其推心置腹,怎能连亲卫之兵也加以猜忌呢!?卿等之议不足取也!”是言一出,解烦亲卫无论各部、各族兵士闻言莫不感动,知恩而效命,不数年,解烦军诸部皆为精锐,虽陆营精兵亦多有不敌!这正合了我以文固国,以武强国的心意!

是时,正是早朝刚过的早晨,演武场内聚集近千彪形大汉,或穿甲胄、或是赤膊,或持刃互斗,或挽弓急射,各自练得是不亦乐乎!

演武场西北角,约有百名‘雷’字部队勇壮正围成一圈大声叫好:“好,使得好戟!……”

我也端坐御椅之上,笑看着圈内一员少年在圈中舞戟!只见这少年手持一柄大戟,使得是有若出神入化,寒光闪闪!黑色的大戟在其手中直有若苍龙狂啸、威若雷霆!地面上的草屑和灰尘在戟风的强烈带动下漫天飞卷,好像有若一个小型龙卷风相似!

须臾。少年收戟定势,额头直冒热汗,自信满满地走上前来道:“父皇。您看我这戟使得怎么样!”原来这少年正是太子陆冲!我伸手递过一方丝巾给陆冲,陆冲接过擦了擦额头的热汗,然后递给了身边的侍女!

我想了想道:“冲儿,你的戟式已经很纯熟了,内力也有五六成的火侯,只是以你你现在功力上战场的话,恐怕要不了十招。就会被孟起、子龙、兴霸这样的高手击败!”陆冲闻言噘着脸,有点不服气地道:“哪有,我和甘将军他们拆招时。都能战个二三十招呢!”

我闻言笑而不答,问身边的黄叙道:“义文,以你看太子的功力到底有多深?”黄叙笑笑道:“恕罪直言,在演武场上太子和朝中几位大将还是能战个一二十合的。因为这只是比武、太子又是万金之躯。谁也不会当真敢下杀手。但是在战场上,那是以命搏命的时候,以太子现在这般没有经验、没有杀气的功力,在战场上也许在子龙将军麾下走不了五个回合!”

我闻言抚掌大笑道:“听到吧,冲儿,不要太骄傲了,你的本事离着一代名将的位置还差得远呢!不要骄傲,也水要灰心。继续好好努力吧!”陆冲闻言有些垂头丧气地挠了挠头道:“是了,父皇!”

正是这时。忽然演武场外有一阵大喊迅速传来:“让开!让开!陛下在哪?边关六百里急报!”一名边军信使满头大汗,飞奔至近前,下拜急道:“启禀陛下,西部鲜卑步余根部联合匈奴一部约有十余万人七日前陷平城,正进逼雁门!太守郭淮大人命小人火速前来报知陛下,请陛下速发援军!”

我闻言大惊,急接过信使所呈的边讯密筒。打开来一看,果是郭淮告急文书,书曰:臣雁门太守郭淮急禀陛下:本月初,河西鲜卑步余根部并南匈奴一部十余万大举来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破平城,进逼雁门!雁门城少兵寡,势若累卵,危在旦夕!请陛下速发援兵,以救危局!

我闻言面色急变,问信使道:“郭太守可曾告诉你,雁门能守住几日?”信使道:“太守曾言,三十日内可保无忧,三十日后城池难保!”我心中稍定,便道:“你下去歇息吧!”信使告退!

我站起身,大喝道:“来人,速撞景阳钟,召集全体朝臣金銮殿议事!”“遵旨!”几名随侍太监急匆匆而去!陆冲闻言跃跃欲试道:“父皇,我可不可以也去参加朝会?”我闻言犹豫了一下,笑道:“也罢,父皇十四岁已经领兵征战了,你也应该熟悉一下朝政了,随朕一起去吧!”陆冲闻言欢呼雀跃,喜孜孜的跟在我身后直奔金銮殿而去!

不一会儿,景阳钟响后不到半个时辰,各部文武大员纷纷如飞赶至,无人敢怠慢一步!须臾人齐,我面色微皱对众臣道:“适才朕接到雁门边关六百里急报:河西鲜卑步余根部联合南匈奴一部共十余万人已陷我平城等地,正围攻雁门。若雁门一破,并州大门洞开,中原危矣!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诸文武闻听大怒,张昭道:“此次鲜卑来势汹汹,其心不善,若不于以迎头痛击,岂非让其以为我华夏无人!?”孙策当即请命道:“请陛下下令,臣愿亲提一旅雄师北上,荡平蛮夷,以靖边境!”一时间,众文武纷纷请战,十分踊跃!

我闻言冷笑一声,问道:“诸公纷纷请战,可曾对鲜卑诸部有所了解?他们分为多少部落?有多少人口?兵力有多少?为何会倾军来犯?”此言一出,诸文武大多哑了火了,一时面面相觑,不敢多言!

我暗骂了一下:“一群愣头青!”对张昭道:“子布,朕已令你搜集鲜卑、匈奴、乌桓等部资料多日,现在既然鲜卑和匈奴一起来犯,你就给诸公说一说这两部的情况,让大家心里有素。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吗!”“遵旨!”

张昭润了润喉咙,将近年来‘暗影’搜集到的资料一一报来:

匈奴和大汉交战数百年,其历史早为汉人所熟。但自汉武大帝于以匈奴以强力打击后。匈奴实力大弱且分裂成一南一北两只、并且内斗不休!北匈奴继续与大汉作战,南匈奴则南迁塞内、归附大汉!

公元91年,东汉政府和南匈奴一起对北匈奴发动致命性打击。北匈奴灭亡,余部西迁远遁,远离中原!而迁居塞内的南匈奴人发生很大变化。除南匈奴本部外,又先后分解出屠各胡、临松卢水胡、铁弗匈奴胡三个重要分支集团。屠各胡与南匈奴散居于今甘肃、陕西、山西三省和内蒙古一带,其中以居住于山西省的部分为最多、最强;“临松卢水胡”居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与青海省之间;“铁弗匈奴”是鲜卑人与匈奴人融合后产生的一个分支群体,原居于今内蒙古河套一带。但由于南匈奴各族分布渐广,族群渐杂。南匈奴各单于除对其位于河套的本部及屠各胡有较完全的管辖力外,对分裂而出的另两个分支‘铁弗匈奴胡’及‘临松卢水胡’的管辖力则是十分孱弱,多有不听命令。归附各方势力者!

公元147年,南匈奴单于兜楼储死,居车儿继位。居车儿死后,其子孙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呼徵单于、羌渠单于相继立。187年。羌渠被部众所杀。子於扶罗、呼厨泉相继即位。於扶罗子刘豹被封为左贤王,刘豹即刘渊之父。(原本历史上的呼厨泉多次受到鲜卑各部的袭击,于216年投靠曹操。曹操为了削弱势力,分其众为五部,每部选尊贵者为帅,别令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令左部居今汾阳、右部居祁县、南部居隰县、北部居忻县、中部居文水县。南匈奴国家政权亡。 )

但现在由于历史已变,南匈奴虽很少犯境。并且屡受鲜卑欺压,但至今216年七月止。仍未收到其降表!此次随同河西鲜卑一部进犯的雁门的便是匈奴族中与鲜卑一族最为密切的铁弗匈奴胡东部一支!而铁弗匈奴胡西部一支则多居于西凉境内,业已经完全接受华夏帝国管辖,不再听从南匈奴本部管辖。而‘临松卢水胡’则更是随着铁枪盟的战败而基本全部归降了华夏!如今华夏帝国各部大军之中拥有众多铁弗匈奴胡西支兵士和‘临松卢水胡’族兵士!

而鲜卑一族由于与前汉交战不久,且寇边大汉时,汉朝内部正忙于内战,后自身又四分五裂、种群复杂,所以诸文武对鲜卑一族了解都并不甚深!鲜卑一族远古起源十分复杂,有说是源于古代山戎和东夷北支的白夷,但时间已久,难以考证。有历史记载的是鲜卑与乌桓同时兴起于东胡别支。东汉初年,活动于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鲜卑仍为匈役属。随着北匈奴势力衰耗,鲜卑开始连年出兵攻击北匈奴。公元85年,鲜卑与南匈奴、丁零及西域各族共击北匈奴,迫使其逃遁。公元87年,鲜卑再次大败北匈奴,斩杀优留单于。公元91年,东汉政府和南匈奴对北匈奴进行了致命性的打击,北匈奴西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留在漠北的匈奴十余万落并入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并且开始渐渐同前汉展开展开小规模的骚扰性战争!

公元2世纪中叶,鲜卑民族涌现出一位勇健而有智略的首领——檀石槐。鲜卑在檀石槐的带领下不断壮大,统一了鲜卑诸部,建牙帐于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今内蒙古商都县附近)仇水(今东洋河)附近。随后檀石槐率部北拒丁零,东败夫余,西击包孙,南扰汉边,尽据匈奴故地,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军事部落联盟。鲜卑自此自恃强大,开始与大汉展开了规模较大的边境战争!继匈奴之后成为大汉北疆的心腹之患!

但随檀石槐于公元181年的病死,鲜卑瓦解,分裂成三部,势力大弱且互相征伐,便无力再对中原发动进攻。所以在汉未诸侯分争之时,不能倾力南下,以占中原。

但近年来,随着中原战争的渐渐平息,鲜卑诸部也实力渐复,又有重新一统的趋势:

a、东部鲜卑经过檀石槐部落联盟时期后,分裂而出。现已由轲比能一统。(这就是后来‘五胡乱华时’慕容氏、段氏、宇文氏的先祖!天龙八部中慕容博、慕容复就是属于这一支鲜卑!),此部现对华夏比较友好,除偶尔边境小有冲突外。基本未和华夏帝国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此部人口六十余万,有兵十数万。

b、北部鲜卑则主要是拓拔氏组成。(原史上‘五胡乱华时期’统一北方,吞吐诸部鲜卑,建立北魏者)现由其首领拓拔槐也是颇有野心之辈,虽没有与华夏帝国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屡屡派遣小股骑兵寇边、抢掠点财物,是老奸巨滑之人!此部人口七十余万。有兵十五万!

c、西部鲜卑主要由河西秃发氏、陇西乞伏氏以及青、甘吐谷浑组成,其首领为秃发氏步余根。此部最为嗜战,经常性联合其近亲铁弗匈奴东支进犯华夏。这次更是几乎尽起举族之兵来犯!此部约人口七十万,有兵十五万!

三部人口合计超过两百万,兵员四十余万!若非其尚处于分裂状态,倘使其联合一气的话。中原必将大难临头!

张昭仔仔细细地讲了良久。一行文武大臣也渐渐地听着,直讲了半个多时辰,方才将鲜卑和匈奴各部现在的情况讲述清楚。原本激烈求战的众文武闻言也渐渐冷静下来,面有凝重之色!

我看了看群臣,出言道:“现在子布已经将敌情讲述清楚,诸公有何看法只管提来!”话音刚落,郭嘉出言道:“陛下,匈奴现在诚不足惧!其久受我汉化。又有畏我之心,再加之备受鲜卑各部欺侮。我国若讨伐西部鲜卑除其支部铁弗匈奴东支会相助西部鲜卑外,其主力定然会采取观望之势。若我胜定归附我国,共抗鲜卑各部;若鲜卑胜,则会附于鲜卑侵我华夏!所以此战关系重大,万万输不得!但最令臣担心的还是鲜卑三部合族竟有二百余万口、四十余万兵力,若其联合一气的话,将又是一个鼎盛匈奴,诚为我国第一心腹大患也。所以为我华夏长治久安计,此战若不打罢了,若要打就一定要把西部鲜卑一战全歼,以进而威慑其余两部不得妄动。然后再徐徐削弱其余二部,使之进一步分化瓦解!此臣之愚见,还请陛下与诸公思量!”

我闻言抚掌大赞道:“奉孝所言不错,鲜卑三部万一合并,很可能就是我华夏危亡之时,所以趁此三部分裂之时,将其一一蚕食才可保我华夏千万年永固!朕根据现在的战场形势,决定:一、匈奴原为我前汉属国,久已臣伏,当立即派朝中大员亲赴南匈奴本部、招安南匈奴,使之与我国共抗鲜卑,稳定我军左翼形势!二、再派一员大将镇守上谷郡,威慑北部鲜卑拓拔氏不得妄动!三、派一员能言善辩之士亲赴东部鲜卑轲比能部,与之结交通好,使其继续保持观望态势!四、虽然数年前征讨袁绍时,乌桓未敢妄动,但乌桓一族所居之处与我幽州犬牙交错,万一趁机骤起发难却也不可以不防,当再遣一员大将往幽州镇守!只有这四点做得好了,我华夏才能保证和西部鲜卑一战处于不败之地位!以上四点任务都是极为重要之事,朝中诸卿有何人愿意为朕、为国分此忧虑?”

话音刚落,贾诩迈步而出,笑道:“匈奴、西凉一地,臣熟之不能再熟,便是匈奴等族言语臣也是通之甚深。所以招降匈奴一事,臣便毛遂自荐,请陛下允准!”我闻言大喜道:“有文和出马,匈奴定矣!朕即日便着中书院拟旨由文和出马招降匈奴,愿爱卿勿负朕望!”贾诩领命!

贾诩刚退,荀谌紧随而出,请命道:“陛下,臣久镇冀州,多有与轲比能东部鲜卑通商之事,对其部比较了解,臣愿领命携陛下之盛意出使东部鲜卑为两邦永结盟好!”我大喜道:“友若不辞劳苦,为国分忧,真乃国之楷模也!但尚有上谷及幽州两处镇将却需武将任之,有哪位爱卿愿担此重任?”

话一出口,半晌没人言语。我不禁奇怪了:刚才不是挺积极的吗,怎么现在个个往后缩了!我板起了面孔,有些恼怒道:“怎么回事?刚才不是人人踊跃参战吗,你们武将叫得最凶,怎么到了真正用将之时,反而个个退缩了。难道你等武将只敢内战,不敢外战不成?”

此言一出,众武将脸上都有愤愤之色,老黄忠迈步而出道:“陛下,非臣等怯战,只是臣等武将都想去战鲜卑、扬我国威,而无人愿去守城而已。但既然诸公无然应征,老夫愿往上谷对阵拓拔鲜卑!”此言一出,众武将面色一阵羞红,看来老黄忠说中了众人的心思!

我闻言大悦道:“危急时刻,果然还是老将军挺身而出,足见拳拳忠义之心。既如此,便由老将军领本部一万步卒再由文聘将军领一万轻骑助你镇守上谷,你看如何?”黄忠奋然领命道:“遵旨!”文聘久守南方,从没捞着什么大仗,本欲乘此机会上个前线,显显本事,不想又是一个守城的差事,只好出列一脸不甘地道:“臣遵旨!”我看着文聘安慰道:“仲业何必有所遗憾,若你和汉升能够使得拓拔鲜卑不敢妄动,确保我大军右翼安全,这照样也是奇功一件。望卿勿要懈怠,失了朕和天下臣民之望!”文聘闻言忙下拜道:“臣定然忠于职守,不敢懈怠!”

三个问题解决了,我再望众将瞄瞄,众武将纷纷低头望胸,不敢言语,唯恐点到自己!我有些着恼,眼睛一瞪,看着缩得较快的臧霸和黄盖道:“宣高、公覆,便由你二人各领本部前镇幽州,你们看可好?”

二人本想上主战场,但听见点将点到自己头上,也只好沮丧着脸,硬着头皮道:“臣遵命!”我安慰二人道:“你二人到了幽州后千万在意,不得轻易向乌桓寻衅,但若乌桓主动挑衅,却也不可示弱,定要于以迎头痛击,使其知道厉害、知难而退!宣高你为人谨慎,公覆则稳重多谋,若你二人能保证幽州一境平安,天下百姓必然深谢君恩!”臧霸、黄盖道:“臣必然尽忠职守,若有负圣恩,甘愿提头来见!”言罢而退!

我将这四个任务安排完毕,再准备调兵遣将进攻西部鲜卑时,众武将纷纷挺胸抬头,精神十足,目光炯炯的向我行着尊敬的注目礼。看着这群战争狂人,我好玄没被气乐了!

当下我想了想道:“此战当以骑兵为辅,步兵为辅,所用兵员也当以为此准。‘风’、‘雨’、‘雷’、‘电’解烦军四部出列接战!”赵云、张合等人闻言大喜,一起出列,喜洋洋地道:“臣遵旨!”

我又点兵道:“兴霸,你和‘火王’、‘土龙’二将领五千‘游’字号解烦军也一同出战,其余解烦军部队留镇皇宫,以镇后方!”“遵旨!”

接着我又继续点了马超、张辽所部五万重甲骑兵、庞德所部三万轻甲骑兵、徐晃所部三万步兵、吴兰所部一万弓弩兵随同出战!随军谋士则有庞统、荀攸、郭嘉、徐庶四人!一时间被点到的众文武是喜气洋洋,未被点到的则有点后悔不迭,心中只道:早知道主动请缨去镇守上谷或幽州好了,说不定也还能捞上几仗打打。这下可好,家里蹲!

公元216年七月底,我御驾亲征,率‘解烦军’及陆营诸部约二十二万人北上并州,直奔雁门而去!国中则留太子监国,诸葛亮等辅佐;周瑜则南下柴桑统领水师坐镇南方,以防异变!

一时间,华夏帝国北方边陲烽烟骤起,杀气弥漫!借着西部鲜卑倾国来犯的这个时机,华夏帝国军这支铁血之师开始了它征服天下的第一战!

第17节 刘景升亲统大兵来第10章 出征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六1第15节 得良将各统精兵一第40节 周公瑾称霸淮河水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四1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三3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四第20节 联张绣控制宛城一第60节 大革新陆伯言灭儒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三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一5第9章 谋略第8章 全胜第10节 大战曲阿败刘繇二第42节 陆伯言大战曹孟德一第59节 平叛乱陆伯言称王一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二1第34章 陆伯方江南大革新一1第54节 陆伯言二破马孟起二第20章 国仇第10节 大战曲阿败刘繇二第42节 陆伯言大战曹孟德一第56节 司隶惊变马超投吴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五1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四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七3第4节 陆伯言初露锋芒第22节 相持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1第26节 诸葛亮抚平交州地四第53节 陆伯言一破马孟起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五2第55节 韩穆死西凉惊天变二第14节 改革东吴兴教育二第56节 司隶惊变马超投吴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四第16节 战长沙张辽逞威一第25节 庞士元覆手平山越五第20节 联张绣控制宛城一第27节 战汉中吴军竟全功六第35节 陆伯言微服巡江南一第22节 曹孟德设下鸿门宴一第45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三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1第20章 国仇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二2第2章 整军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七第14节 改革东吴兴教育一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五3第1节 聪明爱美俊少年第4节 陆伯言初露锋芒第22节 曹孟德设下鸿门宴一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一4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三3第22节 曹孟德设下鸿门宴一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六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2第36节 陆伯言首创驱兽兵第47节 陆伯言兵退汝南城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一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三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四2第26节 诸葛亮平定交州地三第61节 陆伯言分兵平袁绍四第25章 庞士元覆手定山越三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三3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三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1第34节 陆伯言江南大革新一2第4节 陆伯言初露锋芒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七2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三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二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四1第61节 陆伯言分兵平袁绍四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五2第61节 陆伯言分兵平袁绍三第6节 神于吉千里收徒一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五第33节 曹孟德大败袁本初三第27节 战汉中吴军竟全功一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六1第15节 得良将各统精兵三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六1第10章 出征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六)第11节 战吴郡孙策逞威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七第54节 陆伯言二破马孟起一第7节 为保家园练精兵二第42节 陆伯言大战曹孟德二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五2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四2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五2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五1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一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1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三
第17节 刘景升亲统大兵来第10章 出征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六1第15节 得良将各统精兵一第40节 周公瑾称霸淮河水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四1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三3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四第20节 联张绣控制宛城一第60节 大革新陆伯言灭儒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三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一5第9章 谋略第8章 全胜第10节 大战曲阿败刘繇二第42节 陆伯言大战曹孟德一第59节 平叛乱陆伯言称王一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二1第34章 陆伯方江南大革新一1第54节 陆伯言二破马孟起二第20章 国仇第10节 大战曲阿败刘繇二第42节 陆伯言大战曹孟德一第56节 司隶惊变马超投吴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五1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四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七3第4节 陆伯言初露锋芒第22节 相持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1第26节 诸葛亮抚平交州地四第53节 陆伯言一破马孟起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五2第55节 韩穆死西凉惊天变二第14节 改革东吴兴教育二第56节 司隶惊变马超投吴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四第16节 战长沙张辽逞威一第25节 庞士元覆手平山越五第20节 联张绣控制宛城一第27节 战汉中吴军竟全功六第35节 陆伯言微服巡江南一第22节 曹孟德设下鸿门宴一第45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三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1第20章 国仇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二2第2章 整军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七第14节 改革东吴兴教育一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五3第1节 聪明爱美俊少年第4节 陆伯言初露锋芒第22节 曹孟德设下鸿门宴一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一4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三3第22节 曹孟德设下鸿门宴一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六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2第36节 陆伯言首创驱兽兵第47节 陆伯言兵退汝南城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一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三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四2第26节 诸葛亮平定交州地三第61节 陆伯言分兵平袁绍四第25章 庞士元覆手定山越三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三3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三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1第34节 陆伯言江南大革新一2第4节 陆伯言初露锋芒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七2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三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二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四1第61节 陆伯言分兵平袁绍四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五2第61节 陆伯言分兵平袁绍三第6节 神于吉千里收徒一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五第33节 曹孟德大败袁本初三第27节 战汉中吴军竟全功一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六1第15节 得良将各统精兵三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六1第10章 出征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六)第11节 战吴郡孙策逞威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七第54节 陆伯言二破马孟起一第7节 为保家园练精兵二第42节 陆伯言大战曹孟德二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五2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四2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五2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五1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一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1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