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二

三军用命得合肥

剿贼是发展的基础,兴农是发展的前题,必须首先解决,才能谈到后续的发展。后续的发展我想主要是几个方面:一、大力兴奋教育,当然,为了鼓励正确的思潮发展,学堂绝不有只教所谓的儒学,只要学生喜爱,诸子百家各种课目皆要开设。以此抵消儒学使民懦弱的消极影响,发扬儒学爱国爱家的精华思想。对国家日后的发展大大有利。二、开矿练铁及制盐。军队若要打仗,民众要耕作,都离不开铁器等矿产的支持,所以要想打大仗,要想发展好农业及工业,必须要大力办好采矿业、冶金业。另外为了发挥我江东濒临大海的优势,建立大规模的盐场规模化制盐向内陆等地出售,这是一个利润大大的项目,可以富民也可以强兵。三、科技的发展。如果没有科技的发展,各种工业、农业改革的速度必定受到限制,所以一定要提高优秀工匠的社会地位,鼓励其改革、发明先进的生产工具。想想现在有哪些著名的科技人物呢。噢,一个是郑浑,一个是马均,都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发明家。不过现在马均年龄太小,还是先找郑浑给找到吧。想想看,基本上这两三年内能做好这件事已经可以啦。于是召集诸文武道:“逊近日为江东之前途想了很多。今日特意请诸公前来商议。”张昭道:“愿闻主公高论。”我笑道:“第一件事便是,逊想建立招贤馆,积聚天下文武贤才,由子布主持。招贤馆招人的宗旨是:不拘出身,不拘来历,唯才是用。请子布将这十二大字写于招贤馆门外,公布于天下。子布可愿领命。”张昭道:“此是江东千秋大业,昭如何敢辞。”我笑道:“第二件事,便是剿灭各地山贼、流寇,以保护百姓,安东江东。这件事逊想请伯符兄主持,兄文武双全,足可当此大任,请勿推脱。”孙策道:“主公所言甚是有理,策当尽快剿灭各地山匪,以还百姓一个平安治世。”我点点头道:“第三件事便是土地的兼并问题以及屯田制。子纲在江东深孚人望,这件事希望由你来做。由于现今豪门大族zhan有绝大部分土地,百姓无粮可食,自然落草为寇,打劫为身。故我想有两个办法解决。一是:各豪门大族各献出一部分土地,我等可适当给予一些补偿,当然作为陆氏长子,我自己带头捐出我陆氏一半土地五千亩供民众之用,我陆氏为起表率,自然一分补偿也不会要,其余各豪族皆可给予适当补偿。其次:鼓励流民自己垦荒,其所得每年上交四成,十年内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十年后荒地所有权归垦荒之人,每年所得只需上交两成便可。这是民垦。还有军垦,诸公可令军队一边练兵,一边从事生产。由于军队皆是青壮劳力,故每年产量亦颇为可观。我想应基本可以自己解决军队的粮食问题,大大减少百姓的负担。这项工作非常艰巨,望子纲莫要推脱。”张绂道:“主公即有所命,某当竭诚尽力,绝不敢有丝毫懈怠。”我点点头道:“第四件事,便是采矿炼铁及制盐。可暂由仲翔施行。现今乱世无论是行军打仗都是农业生产都急需铁器,可如今一则矿产难寻,二则治炼困难。我这有几分矿产分布图,为逊少时请人遍寻江东所绘,仲翔可按图去寻。另有一份详尽的炼铁用高炉以及几种不同用途的铁器配方,仲翔可慢慢试炼。至于制盐,现今的制盐都是用古法制盐就是须用锅煮,故名煮盐。生产速度实在太慢。我有一法名曰:晒盐,可提高数倍产量。其法是于岸边修建矮堤,平整沙滩为田,层层递进,待涨潮时,海水浸过,便会滞留于田池中。经暴晒使水气升腾,盐却沉积于田,使木板去取,此法产盐量数倍于煮盐。仲翔可去尝试。”虞翻虞仲翔领命。我接着道:“愿本还有第五件事发展教育以及第六件事大力发展各种工业的,可惜现在江东人才紧缺,只好缓上一缓。子布,你的担子很重。希望你能为我江东多招贤才啊!”张昭等:“主公宽心,臣必会尽力。”我笑道:“逊知有几位贤才尚未发达,请子布秘密派精干使者携我秘书前往,言明我江东招贤若渴之心意。务必使其来归。”张昭等奇道:“是何人让主公如何看重,我等愿闻一听?”我笑道:“吕布麾下有三将,一名高顺,智勇双全,士卒归心,忠心耿耿,可堪大用;一名张辽张文远,大将之风,万军统帅,用兵有度,深不可测;其三臧霸臧宣高,此人善于用兵,爱兵如子,能知进退,颇为骁勇。此三人都是一时名将之选,可惜现居于吕布麾下,实乃‘明珠暗投’也。吕布匹夫,自恃已勇,不纳忠言,不久必会死于曹操之手。若三将因此阵亡或归于曹操都极为可虑。故我等要先下手为强,子布可明了逊之心意。”张昭及孙策等互视一眼道:“不想主公对三将如此看重,想必是非常之人才,昭必然小心办事,务必使其来归。”我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道:“还有一人,姓赵名云,字子龙,现于公孙瓒麾下。此人之才能我有一诗可赞: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忠义两无双,天下谁敢挡。只可惜公孙瓒无识人之能,使得明珠蒙尘,放不得光华。”时孙策忍不住道:“想那赵云无名小卒,贤弟称赞如此实是太过吧?”我笑道:“不过,不过,逊尤闲不足。待不日子龙到来,你等便会知晓其厉害之处。不是逊灭我与众将威风,恐怕单论武艺,我等之中便无人是其敌手。”孙策及诸将听闻气鼓鼓地道:“好,既然贤弟如此看重于他,待来日子龙到得江东,我必与其好好切磋切磋。看看是否那么厉害。”我笑道:“何止是兄耶?逊也早有此意。”诸人闻听大笑。我接着道:“我另有四封书信,请子布送往袁绍麾下田丰、沮授、张合、高鉴四人处。其用意日后你等便知,现在逊也不必细说。今日议事便到此为此,诸公还请即刻回去,着手开始吧。”诸人领命纷纷退下,各自着手开始。

于是张昭即刻于柴桑设立招贤馆,打出‘不拘出身,不拘来历,唯才是用’的广告用语,招聚天下英雄。一时间从者如雨纷至踏来,先后有徐盛、丁奉、吕蒙、凌操、董袭、潘璋、顾雍、骆统、阚泽等来归,我大喜过望,皆予以重用。一日,忽然间有张昭来报,言:“临淮东城人鲁肃来投,现正居于馆舍之内。其人江东闻名,有长者之风,素有才名及大志,主公可速速往见,必可得一臂膀也。”我大喜过望。鲁肃啊,那可是何等的英雄人物啊。鲁肃可不是三国演义上所说的那个只会摆摆嘴皮子,被诸葛亮骗得东跑西窜的好好先生。史载: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他在襁褓中丧父,和祖母共同生活。他家中特别富有,但祖辈无人出仕,虽资财丰足,但也只是那种乡野豪族。吴书说他体魁貌奇,少时就胸有壮志,好出奇计,且爱击剑骑射。鲁肃性格好施舍别人。由于家道殷富,他常招聚少年,一起讲兵习武。晴天则偕众至南山射猎,阴雨则聚众讲习兵法,以此练习武艺。后来天下已乱,他便不再管理自家产业,而是大量施舍钱财,出卖土地,以周济困穷,结交贤者。为此,深受乡民拥戴,江东驰名。周瑜与其亦是好友。袁术曾欲请其为官,但鲁肃目光为炬,早就看就袁术并成大事之才,故后来投奔周瑜,由瑜引见孙策。深受孙策及孙权重视,颇立功患。至于谈到孙刘联合抗曹的事情,在三国演义出来之前,大部分人都认为:刘备与孙权并力共拒中国(曹操的魏势力),皆鲁肃的谋略。《吴书》曰:“肃为人方严,寡於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在我看来,这评价颇为得体公允。我眼中的鲁肃四大语录,一:汉室不可复兴。二:(荆楚)帝王之资也。三:今肃迎操,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四:原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以上种种无不显示示出鲁肃是一位才华横溢,治军有方,远见卓识的大才。这样的人才比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今日能来相投,我如何不兴奋。急忙更衣与张昭去招贤馆亲迎鲁肃。入得馆驿,我一见鲁肃,果然是一派长者之风,一袭儒衫,飘然之姿,真是一表人才。我连忙上前两步,躬身施礼道:“晚辈陆逊久闻子敬大名,只恨公务缠身,不能前往拜见。今日子敬肯来相投,实是逊三生有幸也。”鲁肃受宠若惊,忙相扶道:“肃愚钝之资,怎敢蒙将军如此礼待。实是愧不敢当。”我急忙道:“久闻子敬大名,文武双全,为江东俊杰,今肯前来相助,实是逊备感荣幸。请和逊至馆舍说话。”鲁肃领命,和我及张昭至我府中叙话,众人相谈甚欢,说及天下大事时。鲁肃曰:“今刘表坐镇荆襄九郡,兵精粮足,不可急图。而袁术贪利小人,无谋之辈,可先图之。”我与张昭相视大笑道:“子敬所言正合我意,我也早欲除袁术久矣,今现已遣公好友公瑾至濡须口筑城,屯积粮草,随时可以北上。”肃赞道:“早闻主公虽年少,却文采盖世,武功惊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也。”我大笑道:“子敬过赞,逊年少识浅,日后还请子敬多多教诲才是。”鲁肃忙道:“不敢,肃当全力辅助主公成就大业。”我欣喜,遂封鲁肃为抚军中郎将,偏将军。鲁肃拜谢。

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一第55节 韩穆死西凉惊天变一第42节 陆伯言大战曹孟德一第46节 周公瑾智戏程仲德二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二1第45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三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二2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二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四2第34节 陆伯言江南大革新二3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一第27节 战汉中吴军竟全功七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六1第21章 节 伏兵第42节 陆伯言大战曹孟德二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三第7节 为保家园练精兵二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三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一3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一第26章 诸葛亮平定交州一第54节 陆伯言二破马孟起二第25章 庞士元覆手定山越三第45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二第26章 诸葛亮平定交州一第62节 陆伯言进位中华帝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六1第55节 韩穆死西凉惊天变一第44节 吴军血战灵壁城第10章 出征第22节 相持第36节 陆伯言首创驱兽兵第54节 陆伯言二破马孟起二第1章 引子第21章 节 伏兵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八1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一3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五2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五第18章 狼烟第6节 神于吉千里收徒一第29节 西凉军勇增雍州地五1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四1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一2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六2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2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七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一第5节 何进宦官两相谋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一2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一第55节 韩穆死西凉惊天变二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五3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二2第61节 陆伯言分兵平袁绍三第61节 陆伯言分兵平袁绍三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四2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三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一7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三1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六2特别解释篇第8节 战庐江初遇孙策二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四第26节 诸葛亮抚平交州地五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二2第45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二第4节 陆伯言初露锋芒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二第25章 庞士元覆手定山越三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一7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五2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一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一1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二第21章 节 伏兵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一1第52节 赵子龙长社显神威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2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五2第33节 曹孟德大败袁本初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三1第37节 陆伯言联军成天网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四2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六)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一1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三2第32章 战司隶司马建功四1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五2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五3第5节 何进宦官两相谋第18章 狼烟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六1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七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一2第27节 战汉中吴军竟全功五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四2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一1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六2
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一第55节 韩穆死西凉惊天变一第42节 陆伯言大战曹孟德一第46节 周公瑾智戏程仲德二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二1第45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三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二2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二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四2第34节 陆伯言江南大革新二3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一第27节 战汉中吴军竟全功七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六1第21章 节 伏兵第42节 陆伯言大战曹孟德二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三第7节 为保家园练精兵二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三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一3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一第26章 诸葛亮平定交州一第54节 陆伯言二破马孟起二第25章 庞士元覆手定山越三第45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二第26章 诸葛亮平定交州一第62节 陆伯言进位中华帝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六1第55节 韩穆死西凉惊天变一第44节 吴军血战灵壁城第10章 出征第22节 相持第36节 陆伯言首创驱兽兵第54节 陆伯言二破马孟起二第1章 引子第21章 节 伏兵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八1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一3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五2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五第18章 狼烟第6节 神于吉千里收徒一第29节 西凉军勇增雍州地五1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四1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一2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六2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2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七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一第5节 何进宦官两相谋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一2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一第55节 韩穆死西凉惊天变二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五3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二2第61节 陆伯言分兵平袁绍三第61节 陆伯言分兵平袁绍三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四2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三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一7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三1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六2特别解释篇第8节 战庐江初遇孙策二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四第26节 诸葛亮抚平交州地五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二2第45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二第4节 陆伯言初露锋芒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二第25章 庞士元覆手定山越三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一7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五2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一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一1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二第21章 节 伏兵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一1第52节 赵子龙长社显神威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2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五2第33节 曹孟德大败袁本初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三1第37节 陆伯言联军成天网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四2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六)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一1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三2第32章 战司隶司马建功四1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五2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五3第5节 何进宦官两相谋第18章 狼烟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六1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七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一2第27节 战汉中吴军竟全功五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四2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一1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