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幸运的韩兀奴罕

“回枢密大人的话,元帅此时就在前堂大厅等着枢密大人您呢?”听到张世华的问话,这守门的亲卫士卒,在抱拳对着张世华行了一个礼之后,便也不由这般说道。

而张世华听到这话,再点了点头,并给了身后一众亲卫士卒使了一个眼色之后,便也就带着李五一人,大步走进了刘福通的这处元帅府中。

“启禀元帅,张枢密大人到了。”就在张世华他大步进府之后,一名守在前堂大厅的亲卫士卒,便也不由这般对着刘福通朗声道。

然而高坐在主坐上的刘福通听到这话之后,还不等他说些什么,便就看到张世华那高大的身影映入了他的眼帘,并听到道张世华那爽朗的声音,高声对他拜道:“末将张世华拜见元帅,末将来迟让元帅久等,死罪死罪。”

“哈哈,伯昌来的刚刚好,何以言迟。到是本帅,让伯昌你连一个好觉都没能睡安稳,你在心中可万万不要怪我啊!”见张世华来到,一直坐在主坐上的刘福通,却也不由起身这般对着张世华笑道。

而张世华听到刘福通这样的笑言,自然也是面色严正的抱拳道:“身为下属者,殚精竭虑实属本分,元帅此言,实是折煞了。”

而刘福通听到张世华这样的话,却也并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微微一笑,便也坐回了座位,并在坐下之后,方才对着在张世华摆手道:“伯昌,无需拘谨,且快快安坐。”

“谢元帅!”听到刘福通这样的话,张世华先是对着刘福通告了一声谢,并对着已经来到此处的杜遵道、盛文郁、王显忠、罗文素四人点头致意了一下,便也安坐在了座位上。

而至于一同跟着张世华来此的李五,则只是想一个木偶一般,一言不发的捉刀站在了张世华的左后方。

“好了,既然人都来齐了那咱们也就开始说正事吧。坐在的诸位也都知道,现在鞑子朝廷的十万大军是彻彻底底的费了,而这也就是说,鞑子朝廷在江北行省已然没甚兵力可用了。”

“所以此次,咱们的机会也算是来了。故而在此之时我准备改变原来向西发展的方略,改为向北进攻。最好便是我军可以在此之时,携大胜之威,一举拿下开封府城,进而拿下整个江北行省,达到与元蒙鞑子分河而治的目的。”

“故而今日召诸位前来,便就是想要看看,诸位兄弟对此,心中是何种想法?”说完这话,刘福通便也不由不慌不忙的抿了一口茶,并面带笑意的看向了在座的众人。

而张世华的张世华等人听到刘福通这样的话之后,脸上却并没有刘福通那般轻松,反而都不约而同的露出了一抹凝重之色。

毕竟,虽然说红巾军这一次一举击败了元蒙朝廷派出的讨贼大军。但这一次战事,却也让他们在侧面看到了元蒙帝国的强大。

没错元蒙朝廷的确是腐朽不堪,但是它怎么腐朽,它却依然是一个占据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亚洲的大帝国啊。“幅员万里、黎民亿万”这也绝对不是什么假话谎言,而是真的不能在真的事实。

没错,这一次他们面对元蒙朝廷的十万讨贼大军,的确是取得了大胜。但是他们自己真的没有损失吗?显然不可能。

远的不说,单说上蔡的韩咬儿、安丰路的大败以及决战起初时的失利,这陆陆续续的加起来,他们最起码也折损了近四万人马。这么大的损失,又哪里算的上是什么完胜,不过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罢了。

当然,这样的损失对于兵力庞大红巾军来讲,的确算不了什么。但是区区十万兵马的损失,对于“带甲百万、拥地万里”元蒙朝廷来讲,岂不是更算不得什么。

别的不说,至少给元蒙朝廷当过几天高级公务员的杜遵道就很明白,元蒙朝廷只要想,那么像也先这种规模的讨贼大军,在陆续的派出三五支乃至于六七支,那都是完完全全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对于刘福通所说的,带兵直取开封府城这一点,这些人是真的没有什么把握。

毕竟开封府城那是什么地方,在以前那可是北宋的都城,在现在也是整个江北行省的行政中心,天底下排的上号的大城。跟这样的大城一比,汝阳府城和劳什子南阳府城那就算个屁。

你攻打这样的城池,那造成的影响可完全是不一样的。毕竟你红巾军起义的时候,那可是打了兴复皇宋的旗号,要是元蒙朝廷真的让你打下了开封府城这样的北宋都城,那岂不是说大宋灭亡了百年时间又再一次复国了。

那这样一来,红巾军立马可就成为了合法性的朝廷政权了,这个影响那可就真是大了去了。

也正因如此,所以杜遵道他们也才会没有信心。毕竟元蒙朝廷的那些个高官们可都不是傻子,这么重要的一座城池,他们疯了才会看着让你红巾军占了。

故而,在沉默了片刻之后,作为红巾军第一智囊的杜遵道便也不由站了出来,并对着刘福通抱拳道:“元帅,此事风险甚大,还是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方才最好啊!”

“是啊是啊,元帅一嘴吃不成个胖子,这种事情风险实在太大,咱们还是深思熟虑为好、深思熟虑为好啊!”听到杜遵道这样的话,盛文郁乃至于张世华等人,也不由这般附和道。

然而刘福通见到张世华等人这样,自己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还是哈哈一笑,对着张世华等人笑道:“我便知诸位兄弟为这样说。但诸位兄弟明白的,我刘福通能看不出?”

“来,诸位兄弟请看,这封书信乃是韩兀奴罕在昨日清晨送到的。我想诸位兄弟看了这封书信之后,便也就明白本帅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了。”这般说着,刘福通便也将这封书信递了下去。

因为张世华现在的位次排在第四,排在他前面的还有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三人,所以在这三人相继浏览书信之时,面带笑意的刘福通在抿了一口茶之后,便也不由对着张世华笑问道:“伯昌,在做的众人之中,你对韩兀奴罕应该也是有几分了解的吧,那你觉得此人如何啊?”

“韩兀奴罕如何?”听到这样的问话,张世华在皱眉沉默了片刻之后,便也不由回答道:“韩将军为人刚毅,且素有大志,在这乱世之中,倒也算是一个难得的人物。”

“哈哈哈哈,好好好,未曾想伯昌你不但打仗勇猛看人还能这么准。那,你且看看这书信之中的内容。”

说着这话是,这书信便也传到了张世华的手中。

这韩兀奴罕送来的书信并不厚,全部加起来不过也就是四页纸,故而张世华看完这一封书信倒也没用多长时间,而在看完之后,低着头的张世华却也不由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和张世华先前料想的不错,韩兀奴罕他还是走上了历史所赋予他的原有的道路。

这样和大家说吧,在旬月之前,刘福通因为也先率领大军南下的原因而不得不西撤,但也恰恰正是因为西撤的原因,时间紧迫的刘福通便不得不被迫放弃掉驻守在归德府城父的韩兀奴罕。

因为那个时候韩兀奴罕率领着三千兵马,驻守的地方实在是太靠北了,自顾不暇的刘福通根本就不可能在派兵去接应韩兀奴罕的三千人马。甚至就算能接应,刘福通显然也不会那样做,因为为韩兀奴罕的三千人这样做显然得不偿失。

所以,刘福通抛弃了他们,选择了撤走。

而在刘福通撤走之后所发生的一切,大家自然也就可以猜到了。当刘福通带着麾下的大军狼狈的撤出安丰路之后,诺大的安丰路自然也再次落入了元蒙朝廷的掌握之中。在元蒙朝廷的四面夹击之下,韩兀奴罕显然不可能继续待着城父等死。

所以,为了保全自己和部下的性命,身为红巾军副万户的韩兀奴罕也只能率领麾下的那支残兵孤军,抱着搏命之心,向这北方逃去。

要知道城父北方两三百里就是黄河,而过了黄河那就是元蒙朝廷的中书省,完完全全的就是天子脚下。这样的一个地方,防守森严可想而知。但从侧面看,也能看得出,当时韩兀奴罕他们的情况已经危急到了何等地步了。

但有时候有些事情也正应了咱们常说的那句话,“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不得不说这一次,韩兀奴罕这个受幸运女神眷顾的人,真的是赌对了。

毕竟灯下黑几乎是所有人的本能反应,对于这一点,腐朽的元蒙朝廷自然也不例外。

没错,身为元蒙朝廷右丞相的脱脱,这一次为了一举绞杀汝宁府的红巾军,的确是为刘福通和张世华他们布下了一个天罗地网般的包围圈。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身为元蒙朝廷右丞相的脱脱,这一次可谓是什么都考虑到了,但这一次,他恰恰忘记了两点。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那个搞政治工作的兄弟,根本就没有一丁点的统兵天赋,让也先他做此次讨贼大军的主帅,简直就是在赶鸭子上。,故而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说,因为元蒙朝廷的所托非人,所以这在一开始,元蒙朝廷打的便就是一场必败的战争。

毕竟“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在原本的历史上也证明了,哪怕没有张世华的存在,到了最后刘福通其实照样可以击败也先的大军,不过就是付出的代价大些或小些罢了。

当然这是题外话,点到为止。咱们接下来就再说元蒙朝廷右丞相的脱脱,犯下的第二个大失误,那就是对元蒙朝廷过于自信的他,忘记了在包围圈的西北方布置兵力。

是的,韩兀奴罕的北方位置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队,因为这边几乎所有的军队,都被他抽调给他的兄弟也先统帅了。所以当韩兀奴罕搏命偷袭大名路治下的东明城时,元蒙朝廷一时之间竟抽调不出一支兵马可以去阻止。

而之后的结果,自然也就很清楚了。

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之下,东明轻而易举的便就被韩兀奴罕率领着千余残兵拿下。而在拿下东明城之后,有了根基之地的韩兀奴罕便也迎来了实力暴涨期。

要知道因为黄河泛滥、贾鲁治河等诸多天灾人祸的影响,黄河两岸,求生求活的难民简直可以用说不胜数来形容。

故而当韩兀奴罕打下东明城并在东明城中竖起招兵旗之后,短短数天时间,便就让他在东明城召集起一支规模达到万人的人马。

而由此也可知,黄河两岸求生流民之多。其他的不敢说,用“红衣遍野,呼声动地”这八个字来形容韩兀奴罕渡过黄河之后的景象,是一点也不掺假的。

毕竟韩兀奴罕现在都说了,他已经势如破竹的攻打下了滑州,他在信中甚至是,再给他两个月的时间,他便能拿下整个大名路。当然,这其中固然有着吹嘘的成分在。

但别管怎么说,韩兀奴罕现如今麾下的人马和地盘却是实打实的啊。

所以单从这一点上来讲,刘福通绝对会答应韩兀奴罕在信中的请求。毕竟韩兀奴罕现在也就是求一个上万户和便宜行事的虚名罢了,用这样一个虚名绑住这样一个下属,刘福通疯了才会不同意。

故而在一念至此之后,一直都低着头的张世华便也不由的将头抬了起来。

“显然,刘福通是想要趁这个机会攻打汴梁路了。毕竟以现在的局势来看,这个时候也的确是攻打汴梁路的最佳时间。”想到这,张世华又看了一眼同样已经看完信王显忠,和脸上微笑越发浓郁的刘福通之后,也不由再次沉默了下来。

因为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已经亮出自己底牌的刘福通,也要开始他的表演了……

第四十七章 受罚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三百章 水军的差距第三百二十四章 官升平章第八十九章 处世第一百零二章 恐有夜袭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溃败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腥攻防战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战不休第八十九章 处世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战功成第五章 招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袭鞑营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杀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四百一十七章 吕思诚献计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溃败第四百九十章 宣战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五百一十章 大业决胜第二百八十一章 绝路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尔好时光第三百零七章 逼迫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险计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七十五章 势如破竹第四十章 过年(二合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兵(新书上架,求支持)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甲步兵团(为大唐剑侠客的加更)第二百九十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七十三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价 狩猎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与贼匪(新书上架,求月票)第十七章 贼踪第四百二十五章 调任判官及南下第五百零六章 战太平(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论功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战第四百二十三章 讨公道第一百八十章 南阳之战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衔制第二百三十九章 立功心切终中计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对厮杀以斗勇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称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零四章 夜袭2古代各类攻城武器第三百五十三章 粮毁 绝望第五百零八章 战太平(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讯息传来 兵不血刃第九十章 红巾军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业决胜(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走水营啸第二百三十七章 驱虎吞狼各有算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必败之计第三百七十六章 演戏第三百零八章 大起大落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战而逃第三百章 水军的差距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二百七十章 营啸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敌之计第二百六十二章 厮杀激战2第十六章 临水镇(求推荐)第三百四十三章 蕲春之战(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吊民伐罪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阅兵第八章 改变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调任判官及南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重返南阳府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报捷第十三章 大胜2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七十七章 万无一失的任命第五十章 平静后的风波第二百八十五章 嗜血悍将第二百一十一章 小将米杰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们的训练日常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业决胜(四)第七十七章 万无一失的任命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战功成第二百三十五章 猎犬扎那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险计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称王第六十八章 出兵(一)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四百零六章 忠义民贼第三百四十九章 随州之战第三百零五章 深夜的混乱激战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四百三十六章 洽谈生意
第四十七章 受罚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三百章 水军的差距第三百二十四章 官升平章第八十九章 处世第一百零二章 恐有夜袭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溃败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腥攻防战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战不休第八十九章 处世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战功成第五章 招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袭鞑营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杀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四百一十七章 吕思诚献计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溃败第四百九十章 宣战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五百一十章 大业决胜第二百八十一章 绝路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尔好时光第三百零七章 逼迫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险计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七十五章 势如破竹第四十章 过年(二合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兵(新书上架,求支持)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甲步兵团(为大唐剑侠客的加更)第二百九十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七十三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价 狩猎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与贼匪(新书上架,求月票)第十七章 贼踪第四百二十五章 调任判官及南下第五百零六章 战太平(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论功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战第四百二十三章 讨公道第一百八十章 南阳之战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衔制第二百三十九章 立功心切终中计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对厮杀以斗勇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称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零四章 夜袭2古代各类攻城武器第三百五十三章 粮毁 绝望第五百零八章 战太平(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讯息传来 兵不血刃第九十章 红巾军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业决胜(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走水营啸第二百三十七章 驱虎吞狼各有算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必败之计第三百七十六章 演戏第三百零八章 大起大落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战而逃第三百章 水军的差距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二百七十章 营啸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敌之计第二百六十二章 厮杀激战2第十六章 临水镇(求推荐)第三百四十三章 蕲春之战(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吊民伐罪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阅兵第八章 改变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调任判官及南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重返南阳府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报捷第十三章 大胜2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七十七章 万无一失的任命第五十章 平静后的风波第二百八十五章 嗜血悍将第二百一十一章 小将米杰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们的训练日常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业决胜(四)第七十七章 万无一失的任命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战功成第二百三十五章 猎犬扎那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险计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称王第六十八章 出兵(一)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四百零六章 忠义民贼第三百四十九章 随州之战第三百零五章 深夜的混乱激战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四百三十六章 洽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