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贼踪

张世华看到这一幕心中也感到习以为常,现在的蒙元朝廷官兵素质可比山贼差多了。

山贼还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做事不会做太绝。

可是朝廷的官兵却是到哪祸害到哪,能从百姓手里抢到一百钱决不拿九十钱的主,有一句话是这样形容官兵和土匪的叫做“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可见现在官兵的军纪败坏。

以至于现在有些地方就算是遭了土匪,也不愿意上报让官兵来剿匪。

张世华并没有理会那些百姓,而是带着人围着这河盗经常登陆之地仔细的转了一圈就离开了。

之后张世华又去了临水镇其他的地方,张世华发现临水镇真的是穷困无比,镇子里少有砖瓦房大都是一些土坯房,镇子里的老百姓也是一个个面黄肌瘦,都快入冬了很多人还穿着薄薄单衣而且单衣上还打满了补丁。

镇民们看张世华他们时和镇北的老人表现的一样,纷纷躲入家中只敢隔着窗户和门缝打量张世华他们。

张世华他打这一幕也是忍不住的在心里叹息了一声,临水镇单轮土地和地理位置其实要比阳水镇要好得多,可是也正因为这样使临水镇成了其他人眼中的一块肥肉。

不光是盗匪愿意来临水镇这种靠河近水之地,县中的蒙古人和色目人还有富贵的汉人,在兼并土地时也会优先考虑临水镇这种地方。

别看临水镇周边的土地不少,可是几乎八成土地都被县里的老爷们给兼并了,要知道现在那些兼并土地的地主,不管是汉人、还是蒙古人色目人,他们的地租都高的吓人。

据张世华所知,现在的百信在租种这些地主的土地时,光是租子就要交一半,不但如此,可怜的农民们甚至还要再独自承担蒙元朝廷的税负,一年下来,百姓们自己也就是落个两三成的粮食出产。

这么点粮食根本就不够百姓日常开销的,也亏得这里是南方粮食的产量高,百姓们虽说经常饿肚子但还能勉强活下去。

可是就算是这样的日子百姓们都很难保住,每年冬天都回来临水镇劫掠的河盗、黄河泛滥南逃的难民、家庭主要劳动力的一场大病等,都会使百姓们这种毫无保障的生活一瞬间走到绝路。

张世华看到这些和自己一样肤色的可怜老百姓时,张世华的心中很矛盾,张世华心中既有些庆幸、更有一种想改变这一切的想法。

不过张世华现在不可能改变天底下所有汉人的悲惨生活,张世华只能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帮助这些可怜的百姓们。

太阳快落山时,张世华带着巡检司的弓手们赶回了阳水镇巡检司。

张世华在回去时很沉默一言不发,心中尽是想着该如何剿灭那群该死的河盗。

这回张世华不能像剿灭阳水镇的劫匪那样守株待兔,对付这群河盗张世华必须要把握住主动权,找到这群劫匪主动地解决了他们,而不是再在那里等着别人打上门来,毕竟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的。

不过找到这群劫匪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但还好张世华至少还有些头绪,知道该怎样找到这群河盗。

到了巡检司,张世华从自己的卧室中找出了自己请人制作的th县的详细地图,想用手头的信息以找出河盗的老巢所在。

张世华在这两天搜索了不少的河盗信息,已经能大致从河盗的活动范围推算出河盗们的老巢所在。

但是张世华推算的这个范围依然很大,毕竟张世华手中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不可能推算出河盗们的准确位置,推算一个大致范围已经是张世华的极限了。

之后张世华又从这个范围中选出了河盗最有可能藏身的几个地点,推算出地点之后,张世华叫来了十三,也就是张世华带来的四名心腹之一,让他带着他的一小队人马装扮成普通的百姓或者渔民去搜索自己推算出了地点,以期能找到那群河盗。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河岸边有两个人在低声交谈,其中一个人身材不高、四肢健硕、脸上带着一副温和的表情,但眼中不时闪过的精光使人一点也不敢小视这个矮个子的年轻汉子,而矮个子的年青汉子正是负责查探河盗消息的张世华的心腹--石十三。

发现什么异常情况了吗,石十三对一个手下弓手问道。

石大哥兄弟们搜遍了附近的河道还是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这都查了三天了还是一点河盗的消息都没有。

石十三听到弓手的话拍了拍弓手的肩膀说道:不要灰心,大人既然说河盗有可能在这,一定是有根据的,寻找时都给我擦亮眼睛千万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我等自然是不会怀疑巡检大人的话,石大哥放心,如果说那些盗匪真要藏身在这里,我们就算是挖地三尺也一定不会要他们跑掉。

很好,我等这次若是找到那群河盗,大人绝对少不了我们的赏赐,好了你下去吧,再查两个时辰我们就离开这去下一个地点。

遵命,那弓手应命答道。

可石十三心中并没有安慰弓手那样平和,自己也是无比的着急。

这次是石十三第一次独立负责一件事,他不想就这样毫无结果的收场。

石十三他和驴哥鹿哥还有赵二他们不同,他们本就是th县人跟随巡检大人的时间比自己要长的多,自己本就是巡检大人四名心腹中地位最低的,所以石十三很珍惜这次机会以向巡检大人展现自己。

石十三本来是安丰路人,三年前石十三因为杀了欺压自己的财主而孤身逃到了颍州th县地界,在th县他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恩人也就是“张世华张大人”。

石十三那时遇到张世华时,已经在街头饿的奄奄一息,是大人好心救活了自己。

后来大人知道了自己的故事,并没有将自己赶走而是好心收留了自己,不但如此大人每月还给自己丰厚的工钱,还帮自己在th县成了家,使自己能重新活的像一个人。

在那时起,石十三就决定自己这条命就不在是自己的了,而是大人的。

以后凡是大人安排下来的事情,不管是什么石十三都会做好,所以他慢慢地成为了巡检大人的心腹。

在他心中有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大人对自己恩重如山,自己自当已死相报。

石十三心中暗下决心,不论如何自己一定要找到那群河盗。

一个半时辰后石十三已经对这里不抱希望了,正准备叫人离开这里去下一个地点寻找,这时正在高地把风的一名弓手却突然对石十三他们挥舞了三下手中的黑布。

这个信号是石十三他们小队定下的,意思是又可疑人员靠近,石十三看到这个信号立即将所有人叫了回来,藏好了搜寻河盗用的船之后,就带人躲藏到了岸边的一个高地上。

等到弓手们都藏好之后,石十三小心的向河面看去,发现从远处来了一艘船。

这艘船不是渔船而是比渔船更加的轻便,船型修长乃是河盗们常用的梭子船。

看到这艘船石十三心中一阵狂喜,暗想总算是皇天不负苦心人,找了这么久总算是发现这些河盗的踪迹了。

之后石十三他们皆是大气也不敢喘,只是瞪大了眼睛盯着河面上的那艘船。

梭子船在河面上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就到了石十三他们小队刚才搜索的那片地区。

到这时石十三也看清了船上的人,船上有四名青年汉子,有两人划桨驾船、另外两人则是手中拿着刀警惕的观察者四周。

船上还载着一些东西,据石十三的观察应该是一些过冬吃的菘菜,和其他的一些东西。

看来这些人是去外面为河盗们才买生活物资去了,石十三心中暗想。

船上的人并没有在这停留而是继续驾着船向前方驶去。

而石十三也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一直盯着这艘船的去向,等到这艘船在前面一个地方转弯时,才让弓手们起身。

之后石十三并没有让弓手们回去报告,而是让他们继续留在这查看,而自己则带着一名机灵的弓手两个人跟了上去。

为了不打草惊蛇石十三两人就在并没有在河面的跟踪,而是在岸上跟踪这那艘河盗船。

不过这样一来,石十三他们跟踪的难度也是大增,两人为了能跟上那艘船,遇到陆路不通的情况就只能下水游泳。

农历十月的河水冷的刺骨,也就是石十三他们两个水性好身体又健壮,要不然早就跟丢了。

第四百二十五章 调任判官及南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杀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谅归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四章 收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胜第一百二十七章 将死城破论封赏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云动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伐 教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一百八十七章 收心薛玉龙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二百零七章 突围之计第三章 买粮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四十九章 郭薇儿的情感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来援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三百五十一章 粮道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胜第六十四章 风暴来临第一百三十八章 乱离人命归黄泉 大将军分明罚赏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误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战第四百五十章 秘杀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四百五十章 秘杀第四百章 炮击巴陵第七十章 就这样…败了第二十三章 父亲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脸无情第一百零一章 战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处罚第二十七章 布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寿辉称帝第九十八章 攻城(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剑指汝州第九十章 红巾军第四百零二章 忠孝第三百三十五章 尽收贫民之心第四十四章 局势第三百三十九章 满月宴及火炮改造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敌之计第四百七十二章 吊民伐罪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阵初显威(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搏命之战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战告捷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来攻第三百六十一章 兄弟第二百二十章 战胜第一百五十五章 决战总攻2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五十八章 兵败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与贼匪(新书上架,求月票)第一百八十六章 游说第九章 练军1第四百零四章 夺城之战(二)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一百一十章 气节第六十四章 风暴来临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满月宴及火炮改造第二百三十章 幸运的韩兀奴罕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二十一章 徐城镇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场之上 贤士折服第二百一十二章 屠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袭鞑营第四百零四章 夺城之战(二)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谋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骑士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来使第九十一章 桀骜第六十四章 风暴来临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计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三百九十七章 溃败第二百三十章 幸运的韩兀奴罕第二百九十三章 列阵而战序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决战总攻4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变化第七十二章 起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乱 南下 军制改革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局第二百一十三章 万民台前立誓言第五十章 平静后的风波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乱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风云第三百六十三章 军务 分析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台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次发兵入西平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台第四十一章 决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脱脱讨徐州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顶山第二百五十三章 战前论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乱第四百八十章 大势所趋
第四百二十五章 调任判官及南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杀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谅归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四章 收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胜第一百二十七章 将死城破论封赏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云动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伐 教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一百八十七章 收心薛玉龙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二百零七章 突围之计第三章 买粮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四十九章 郭薇儿的情感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来援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三百五十一章 粮道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胜第六十四章 风暴来临第一百三十八章 乱离人命归黄泉 大将军分明罚赏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误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战第四百五十章 秘杀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四百五十章 秘杀第四百章 炮击巴陵第七十章 就这样…败了第二十三章 父亲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脸无情第一百零一章 战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处罚第二十七章 布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寿辉称帝第九十八章 攻城(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剑指汝州第九十章 红巾军第四百零二章 忠孝第三百三十五章 尽收贫民之心第四十四章 局势第三百三十九章 满月宴及火炮改造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敌之计第四百七十二章 吊民伐罪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阵初显威(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搏命之战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战告捷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来攻第三百六十一章 兄弟第二百二十章 战胜第一百五十五章 决战总攻2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五十八章 兵败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与贼匪(新书上架,求月票)第一百八十六章 游说第九章 练军1第四百零四章 夺城之战(二)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一百一十章 气节第六十四章 风暴来临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满月宴及火炮改造第二百三十章 幸运的韩兀奴罕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二十一章 徐城镇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场之上 贤士折服第二百一十二章 屠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袭鞑营第四百零四章 夺城之战(二)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谋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骑士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来使第九十一章 桀骜第六十四章 风暴来临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计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三百九十七章 溃败第二百三十章 幸运的韩兀奴罕第二百九十三章 列阵而战序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决战总攻4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变化第七十二章 起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乱 南下 军制改革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局第二百一十三章 万民台前立誓言第五十章 平静后的风波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乱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风云第三百六十三章 军务 分析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台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次发兵入西平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台第四十一章 决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脱脱讨徐州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顶山第二百五十三章 战前论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乱第四百八十章 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