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吕思诚献计

“吕公!阿五,快,给吕公看坐。”

“遵命。吕公,请坐。”

来到张世华的书房,见作为主公的张世华对待他这样一个老朽,也真的如同当年的汉昭烈帝对待诸葛武侯一样时。

吕思诚也不由感激的对着张世华行礼参拜,然后才以一个臣子该有的姿态,将自己的半个屁股放在了凳子上。

“主公,老臣冥思苦想三日。根据我军此时的形式和状况,定制了一些想来能够改善形式的粗浅谋划,还望主公一览。”坐在凳子上之后,吕思诚从袖中取出了那奏本,便也不由双手捧起,恭谨的递给了张世华。

而张世华见此,默然接过奏本,打开奏本观看起奏本上的内容后,身前也不禁逐渐变得庄重。

吕思诚的奏本上在这个时候一共只有五条献计。

洋洋洒洒加起来一共不过就只有两千言而已。

不过在张世华看着,吕思诚写在奏本上的这区区两千言,却是足以让黑衣军这个还有些像草台班子的政权,变得更加的正规,更加的像是一个政权。

而说到这,我们便也就说一下吕思诚的五条献计。

第一:正名。作为元蒙朝廷曾经的封疆大吏,吕思诚深知‘名’也就是所谓的‘大义’对一个政权到底有多么重要。

是以在奏本一开始,吕思诚便就点出了张世华现在的‘名不副实’。

是的,在官职上,现在的张世华仅仅只是湖广行省的平章政事。但论地盘,张世华却占据了襄荆之地和湖广北部。如此一来,单单一个所谓的湖广平章,就已然满足不了张世华此时所占有的土地了。

因而吕思诚便就建议张世华放弃仅仅是红巾军名义上的统帅刘福通给他的这个所谓的平章官职,让部下拥立自己为楚王,以求名实相符。

第二:定都。等到称王之后,自然需要有都城。因而吕思诚便就建议张世华将都城定为江陵。这一:则是因为江陵城正好就处在了张世华领地中的腹心位置,以此掌控四方更为便捷。二:则是因为江陵城中有现成的王府,且还是几十年前大元皇帝曾居住的王府。从“风水”上来讲,便可谓是好处多多。

第三:分明权职。称王定都后,便就必须要让麾下的臣子职权分明。直白点就是说,不能继续让武将‘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了,这样危害太大,很容易就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第四:招贤。相比起疆场厮杀的武将,张世华麾下能用的读书人着实太少了。而要想得到地主阶级的支持,稳固自己的政权。那么拉拢治下的地主阶级,使其成为自己的一份子,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招贤’,其实也就是选取治下适合的良家子读书人为官。

第五:集权。想要在乱世中成就大事,那么一个强势的中枢必不可少。昔日,横跨江南的天完政权之所以落得如今的下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就是其内山头林立、军阀横行。中枢下达的命令,在地方上根本无法实行。

因而为了避免这一点,黑衣军必须要集权。即,治下各地的各类税收必须要汇总到中央,然后由中央进行统一分配。然后建立完善的监督审查机制,避免各地将官腐化。

不得不说,这个今年已经六十三岁的老人不愧是一个“正统”的朝廷官员。

张世华相信,只要他将这五条建议贯彻下去,那么黑衣军和草台班子这个词,便也就再不会有任何的关系了。

到那时,黑衣军便就将会成为楚军,而他则便就是楚王,一个真正的王!

一想到这,张世华的呼吸不禁有些紧促。楚王,这个称呼很好,比所谓的平章好太多了。

张世华在心中默然想着。然后他放下手中的奏本,抬眼看向对面坐着的吕思诚,眼眸之中不禁露出发自肺腑的笑意,“吕公之计大善。如此,一切就拜托公了。”

“臣,必尽心竭力!”吕思诚从座位上站起,恭恭敬敬的对张世华行了一礼。

而一旁目睹这一切的李五,亲眼看到这样的一个经过。心中也不得不承认,在以前他真的是小瞧了这个行将就木大半个身子都入土的老头了。

……

有几日后,二月初。留在江夏城已经一个多月的张世华终于带着麾下的大军离开了。

这一次,他将要返回江陵,推行吕思诚制定的方略,实现自己的霸业。

当然,在离开时。他让麾下的重将赵九镇守在了这里,并且还将手下的文官常锡巧调任到了江夏城,将其任命为了武昌路总管并兼领汉阳府政务。

而此番,在攻克江夏城之后,除下赵余褫的六千援军之外,张世华率领的六万大军在接连三月的战事之中,折损了整整五千余人。

当然,在攻克江夏后,随着收编战俘和招纳降军,张世华不但补回了兵力上的损失,反倒还多出了整整万余人马来。

是以除去赵余褫那镇守在汉阳城的六千兵马和镇守在巴陵的六千余兵马外。这一个月来,驻守在江夏城的兵卒足足达到了六万四千余人。

如此多的兵马一直驻守在江夏,显然是行不通的事情。

是以这一次张世华让赵九带着他的本部,王十九部以及李二牛部的一万四千余人留在江夏这边后。便也就要赵余褫北上返回了德安府,而自己也带着整整五万大军离开,西回江陵。

当然,即便是回到了江陵城,张世华也不可能说因为自己在江陵,就将五万大军尽数留在江陵周围。

毕竟他手中满打满算也不过就十万正规军。他要用着十万兵马维持这新得到的诺大地盘,是不可能将大半兵马都留在自己老巢的。

就算需要大军来加强中枢的权威,三万人也就足以了。

所以等到了返回江陵后,这些部队显然也是需要重新分编的。其中近半,张世华都会将他们派往新得到的那些州府,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不过这些暂且还是后话,因为在回到江陵之后,他张世华首先要做的便就是称王。而称王,自然是声势越大越好。

……

二月初十,张世华终于率领大军返回了江陵城。

而在第二天,早早就收到消息从襄阳城南下而来的张世华的父母和妻儿姊妹们,便也可以说是前后脚的来到了江陵城。

“父亲、母亲,一路赶来舟车劳顿,辛苦二老了。”城外十里亭,数月不见,看着明显苍老了很多的父母尤其是父亲张烈武,张世华原本欢喜的心情,不知怎么忽的有些发堵。

而同样,再见到他后,他的“母亲”也不禁因在外征战数月而明显消瘦而心疼。

不过相比于关心儿子而感性的母亲雪姨,他的父亲在见到自己“可成大事”的儿子后,却是十分的开心。

“好啊,吾家麒麟子。吾儿大事若成,老头子我下了黄泉面见先祖时,也能对着先祖吹一吹了!哈哈哈哈!!”

这位为儿子而哈哈大笑,然后父子二人再度说了几句话后,这位父亲便也就体贴的将儿子让给了身后那些望眼欲穿的女人们。

“大兄!”先是张世华的小妹张玲儿过来。

然后这位小妹对着自己的大哥撒了撒娇后,便也就调皮的将站在一旁的嫂子郭薇儿拉了过来。

而张世华看到郭薇儿,注意到自己的妻子几个月不见后变得明显消瘦许多时,再一想到这些天他和娄玉贞的事情,心下愧疚,不禁紧紧的握住了妻子的双手。

当然,在这个时候他其实更像抱住自己的妻子,可在这个时代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却又不能这样做。

所以他只能紧紧握着妻子的纤手,“薇儿,你瘦了。”

“呜~~”听到他的话,盼望着重逢也本以为夫妻重逢后会很开心的郭薇儿,双目却情不自禁的湿润了。就连声音,也不禁变得哽咽。

不过作为眼前男人的妻子,自己男人下属们的主母,在这个时候她还是努力的忍住了自己的眼泪,对着丈夫展颜露出了一个笑容。

“乖,别哭。没事了,一切都会更好的。”面对面,亲眼见到妻子这样,张世华不禁感到很心疼。

因而他不由伸出手,轻轻的将妻子眼角流下来的泪水擦干净。

“熙儿呢,咱们的儿子在哪。让我看看他。”面对自己的妻子,他知道该怎么转移妻子的注意力,好让其不再那么伤心。

“好,熙儿现在在奶妈那。我现在就让奶妈带熙儿过来。”果真,说到儿子,郭薇儿止住了眼睛,对丫鬟招呼了一声,便不由让奶妈将孩子报来。

而不一会,奶妈便就马车上下来了。不过在那名奶妈的身后,却还跟着两名抱着孩子的侍女。

“相公,这两个孩子乃是你和两位妹妹的骨肉。男孩是红儿为相公你生的,女孩媚儿妹妹为相公生的。现在这个两个孩子都已经五个月大了。”郭薇儿说着,为自家相公介绍了他还素未谋面的两个骨肉。

而听到自己的妻子这么说,看着那两名被侍女抱着的小家伙,张世华的脸上也不禁露出笑容。

然后也不禁从两名侍女的手中相继接过了两个孩子,逗弄了一会,方不由转身对自己的妻子问道:“小红和媚儿生产后身体好吗?”

“相公放心,两位妹妹的生产都很顺利。相公等下也就能见到两位妹妹了。”这般说着,郭薇儿对自家相公示意了一下身后的那两辆马车,表示两女就在其中。

是的,两女也都来到了。不过两女只是填房妾室,所以在这个场合,她们却并不能就这么直接和张世华相见。

所以每到这个时刻,温柔知礼的郭薇儿总不由会在心中下意识的告诉自己。没有那个女人可以将自己的男人从自己的身旁夺走,因为她才是这个男人唯一的妻。

因而在这个时候,这名妻子便也不由从奶妈的手中接过今年已经一岁半大的儿子,来到了丈夫的身旁,“熙儿,你不是每天都想爹爹吗。现在见到爹爹了,开不开心。”

“爹爹,抱抱。”虽然已经好几个月不见了,但小家伙却是清楚的记得自己的爹爹。

而当张世华听到自家儿子这奶声奶气的声音后,哈哈一笑,便也不由从妻子手中接过了自己的儿子,在自己儿子的脸色猛亲了一口。

“哈哈,爹爹痒。”被自家爹爹这样的举动弄得痒痒的,小家伙不由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小脸蛋。

见此,张世华不禁又是一阵大笑。

“好了,咱们都回家吧。这一次,咱们住王府!”抱着孩子,牵着妻子,张世华颇显开心的朗声一喝。

而听到张世华这样的话,他的儿子张熙倒也不由挥着小拳头,学着父亲叫喊着“住王府”。

是以,一行人就这么浩浩荡荡的进了城。

而此时,在城中的王府大门哪里,一个身材丰盈、面貌娇美长有一双撩人媚眼的美妇人和上百名下人也在王府的大门口等着。

是的,这名美妇人便也就是张世华的新妾室娄玉贞了。

不过此时,常常将自己打扮的妖娆似火的娄玉贞此时却装扮的很素洁,甚至本人还是素颜并未化妆。

显然,这也是一个聪明的女人,知道该怎么打扮自己来和哪位娘子也就是这座王府未来的女主人见面。

她并不想招惹那名女主人,就算她绝的自己在相貌上要比那个女人更美。

但她毕竟只是一个妾室不是吗,一个妾室对抗一个正妻。她可不傻,自然不会这么做的。

希望那名娘子是个温柔知礼好相处的人,老天保佑。作为一名妾室,她不禁坎坷的等待着。

第四百五十六章 走水营啸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敌得胜显荣耀(求推荐)第四百零三章 夺城之战(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战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击之计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场之上 贤士折服第四百七十二章 吊民伐罪第十四章 奖赏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战告捷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争先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季大移民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兵(新书上架,求支持)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显威第五十三章 绝望中的疯狂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阳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战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击之计第五百零二章 援军第六十八章 出兵(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诈败之计第三百二十章 招降与俞君正第三百零九章 ‘襄阳’掌中物也第三百二十八章 ‘义军’再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讯息传来 兵不血刃第五百零三章 战太平第三十章 恶战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来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论功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计 付之东流第二百九十三章 列阵而战第三百八十八章 扩军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八十三章 准备第二百八十三章 奸佞昏庸第三百零一章 失败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见刘福通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第三十六章 足球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业决胜(五)第四百八十章 大势所趋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次启程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阳第四百一十七章 吕思诚献计第十五章 扩招第二百五十章 送壮士第四百六十五章 交易丁口第七十七章 万无一失的任命第二百一十二章 屠城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一章 上任第一百四十一章 乱世求活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得贵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雨夜夜袭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夺上蔡城第二百零九章 暂避锋芒第二百章 中计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四百零五章 夺城之战(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过年两三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厮杀激战2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战而逃第二百一十章 善战伏击第三百零七章 逼迫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向了‘神坛’第七十七章 万无一失的任命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战常遇春(三)第十三章 大胜2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二十八章 中计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顿与赏赐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诈城 攻坚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军第三百四十章 测试火炮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兵营和锻造厂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战不休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腥激战第一百零四章 夜袭2第三百六十八章 诈败第三十四章 抚恤第一百零四章 夜袭2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计 付之东流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局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十四章 奖赏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击 抓周第二百六十二章 厮杀激战2第一百七十九章 赵子玉第七章 训练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掷第一百零五章 厮杀第四百二十三章 讨公道
第四百五十六章 走水营啸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敌得胜显荣耀(求推荐)第四百零三章 夺城之战(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战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击之计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场之上 贤士折服第四百七十二章 吊民伐罪第十四章 奖赏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战告捷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争先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季大移民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兵(新书上架,求支持)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显威第五十三章 绝望中的疯狂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阳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战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击之计第五百零二章 援军第六十八章 出兵(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诈败之计第三百二十章 招降与俞君正第三百零九章 ‘襄阳’掌中物也第三百二十八章 ‘义军’再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讯息传来 兵不血刃第五百零三章 战太平第三十章 恶战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来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论功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计 付之东流第二百九十三章 列阵而战第三百八十八章 扩军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八十三章 准备第二百八十三章 奸佞昏庸第三百零一章 失败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见刘福通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第三十六章 足球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业决胜(五)第四百八十章 大势所趋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次启程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阳第四百一十七章 吕思诚献计第十五章 扩招第二百五十章 送壮士第四百六十五章 交易丁口第七十七章 万无一失的任命第二百一十二章 屠城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一章 上任第一百四十一章 乱世求活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得贵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雨夜夜袭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夺上蔡城第二百零九章 暂避锋芒第二百章 中计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四百零五章 夺城之战(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过年两三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厮杀激战2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战而逃第二百一十章 善战伏击第三百零七章 逼迫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向了‘神坛’第七十七章 万无一失的任命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战常遇春(三)第十三章 大胜2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二十八章 中计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顿与赏赐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诈城 攻坚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军第三百四十章 测试火炮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兵营和锻造厂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战不休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腥激战第一百零四章 夜袭2第三百六十八章 诈败第三十四章 抚恤第一百零四章 夜袭2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计 付之东流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局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十四章 奖赏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击 抓周第二百六十二章 厮杀激战2第一百七十九章 赵子玉第七章 训练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掷第一百零五章 厮杀第四百二十三章 讨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