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

而在他们出发不过一天时间后,在初九这天,张世辉他统帅着六千兵马却也不由走南门,乘战船沿江而下。对着残余官兵所驻守的宜城县,直扑了过去。

宜城距离襄阳城并不远,走水路,顺流而下也不过就是一天的时间罢了。

所以当答失八都鲁他们知道足足有六千黑衣军士卒对着他们杀来时,被吓破胆子的答失八都鲁等人也不由在第一时间弃城难逃。一直带着麾下人马,南逃到了荆门州。

不过对此,张世辉上报给张世华之后,张世华却并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

一是因为襄阳这边尚且还有这均州和房州没有攻克,二则是因为荆门州在行政区属于荆湖北道宣慰司的地盘。

荆湖北道宣慰司治下足有三府两路一州,其治下总人口加起来足足有两百多万不说。其境内,还设立了上路总管府和好多的军户所。全部兵马加起来,七八万却也是有的。

面对这样的敌人,张世华自保到是有余,但要想蚕食鲸吞的吃下,却是不可能的。

再说从四月份到如今,打了好几个月的仗,士卒们就算是铁打的,身心也早就乏累了。在这炎热的不行的六月三伏天,也该让他们休息休息了。

所以在一番思量之后,张世华除了见好就收之外,自然不会再做什么傻事。

故而,张世辉那便在攻打下宜城之后,留下了一千兵马驻守外,边带余下的人马顺手打下了南漳。在南漳留下的五百人马后,便也带着余下的四千五百人返回了襄阳城。

这一番功夫,前后加起来所有的时间,却还不过只有区区六天时间。

不过更好的是,在这六天时间内,不单单是张世辉他顺利的攻下了宜城和南漳。在西边,张明通和白希他们,却也是极为顺利的攻打下了房州和均州,并将大胜的捷报,送到了张世华的桌案上。

所以六月十五号这天,虽然天气炎热的不行,但张世华脸色的笑意却也是丝毫未减。

当然这也是因为,张世华他收到了消息。等到了明天,他家中的父母和妻妾们,便也就会在郭羽的护送下,赶到襄阳城。

……

翌日一早,张世华却也不由带着麾下一众将官早早的在城北渡口等待着。

毕竟张世华的父母也要来,在这个礼法孝道大于天的古代社会,这也都是应该的。除非你当上皇帝,否则就绝不会因为你的官职高低,权利大小而有改变。

不过还好,清晨时分,天气倒还不算太热。又是在河面渡口等待,微风习习下,倒也显得颇为凉爽。

当然,这话对于李五他们这些个侍卫而言便不实用了。身为亲兵护卫的他们,肩负着保护张世华安全职责。所以在任何时候,只要张世华出行,他们也一定要披甲执坚保护随行的。

不过在这样热的天气中,即便是披甲也不可能身披重甲或板甲。那样中的铠甲穿在身上,还是在六月三伏天,铁打的汉子也撑不住啊。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只是穿了一身较为宽松透气的皮甲。

虽然这样依旧很热,但万幸的是,他们并没有等太长时间。辰时刚过,从北边来的一直船队,便也就出现在了张世华他们这些人的视野之中。

“主公,您看。郭将军和老大人他们到了。”李五看到船队后,对身前张世华指着那船队,也不由如此禀报道。

“恩,我看到了。”张世华如此说着,也不由微笑的点了点头。

而见张世华如此,李五默默的闭上嘴巴,转头看了一眼手下士卒,发现这些人皆是挺胸抬头,一副英武模样后。便也不再多想,昂首挺胸站在那,只当自己就是一名护卫。

而再说那船队。因为顺流而下,所以船队的速度很快,不过也就片刻时间,这船队便也由远到近驶来了渡口。

“主公!”当先一船,乃是一艘运兵的艨艟战船,战船之上,郭羽立在船头,看到张世华,自不由的摆手打起招呼。

“主公,幸不辱命,老大人他们就在后面的沙船之上,您看。”战船刚刚驶到渡口,郭羽一个健步,也不由跳下了船。然后三步并作两步的来到张世华的面前,对着张世华抱拳揖礼,也不由这般说道。

“恩,我知道了,有劳你了阿羽。”这般赞了一声,张世华再一看,果然也看到了在郭羽那艘艨艟战船之后,一艘看上去最奢华的沙船上面,也不由站着自家的家丁下人。

“老爷,老爷……”等船渐渐驶近,这些下人们见到张世华,自也纷纷打起了招呼。

而张世华对此,默默的点了点头之后,便也不由看到自家父母,当先从船舱之中走了出来。

“儿子给父母亲大人请安了。”见到自家父母出来,张世华向前迎了两步,来到父母面前,也不由红着眼睛,拜道在地。

“我等拜见老大人!”见张世华如此,张世华麾下的那些将官自也不用多言。在张世华跪倒的下一秒,这些人自然也是齐声跪拜。

不过对于他们,张世华的父母们自是没有理会。两位老人此时只是盯着张世华,红着眼睛连连倒好之后,也赶忙将自家儿子从地上扶了起来。

“吾儿,旬月不见,你可是又瘦了好多啊!”扶起自家儿子后,雪姨看着自家儿子因为征战而黑了许多的面容,顿时也不由感到了心疼。

不过相比于母亲雪姨,张烈武的心中虽然即欣慰又心疼。但他却还是拍了怕雪姨的手掌说道:“莫要哭了,孩子这不是平安无事吗。咱们当着孩子的这么多下属的面,莫要在失了体统,给孩子丢人。”

“恩,恩。”张烈武毕竟当了几十年的一家之主。所以对于他的话,雪姨想来都是信服的。故而在点了点头之后,便也不由忍下了眼泪。

“母亲,玲儿她在哪呢。怎么,还没出来吗?”说实话,对于张世华这个哥哥来讲,倒也是及宠自家这个小妹的。见自家母亲收了眼泪,忍住没有在哭泣,张世华一看,虽看到了自家妻妾薇儿和媚儿却没有看到自家小妹,也不由对着雪姨,如此问道。

“吾儿,你却是不知,玲儿她晕船晕的厉害,刚刚躺下休息,现在却还没能起来呢。”雪姨拍着张世华的手,指着下来的沙船这般说了一句。然后便也不由笑道:“先不管那丫头了,薇儿怀孕了你是知道的吧。”

这般说着,便也不由错开了身子,好让他们夫妻说话。

“相公,你辛苦了。”见自家相公因为征战,旬月不见便变得黑瘦了好多。作为妻子的郭薇儿,心中自然也是痛惜非常。

而对于自家妻子话中的关切,张世华自也能感受的到。

所以在妻子说出这话之后,他也不由紧紧的握住了妻子的手。看着妻子的娇美模样,心中一软,也不由向前走了小半步,紧挨着妻子,用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薇儿,我真愿不理俗事,此生与你长相厮守。”

“相公……”听到张世华这样神情的告白,郭薇儿的眼睛,却也不由越发湿润了。

“好了,莫要哭了,你现在有孕在身,这般对身体不好。”虽然现在便想把妻子拥入怀中,但当着众下属的面,张世华却必须要为妻子树立起主母的礼法风范。

毕竟自宋以后,理学盛行,女子再也不可能如唐时一般了。所以张世华现在也只能看着妻子,这般轻声说些关切的话。

不过即便是如此,郭薇儿的心中却也觉得十分甜蜜了。

所以在用手绢轻轻的擦了擦眼泪后,郭薇儿也不由露出了一个笑容出来。

而看着妻子的笑容,张世华微抬着头,情不自禁的露出一抹微笑的时候,却也不由看到了默默站在一旁,尴尬的如同一个丫鬟侍女般的杨媚儿。

“老爷。”两人四目相对、目光相交。杨媚儿对着张世华行了一礼,却也不由道了一个这样的称呼。

而对于此,张世华微微点了点头之后,却也不由拉住了她的手,暖声对她说道:“媚儿,我听薇儿说,这些天你时常照护她、为她解闷。却也是,辛苦你了。”

说着,笑了笑,也不由继续道:“还有,日后莫要在叫我老爷了。都是一家人,这样的称呼,未免显得有些生分。”

“好的,相公。媚儿明白了。”说着,看了一眼面带微笑的张世华,又看了一眼同样是面带笑意的郭薇儿,也不由微微低了些头。让人看不出这个美丽的女人此时到底在想些什么。

不过此时不只杨媚儿在想,郭薇儿看着自家相公,笑靥如花的同时,心中却也不由想到“相公方才那样说……,其中的意思薇儿自也是明白的。可相公,薇儿却也不是圣贤,在这方面又怎么会真的没有私心呢。”

这般想着,脸上的神情却也稍稍变得有些没落。

不过对于此,张世华却并没有注意到。他只是在与杨媚儿简单的交谈完后,边看着父母们道:“好了,父亲、母亲,咱们先进城吧。这天气挺热的,在这说话也不方便。”

“好,听你的,咱们进城。”父亲张烈武答应着。然后他拄着拐着,也不由第一个向着准备好的马车走去。而见张烈武如此,余下的人自然也是跟着张烈武一起走向了马车,向着襄阳城赶去。

……

深夜,张世华和妻子所住的寝室,本是小别胜新婚的夫妻两人,却因为郭薇儿怀孕了的原因并没有做那干柴烈火之事。

两人只是躺在床上,相互说着贴心话,交谈着,享受着难得的甜蜜幸福时光。而又或许是因为怀孕了又经历了舟车劳顿的缘故,郭薇儿的精神显然并不好。所以和张世华躺在床上不过暖声交谈了两刻钟,竟便就在交谈之中,枕着张世华的手臂睡着了。

而看着娇妻睡着时的可爱模样,张世华微微笑了笑,便也不由看着这张拔步床挂着的蚊帐,沉思起来。

现在的他。不但占据了南阳府、襄阳路这一府一路之地,在北边的汴梁那边,更是占据了差不多两州半的土地。所以如果单单论疆土的话,他张世华即便是在天下所有的义军之中,也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了。

不过尴尬的是,单单论实力的话,张世华却并没有增长太多。

因为襄阳和南阳一样,都在元蒙统治天下的那个时期,遭受过大屠杀。虽然襄阳城这把因为水运交通便利的原因,人口快速的恢复到了十九万。但襄阳路整体的发展,却又是相当尴尬的了。

在攻打下整个襄阳路后,张世华其实在第一时间便统计了整个襄阳路十座城池的人口总数。襄阳路两州九县之地,加起来的全部人口,竟然只有区区四十万人。

而这也就是说,即便是加上南阳府和汴梁路那边,张世华治下的总人口也不过就是七十余万。

区区七十余万人,放在江南那边,甚至还不如江南的一座城池的人口多。要知道,在江南之地,向滁州、常州这样的城市,人口总数差不多都在五十万人以上。江南大城杭州的人口,更是突破了百万。

所以和在南边混的徐寿辉他们相比,张世华其实真的是算不得什么的。

其实看看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也都知道,元末起义明明北方比南方起义时间更早,闹的也更凶。可等到后期之后,整个天下的归属,反而成了江南起义军之间的内部争夺,成了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这三个后起之秀的相争。

为什么,还不就是因为江南之地的人口的总数,足足占据了天下的三分之二,南方的人口加起来要比北方多出五倍还多吗。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你叫北方军阀又拿什么和南方军阀们斗。这根本就是不对等的好不好。

………………分隔符………………

ps:这一段的江南之地,指的其实是江浙、江西和湖广三个行省。南方指的就是秦岭淮河以南了。

pps:作者可没有夸大人口比例,不信的话你们可以自己查一下。在元代,南北人口经济差异,就踏马这么变态。要不然到了明初,也就不会闹什么南北榜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游说第一百零六章 局势翻转第九章 练军1第二十七章 布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溃败第二章 盗匪第三百零八章 大起大落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乱 南下 军制改革第三百六十八章 诈败第二百六十六章 资助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伐 教子第五百零六章 战太平(四)第八十五章 去颍州第二百七十三章 营啸再起第二百六十二章 厮杀激战2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战而逃第三百三十章 匠师失踪第一百七十章 矿事第十五章 扩招第二百零八章 咬儿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将错就错第八十二章 颍州城的反应第二百四十五章 剑赏猛士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与贼匪(新书上架,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冲杀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战常遇春(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厮杀激战2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念旧情未重惩(兼请假条)序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一百零七章 勇士死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夺上蔡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杨媚儿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势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势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布王三第六十五章 筹谋与动荡第九十一章 桀骜第三十六章 足球第五十五章 大张村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袭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终决战第二十三章 父亲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战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战告捷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谋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脸无情第九十八章 攻城(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动荡 重病第三百二十四章 官升平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业决胜(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战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敌之计第三百九十七章 溃败第七十三章 兵临城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良臣择主而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计 付之东流第三百四十三章 蕲春之战(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诈败第三章 买粮第一百八十二章 奇袭对射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舷血战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诚病逝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五百零九章 战太平(七)第一百二十一章 将错就错第二百三十七章 驱虎吞狼各有算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变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二百九十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二百五十八章 惩罚第一百章 受阻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显威第八十一章 招兵买马第二百一十三章 万民台前立誓言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业决胜(四)第十九章 杀俘第三十四章 抚恤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五章 招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乱第二十三章 父亲第四百四十一章 校规 添女 败将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阅兵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二百七十二章 搏命之战第九十章 红巾军第四百二十六章 闹剧 变计第二百三十二章 重返南阳府
第一百八十六章 游说第一百零六章 局势翻转第九章 练军1第二十七章 布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溃败第二章 盗匪第三百零八章 大起大落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乱 南下 军制改革第三百六十八章 诈败第二百六十六章 资助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伐 教子第五百零六章 战太平(四)第八十五章 去颍州第二百七十三章 营啸再起第二百六十二章 厮杀激战2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战而逃第三百三十章 匠师失踪第一百七十章 矿事第十五章 扩招第二百零八章 咬儿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将错就错第八十二章 颍州城的反应第二百四十五章 剑赏猛士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与贼匪(新书上架,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冲杀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战常遇春(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厮杀激战2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念旧情未重惩(兼请假条)序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一百零七章 勇士死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夺上蔡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杨媚儿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势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势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布王三第六十五章 筹谋与动荡第九十一章 桀骜第三十六章 足球第五十五章 大张村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袭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终决战第二十三章 父亲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战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战告捷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谋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脸无情第九十八章 攻城(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动荡 重病第三百二十四章 官升平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业决胜(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战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敌之计第三百九十七章 溃败第七十三章 兵临城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良臣择主而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计 付之东流第三百四十三章 蕲春之战(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诈败第三章 买粮第一百八十二章 奇袭对射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舷血战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诚病逝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五百零九章 战太平(七)第一百二十一章 将错就错第二百三十七章 驱虎吞狼各有算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变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二百九十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二百五十八章 惩罚第一百章 受阻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显威第八十一章 招兵买马第二百一十三章 万民台前立誓言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业决胜(四)第十九章 杀俘第三十四章 抚恤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五章 招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乱第二十三章 父亲第四百四十一章 校规 添女 败将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阅兵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二百七十二章 搏命之战第九十章 红巾军第四百二十六章 闹剧 变计第二百三十二章 重返南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