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校规 添女 败将

比起普遍性的楚军基层军官们的培训,从无到有选拔各个军团之中优秀的兵丁,将其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基层将官储备,无疑是大楚武院更加重要的一个职能。

当然,参加了武院的培训,显然也不可能出来就做军官。

毕竟在现在这个时候,军功也就是楚军之中士卒升迁的最重要指标。

但一个参加了武院培训的学院派兵丁,相比较起普通的兵丁,他们的机会也无疑更多,升迁的可能也无疑更大。

所以当在这个军团中再度招募武院生时,争相报名的兵丁士卒也真的如同过江之鲫一般。

不过毕竟是培养后备基层将领,且在加上武院的规模限制和经验上的不足。所以在今年,各个军团也只有仅仅一百个名额。八大军团加起来,第一届的正式武院生,也不过就区区八百人而已。

但对于这八百人,张世华却是显得很重视,甚至在九月初,武院再度开院的时候。作为楚王的张世华还亲自出席了这场仪式,对这第一届武院生进行了亲切的问候和鼓励。

还在这个时候,正式的为大楚武院定下了足足二十二条院规。既:无条件执行;工作无借口;细节决定成败;以长官为榜样;理念至上;自动自发;立即行动等(注1)。

随后更是定下了院训,既:忠君、爱国、守纪、正直、勇敢、严格、准时、守责,一十六字。

并在最后,还在武院的院门前留下了后世孙先生的一副对联,既: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横批:忠君爱国。

而张世华这样的举动,也无疑让武院这个新出现的部门,地位在大楚的诸多衙门中一下子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甚至可以和张世华在称王后,于江陵城建立的小型国子监并列了。

而这,也使得在几年之后,大楚国子监渐渐的被百姓戏称为了文院。于是世人便不由言道:“大楚之中,两院并行。”

不过说实话,张世华从武院回来之后,便也就没有太过重视武院的事情了。

因为在这个时候,经历了漫长的十月怀胎,王后郭薇儿在九月初十这天,再度分娩了。

说实话,这已经是郭薇儿的第二胎了,因而几乎没有可能发生什么意外了。

不过在这一天,坐在偏厅中等待着的张世华,隐隐约约听着妻子呻【】吟声。已经都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且还是一位王者的他,在这个时候却还是难以安坐。

不时站起在房间之中踱步,面色如水的他虽然没有显露多少焦急的神色,但那频频的回首和踱步,却依旧将他此时的真实心情表露无遗。

“咳咳~你这孩子,放心吧。产房里面有江陵城最好的接生婆,薇儿她又不是头胎,没事的。”见自家儿子一副坐立难安的模样,自大年初身体就一直不怎么好的张烈武在咳嗽了两声后,也不禁摆手这般道了一句。

听到自家父亲这话,心中有些焦急的张世华在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倒也没有再说其他,只是撩袍坐在了座位上,眼睛不时看向产房的方向。

“父王,父王。母后,母后的声音现在好可怕,母后是生病了吗,我们进屋去看看母后好不好?”刚刚撩袍坐下,张世华的嫡子张熙这个时候也是不由满脸焦急的迈步跑进了屋中。

看到撩袍坐在那里的张世华,便不由急忙拉着张世华的手臂这般言道。

“熙儿放心,你母后没有生病,母后现在正在给你生小弟弟/小妹妹呢,一会就没事了。”将才三岁半大的儿子抱进怀中安慰了一番,张世华原本焦急的内心在这个时候却也舒缓了不少。

而至于嫡子张熙。

在被自己的父王抱进怀中安慰了一番之后,小家伙倒也就不再那么焦急害怕了。

毕竟再次之前,他的两位姨娘也分别为他生下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因而这个小家伙倒也并不是第一次在家中遇到这样的事情了。

所以在之后,他便也就不由在房间中和父王、爷爷一起乖乖等着。

而后在等的这个小家伙又有些想睡觉的时候,一声微弱的啼哭,便也就不由从产房那边传来。

“太好了,你母后顺利生下小宝宝了。熙儿,咱们走。”脑袋浑浑噩噩有些想睡觉的小家伙这个时候还没能反应过来呢,一脸欢喜的父王便就将他抱起,直接快步走出了房间。

而等出了房间,又被自己的父王放在了地上,屋外那还算温暖的秋风一吹,小家伙便也变得清醒起来。

二话不说,便在这个时候忙追上了自己父亲的脚步。

然后,快步来到母后房门的他,便就不由见到一个四十多岁的陌生老妇人,此时正满脸堆笑的抱着一个襁褓,并对自己的父王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母女平安,母女平安!”

“哈哈,好,好,太好了。”听到老妇人这样的话,父王无疑显得很欢喜。

在高兴的从那个老妇人的手中小心翼翼的接过那个襁褓之后,父母便也不由开心的对着那老妇人道:“辛苦老婆婆了。承恩,带人下去领赏,领双赏。”

“哎呦,谢大王赏赐,谢大王赏赐……”满脸堆笑的老妇人,在说了一大堆让张熙都有些迷糊的吉利话后,便也就不由欢天喜地的被王府总管廖承恩待了下去。

而到了这个时候,小家伙也终于反应过来了。

他知道襁褓之中那个正在哭闹的小宝宝应该就是自己的妹妹了。所以他便不由来到自己奶奶的身旁,扯着刚从父王的手中接过妹妹的奶奶的衣服,好奇的道:“奶奶,让我也看看妹妹好吗。让我也看看妹妹?”

“好,让小熙儿也看看。”在这个时候,他满脸堆笑的爷爷倒是将他一下子从地上抱起。

然后依在爷爷怀中的他便也不由听到,“来,熙儿。快看看,这就是你的小妹,淇淇了。”

“淇淇!?”自顾自的念叨了一遍小妹的名字。

而后张熙伸着头去看向自己新的小妹妹,结果却是不由大失所望。

“父王,妹妹她怎么皱巴巴的。一点都不漂亮呢,没有沁儿她长得好看呢。”小家伙如实说着,这个年纪的孩子尚且还不懂得客套虚伪。

不过听到他这样的话,周遭的所有人反倒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你这臭小子。妹妹她这是刚从你母后的肚子里出来,脸上的皮肤还没有长开呢,所以才显得皱巴巴的。你还有沁儿济儿刚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这样,再过上两天妹妹也就会变得漂亮了。”

张世华摸了摸儿子的头,笑着做出了解释。

“那妹妹一定要快快长大,到时候我带着妹妹和沁儿、济儿他们一起玩。”小家伙开心的拍着手掌,对自己又有了一个妹妹,倒也一点都没有抵触。

而后父子二人带着刚刚出生的小张淇去了产房,见到因为刚刚生产而显得有些虚弱的郭薇儿后,一家人在这个时候倒也不禁显得其乐融融。

不过却说就在张世华他们一家其乐融融,享受着这个时代难得的天伦之乐时。

此时,在紧挨着南阳府西北位置的河【】南府路,大战却是一刻也不停。

就在这个月月初时节,刘福通的西部主力军李武和崔德,在河【】南府路和元廷军队经历了漫长的碰撞后,终于抓到了一个难得的战机,从而一举攻克了河【】南行省参知政事述律杰率领的军队,并在潼关附近将这位参政大人击杀。

如此,潼关也不禁沦为了大宋红巾军的疆域。

不过因为潼关的战略地位过于重要。所以在参知政事述律杰死后的第二天,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和同知枢密院事定住便也就不由立即带领着麾下的大军,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从李武和崔德手中夺回了潼关。

并命令新上任还没有半年的平章政事伯家奴镇守这里(原来的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鲁因为前不久与刘福通交战以奇兵取胜,不由再度升官了,现如今正一品开府仪同三司的金紫光禄大夫了)。

但玩玩没有想到,伯家奴这货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在潼关城镇守了没有几天,就再度被李武崔德两人用奇袭之计击败,吓得连军队不要便就逃走了。

因而为了再度取得潼关,元廷之中少有的知兵王爷豫王阿剌忒纳失里便也不由再度亲率大军,将占据了潼关的李武和崔德击走。

并且为了防止李武和崔德两人没完没了的再度攻打潼关城,便也就不由让在两淮战场和中原战场那边表现的无比亮眼的察罕帖木儿率领本部大军,直接攻打李武和崔德的老巢。

也就是河【】南府路的陕州以及虢州这两个地方。

而结果,还真别说。面对着这个死后被朱元璋感叹“天下间从此再无英雄”的元末第一名将,李武和崔德两人就算是绑在一块那也不够看的。

反正也不知道察罕帖木儿这个家伙是怎么带的兵。

他手底下的兵简直将忍耐力发挥到了极致。步卒一天之内行军百里依旧能上阵作战不说,和李武崔德的联军交战,从日出一直杀到日落,帐下的兵丁竟然依旧可以保持战阵不垮。

因而双方交手不过三日,李武和崔德便就将老巢给丢了一个干净。

而后,李武和崔德便也就不由被察罕帖木儿彻底的盯上了。甚至了两人渡过黄河,跑到河【】北行省去,察罕帖木儿都不准备放过他们。

直到将他们的部队在平陆、安邑两城再度击溃后,方才放过了这两个手上只剩下了三五百兵马的倒霉蛋。

因为这两个倒霉蛋已经在十月初时,一路抱头南下,逃到了大宋楚王张世华的地盘——南阳府。

……

“老崔,你说这楚军这边,不会在这个时候对咱们动手吧。”南阳府北端汝州城中。虽被守城的楚军将士放了城,有了一个像样点的吃住地方。但经历了连连大败,原本还雄心万丈的红巾悍将李武,现在却是一丁点安全感也没有了。

不过相比起他,黑脸汉子崔德倒是不至于这么疑神疑鬼,“老李,你想的太过了。要是一个月之前,咱哥俩手下有兵有马、有钱有粮的时候,人家眼红害咱哥俩,倒也算是个理由。

可现在,咱手里面有啥。哼,兜比脸还干净不说。就连咱爷们手底下的这群弟兄,为了逃命,除了手里吃饭的钢刀没有丢之外,其他那能丢的也是丢了一个干净。

人家害咱,人家图啥。就图你我脖子上这两斤肉吗!?”

“呃,呵呵也是,也是。”听到自家老兄弟这么说,李武焦躁不安的心情稍有些平复。

不过因为一直被楚军禁足在这片小小的军营之中不得出入,又过了两天,李武便也就不由变得越发的烦躁了。

“嘿,我说。咱们现在来到这汝州城都已经四天时间了,襄城那边的周铁周元帅也该知道信了吧。怎么到现在这个时候,都一点反应也没有啊!”他焦急的在房间中踱步,却是被着寄人篱下的滋味弄得心神不宁。

而此时李武是如此,崔德那边在这个时候也差不了多少。

毕竟寄人篱下,就这么被人圈养着,心中要说没有焦躁,那显然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只不过相比起李武,崔德他更加稳重一些,没有将这些话说出了罢了。

不过万幸,就在他们来打汝州城的第五天,也就是至正十六年十月初六。一名全副武装的楚军兵丁,也终于在不是饭点的时候主动的找上了他们,并告知他们,有人要接见他们了。

所以在听到这样一个让他们千思万想的话之后,这两人二话没说,便也就跟着那名楚军兵丁,离开了这处小营垒,去见哪位终于要接见他们的楚军大人物。

第二十三章 父亲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骑士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台第一百四十五章 梦得神臂弩第九十一章 桀骜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四百零三章 夺城之战(一)第五十二章 催税第十章 练军2第六十四章 风暴来临第三百八十八章 扩军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尔好时光第二百一十六章 奇兵断粮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战不休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三百零一章 失败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一百九十章 狭路相逢第五百一十六 末路(大结局)第四百一十章 定边之勇冠三军第二百九十四章 谁人愿久居人下第四百零九章 湖广之战(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战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战再起第二百四十五章 剑赏猛士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完使去第二百六十九章 迫切战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迫切战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讨贼第四百五十章 秘杀第二百二十九章 虎士第一百七十七章 自表其志第一百五十九章 杨媚儿第三百二十九章 临近年关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袭鞑营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误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自表其志第十二章 大胜1第八十九章 处世第二百八十二章 牺牲第四百三十八章 千金易将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战常遇春(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终决战第三百七十四章 面见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与丞相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四百零四章 夺城之战(二)第三百四十章 测试火炮第三百二十九章 临近年关第三百四十二章 蕲春之战第五十四章 民怨第一百零一章 战局第一百一十章 气节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变第五百章 报捷 出使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讨贼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阅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惩罚第五十五章 大张村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腥激战第二百九十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三十九章 冬天第二百七十三章 营啸再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阅兵第四百章 炮击巴陵第二十四章 兄弟第三百一十四章 脱脱讨徐州第三百六十章 赏赐的变革第四百三十七章 双雄演武第三百章 水军的差距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器营第五百零三章 战太平第二百七十七章 众人心思第四十一章 决定第三百四十四章 城破突围妇‘尽忠’第四百二十四章 “合理”的处罚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乱 南下 军制改革第一百三十八章 乱离人命归黄泉 大将军分明罚赏第四百零六章 忠义民贼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猎第十九章 杀俘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练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势第五十章 平静后的风波第十一章 匪来第二章 盗匪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谅归降第三百六十五章 内奸 夺关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险计第二百零一章 大胜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诚病逝第五百零七章 战太平(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闹剧 变计第五十七章 要活
第二十三章 父亲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骑士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台第一百四十五章 梦得神臂弩第九十一章 桀骜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四百零三章 夺城之战(一)第五十二章 催税第十章 练军2第六十四章 风暴来临第三百八十八章 扩军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尔好时光第二百一十六章 奇兵断粮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战不休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三百零一章 失败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一百九十章 狭路相逢第五百一十六 末路(大结局)第四百一十章 定边之勇冠三军第二百九十四章 谁人愿久居人下第四百零九章 湖广之战(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战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战再起第二百四十五章 剑赏猛士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完使去第二百六十九章 迫切战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迫切战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讨贼第四百五十章 秘杀第二百二十九章 虎士第一百七十七章 自表其志第一百五十九章 杨媚儿第三百二十九章 临近年关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袭鞑营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误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自表其志第十二章 大胜1第八十九章 处世第二百八十二章 牺牲第四百三十八章 千金易将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战常遇春(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终决战第三百七十四章 面见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与丞相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四百零四章 夺城之战(二)第三百四十章 测试火炮第三百二十九章 临近年关第三百四十二章 蕲春之战第五十四章 民怨第一百零一章 战局第一百一十章 气节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变第五百章 报捷 出使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讨贼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阅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惩罚第五十五章 大张村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腥激战第二百九十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三十九章 冬天第二百七十三章 营啸再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阅兵第四百章 炮击巴陵第二十四章 兄弟第三百一十四章 脱脱讨徐州第三百六十章 赏赐的变革第四百三十七章 双雄演武第三百章 水军的差距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器营第五百零三章 战太平第二百七十七章 众人心思第四十一章 决定第三百四十四章 城破突围妇‘尽忠’第四百二十四章 “合理”的处罚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乱 南下 军制改革第一百三十八章 乱离人命归黄泉 大将军分明罚赏第四百零六章 忠义民贼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猎第十九章 杀俘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练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势第五十章 平静后的风波第十一章 匪来第二章 盗匪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谅归降第三百六十五章 内奸 夺关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险计第二百零一章 大胜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诚病逝第五百零七章 战太平(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闹剧 变计第五十七章 要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