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

“将官,末将以为,若我军要撤兵的话。那也当时赶早不赶晚。”低头,默然沉思了片刻。

那名在军中略有威望的千户官于贺,倒也是不由第一个站了出了,对着裴长青他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来。

“不错,到时有些道理。且继续说来。”对此,裴长青那边倒也是不由赞同的点了点。摆摆手,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是!”受到裴长青的鼓励,于贺他自然也是心中一安。所以在对着裴长青再度揖了一下礼之后,裴长青便也不由继续开口讲道:“将军,因为白日时,我军战事不顺。所以在此之时,我军之中的士卒,却也没有了多少的战意。

因而在这样的局势下,我们到也不由现在就将撤兵的命令传达下去。让士卒在这个时候,就着手开始准备。这般一来,士卒的想法得到了满足,心中应该也会得到少许的安慰。

所以准备的速度自然也会比往常更快些。如此一来,我军明日一早,到便也可以顺势撤兵了。”

于贺这般说着,从条理上来讲,倒也真的算是有条有理。

故而听到于贺这样的一番话,裴长青便也不由下意识的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思考起来。

“很好,此计可行。”裴长青默然思考了一下,便也不由这样点了点头。“传令,让咱们的士卒准备起来,明日一早,便撤兵回到巴陵。”

“是,末将等遵命!”众将官听到这样的话,自然也是欢喜的答应下来。

然后,这些个满心欢喜的将官们,便也不由对着高坐在主坐上的裴长青再度揖了一下礼,并迈着轻快的步子,相继的退出了营帐。

而等到这些个将官一个个的全部退出了营帐时,作为裴长青的侄子,同样也是水师千户的裴松,便也不由在这个时候对着裴长青他默然揖了一礼。缓缓的退出了营帐。

而目送着侄子裴长青出帐,原本面色淡然的裴长青,却也不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

翌日一早,一名斥候却也不由快步来到了张世华的中军大帐之中。

“主公,鞑子,鞑子撤兵了。”斥候喘着气,也不由对着张世华结结巴巴的说出了这样的话来。

不过在这个时候,忽的听到斥候这样的话,张世华的脸上却是并没有露出什么激动的神情来。因为,出现这样的一个结果,张世华他也是预料到了一些了。

毕竟在昨日的一战中,岳州路的水师官兵,伤亡和俘虏的人数足足达到了五千兵马。

而五千兵马,对于岳州路的水师官兵们来讲,也都差不多相对于是他们总兵力的三成了。

近三成的伤亡,就算是张世华麾下的黑衣军,也决然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就更加不要说岳州路的水师官兵们了。

虽然说岳州路的水师官兵,将兵马驻守在公调站,的确是占据了莫大的地利优势。可要是士气和勇气都没有,再大的地利又有什么用的?

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岳州路的水师官兵们来讲。如果他们不在这个时候撤兵的话。再继续在这个地方和张世华的兵马对峙下去,那么士气先崩溃的就一定是岳州路的水师官兵们了。

故而在这个时候,当听到麾下斥候的禀报之后。张世华他也只是默然点了点头,然后便就也不由传达下了全军追击的命令。

毕竟现在岳州路的水师官兵还有一万多人呢。如果不将他们全部消灭,张世华可不敢率领军队攻打江夏城。

而且巴陵可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大城。如果将这个城池打下来,黑衣军也绝对可以得到丰厚的物资钱粮,进而使他攻打江夏城可以变得更加的轻松。

……

巴陵,在历史悠久的古中国,其实算不得什么历史悠久的古城。

据史书记载,巴陵城最早其实筑造于三国年代,乃是由三国时期的鲁肃在黄龙元年(公元229年)亲自督造的城池。

据说,此城池起初也并不叫巴陵,而是因为城池在初建成时,比较空大的原因,被时人叫做巴丘城。

后来,直到晋灭东吴,统一天下之后,才将此城池由巴丘城改为了巴陵城。而这也使得这个城池,因为地利位置带来的优势,正式成为了当时巴陵郡的治所。

所以从哪个时候开始,此城借助着地理位置和政治因素带来的优势,便渐渐的发展为了天下间有名的大城。以致在南北朝时,此城的人口便就达到了近十万人。

而至于此时,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迁,巴陵城的人口增长的就更加的多了。

反正据元蒙朝廷的丁口薄记载,此时的巴陵城,城池中的总人口是决然不低于二十万的。

因而有着这样的底子在,故而巴陵城的城墙也是修建的十分坚固高大的。因而想要攻打这样的一个城池,在这个火药武器尚未发展起来的冷兵器时代,可决然不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这,其实便也就是在惨败之后,裴长青麾下的将官们一心想要撤回巴陵的主要原因了。

毕竟有着近四丈高,两丈厚的城墙作为壁垒。即便是在胆小的人,与敌对战时也都会生出莫大的勇气的。

故而,当张世华他统领着麾下的大军,顺流而下,从公调站那边出发,用了差不多大半天的时间赶到巴陵城外时,也并没有对巴陵城直接发起进攻。

而是在耀武扬威般的在巴陵城外巡视了一圈之后,便就带着麾下的船队,来到了与巴陵城隔江而望的君山,修建起了营垒。

……

“哈哈,此地叫君山,到真的是一处景色优美之地啊!”率领大军来到君山,让麾下的士卒修建起营垒之后,张世华却并没有苦思破城之法,反而是带着麾下的一众将官,忙里偷闲,在这边游览起了这君山的景色。

当然,在面上张世华虽然是忙里偷闲的装作游览景色。但究其根本,却也是为了向士卒展现他视敌城如无物的信心,以此来鼓舞麾下的将士。

因而张世华的嘴上虽是这般说着,但这君山上的美景,张世华却也是没看进去多少。

不过在这个时候,或许是为了配合张世华吧。因而在张世华他说出这样的话之后,一名家居江陵姓黄名载字乘德的文士望人,现在在张世华的麾下任秘书郎的青年,便也不由笑着出言附和道:“呵呵,好叫主公知晓。这君山在这岳州,可也是正儿八经的名胜之地呢!”

“哦,这我却是不知了。敢问乘德这君山有何名胜呢?”既然有人出言附和,张世华自也是乐得说下去。

“呵呵,是这样的。此山因处洞庭之中,故而古时其实叫做洞庭山。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了。”

“这,却是不成想,此地竟是舜帝之妃安葬之地。而我军今日屯兵于此,岂不是扰了这二位贤妃的安宁。这真的也是罪过了。”听到黄载这般说,张世华他挑了挑眉毛,看着这景色秀美的君山,却是不由这般道了一句。

不过也就是在张世华说出这样的话之后,那心思灵活的黄载,却是不由眼珠一转,忙出言道:“主公此言差矣。主公率义军讨鞑,乃是为天下计。故娥皇、女英两位贤妃若是泉下有知的话,定也会支持将军的。这般,将军您又何言罪过呢。”

黄载这般一说,却也是不由将张世华一下子放到了道德的制高点。

因而在听到这样的一番话之后,张世华便也不由笑着摇了摇头。

“娥皇、女英两位贤妃既葬与此地,想来这君山之上,定然也是有庙宇的。阿五,你派人去寻寻这庙宇。也好为这两位贤妃,添些香火。”

“是,属下遵命!”听到张世华这般吩咐,李五他答应了一声,便也不由点出了一什士卒,命其去山中寻找庙宇。

而后找到庙宇,众人上香,一圈游览下来,却也是日落天幕了。

……

一夜无话,待到天明,时间自也不由到了九月二十日。

而待到这天,黑衣军这边除了留下邓虎本部的七千兵马留守营垒之外,余下的兵马也不由在张世华的率领下,全军尽出,浩浩荡荡向着十余里开外的巴陵城杀了过去。

巴陵城,因为坐落于洞庭之东,乃是依水而建的城池。因而在巴陵城的南、北、东三边,都有着极为宽广的护城河。而在西边,波澜壮阔的洞庭湖更是成为了巴陵城天然的屏障。

有了这样天然的地利优势在,巴陵城自然也建造的极为巧妙。就比如,巴陵城的西部城墙,就距离洞庭湖非常的接近。以至于士卒站在城墙上,甚至可以将手中弓弩的箭矢射进湖中。

而且又因为巴陵城乃是岳州州治,城中常年驻扎有水师部队,因而在巴陵城的西部,还专门开辟了一道宽大的水门。

使得水师部队在紧急关头可以不用弃船,便就可领大军开进城池。因而想要攻打此城,决然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不但裴长青麾下的水师部队可以借助此城进退自如。而且城中还有着近五千人的守城兵马。

是的,像巴陵城这样的重城州治。自然不可能只有水师而无陆军。

虽然说城中的五千守城兵马大都是承平日久的腐朽官兵,大都没有上过战场。甚至将这些士卒置于平原和张世华麾下的黑衣军野战,黑衣军只需一千人就可将其全部击破。

但借助高大的城墙和手中的强弓劲弩,这些个士卒所发挥出的战力却还是不容小视的。

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张世华他们所占据的优势,便也就只剩下兵力上的优势和乘胜追击所带来的士气上的优势了。

而也正因为占了这样的两个优势,张世华也方才会在扎下营垒的第二天便大军尽出。到了这般时刻,显然张世华抱的便也就是以势压人的想法了。

……

“巴陵城,真的是一座雄壮的大城啊!”五万余士卒,在张世华的率领之下,浩浩荡荡的向着巴陵城杀去。而看着不远处那像巨兽一般盘踞在洞庭之畔的巴陵城,张世华也是不由下意识的发出了这样的一声感慨。

而站在张世华身旁的军师赵子玉,忽的听到张世华这样的一声感慨,眉头轻轻一挑,便也不由对着张世华揖了一礼,道:“主公之言,臣亦有感。不过我军却不也早已商议出了破城之法了吗。

因而在臣下看来,此城虽大。但只要我军方法得当,再以我之精兵,击敌丧胆之卒。那么击破此城,也定不会是轻而易举的。”

“哈哈哈哈,子玉说的有道理。区区一座城池罢了。即便高大百丈,可若没有敢死之卒守护,也不过一死物而,算不得什么。”听到赵子玉的话,张世华哈哈一笑,豪气的这般道了一句。

然后便也不由摆手吩咐道:“来啊,传我军令下去。让军中那四十余艘承载了火炮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舰准备就绪。今日,我就要当着敌人的面,炮击他们的兵马城池!”

“是,属下遵命!”闻言,张世华帐下士卒应了一声。然后战船之上的令旗手便也不由挥舞着手中的令旗,向着四周的战船开始传达张世华的命令。

当然,这样的传令手不止张世华所在的战船上有,其他很多战船上,也都是设有这样的令旗手的。

因而也就是眨眼功夫,张世华的命令便也就被原原本本的传达了下去。

所以在这个时候,便也不由见到,在数百艘黑衣军战船的护卫下。四十余艘承载了火炮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舰聚在了一起,并调转了火炮,将火炮口对准了巴陵城的方向。

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谅归降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尔好时光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三百九十章 舟船 战术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终决战2第三百四十三章 蕲春之战(二)第十八章 袭击第二百八十一章 绝路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袭第四百二十二章 更名 醉酒第四百六十九章 风雨欲来第二百五十章 送壮士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战常遇春(四)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胜消息传四方第三百三十章 匠师失踪第三百六十章 赏赐的变革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夺上蔡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脱脱与太不花第一百六十九章 争先第四百二十一章 谈判无悬念 故人已南来第一百章 受阻第九章 练军1第十九章 杀俘第四百七十章 殿前奏对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阅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谁人愿久居人下第一百三十章 再兴兵戈第一百零五章 厮杀第四百零四章 夺城之战(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战第十六章 临水镇(求推荐)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二十二章 更名 醉酒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归顺第二百三十七章 驱虎吞狼各有算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完使去第四百章 炮击巴陵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一章 上任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三百六十章 赏赐的变革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向了‘神坛’第一章 上任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一百零五章 厮杀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一百零九章 活捉第三百零三章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然第二百章 中计第一百零一章 战局第二十章 组建新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阳第七十四章 战事起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尔好时光第二百三十章 幸运的韩兀奴罕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势第一百三十八章 乱离人命归黄泉 大将军分明罚赏第四百七十八章 鏖战第二百九十三章 列阵而战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杀第四百九十章 宣战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与丞相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二十一章 徐城镇第五十六章 造反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二百一十六章 奇兵断粮第二百四十三章 剑指汝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器营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台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次发兵入西平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袭鞑营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夺上蔡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随州方面的应对第八十五章 去颍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绝路第五百零四章 战太平(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练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称王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九十七章 攻城(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三十四章 抚恤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
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谅归降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尔好时光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三百九十章 舟船 战术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终决战2第三百四十三章 蕲春之战(二)第十八章 袭击第二百八十一章 绝路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袭第四百二十二章 更名 醉酒第四百六十九章 风雨欲来第二百五十章 送壮士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战常遇春(四)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胜消息传四方第三百三十章 匠师失踪第三百六十章 赏赐的变革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夺上蔡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脱脱与太不花第一百六十九章 争先第四百二十一章 谈判无悬念 故人已南来第一百章 受阻第九章 练军1第十九章 杀俘第四百七十章 殿前奏对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阅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谁人愿久居人下第一百三十章 再兴兵戈第一百零五章 厮杀第四百零四章 夺城之战(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战第十六章 临水镇(求推荐)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二十二章 更名 醉酒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归顺第二百三十七章 驱虎吞狼各有算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完使去第四百章 炮击巴陵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一章 上任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三百六十章 赏赐的变革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向了‘神坛’第一章 上任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一百零五章 厮杀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一百零九章 活捉第三百零三章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然第二百章 中计第一百零一章 战局第二十章 组建新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阳第七十四章 战事起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尔好时光第二百三十章 幸运的韩兀奴罕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势第一百三十八章 乱离人命归黄泉 大将军分明罚赏第四百七十八章 鏖战第二百九十三章 列阵而战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杀第四百九十章 宣战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与丞相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二十一章 徐城镇第五十六章 造反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二百一十六章 奇兵断粮第二百四十三章 剑指汝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器营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台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次发兵入西平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袭鞑营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夺上蔡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随州方面的应对第八十五章 去颍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绝路第五百零四章 战太平(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练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称王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九十七章 攻城(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三十四章 抚恤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