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

“一个时辰之后,让吕公、子玉、崇善还有叔父、阿羽他们赶来王宫。今日,我要和他们一起商议此事。”知道事情的本末之后,张世华对着周扬便就不由这般吩咐了一声。

“是,属下遵命。”闻声,周扬忙应声听命。然后三步并作两步的便就赶忙退了下去。

……

“子玉。”近一个时辰之后,在楚王府的门前,相继赶来的吕思诚和赵子玉两人却是好巧不巧的在楚王府的大门之前相遇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走下官轿的吕思诚便也不由对着赵子玉远远地招呼了一声。

“吕相。”对此,赵子玉不慌不忙的抱拳揖了一礼,算是自己这个下属对上司的见礼。

而至今都已然快年近七旬的吕思诚见此,对赵子玉这个比自己小三十多岁的后生晚辈却也并没有托大,也是微微的抱拳,换了赵子玉一礼,然后方才出言道:“子玉你知道天临路宁乡城发生的这件事情了吗?”

“宁乡城之事,实乃是我大楚立国一来发生的最大的一件案子了。对此,下官自然也是知晓的。”赵子玉闻声,面沉如水,如是言道。

“那子玉,你觉得对于宁乡城发生的这件事,咱们中枢应当如何处理呢?”相比于赵子玉的神情,此时的吕思诚微皱着眉头,神情上却是显得有些凝重。

“无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这样的事情,下官以为自当按照现有的法令来依法处置宁乡城那些个贪腐乱法之辈。”

“依法处置!这,自是应当。可子玉,现如今湖【】南也好,两江也罢。这些地方现如今都是我大楚的新附之地,两地的地方官也大都和宁乡那边的地方官员们一样,都是伪元那边投降过来的官吏。

这些人在投降过来之后,便免不了会因自己降人的身份而心生顾虑。如此,此番若中枢要严惩宁乡城那些个贪赃乱法的官吏,反而有可能让其他的降官们生出兔死狐悲之意。进而让地方不稳,闹出更多的事端啊!”

“吕相此言,恕下官不敢苟同。”听到吕思诚这样的一番话。明白吕思诚是一个什么意思后,赵子玉原本还算平和的脸色此时却不禁变得有些肃然。

“古有言:乱世当用重典。现如今,天下离乱,九州大地,群雄征伐,可谓是不折不扣的乱世。在这样的一个大争之世之中,若想要成就一番过人的功业,就万万不能前瞻后顾。

再说,唯有中枢台城不偏不倚,新附之土上的降官们方才不会有这般或那般的顾虑。所以在这件事上,下官以为,定不能对其“法外开恩”!”赵子玉这般说着,又对着吕思诚抱了抱拳。

而吕思诚听到赵子玉这样的一番话,自也是不由别过头去没有在看他。

如此,两人便也就这般半路无言,一前一后的相继走进了王宫的正殿之中。

……

片刻后,王宫正殿之中,一声便装的张世华此时高坐在王座之上,看着台阶下国家中的一众重臣们,轻咳一声,便也不由开口道:“诸卿,宁乡一案,现在你们也都知晓了。

那么你们觉得,这件事情中枢这边应该怎么处理呢?”

“大王,若于理,宁乡上下大小官吏,皆该杀。可若于情,一下子将一县之地的所有降官尽数正法,却免不了会让其他地方的降官们心中变得惊恐。所以臣以为,此事当从轻发落为好。”

吕思诚闻言,揖礼站出,言简意赅的对着张世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过对此,还不等张世华说些什么呢,另一边站着的赵子玉便就紧跟着站了出来,“大王,臣以为,吕相之法万不可行。宁乡一案,实乃是我大楚立国一来,所遇到的最大的一件案子了。

如果这样的重案,我们都要网开一面从轻发落。那日后,国家律法还有何威严可言!贪赃枉法的官吏如果没有受到他们该有的惩罚,又岂不是对遵纪守法的好官吏们太不公平了吗!!”

赵子玉手持象笏高喝,正气凛然的语气中可谓尽是一副不容反驳的姿态。

所以对此,高坐王座上的张世华在微微沉默了一番后,便也不由看着台阶下的一众重臣们言道:“俗话说:无有规矩,不成方圆。此番,本王欲要依法从事,诸卿以为如何呢?”

“以为如何呢?”虽然张世华最后这样问了。但他的本意是什么,傻子都听得明白。

因而在自家大王心中都已然有了决断之后,张世华话音一落,殿上还没有发言的李重三和郭羽等人自也忙不由出言道:“宁乡一事,臣等亦以为实当依法从事!”

“大王!”见张世华这一次这么明显的拉偏架,直接就当着众人的面否决了自己的提议,吕思诚心中不禁有些不甘心。

不过张世华此番都已经这么说了,尤其还会容吕思诚反驳他的话。

所以在这个时候,还不等吕思诚开口说些什么呢,张世华一摆手便就不由直接言道:“好了,吕卿无需在多言了。此事,本王就是要杀一儆百,杀一儆千!”

“臣,遵命!”听到张世华这样杀气腾腾的话,吕思诚自然也明白如果自己在这样劝告下去只会适得其反。所以这般带着无奈的沉声到了一句之后,便也就退了下去、

“诸卿知道吗。今天,本王在和家中亲人们一起听了关汉卿关先生生前所写的一出戏《窦娥冤》。却是不知道,诸卿们,你们听过这出戏吗?”等到吕思诚无奈退下,张世华看着殿上群臣,微微顿了顿,却是不由忽的这般道了一句。

“……臣等听过。”虽然一时间没有明白张世华为什么忽然要这么说。可殿上的一众群臣们,却还是不由这般齐声道了一句。

“那你们觉得这出戏如何?”张世华见此,再度发问。

“这……”被张世华问到这里,一时间有些摸不清楚张世华到底是什么意思的众臣们不由默然。

“既然你们不说,那好,本王便就说一下本王自己的看法。”默然良久,最终却是张世华开了口。“知道吗,本王觉得。关先生所编著的这出《窦娥冤》可真是原原本本的道尽了这世间的肮脏黑暗。

如今天下,群雄并起。元蒙治下诸多行省无一净土,天下皆知元蒙已失天命。可这天命元蒙是怎么失去的呢!?不过所谓的什么胡儿无有百年之运,而是因为这天下间实在是有太过的窦娥了。

有太多一手造成《窦娥冤》这种令人不忍卒读的惨案的昏官了!所以,元蒙建极至今不足百年,国家就动乱成了这样一个样子。”

张世华面色肃然的说着,语气上显得有些痛心疾首,“荀子有句话说的好,‘前车之鉴,后车之覆’。前面的车子翻车了,后面的车子就一定要因此而吸取教训。

这样的一句话放在现在这个时候,真可谓是正当其时啊!”

“臣,臣等无能,不能为大王分忧!死罪,死罪!”听到张世华这样痛心疾首的一番话,别管这个时候心中是怎么想的,殿下的吕思诚等人却还是忙不由开口将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当然,对于此吕思诚这样的话,张世华在摆了摆手之后,便不由言道:“官吏们贪赃也好,枉法也罢,往往皆是出于个人的私欲。而私欲不绝,类似于今天这样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会消失。

但,七情六欲,天下之人皆是生来便有。没有人能变得冷漠如石没有感情,也并没有可让让别人变得冷漠如石。所以对于官吏的贪腐,我大楚除了要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外,也必要有制度上的依靠才可以。

刚刚出生的孩童,因不知而无畏,所以懵懂无知时,对任何事情便都免不了有好奇向往之心。可等他们知道火焰可以将自己灼伤,触摸寒冰会有刺骨之痛的时候。

不用长辈教导什么,他们便就会下意识的避开这类危险之物。因而,我大楚也必须要制定一项制度,让贪赃枉法这类的事情,变成可以灼伤、冻伤官吏们的烈焰和寒冰。

只要我大楚治下的官吏们敢伸手去触碰这些东西,他们就要因此而受到伤害惩罚。让懂得趋利避害的官吏们,打心底里便就惧怕贪赃枉法所带来的后果。如此一来,本王以为天下距离大治,应该也就不远了。”

“大王所言甚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才是王者之道。”张世华话音方落,殿下的赵子玉便就不由站了出来,抱拳揖礼由衷的发出了一声赞叹。

而对此,张世华在笑着点了点头之后,接下来却是不由将目光转向了一旁默然不语的吕思诚,笑声问道:“吕卿。卿之博学,天下闻名。当年卿献五策,其中一策便是如此。

想来对于此事,卿当也是胸有成竹的。所以不知,卿对于此,可有何锦囊妙计?”

“臣以为,欲要达成大王所言的目标,可在国中设立御史台,巡查各地。”对于张世华的发问,吕思诚顿了顿,不禁抱拳这般言道。

而听到他这样的话,张世华摸着下巴上的胡茬,沉吟了片刻,不由点了点头,道:“卿之言大善。可我大楚,治下的疆土如今不过一省而已。若设立御史台,御史中丞等官职的安排,便就要劳烦卿了。”

“请大王放心,此事交由臣便可。设立御史台一事,臣一定为大王您制定出一个满意的章程来。”听到张世华沉吟后说出这样的话,吕思诚这一次却是不由自信满满的揽了下来。

而对于此,赵子玉和李重三乃至张烈文那边也是皆保持了沉默。

毕竟在这一点上,在元廷那边考上进士之后,便就在御史台中混了大半辈子的吕思诚,在这上面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

说白了,在这一点上,人家吕思诚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权威。

所以张世华才会在这个时候如此郑重的征求他的意见,和吕思诚有些不对付的赵子玉也方才会不言不语看着吕思诚发挥。

故而这一次,当吕思诚都这样说了之后,在国中设立御史台并为张世华在国中选拔出一些合格的人员的这件事,自然也就这么被张世华交给了他。当然,赵子玉等人在这方面也是有参与的。

不过依旧是以吕思诚为主罢了。

因而在这之后,原本一直微沉着脸的吕思诚,方不由再度露出了笑意。

但也就在吕思诚和赵子玉等人都绝对这件事就要这么告一段落的时候,高坐的王位上的张世华却是不由看着殿上众人,再度发言道:“除了在国中设立御史台之外,本王这里到还有一个主意。”

“恩……”忽的听到张世华来了这么一句。殿上站着的吕思诚和赵子玉等人,自也是不由将目光再度聚集到了张世华的身上。

“呵,这一次本王是这么以为的。除了在国中设立御史台,加强对各地官吏们的监督之外,还可以在各地官员们的家乡之中,设立乡荣碑、乡耻碑。”

“乡荣碑、乡耻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词语,殿上的众人相视一顾,不禁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所以见此,张世华也不由笑着继续解释道:“这所谓的乡荣碑、乡耻碑,其实便就是在官吏们的家乡,为我大楚治下的官吏们树碑设论。若官吏乃是一个清官好官,我们便就将这个官员的名字和事迹铭刻到他们家乡的乡荣碑上,供乡人瞻仰。

如果是贪官恶官,则便将他的名字和事迹铭刻在家乡的乡耻碑上,让乡人们引以为戒。”

“清官好官,供人瞻仰,流芳百世;贪官恶官,受人唾弃,遗臭万年。主公此法大善啊!”在明白了张世华所说的乡荣碑和乡耻碑的作用之后,殿上的赵子玉眼睛一亮,不禁忙声赞叹起来。

第三百五十八章 德安撤兵第五百零七章 战太平(五)第二百五十章 送壮士第一百零六章 局势翻转第三百六十二章 勾心斗角第五百零二章 援军第二百八十章 局势危急第一百八十七章 收心薛玉龙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五百零二章 援军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来攻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二百八十一章 绝路第四百零六章 忠义民贼第三百二十四章 官升平章第二十五章 邓镇第二百六十二章 厮杀激战2第六十七章 人心元代汝宁府的资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斩的内容第三百四十六章 剑指东向攻德安第四百六十五章 交易丁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乱离人命归黄泉 大将军分明罚赏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军第四百九十章 宣战第四十三章 庇护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舷血战第一百章 受阻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来攻第三百零八章 大起大落第二十一章 徐城镇第一百章 受阻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战第四百零八章 湖广之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将死城破论封赏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三百一十章 襄阳再度易主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驾 封赏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二百一十三章 万民台前立誓言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战告捷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军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面楚歌 兵临城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重返南阳府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舷血战第三百四十九章 随州之战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业决胜(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战告捷元代汝宁府的资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斩的内容第六章 招兵2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二百零四章 入主西平第三百六十一章 兄弟第三百四十章 测试火炮元朝官职表第三百五十一章 粮道第四百五十六章 走水营啸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云动第三百六十二章 勾心斗角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袭鞑营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四百七十二章 吊民伐罪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孕第一百四十七章 挫败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决战总攻1第一百二十一章 将错就错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四百四十六章 日食 兴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序幕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军第四百零五章 夺城之战(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路第四百一十一章 多智之虎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袭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胜消息传四方第四百零一章 威行天下之法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吕思诚献计第四百五十二章 离间 伤亡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猎第三百六十三章 军务 分析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计 付之东流第四章 收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借”钱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溃败第三百零八章 大起大落
第三百五十八章 德安撤兵第五百零七章 战太平(五)第二百五十章 送壮士第一百零六章 局势翻转第三百六十二章 勾心斗角第五百零二章 援军第二百八十章 局势危急第一百八十七章 收心薛玉龙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五百零二章 援军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来攻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二百八十一章 绝路第四百零六章 忠义民贼第三百二十四章 官升平章第二十五章 邓镇第二百六十二章 厮杀激战2第六十七章 人心元代汝宁府的资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斩的内容第三百四十六章 剑指东向攻德安第四百六十五章 交易丁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乱离人命归黄泉 大将军分明罚赏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军第四百九十章 宣战第四十三章 庇护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舷血战第一百章 受阻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来攻第三百零八章 大起大落第二十一章 徐城镇第一百章 受阻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战第四百零八章 湖广之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将死城破论封赏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三百一十章 襄阳再度易主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驾 封赏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二百一十三章 万民台前立誓言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战告捷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军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面楚歌 兵临城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重返南阳府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舷血战第三百四十九章 随州之战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业决胜(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战告捷元代汝宁府的资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斩的内容第六章 招兵2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二百零四章 入主西平第三百六十一章 兄弟第三百四十章 测试火炮元朝官职表第三百五十一章 粮道第四百五十六章 走水营啸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云动第三百六十二章 勾心斗角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袭鞑营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四百七十二章 吊民伐罪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孕第一百四十七章 挫败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决战总攻1第一百二十一章 将错就错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四百四十六章 日食 兴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序幕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军第四百零五章 夺城之战(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路第四百一十一章 多智之虎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袭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胜消息传四方第四百零一章 威行天下之法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吕思诚献计第四百五十二章 离间 伤亡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猎第三百六十三章 军务 分析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计 付之东流第四章 收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借”钱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溃败第三百零八章 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