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一统天下,神武元年

至正二十三年五月十日,圣武十年五月十日,大魏三年五月十日。

征虏大将军李三七与副将冯国用,兵分两路,直破保定路,破开大都路防守。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闻之,亲领皇太子、后妃及一百多名大臣出奔上都。

元顺帝一路上如惊弓之鸟,连山峰塌方都以为是明军到来。

五月十五日,顺帝一行终于抵达上都,此前大都已经在六月二日被李三七所领明军攻占,脱脱、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等殉国。

元顺帝在北逃时感慨道:“朕不出京师,安知外事如此!”

到上都后又“昼夜焦劳,召见省臣或至夜分”。

“召见群臣,询恢复之计”,颇有重新振作的姿态。

当时,哈剌章请求顺帝命扩廓帖木儿入援,得到元顺帝同意。

元顺帝多次叮嘱扩廓帖木儿一定要将大都收复。

扩廓帖木儿自信满满,于六月五日,亲领二十万大军,欲强攻大都。

然而,李三七令冯国用守大都,而自己亲自领着三十万大军出城,双方战于兴和路。

此战,扩廓帖木儿大败,李三七一路紧咬不放,直将扩廓帖木儿打得不敢再回头应战,仅以十八骑逃走,一路上,只顾着仓皇地往上都路逃去。

李三七一路打,一路收编元军,明军人数越打越多,直到李三七由三十万大军扩增至四十万大军后,李三七这才将大军布置在上都路城外。

欲借此拿下上都路。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听闻扩廓帖木儿败得如此之惨,甚是不敢相信,气得当场吐血,待他醒来后,开始变得消沉,终日沉湎于美色之中,以此麻痹自己。

至正二十三年六月十日,圣武十年六月十日,大魏三年六月十日。

元顺帝身体每况愈下,平日托病不上朝,由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总军国诸事。

至正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圣武十年六月二十七日,大魏三年六月二十七日。

冯国用领着二十万大军,与李三七四十万大军会合于上都城外,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日夜惊恐,令扩廓帖木儿领十五万元军守城应敌,而他与自己一众妃子、皇太子等,弃上都奔应昌。

李三七得知元顺帝逃往应昌,心中大怒。

于是,在圣武十年六月二十八日卯时时分,下令六十万大军强攻上都路。

以新式圣武大炮第七代、新式火铳第十代开路,不要钱似地猛攻上都,上都城墙东城墙轰然倒塌,李三七与冯国用领着六十万大军一拥而入。

扩廓帖木儿下令副将秃鲁帖木儿留下对付李三七等大明军,而他则是亲领百骑往应昌逃去。

秃鲁帖木儿,是如今元朝中书省左丞相妹婿。

秃鲁帖木儿见大明军个个悍不畏死,心生畏惧,也不敢留下应对,他命令副将留下应敌后,也领着自己的数百亲信,向应昌逃去,紧跟在扩廓帖木儿身后。

大明军于圣武十年六月二十八日辰时时分彻底拿下上都路。

拿下上都路后,李三七令邓友德领军十万,直奔应昌,欲要拿下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等人。

而令徐达领军五万直奔全宁路,将全宁路拿下。

同时,李三七令何九四领军五万驻守上都路。

此外,李三七、冯国用等人纷纷联名上奏疏给大明皇帝程德,提出要攻下大魏,欲一战而平定天下。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五日,圣武十年七月五日,大魏三年七月五日。

大明皇帝程德同意征虏大将军李三七的意见——灭魏。

同时,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退出应昌,领着一众妃子等往哈拉和林逃去。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二十日,圣武十年七月二十日,大魏三年七月二十日。

灭魏之战开启。

同时,邓友德所领十万大军攻占应昌,徐达五万大军收全宁路。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逃往哈拉和林途中,元朝皇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联合扩廓帖木儿发动政变,击败向着元顺帝的孛罗帖木儿一派,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被软禁。

父子二人,经过一番友好讨论,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当着众人面,友好地让出皇帝位。

元朝皇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在刚入草原时迫不及待称帝,改元“宣光”。

至正年后落幕,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五日,圣武十年七月二十五日,大魏三年七月二十五日,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病死。

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母为奇皇后。

到达哈拉和林后,力图中兴元朝,重新起用扩廓帖木儿,试图再进中原,收复上都、大都等地,心中对中原依然虎视眈眈。

圣武十年八月五日,大魏三年八月五日,宣光元年八月五日。

冯国用领大军二十万,与刘福通领大魏十万大军战于大宁路。

双方交战,分外惨烈。

大宁路的地上,几乎全是血。厮杀惨烈之后,白骨数十万。

圣武十年八月六日辰时,大魏三年八月六日辰时,宣光元年八月六日辰时。

大宁路被冯国用所领大军拿下,刘福通战死。

远在平壤的何三五得知此事后,心中惊怒交加。

更令大魏雪上加霜的是,刘福通死后,冯国用领着十几万大军,在辽阳行省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大魏军队面对大明军队没有战意,纷纷见势不妙,投降大明。

圣武十年八月八日,大魏三年八月八日,宣光元年八月八日。

大魏辽阳行省丢失,被大明占据。

随后,李三七领着大军,共计四十万大军,与冯国用汇合于辽阳城。

吕不用、姚广孝、朱元璋、陈霆等人见谋划何三五之事失败,请求随军作战。

李三七同意了,并将此事写成奏疏,令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南京城。

程德接到李三七的奏疏,没有丝毫迟疑,直接允准。

同时,他对李三七夺取大魏期待不已。

一旦大魏被灭,从此以后,天下,便是大明的天下。

平壤。

皇宫。

英务殿。

何三五,此时,独自坐在大殿中,目中平静如水。

就在这时。

李成桂来了。

此刻,李成桂在向何三五行完礼后,低着头,不敢看着何三五。

何三五面无表情地望着李成桂,问:“船只可都准备好了?”

“回陛下,一切都已备好。”李成桂回道。

“此路,生机茫茫。朕不希望增加较多的变数。你之前说的那个人,昔日真去过日本?”何三五紧紧地看着李成桂。

李成桂没有丝毫磨蹭,重重地点头:“回陛下,那人昔日确实去过日本。”

何三五沉默了。

“这一次,你可愿意随我前往日本?”何三五望着李成桂问道。

李成桂思索片刻,便道:“陛下,末将愿意。”

何三五心中松了口气:“下去准备吧!今夜,我们就离开平壤。”

李成桂抬头看向何三五:“陛下,大明,真的不能战胜吗?”

何三五闻言,目露不甘,开口道:“至少,现在不能战胜。一旦大魏的火器研究得比大明还好,朕便有信心对付大明。而且,大明来势汹汹,此次,朕的大魏只能先避一避。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将来,朕有的是时间对付大明。”

“到了日本,我们大魏该如何做呢?”李成桂追问道。

何三五目光泛着冷意道:“到了日本,这日本国土自然可以当做朕的大魏国土了。这一次,朕必亲自率领大魏精锐之军向日本而去。”

李成桂神色一愣。

“日本国民,皆为奴隶。凡大魏子民,皆可在日本为人上人,可随意驱使奴隶。”何三五补充道。

李成桂点点头。

“朕目前对付不了大明,难道朕还对付不了一个区区小国?”何三五心中藏着巨大的不甘。

李成桂保持沉默,没敢接话。

圣武十年八月九日,大魏三年八月九日,宣光元年八月九日。

大魏皇帝何三五与一众文武大臣,以及一众嫔妃,并大魏京军十万人,乘船东渡,不知去向。

圣武十年八月十二日,大魏三年八月十二日,宣光元年八月十二日。

大魏灭。

大明自此一统天下。

而这年,按照西方历计算,正是公元1364年。

圣武十年八月二十日,宣光元年八月二十日。

大明皇帝改年号圣武为神武,是年为神武元年。

 

第64章 利之所在,无所不趋第66章 拒绝招安,城外刺杀第36章 治蝗绸缪,火铳布局第182章 高记酒肆第178章 程德赴约人间醉,意外见到沈万三第151章 设局诱崔莹入城,程德深夜准备收服第76章 谏言十疏第67章 刺杀余波第207章 虎山破陈兆先大军,泗州军夺下江宁第259章 主帐议事,口头许诺第175章 程德欲应沈家人间醉之约,泗州城商第234章 余阙死,安庆下第270章 大肆封侯群臣喜,征夷将军惊众臣第45章 周七三叛变,图赤鲁愤怒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59章 金湖论战,方母教子第111章 张士诚白驹场起事第141章 觉醒:施主看上去颇有慧根,与我佛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第89章 韩伯高低头第126章 为缓泗州军缺粮之困,姚广孝献计攻第210章 康茂才阵前倒戈,拿下集庆路第97章 才设军机处,便有紧急军情到第4章 泗州城东门守军第213章 大明君臣论战余阙 天完陈友谅,还是第3章 我有个愿望第27章 仁义之道第94章 一个和尚,能造成什么威胁第32章 终得濠州,锦衣卫登场第123章 姚广孝用鸡鸣狗盗之徒,行离间计第217章 当涂城八百里急报第29章 鸿门宴借粮第169章 科举各科主考官第62章 胜不骄,败不馁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229章 攻占安庆路之谋隔而不围第111章 张士诚白驹场起事第248章 黄州大战(一)第65章 元使突至第250章 黄州大战(三)第94章 一个和尚,能造成什么威胁第195章 和州终克第177章 沈万三夜至泗州城第143章 战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胜绝不还第24章 贾鲁围定远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惨烈的攻第236章 分权第129章 脱脱:我定要让那程德后悔不迭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16章 回村第227章 庐州路大捷第142章 方丈赠五徒,泗州军再增五猛将第130章 血染夕阳别样红,江都城宣告失守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气,朕心甚悦第214章 大明用兵战略第60章 守其初心,始终不变第9章 红巾军来袭第152章 论历史定律与周礼,崔莹归心泗州军第150章 江山路,喧鼙鼓第56章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第264章 朝会布置,灭张灭方第280章 所谓君臣一心第167章 程德认李文忠为义子,郭天叙犯事出第136章 章溢谈泗州港口提联姻,何七一效仿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泽湖,罗茂的假戏真做第140章 温馨相伴聊家常,李吕相争闹将军府第113章 罗茂赞程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第204章 康茂才:在座诸位不知几人能活?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泽湖,罗茂的假戏真做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84章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第133章 张七九心甘情愿做红娘,程德计划在第86章 喜报连连第228章 安庆之战与《大明日报》第188章 真州大捷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气,朕心甚悦第25章 贾鲁退,图鲁亡第110章 程德闻名天下,张士城欲起事第216章 内阁之用与马车失控第247章 深夜训傅友德第33章 王霸之基第122章 我不争一时,惟争千世万世第105章 从今往后,我就叫朱元璋第151章 设局诱崔莹入城,程德深夜准备收服第191章 彻里不也欲重掌军权第151章 设局诱崔莹入城,程德深夜准备收服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第107章 刘伯温献计,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第76章 谏言十疏第152章 论历史定律与周礼,崔莹归心泗州军第280章 所谓君臣一心第249章 黄州大战(二)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141章 觉醒:施主看上去颇有慧根,与我佛第188章 真州大捷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75章 施耐庵拜见上位第1章 重生在元末
第64章 利之所在,无所不趋第66章 拒绝招安,城外刺杀第36章 治蝗绸缪,火铳布局第182章 高记酒肆第178章 程德赴约人间醉,意外见到沈万三第151章 设局诱崔莹入城,程德深夜准备收服第76章 谏言十疏第67章 刺杀余波第207章 虎山破陈兆先大军,泗州军夺下江宁第259章 主帐议事,口头许诺第175章 程德欲应沈家人间醉之约,泗州城商第234章 余阙死,安庆下第270章 大肆封侯群臣喜,征夷将军惊众臣第45章 周七三叛变,图赤鲁愤怒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59章 金湖论战,方母教子第111章 张士诚白驹场起事第141章 觉醒:施主看上去颇有慧根,与我佛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第89章 韩伯高低头第126章 为缓泗州军缺粮之困,姚广孝献计攻第210章 康茂才阵前倒戈,拿下集庆路第97章 才设军机处,便有紧急军情到第4章 泗州城东门守军第213章 大明君臣论战余阙 天完陈友谅,还是第3章 我有个愿望第27章 仁义之道第94章 一个和尚,能造成什么威胁第32章 终得濠州,锦衣卫登场第123章 姚广孝用鸡鸣狗盗之徒,行离间计第217章 当涂城八百里急报第29章 鸿门宴借粮第169章 科举各科主考官第62章 胜不骄,败不馁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229章 攻占安庆路之谋隔而不围第111章 张士诚白驹场起事第248章 黄州大战(一)第65章 元使突至第250章 黄州大战(三)第94章 一个和尚,能造成什么威胁第195章 和州终克第177章 沈万三夜至泗州城第143章 战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胜绝不还第24章 贾鲁围定远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惨烈的攻第236章 分权第129章 脱脱:我定要让那程德后悔不迭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16章 回村第227章 庐州路大捷第142章 方丈赠五徒,泗州军再增五猛将第130章 血染夕阳别样红,江都城宣告失守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气,朕心甚悦第214章 大明用兵战略第60章 守其初心,始终不变第9章 红巾军来袭第152章 论历史定律与周礼,崔莹归心泗州军第150章 江山路,喧鼙鼓第56章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第264章 朝会布置,灭张灭方第280章 所谓君臣一心第167章 程德认李文忠为义子,郭天叙犯事出第136章 章溢谈泗州港口提联姻,何七一效仿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泽湖,罗茂的假戏真做第140章 温馨相伴聊家常,李吕相争闹将军府第113章 罗茂赞程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第204章 康茂才:在座诸位不知几人能活?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泽湖,罗茂的假戏真做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84章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第133章 张七九心甘情愿做红娘,程德计划在第86章 喜报连连第228章 安庆之战与《大明日报》第188章 真州大捷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气,朕心甚悦第25章 贾鲁退,图鲁亡第110章 程德闻名天下,张士城欲起事第216章 内阁之用与马车失控第247章 深夜训傅友德第33章 王霸之基第122章 我不争一时,惟争千世万世第105章 从今往后,我就叫朱元璋第151章 设局诱崔莹入城,程德深夜准备收服第191章 彻里不也欲重掌军权第151章 设局诱崔莹入城,程德深夜准备收服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第107章 刘伯温献计,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第76章 谏言十疏第152章 论历史定律与周礼,崔莹归心泗州军第280章 所谓君臣一心第249章 黄州大战(二)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141章 觉醒:施主看上去颇有慧根,与我佛第188章 真州大捷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75章 施耐庵拜见上位第1章 重生在元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