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二章 归来

(二合一。谢:moshaocong兄弟的打赏。谢:对你有想法、三只猫熊人、只吃鸡蛋、神奇的金甲虫等兄弟的票。)

“严先生,若不是你谋划得当,我岂有今日。严先生,从今日开始,我安庆绪遵你为兄,朝政之事阿兄还要多担待,我对很多事都力不从心,还需要阿兄你多帮着我。”安庆绪诚恳的道。

严庄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来,但却忙拱手自谦道:“这如何敢当,折煞老臣了。殿下如此信任,老臣肝脑涂地,万死不辞便是。”

安庆绪喜道:“不说这些了,既然咱们已经得手了,有件事我也该去办一办了。这件事若不办好,我便是当了大燕国皇帝也不安心。”

严庄惊讶道:“那是什么事?”

安庆绪呵呵笑道:“你别管了,你去召集百官上朝。我去去便来。”

说罢安庆绪招手叫了十余名亲卫和几名内侍跟在身后,出了寝宫借着清晨的微光直奔后宫方向而去。严庄先是纳闷,不过他很快就明白过来安庆绪这是要干什么去了。严庄摇头冷笑,叹息不已。转身吩咐亲卫们守住寝宫不准任何人进出,也迈步出了寝宫奔皇宫前殿而去。他要派人去召集百官上朝了。

安庆绪迈着大步很快到了后宫诸位嫔妃的居所之中,安庆绪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带人本着东首的一座楼阁而去,那里是德妃殷氏居住的长生殿。那里本来是当年武帝则天皇帝居住的宫殿,自从安禄山入洛阳之后,殷氏被封为德妃后便住在了那里。当然德妃之子,安禄山最宠爱的小儿子安庆恩因为年纪幼小并非搬出皇宫住在城中已经准备好的燕王府,而是跟随德妃一起住在长生殿中。

昨夜的嘈杂喧闹让殷氏很是紧张,殷氏可不是无知女子,自从安禄山生病之后,殷氏便对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情况的变化。她知道安禄山中意安庆恩,想传位于他。但在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她总是不安心。昨晚的嘈杂和喧嚷很容易便被联想成不好的事情,殷氏命宫女内侍们打探了一番,虽然没得到什么具体的消息,但她敏锐的感觉到情形有些不妙。

此刻虽然天还没亮,到哪殷氏却已经早早的起床来,正准备去求见安禄山问个清楚。忽然间殿外内侍慌忙来禀报道:“娘娘娘娘,晋王带着人进殿来了,说要求见娘娘。”

“晋王?”殷氏吓了一跳,晋王安庆绪是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他的突然到来显然不同寻常。

“秋月春花,你们赶紧去伺候燕王殿下起身,带着他从后殿出去,找个地方躲起来。无论发生了什么情形,你们都不许带他出来。除非是我让你们出来。”

殷氏话音落下,外边已经传来粗重的脚步声,不待内侍禀报,门幕便被掀开,安庆绪一边大笑一边径直冲了进来。

“晋王殿下,这是德妃居所,您不能乱闯。德妃娘娘还没起身呢?”一名内侍在旁叫道。

“我去你个王八蛋的龟孙子,敢拦我?大燕国是我安家的,我何处不能去?德妃娘娘是谁?我怎不知我们大燕国还有个德妃?我只知道我父皇当年从马粪堆里捡了个女子,现在也成了德妃了?还大模大样的住在这长生殿中。”安庆绪破口大骂着一脚踹倒上前拦阻的内侍,阔步进了外间。

殷氏知道情况不好,只得硬着头皮掀帘出来,满目冷峻的道:“晋王爷,你怎地来到长生殿中了?满口胡言乱语成何体统?你不怕我告诉你的父皇么?”

安庆绪呵呵笑道:“哎呦,德妃娘娘,打扮的这么美,又要去迷惑我父皇么?”

“晋王爷,请你自重。我是你父皇的妃嫔,你不叫我一声母后倒也罢了,却来口出污秽之言?你父皇若知道了,你恐怕吃不了兜着走。”殷氏怒道。

“母后?哈哈哈。我的母亲早就死了,你也想当我的母后么?好……儿子来尝尝母后的乳.头。”安庆绪大笑着上前,一把抓住殷氏的胸口。

“住手,住手。来人,快来人。”殷氏大声叫道。一旁的内侍和宫女呆若木鸡,他们也没想到安庆绪竟然如此胆大包天,居然敢轻薄德妃娘娘。愣了片刻后,才纷纷上前来阻止。

安庆绪怒喝道:“混账东西们,都要作死么?来人,给我砍了他们。”

屋外数名亲卫问询冲入,拔出兵刃来嘁哩喀喳一顿砍杀,六七名内侍和宫女顷刻间尸横于地。殷氏吓的惊叫,看着满地的血污和尸体,她的身体一丝一毫气力也没有了。安庆绪哈哈大笑着撕拉一把扯开她的胸口衣服,两只白生生的乳.峰弹跳而出,颤颤乱跳。安庆绪伸手肆意把玩,口中笑道:“果然如新剥鸡头肉一般鲜嫩,难怪我父皇会这么宠爱你。我的母后,儿子吃口奶.水如何?”

殷氏身子酸软,心中又惊又怒,那里还有半分气力。眼看着安庆绪张着嘴巴对着自己胸口咬了过来,眼中泪水婆娑,却毫无办法。

“住手!”一声清脆的童音响起,安庆绪一愣,扭头看去,只见安庆恩穿着小小的锦袍站在侧首帘幕旁,安庆恩还是个孩童,但脸上的表情甚是愤怒,倒像是个小大人一般。

殷氏一见安庆恩顿时面色煞白,大声对着两名婢女骂道:“你们两个该死的,我是怎么说的?叫你们带着燕王躲起来,你们怎么出来了。天杀的,天杀的。”

两名婢女早已被面前的惨状吓得浑身发抖,宫女春花上下牙打颤道:“娘娘……不是奴婢们……不遵命。是小王爷……自己……要出来,我们……拦不住。”

殷氏大哭道:“我的儿啊,你为何要出来,你……为何如此。”

“我不准别人欺负我娘。”安庆恩脆声道。

安庆绪放开了殷氏,面带微笑看着安庆恩道:“弟弟,你很有胆量啊,不错不错,果真是我安家的子孙。我是你的亲哥哥呢,你怎不叫我一声?”

安庆恩皱着小眉毛喝道:“皇兄,你敢欺负我娘亲,我便对你不客气。”

“哎呀,有骨气。”安庆绪挑起大指道:“你怎么对我不客气?你打得过我么?”

“我无需打得过你,父皇说了,要传位于我,让我当大燕国的皇帝。我当了皇帝后会下令杀了你。父皇说不会怪我。”安庆恩脆声道。

“住口。别乱说话。”殷氏忙阻拦不迭,却也来不及了。

安庆绪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冷冽而凶恶。“父皇啊父皇,果然你是偏心的,果然在你眼里我都不如这个乳臭未干的孩童。父皇,这一切都是你逼我的,你在天之灵不要怪我。你知道,我和你一样,从来不会坐以待毙的。谁要杀我,我便要先杀他。”

殷氏愕然道:“你将陛下怎样了?什么在天之灵?”

安庆绪冷笑连声道:“贱人,何妨告诉你,父皇已经死了,此刻正躺在他的龙床上。我把他的头砸的稀巴烂。现在轮到你们了。你们母子不是得他宠爱么?那么便一起去陪父皇殉葬吧。”

安庆绪说完,伸手从一名亲卫手中夺过长剑,高高举起对着面前的安庆恩劈了下去。殷氏大呼道:“不要!饶他性命。”

安庆绪的剑丝毫没有停留,直直的砍在安庆恩的头上,安庆恩小小的头颅被一劈两半,脑浆和鲜血奔涌而出,像个小小的破口袋一般倒在地上。

安庆绪转过身来,挺剑对着殷氏的胸口一剑刺出,将殷氏裸露的雪白的左乳一切两半,剑尖透体而入。殷氏大叫一声,砰然倒地。

“杀光长生殿中的所有人,一个不留。”安庆绪掷剑于地,冷声吩咐,举步负手而出。身后的长生殿中,哀嚎哭喊声响成一片,那里已经成了人间屠戮之所。

……

天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午后,王源一行抵达了长安城东南的大军营地。早在数日前,王源便派人去探知了神策军大军的位置,得知他们已经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将长安城周围大大小小数十州府尽数横扫,将长安城彻底的孤立。此刻神策军十一万兵马的主力正驻扎在长安东南一线,目的是隔绝长安和潼关之间的唯一后撤的通道。

天近傍晚,夕阳下,王源一行风尘仆仆的行走在萧索的荒野之中的时候,前方大地震动,蹄声隆隆,人喊马嘶之声不绝于耳。王源率领千余名亲卫驻足于山包之上往前观瞧,但见旌旗招展,烟尘蔽日,一大队骑兵如风雷一般由远及近。队伍前方,十余名将领盔甲鲜明刀剑雪亮,一人骑着白色战马,银色盔甲红色披风在夕阳下甚是醒目,王源一眼便认出了那是柳钧。在柳钧旁边的一匹黄骠马上坐着的是穿着崭新盔甲披着黑色披风的身材修硕腰背挺直之人,他的头盔上红缨似火焰般的跳动着,那必是高仙芝无疑。

片刻后,柳钧和高仙芝等人便飞骑抵达山包之下,柳钧直着嗓子叫道:“义父,义父,可想死孩儿啦。”一边叫着,一边滚鞍下马飞步往山包上跑上来。

王源也激动的冲下山包,柳钧跪倒在地行礼,却被王源一把抱了起来。

“好小子,几个月不见身形又雄伟了些,已经快比我都高了。”王源笑着拍着柳钧宽厚结实的臂膀道。

“义父,你可想死孩儿,担心死孩儿了。你孤身前往叛军腹地怎地也不跟孩儿说一声。孩儿当时领骑兵在长安附近监视长安之敌,你们走了几天之后,我才得知了消息。义父,这等涉险之事,你居然瞒着孩儿。”柳钧红着眼眶埋怨道。

王源呵呵笑道:“就知道你要埋怨我,但即便你知道,我也不能让你一起去。你领骑兵监视长安叛军动向是极为重要之事,我去救人可不能让你一起跟着,那会误了大军的大事呢。”

“若不是知道是这样,我才不管了,怎也要追上去的。高副帅跟我说了缘由,我才忍住了没去找你。”柳钧笑道。

王源呵呵而笑,柳钧此刻看到了公孙兰李欣儿等人,忙上前依次见礼,口中义母姑姑的如抹了蜜一般,嘘寒问暖不已。

王源抬头往山包下看去,但见高仙芝带着刘德海、宋建功、杜甫等一干人等满面笑容的迎了上来,王源遥遥拱手朗声大笑道:“诸位别来无恙否?”

高仙芝等人纷纷拱手行礼,大笑道:“元帅这诸位将士们无恙否?”

王源哈哈笑道:“无恙无恙,只是骑兵成了步兵了,我们的马儿全部都没了。狼狈的很。”

众人大笑着来到近前,高仙芝双目炯炯看着王源,微笑点头道:“元帅此行功德圆满,所历之事我等尽皆知晓。元帅真乃神人也,请受我等一拜。”

高仙芝撩起盔甲单膝跪地拱手,众将领呼啦啦跪倒在地行礼。王源忙叫道:“莫要如此,快起来,那里有这么多礼节。你们要是如此,我可也要跪下了。兄长,你知道我不喜欢人跟我行这样的大礼,你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礼节。”

高仙芝呵呵一笑起身道:“我当然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礼节,为兄本不惯这样的礼节,但为了你,为兄可破例一次。”

众人不明白高仙芝和王源说的是什么意思,但见高仙芝将双臂张开,众人顿时明白了过来。这原来是王源和高仙芝见面时喜欢的拥抱之礼,高仙芝显然是不习惯的,但现在他也居然主动如此了。

王源哈哈大笑着和高仙芝拥抱在一起,互相拍着后背大笑不已。周围众人侧目不已,连李欣儿等人都红着脸心中暗想:夫君该不会真的和高仙芝有些什么吧。

当下众人一一见面行礼,久别重逢当然无不欢喜。杜甫特意将王源拉到一旁,连声赞叹王源此行之所为。言谈之间王源才知道,自己一日间连袭三座城池的事情早在月前便已经传遍了各处。军中将士无不欢欣鼓舞。

“王元帅,杜某对你当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杜某真想如同你那

般驰骋疆场为国杀敌,杜某到此时才知道,原来以前杜某的一些想法都是不对的。杜某以前总以为自己怀才不遇,但其实到现在我才知道,其实我是井底之蛙罢了。还是能力不够,本领不强,但只要有真本事,即便身处逆境也一样可以履险如平地,杜某需要的是真正的让自己有本事才是。”

王源忙道:“杜兄万万不要这么说。杜兄,我说句老实话,杜兄所长之事乃是文采诗情。用杜兄手中之笔,替天下人传递心声,这也和领军打仗杀敌是同样有意义之事,却不必舍长取短,非要学我们这种人。在我看来,天下之所以如此浩劫动荡,乃是教化不够之故,杜兄该从这根子上想办法改善才是。”

杜甫呆呆无语,喃喃道:“这番话我倒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却似乎说出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这件事我恐要好好的想个清楚了。”

王源笑道:“正是要好好的想,杜兄大才,必能想的透彻。总而言之,我觉得将来天下叛乱平定之后,需要杜兄这样的人好好的想一想如何才能更好的避免这些涂炭之事。这些事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咱们抽个时间好好的聊一聊,我很想和杜兄这样的人探讨这些事情。”

杜甫连连点头,正要说话。却听高仙芝大声道:“咱们也不用在这里互相说个没完了。大营之中备有酒宴,咱们回营入席,再聆听王元帅这一路上的艰险和精彩之事。为了庆祝王元帅凯旋,今晚军中可破例一次,诸位可以畅饮美酒不醉不归。”

众人齐声叫好,喜笑颜开。一行人当即簇拥着王源等人上了带来的马匹,在夕阳的余晖之下疾驰往北,回归大营。

当晚神策军大营之中气氛热烈。王元帅平安归来让全军将士情绪高昂。要知道王元帅可是只带着三千骑兵深入敌后的,这件事在军中传开之后,几乎没有人不担心元帅安危的。而现在王元帅不但平安归来,而且在这近两个月的行程之中横扫了叛军腹地,在叛军围剿之下救出了数万军民百姓,这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帅帐之中巨烛高烧,军中难得奢侈一回,摆下了奢华的宴席,众将领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直到二更时分,酒席才慢慢散去,众将领也都纷纷向王源拱手告辞回营。

最后一名将领离去之后,大帐内静了下来。王源转过身来,见高仙芝也站起身来似乎要离开的样子,王源忙道:“兄长且慢走,难道兄长没有什么话要跟我说么?我可是有好多事要请教兄长呢。”

高仙芝微笑道:“当然有很多事情要和你商议,但你一路辛苦,今晚该早些休息才是。待明日养足精神咱们再说也不迟。”

王源摆手笑道:“兄长,心中藏着那么多的事情要问,你叫我今晚如何安生?今晚你我兄弟抵足而眠,谈个通宵又有何妨?”

高仙芝呵呵笑道:“也好,你心里有事睡不着,我又何尝能睡的安稳。今晚咱们便聊个通宵,很多事也是需要向你禀明,你这一去两个月的时间,出了不少事情呢。”

王源微笑点头,当下命亲兵收拾了杯盘狼藉的桌案,将大帐内清扫干净,在大帐的一角摆下小几,搬了两张凳子摆在小几旁。命人送了一壶热茶上来,熄了帐内的灯火,只点一盏烛台在小几上。两人斟了茶水对面而坐,开始谈及别后之事。

王源先详细的将自己此次前往平原城的经过和高仙芝说了一遍,高仙芝听的目不转睛,端着茶水直到王源说到终于渡河成功抵达黄河南岸时,才想起来喝一口茶水。

“贤弟,之前我只是听到了你此去行程的大概事略,却没想到其中细节竟然如此的惊险。早知如此,当初我怎也不会让你去冒险的。一下子吸引了那么多兵马去围剿你们,这要是出了差错,该如何是好?”高仙芝咂嘴道。

王源呵呵笑道:“确实是够惊险的,我也没料到会招惹到那么多的叛军前来围剿。说实话,好几次我都以为自己无法脱困了,好在老天庇佑,总算是成功脱困。”

高仙芝苦笑道:“你攻了壶关,又连续攻下了三座敌军城池,杀了上万守军,闹得惊天动地,还指望着安禄山不调集重兵去对付你?但不得不说,此行大挫叛军士气,大振我大唐军民之威。你可知道,你一日袭三城之事已经传遍四方,经过此事,你已经是我大唐军民心中的传奇人物了。就连我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惊讶无比,本来我还有些不太相信,经过多方打探求证,方知此事是真,愚兄也是佩服的不得了。贤弟,之前人称我二人为大唐双壁,现在我才知道,愚兄岂能与你齐名。此事若是我领军前往,恐怕无论如何也没有你的胆量和气魄,无法同你那般游刃自如玩弄叛军于鼓掌之上呢。”

王源哈哈笑道:“兄长,你这是要折煞我么?我只能说一切都是天意而已,我也是为了能逃出来竭尽全力,差一点便死在那里了。反倒是兄长行事沉稳,你若前去一定会更为稳妥的救出平原城军民,根本不会如我这般惹上这么多敌兵。你我行事各有各的手段,我知道自己的本事有多少,兄长可不要把我捧得那么高,会摔死我的。”

高仙芝也呵呵笑了起来。以前的高仙芝可是个高傲之极的人,要他亲口承认别人比自己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高仙芝在经历了很多重大的变故之后,已经变得内敛沉稳了许多。特别是和王源交好之后,王源的所有行为和举措都看在眼里,对王源确实钦佩有加。之前有人将两人并称为大唐双壁,高仙芝在某些时候还会觉得这是贬低了自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却越来越发现自己其实和王源之间有了很大的差距。高仙芝虽然性子高傲,但他却不是个小心眼的人,对于这一点他也是坦然承认的。这一次王源只带着三千骑兵便将叛军腹地搅的天翻地覆的事情,高仙芝更是自愧不如,所以才说出那些话来。那些话都是肺腑之言,可不是故意要抬高王源。

(本章完)

第七三四章 马嵬(二)第一五七章 下泉第一一五章 东枌第八七四章 生天第二八一章 曝光第一一一九章 进攻第五七二章 爆炸第八四三章 畅谈第二二零章 堂审第一一一四章 纵火第五四四章 惊喜第六九六章 募兵第三九六章 攻城第六五五章 圣旨第七三五章 马嵬(三)第八四六章 神迹第一三四章 醉卧第四四二章 大坝第七九零章 弹压第一一零九章 通州第二三一章 莫辩第六十九章 意外第三五二章 山行第三四三章 背水第一零五二章 徒劳第七五九章 喜日第五四四章 惊喜第一零四五章 推诿第二一九章 交易第六三一章 伏击第三六二章 毒计第四五零章 许诺第一三九章 马料第一二三章 雾夜第三一一章 离前第一零三七章 两难第三八五章 新曲第五十九章 财迷第八九八章 幽处(续二)第三二九章 自罚第十章 余毒第一一七章 少主第七一七章 救援第七八九章 伏击第一二零章 进宫第二三七章 绝杀第一零二一章 对策第八六八章 伏击(终)第三四一章 溃败第二十七章 离去第一零九二章 梦断第二一零章 行动第九三六章 夺城(七)第一八一章 纷乱第四五零章 许诺第五十六章 名士第六百四十三章 替罪第四八七章 高手第三二四章 防范第一三八章 学士第七一三章 身殉第一零五五章 小城第九十五章 添新第七零五章 迷途第一零六九章 计定第九零一章 藏娇第一零八四章 协约第二七三章 初心第二七三章 初心第五九八章 揭穿第一一一四章 纵火第六九五章 更替第四五六章 进攻第三四四章 追击第一零八四章 协约第六六一章 可悲第六三九章 出马第六十一章 抽薪第八三三章 晋王第四十八章 佳境第八零五章 心离第一九九章 落定第八五七章 洪流 (上)第八一六章 余生第六百四十章 再战第四零九章 画饼第十六章 秘密第七三六章 马嵬(四)第四十八章 佳境第十三章 不识第四七七章 挑明第四四五章 玩弄第五四零章 疯言第七零五章 迷途第九十六章 家园第九九一章 长夜(七)第二二零章 堂审第三三七章 互残第七四六章 直言第四一九章 虚惊
第七三四章 马嵬(二)第一五七章 下泉第一一五章 东枌第八七四章 生天第二八一章 曝光第一一一九章 进攻第五七二章 爆炸第八四三章 畅谈第二二零章 堂审第一一一四章 纵火第五四四章 惊喜第六九六章 募兵第三九六章 攻城第六五五章 圣旨第七三五章 马嵬(三)第八四六章 神迹第一三四章 醉卧第四四二章 大坝第七九零章 弹压第一一零九章 通州第二三一章 莫辩第六十九章 意外第三五二章 山行第三四三章 背水第一零五二章 徒劳第七五九章 喜日第五四四章 惊喜第一零四五章 推诿第二一九章 交易第六三一章 伏击第三六二章 毒计第四五零章 许诺第一三九章 马料第一二三章 雾夜第三一一章 离前第一零三七章 两难第三八五章 新曲第五十九章 财迷第八九八章 幽处(续二)第三二九章 自罚第十章 余毒第一一七章 少主第七一七章 救援第七八九章 伏击第一二零章 进宫第二三七章 绝杀第一零二一章 对策第八六八章 伏击(终)第三四一章 溃败第二十七章 离去第一零九二章 梦断第二一零章 行动第九三六章 夺城(七)第一八一章 纷乱第四五零章 许诺第五十六章 名士第六百四十三章 替罪第四八七章 高手第三二四章 防范第一三八章 学士第七一三章 身殉第一零五五章 小城第九十五章 添新第七零五章 迷途第一零六九章 计定第九零一章 藏娇第一零八四章 协约第二七三章 初心第二七三章 初心第五九八章 揭穿第一一一四章 纵火第六九五章 更替第四五六章 进攻第三四四章 追击第一零八四章 协约第六六一章 可悲第六三九章 出马第六十一章 抽薪第八三三章 晋王第四十八章 佳境第八零五章 心离第一九九章 落定第八五七章 洪流 (上)第八一六章 余生第六百四十章 再战第四零九章 画饼第十六章 秘密第七三六章 马嵬(四)第四十八章 佳境第十三章 不识第四七七章 挑明第四四五章 玩弄第五四零章 疯言第七零五章 迷途第九十六章 家园第九九一章 长夜(七)第二二零章 堂审第三三七章 互残第七四六章 直言第四一九章 虚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