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九

三六九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外面有丫环进来报,说雯蓝和谭芷来了,慧姗赶紧起身去迎,迎接着二人走进来,见玉宽也站在门口,谭芷笑着说:“我和雯蓝早起没事,想过来看看新娘,没想到只一日不见,新娘子就跟我们生分了,劳大驾到大门口迎接我们。”

玉宽笑道:“初次登门,岂有不迎之礼。”

雯蓝笑道:“这回我和阿芷又多了一个去处,只要你们不嫌我们把你家门槛踏平就好。这里你们没住进来前我倒来过一次,不过和住了人就是不一样。”

雯蓝笑着进屋,拉着慧姗就要下拜,慧姗笑着拉起她:“这礼你先别拜,等一会儿我把话说完,你若日后能拜谭芷,我就让你拜。”

玉宽命人上茶,知道小姐妹有体己话要说,就借口有事,出去忙别的事儿了。

看着玉宽比以往更丰神俊朗,谭芷笑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初见玉宽时,总摆出一副生人勿近的面孔,我还以为他不会笑呢?”

雯蓝拉过慧姗坐下笑道:“我与小芷不是那种看不开眼色的人,赶着你新婚大喜之日来打扰你们,因家里来了一个不素之客,妈叫我带话给你们近两日不用去我家了,等那人走了,再给你们打电话,以便见着不当见的人,影响心情。”边说边拉起谭芷,两人就要告辞。

慧姗笑着拦道:“怎么话还没说上两句就要走了?难道是嫌我们家的茶不好喝。”谭芷笑道:“伯母原本想打个电话过来,又怕电话里说不清,才打发我们过来,临行时千叮嘱万嘱咐,话说过了,就要回去,千万不可多滞留,影响你们休息。”

慧姗边把二人按坐到沙发上,边道:“伯母的意思我懂,觉得我们是新婚夫妇,自然一刻也不愿分开,可是即成夫妻,缘分一生,岂可只贪图眼前之欢。你们若留下便好,若是此时便走,我可真要恼了。”

丫环端上茶,慧姗亲自给每人斟了一杯,然后在她们对面坐下,和她们边喝茶,边聊天,问雯蓝:“到底谁来了,伯母不让我们过去。”

谭芷笑道:“该叫姑母了,还改不过来。”

雯蓝笑道:“一时改不过来也是有的,难道现在叫我叫她表嫂,我就能叫出口?以往她是妹妹,我是姐姐。”

慧姗笑着起身,把她刚刚画的那个关系图拿出来,“你们看,我正为我们这些亲戚,该如何称呼头疼呢。”

谭芷刚看了两眼,就嚷着头疼,说乱。雯蓝看了一会儿笑道:“你这画得什么乱七八糟的,难道让谭庆生也管小芷叫表嫂不成。”说着放下关系图,谭芷听说里面还有她的事儿,忙拿起来,逐项仔细看起来,直看到罗正的名字和她并排而放,脸上竟觉得热起来。

雯蓝对慧姗道:“家里来的那个客人,是妈的表侄,数年来一直在南京当差,前儿回北京,听说妈已将舅父家产都变卖了,他此次来是向妈索要舅父家产的,说舅父早把家里的房产土地都赐与了他。舅父病危时,妈一度陪在他身边,舅父临终时只是挂念表哥,咫字未提将家产送与旁人一事,这会儿突然冒出来说家产是他的,妈怎会信?妈怕表哥素来不喜与人争,若是赌气将田产还回去,岂不让小人钻了空子。”

慧姗笑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若是公婆过世之前,他在身前尽过孝,把财产赠与他也不为过。谁叫玉宽未尽孝心。”雯蓝道:“妈私下跟我们说,舅父从生病至过世,只有短短月余,根本那人面也没朝过一次,舅父临终之时,跟妈说,他虽恨过表哥,事后想想表哥做得也没什么不对,家国面前,自当先国,而后家,既然大清已千疮百孔,亡国迟早之间,与其被外夷铁蹄溅踏,倒不如有德者取之,给老百姓一方太平,知子莫若父,舅父即肯原谅表哥,又怎会将财产赠与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