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崇祯遗孤

“什么?此事当真?”肖天健正在和刚刚伤愈归来的阎重喜以及刘耀本、王承平等大将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的时候,忽然之间冯卫汉快步走入到了武英殿之中,对肖天健和众将说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禀圣上,此事已经可以确定,刘泽清已经派人对圣上派去的使臣递了降表,今后对圣上称臣,并且将他眼下控制的莱州府和登州献出,同时表示愿意率部到莱州府接受整编!而且现在他已经派人将前朝太子以及另外二位皇子送至了沧州,现在已经在我们控制之中,最快五天之内,便可以将其送到这里!此事千真万确!不会有假!”冯卫汉一脸喜色的躬身对肖天健说道。

殿内众人听罢之后,顿时全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连忙向肖天健恭贺。

肖天健也颇为惊喜,这些天来,前朝太子朱慈烺和另外两个皇子杳无音信,已经成了他的心病了,虽然他暗中派人对其进行追捕,但是却迟迟没有消息,现如今这三人都已经被重新控制,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于是肖天健略微考虑一番之后,立即说道:“刘泽清能投降,是件好事,如此一来山东便可以少去一场战祸,虽然此人不堪大用,但是这件事上却还是做的不错,传朕的旨意,令他在莱州府接受整编之后,立即到此面圣,朕会重重封赏于他!

另外令沧州守将立即率部前往莱州府接管那里的防务,对刘泽清所部就地整编,不得有误,重点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接管登州水师,清点登州战船!尽速清剿附近匪患。

卢爱卿立即选派得力人选,到莱州府接管民政之事,放赈赈济难民,重新丈量田亩,尽速恢复登莱等地的农业生产。

至于前朝太子和二位皇子,也速速送入京师!”

冯卫汉、李信、卢象升等人立即躬身接旨,并且马上便吩咐了下去。

五天之后,一队大中军的骑兵护送着一辆大车缓缓的进入到了北京城中,很快便由宪兵接管了这辆大车,并且将其护送到了紫禁城武英殿之中。

“圣上!不知圣上打算如何处置三位前朝皇子呢?”卢象升站在肖天健的案前,抱拳对肖天健问道。

肖天健缓缓走到了殿中,来回踱步了一阵之后,扭头看着卢象升问道:“以你所见,朕又该如何处置他们呢?”

卢象升心情颇为矛盾,历朝历代改朝换代的时候,对于前朝的宗室特别是直系的宗亲,新朝都不会容情,在这方面,他无法要求肖天健什么,而且他也很清楚这三个皇子如果稍微不慎,便会对刚刚建立起来的大中朝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毕竟这三个人不是普通的朱家子嗣,而是被天下人视作正统的皇子,起背后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所以肖天健不管如何处置朱慈烺三人,他都无话可说。

但是另一方面,他却同情这三个皇子,毕竟即便是年龄最大的太子朱慈烺,也不过仅有十三岁,尚未到束发之年,却已经遭此大变,他们的大明王朝被肖天健一举推翻,为此他的父母已经双亡(朱慈烺乃是周皇后所生),更何况最小的永王朱慈照现在才不过六岁,他们完全还都是孩子,难不成就要引颈受刀吗?

卢象升虽然佩服肖天健,很清楚肖天健揭竿而起是为了什么,所以他才会归附肖天健,替肖天健做事,他也想新朝今后能安安稳稳的兴盛下去,还天下汉人一个朗朗乾坤,这三个孩子对于大中朝来说,始终都是三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所以理性上来说,这三个孩子留不得,但是毕竟他还是明朝旧吏,现如今虽然投了肖天健,可是却要建议肖天健杀掉先皇的儿子,这么做实在是又有点让人齿冷。

虽然卢象升没敢看肖天健,但是也感受到了肖天健注视着他的目光,不多一会儿时间,卢象升便出了一身的大汗,平时行事果断的他这个时候却忽然间变得优柔寡断了起来。

看着左右为难,甚至是非常难受的卢象升,肖天健逼视了他一阵之后,忽然间仰天大笑了起来:“知道吗?卢先生,肖某平生最敬的就是你这样的人,之所以肖某敬你,正是因为你为人正直,从不阿谀献媚,更不会落井下石!之所以今日问你,朕就是想看看你在这件事上如何选择!

但是你没有让朕失望,朕知道你的为难之处!所以你不必说了!我肖天健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兴兵造反,这么多年来也可以说手上早已沾满了人血!

朕知道你同情这三个前朝皇子,因为不管是你还是朕,都知道,他们不过只是三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不管他们朱家做过什么,但是他们却并没有罪责!因为他们只是孩子!

可是朕却无法承诺你什么,虽然他们仅仅是孩子,但是他们却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投生于这个帝王之家!换做太平盛世之年,他们将是这天下最幸运之人,但是他们很不幸,却投生于了这个乱世之秋!

你我都非常清楚,他们的身份将会是什么影响,不是朕不可怜他们,谁让他们生在了这帝王之家呢?

这件事先生不必再过问了!也以免先生为此为难,朕自会处置!先生还是去忙先生该做的事情吧!”

卢象升听罢之后,心中微微一颤,他知道肖天健已经拿定了主意,不管他再说什么,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于是他只得躬身施礼,缓缓的退出了武英殿,当出了大殿之后,卢象升才发现自己有一种虚弱的感觉,浑身上下像是在水里面捞出来一般,出了一身的大汗,仰头看了看天,他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微微摇了摇头,然后深吸一口气,大踏步的走出了紫禁城,肖天健说的不错,这三个皇子无罪,可是罪却在于他们生错了地方,肖天健可以容天下之人,但是却无法容下他们三人!

这不是肖天健的错,因为肖天健这么做,今后却可以保住更多人的性命,帝王之家!哼哼!有时候不见得生在帝王家,就是什么好事!

肖天健在一个很隐秘的小院之中,见到了这三个皇子,当三个小家伙看到肖天健的时候,一个个都露出了惊惧的神色。

但是年纪稍大一些的太子朱慈烺,这个时候却还是强作镇定,肖天健凝视了他一阵之后,坐在了他们的面前,对朱慈烺问道:“你可知我是谁吗?”

到底是受过良好教育之人,虽然朱慈烺不过年方十三,但是却还是表现的颇为镇定,虽然他的眼神出卖了他的紧张,可是朱慈烺还是点头用尽量镇定的口气答道:“知道!他们说过,你便是夺了我大明江山的逆贼肖天健!”

肖天健点点头,也没有因为朱慈烺说他是逆贼,而生气,继续问道:“不错!我便是推翻你们朱家王朝的肖天健!那么你可知道你父皇的事情吗?”

朱慈烺两眼立即便浸满了泪水,咬着嘴唇点了点头:“知道!父皇已经驾崩!正是被你所逼!”

肖天健继续点头:“不错!确实如此!但是你可知道,你们朱家为何失去了江山吗?”

别看朱慈烺年纪不大,但是在宫中也常受左右儒士教诲,于是强撑着擦了一把眼泪之后答道:“知道!乃是父皇误用了太多庸臣,才招至此天下大变,让你才趁机谋夺了天下!”

肖天健听到这朱慈烺居然还有这样的眼光,于是对他颇有点感兴趣,摇头笑道:“有道理,但是却不尽然!虽然你父皇随误用庸臣不假,但是他身为一国之主,却并非能仅用这一条,便推卸掉他的责任!不过我已经替你父皇报仇了,我将你父皇所用的那些庸臣,已经尽数斩首,这也算是为你父皇报仇了!”

朱慈烺听罢之后吓得身体猛然一抖,后退了两步,用惊惧的目光注视着肖天健,对肖天健问道:“那么你现在抓住了我们三兄弟,又会如何处置我们?”

肖天健眼神中闪过了一丝不忍,可是马上眼神便又变得坚定了起来,他很为自己今天的来见他们三皇子这件事感到惭愧,他之所以想要见见崇祯这三个儿子,其实还是恶趣味作祟,总觉得有些事情他不能错过,历史上对于崇祯这三个儿子的记载很少,所以他才会来见见他们,但是当见到他们之后,肖天健发现自己错了,他虽然经历这么多年的南征北战,早已见惯了各种各样的死亡,可是他发现,自己却并没有真的就变成铁石心肠,毕竟他还是后世的一个穿越者,很多残存的意识还在时常的左右着他的思维方式。

让他对这样三个孩子下毒手,他忽然间还是觉得无法做到,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对这个朱慈烺问道:“如果换做你的话,你又会如何处置呢?”

朱慈烺再一次踉跄后退了一步,小脸顿时变得惨白一片,用充满惊恐的双眼看着肖天健,嘴唇颤抖了好一阵子,忽然间却惨笑了起来:“哈哈……这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们三个兄弟容身之处了吗?如果早知如此的话,余宁可选择投生于一个平民之家!”话未说完,朱慈烺便顿时泪流满面,但是却没有跪下哀求肖天健饶过他们一命。

倒是他两个年幼的弟弟,似乎还没有听明白朱慈烺和肖天健的谈话,看到哥哥忽然又是笑又是哭,都吓得瑟瑟发抖,赶紧蹭到了朱慈烺的身后,躲在朱慈烺的身后伸出小脑袋惊惧的看着面前高大的肖天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朱慈烺这个太子,却难得的表现出了对两个弟弟的柔情,大概是这段时间跟着方正化东躲西藏,看多了人间世态炎凉之后,他已经懂得了许多事情,在这个时候,朱慈烺就像是一个普通的男孩子,在比他更加弱小的弟弟面前,想要表现的坚强一些一般,伸手将两个弟弟揽入到了自己的怀中,一边流着眼泪,一边怒视着肖天健。

肖天健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突然间觉得有一种强烈的罪恶感攥住了他的心脏,不由得眼圈也有些湿润了起来,他想起来很早的时候,他还是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回家路上,被几个比他大的男孩子堵住路,逼着他将零花钱拿出来给他们买雪糕吃,但是这个时候,路过的小表哥,伸出手挡在了他的面前……

肖天健忽然间站了起来,大步走到朱慈烺三兄弟面前,吓得朱慈烺搂着两个弟弟连连后退了几步,警惕而且非常惊惧的注视着他,一直退到了墙边之后,又如同护小鸡一般的将两个弟弟拉到了自己的背后,展开双臂挡着他们。

肖天健低头对朱慈烺问道:“你听你刚才说,如果有选择的话,你宁可生于平民之家,这句话是真的吗?”

朱慈烺不知道肖天健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流着眼泪点了点头道:“是真的!做着太子又有什么意思?生在帝王之家又有什么意思?我知道你不会放过我们,但是我只想求你一件事,他们年纪都还小,很多事情都还不懂,你杀了我一个好了!就放过他们二人一命吧!”

肖天健万没有想到,在这个太子朱慈烺身上,居然还会闪现出这样人性的光辉,而且他还才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而且从小便生活在优厚的帝王家庭之中,却在这个时候,说出了这样的话,搞得他差一点便当场泪奔。

于是他仰起头深吸了一口气道:“为什么?你难道就不想活吗?”

朱慈烺别看年纪小,但是这段时间的经历,却让他仿佛突然间变得成熟了起来,听到肖天健这么问他,朱慈烺强自镇定的答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担心我们活着,今后会重新跟你争夺天下!所以我知道我必须死!方正化带着我们离开京城的时候,告诉了我们很多事情!所以我知道,你不会放过我的!其实我早在刘泽清那个狗贼将我们抓起来的时候,看着他杀了方正化的时候,便早已什么都不想了!如果我有选择的话,我宁可从今以后都当一个平头百姓,可是你会给我机会吗?既然横竖都是要死,那么还不如求你放过我两个弟弟,他们年纪太小,很多事情还不懂,杀不杀他们对你来说,又算是什么?要杀的话,就杀我一个吧!”

别说是肖天健了,就连一直陪着肖天健的铁头,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也忍不住转过去了身子,不愿意再看这一幕了。

肖天健缓缓的蹲下身,双眼直盯着朱慈烺,和朱慈烺对视了很久之后,突然间站了起来,放声大笑了起来:“好!好!说的好!想我堂堂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居然还能连一个孩子都不如吗?既然如此,朕留你们三兄弟一命又能如何?……”

说罢之后肖天健扭头便大踏步的走出了房间,这个时候跟着肖天健的刘耀本追上了肖天健,挡住了肖天健的去路,单膝跪下大声说道:“皇上!他们留不得呀!末将知道皇上宽厚仁义,但是这三人留下乃是祸患,如果皇上不忍下手的话,那么末将愿意代劳!这三人万万留不得!”

肖天健低头看了一眼刘耀本,他知道刘耀本这么做也是为了他好,但是他摇头笑道:“想我当初起兵的时候,连他老子崇祯皇帝都不怕,难不成还怕这三个小子不成?留下他们性命又能如何?只要朕将这天下治理的国泰民安,即便是有些跳梁小丑想要兴风作浪,还能掀起什么大浪?朕倒是要看看,留下他们又能如何!此事休要再提,咱们眼下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走吧!”说罢之后肖天健大踏步的便走出了这个院子。

刘耀本扭头朝着小院之中又看了一眼,叹了口气之后,跺了跺脚,然后追着肖天健的背影而去……

(这么写,肯定会有弟兄说猪脚太过宅心仁厚,这样的性格根本无法当一个帝王,但是我想的是,猪脚总是还要有点人性一些,而不是一个在登临天下之后,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冷血动物,更何况历史上就连李自成这样的泥腿子,入京之后也没有杀三个皇子,建奴入关的时候,李自成仓惶逃离北京,最终还是没有杀这三个皇子,而是将其弃掉,如果猪脚非要杀他们的话,那么就不是猪脚的性格了!难不成他连李自成还不如吗?

更何况三个皇子只要在手头上控制着,没有流落到民间,即便是有人想要以他们做文章,也根本无法利用,所以杀不杀倒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反正刀把子在猪脚手中攥着,等他们长大之后,这猪脚的天下也已经坐稳了,到时候即便是他们想翻起点浪花,也不可能了!相反对于那些大明旧臣来说,这样做无疑也可以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就连满清入关之后,也对明朝一些宗室采取了怀柔的政策,所以不见得改朝换代,就必须要将前朝宗室杀光杀绝!一是不可能做到,二是可能会令人齿寒!)

(今日特别鸣谢心碎的温柔朋友的不吝打赏,再次奉上一个五千字大章!)

第23章 震慑第59章 决胜4第24章 迷情夜2第183章 杞县会战1第74章 忠奴第92章 凤翔卫官军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222章 忠臣勇将第14章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第60章 决死一搏第23章 震慑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15章 下马威第86章 老农第105章 奏凯入关第243章 大顺建国第1章 困顿督臣第86章 激辩1第42章 万人敌第57章 决胜2第141章 新兵第107章 敲诈勒索第204章 赶尽杀绝第226章 班底2第36章 万安王府第68章 布置第143章 挽留第100章 逆袭2第154章 再临强敌第98章 入瓮第18章 行赏第4章 北伐第75章 丧家之犬第74章 忠奴第81章 得胜还师第89章 挥师南下第43章 杀牛第27章 小事一桩第210章 殖民主义的发端第25章 难民潮第4章 粮荒第45章 偷鸡不成第86章 老农第85章 巡视乡里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33章 兵临城下第103章 震慑第108章 高肃怠工第85章 赵灵儿的意外抉择第226章 班底2第20章 禽兽不如第18章 后勤的麻烦第120章 当场揭穿第36章 铩羽第33章 暗箭2第116章 袭击者第62章 收复失地第232章 制服控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8第4章 终归要来第218章 美洲第129章 妖言惑众第73章 斥候的对决2第172章 好事成双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54章 再临强敌第97章 破寨第43章 杀牛第95章 宿敌第38章 人才第100章 山海关之役6第79章 奴酋授首第203章 建奴命运的裁决第4章 檄文第28章 定策第43章 叛徒第35章 锁定目标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书第12章 大战前夜第24章 捷足先登第40章 皇太极的算计第231章 拍卖第155章 崇祯那本难念的经书第100章 赏功罚过第77章 通州会战4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186章 父女相见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38章 陇州之战5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133章 名儒第51章 以一当十第36章 跟踪第58章 冲突第1章 民政之议第54章 肉盾第190章 再返北京第119章 官道口决死战2
第23章 震慑第59章 决胜4第24章 迷情夜2第183章 杞县会战1第74章 忠奴第92章 凤翔卫官军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222章 忠臣勇将第14章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第60章 决死一搏第23章 震慑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15章 下马威第86章 老农第105章 奏凯入关第243章 大顺建国第1章 困顿督臣第86章 激辩1第42章 万人敌第57章 决胜2第141章 新兵第107章 敲诈勒索第204章 赶尽杀绝第226章 班底2第36章 万安王府第68章 布置第143章 挽留第100章 逆袭2第154章 再临强敌第98章 入瓮第18章 行赏第4章 北伐第75章 丧家之犬第74章 忠奴第81章 得胜还师第89章 挥师南下第43章 杀牛第27章 小事一桩第210章 殖民主义的发端第25章 难民潮第4章 粮荒第45章 偷鸡不成第86章 老农第85章 巡视乡里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33章 兵临城下第103章 震慑第108章 高肃怠工第85章 赵灵儿的意外抉择第226章 班底2第20章 禽兽不如第18章 后勤的麻烦第120章 当场揭穿第36章 铩羽第33章 暗箭2第116章 袭击者第62章 收复失地第232章 制服控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8第4章 终归要来第218章 美洲第129章 妖言惑众第73章 斥候的对决2第172章 好事成双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54章 再临强敌第97章 破寨第43章 杀牛第95章 宿敌第38章 人才第100章 山海关之役6第79章 奴酋授首第203章 建奴命运的裁决第4章 檄文第28章 定策第43章 叛徒第35章 锁定目标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书第12章 大战前夜第24章 捷足先登第40章 皇太极的算计第231章 拍卖第155章 崇祯那本难念的经书第100章 赏功罚过第77章 通州会战4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186章 父女相见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38章 陇州之战5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133章 名儒第51章 以一当十第36章 跟踪第58章 冲突第1章 民政之议第54章 肉盾第190章 再返北京第119章 官道口决死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