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民政之议

在返回阳城莲花寨的道路上,看着满目疮痍的控制区内的景象,肖天健也不由不叹息战争的残酷,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战争,受苦受害最深的还是老百姓们,随着官军的退走之后,大批躲入山中的老百姓也在各地保长们的组织下,逐步的回到了他们原来的村庄之中,可是战后留给他们的却基本上都是一片残垣断壁的废墟。

而对于这样的情况,即便是肖天健也有一种爱莫能助的无力感,只能传令下去,令各地保长尽可能的带领村民,尽快恢复家园,并且立即投入到春耕之中。

三月间山西气温已经开始逐渐回暖,如果错过这个春耕季节的话,料想不用等到秋收,刑天军辖地之内便也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景象。

为此肖天健在率部回到阳城之后,立即便将付德明等一众负责民务的人员召集到了面前,商讨如何应对这种灾年的事情。

对于这场来势凶猛的大旱,付德明和他手下的一些人年前便有了预感,当肖天健问及到这方面的问题之后,付德明便站起来对肖天健说道:“启禀将军,此时我等早已有过打算,眼下春耕时节已到,坐等是不行的!好在官军已经退走,各地春耕之事便要尽快的展开。

至于春旱的问题,卑职等人也有所商议,目前我们辖地之内,虽然也处于旱灾影响范围之中,但是沁水、阳城、垣曲等地多为山地,境内河流还算是不少,水源其实并不是非常缺乏!

最关键的就是灌溉的渠道问题,原有的许多沟渠,经过这么多年的年久失修之后,早已都淤积填平了,如果这些渠道还在的话,即便是遇上这样的大旱,只要有水渠灌溉,也基本上形不成大灾。

所以眼下卑职以为,如果今年我们想要渡过这场大旱,就需要尽快组织乡民疏通原来废弃的渠道,将各处河流的水源引入到渠道之中,用以灌溉农田,除此之外,还要兴修大量的水车,在一些无溪流河水经过的地方开挖深井取水灌田,唯有如此,方能应对眼下的旱情!”

肖天健听罢之后点点头,对于付德明所说,他现在也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了,虽说历史上经常说崇祯是个倒霉的皇帝,接手了一个大烂摊子,不但赶上了辽东出了女真建奴造反,而且还遇上了罕见的北方大旱,但是实际上待到肖天健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却发现真正的旱灾虽然存在,但是却并不单单只是天灾,其中更严重的是人祸造成的。

明末时期,经过二百多年的特权阶层的大规模土地兼并之后,普通老百姓的农田基本上有近半都被兼并到了特权阶层手中,官府官员更是贪墨成风,许多农田水利建设都名存实亡,根本没有人去关注这种事情,而实际掌握大量土地的那些有钱地主,又各自为政,谁也不会考虑整体的灌溉问题,仅仅是照顾自己家田间地头上的水利设施,所以渐渐的原有的农田灌溉设施基本上都荒废了下去。

一般年景之下,如果老天开眼,老百姓看着自家那几亩薄田,倒是还凑合着能应付过去,可是一旦遇上了像这样的大旱之年,老百姓们就彻底抓瞎了,即便是有些地方明明有水源,可是因为沟渠淤塞不通,也无法将水源引入到田中灌溉。

可是既便如此,因为辽东战事,朝廷连年加饷,造成地方财政也跟着吃紧,各地地方官府也更加无力考虑兴修水利的事情了,反倒是变本加厉的将这种加饷分摊到普通老百姓身上,逼得老百姓种田一年下来,不但没有盈余,反倒还要倒贴,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才会造成了各地形成大量的流民,一有人振臂高呼,便立即从者如云揭竿造反,最终倾覆掉了大明王朝。

所以说肖天健现在已经明白,大明朝的灭亡不单单只是天灾运气不好的原因,而是整个社会架构已经出现了问题,即便是没有建奴的兴起,这大明王朝也绝难继续维持多久。

听罢了付德明的话之后,肖天健揉着额头对付德明说道:“付先生所说有理,虽说眼下旱情已成定局,但是我们也不能坐等老天给咱们下雨,必须要尽快组织咱们辖地内的百姓展开自救,否则的话以我们的粮食储备,即便是将所有兵将都撒出去抢,估摸着也很难解决我们辖地内这数十万百姓的吃饭问题。

疏浚渠道的事情我看不要迟疑,付先生立即安排下去,令各地保长组织人手干起来,务求尽快使得重要的田地得到有效的灌溉。

至于打井之事,也不要耽搁,我们可以给各地百姓提供工具,供他们打井使用,同时调集工匠赶造各种水车,送至田间地头以供老百姓们灌溉之用!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先解决我们辖地内大旱的问题!这种事你们这些人就要多想办法才是!”

付德明躬身领命,但是接着说道:“可是现在还有一个麻烦的事情,虽然将军已经率军将官军击退,但是也仅仅是将官军的主力逐离了我们辖地之内,几战下来之后,许多官军被我军打散,流窜到了附近的山中,近期在我们辖地之内已经犯下了诸多惨绝人寰的大恶,假如这些溃兵不清的话,那么即便是我们想要召集人手大规模的进行疏浚渠道之事,恐怕也很难开展起来!

所以假如想要顺利的实施渠道疏浚之事的话,这些溃兵的问题就要尽快的解决才行!

再者,疏浚渠道各处都需要大量的人手,除了阳城县当地百姓手中尚有余粮之外,沁水、垣曲、泽州等地的新获地盘之中的老百姓手中几乎没有余粮,如果组织他们疏浚渠道的话,就需要大量的粮食,这一点恐怕是将军也要考虑到的!”

肖天健听罢之后,又是一个头两个大,对于此战打散的官军溃兵的事情,他当然心中有数,但是一提到粮食的事情,他便有点头大,虽说去年夏收和秋收刑天军积累下了不少的粮食,但是这些粮食在经过这几个月的消耗之后,也仅够刑天军吃到夏收之后,如果都拿出来现在投入到疏浚渠道解决旱灾问题之中的话,那么铁定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他刑天军的战兵是要打饥荒的。

肖天健从来不觉得一支军队能饿着肚子还能战力旺盛,吃饱饭在这个时代的军队之中,是当兵的最低级的需求,特别是作为他们这样的一切要靠着自己动手的义军来说,让官兵吃饱肚子才能驱使他们上阵,否则的话一切便都是空谈,他之所以这两年间,能率领麾下兵将连战连胜,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让手下的官兵们各个都吃饱饭,能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挣扎着活下去。

如果眼下粮食都投入到赈济灾民的事情中去的话,那么刑天军的兵将铁定就没法吃饱饭了,如此一来,刑天军的战斗力铁定会被大幅度削弱下去,一旦朝廷那边再缓过神的话,再给他来一次如此规模的进剿,那么他就不敢保证自己还能如此幸运的再一次将官军给顺利击退了。

肖天健干咳了一声之后,点点头道:“山中溃散的逃兵之事,你们不用担心,这几天我已经安排各营分赴各地,开始和当地乡兵一起对这些溃兵进行清剿了,十天之内,溃兵的问题便基本上可以解决,组织民众疏浚渠道之事,不会因为溃兵受到太大的影响。

何况各地保长现在都在组织乡兵队,疏浚渠道的时候,也是以青壮劳力为主,让他们带上兵器行事,即便是遇上少量的溃兵,他们也足有自保之力!

至于疏浚渠道的粮食的问题,付先生也知道,我们眼下存粮有限,还不足以支撑如此多民众的吃饭问题,即便是效仿去年年初那样的以工代赈,恐怕也解决不了这么多人吃饭的问题!

但是我可以将这一次从官军手中缴获的那一部分粮食划拨出来,归你们使用,而缺口部分,要等我再考虑考虑!”

得到了肖天健这样的答复之后,付德明便已经很满意了,连忙对肖天健起身道谢,但是肖天健苦笑着摇头道:“付先生何来谢我之说呢?我之所以这么做,也不是为了我们自己吗?”

付德明摇头道:“非也!付某之所以要谢将军,绝非是因为将军肯拿出这些粮食,来赈济百姓,而是因为将军是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所想,而绝非仅仅是为了一己私利!老百姓知道了将军对他们如此宅心仁厚,又如何会不跟将军一心!如此下去,将军有朝一日必将大业可成!”

肖天健听罢之后哈哈一笑道:“做大事者,心中岂能不装下百姓苍生呢?否则的话,即便是闹的再大,也不过是无根之萍、空中楼阁罢了!

好了且不说这个了!对于今年春耕,我还有件事要给诸位说说,今年春耕不忙着种高粱、小麦,既然大旱一程定局,那么今年我们不妨就换点东西种好了!今天有件大好的事情要给各位说道一下,只怕诸位听罢之后会大吃一惊的!

这样吧,这次这件事不用我说,还是让陈老丈亲自告诉你们吧!陈老丈,这件事就由你来说说吧!”

说话间肖天健便将手指向了大厅中的一角,这个时候跟着付德明来见肖天健的这帮民务官才注意到这里还有一个不起眼的老汉存在。

第98章 入瓮第1章 命如草芥第233 登基.双喜临门第134章 暂时歇兵第27章 兜头凉水第45章 下一个目标第219章 倒戈第190章 再返北京第76章 革左五营第145章 投靠者第37章 划分守地第75章 是否君子第70章 亲人相见第41章 事有反常必为妖第71章 最后一击第215章 非议第209章 险象环生第92章 凤翔卫官军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214章 危及洛阳第191 方向第151章 展示武力第72章 野蜂破阵第97章 紧锣密鼓第17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第44章 标枪第54章 换防第129章 妖言惑众第143章 曹文耀的异常第198章 铸币第6章 出卖第129章 后手第20章 火力输出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7第87章 新作物第100章 山海关之役6第127章 劝降不成第40章 告慰苦主第101章 以身涉险第179章 招抚第127章 再度分兵第134章 熊文灿的困局第170章 背叛第183章 皇帝乞讨第51章 以一当十第104章 战争红利第221章 定淮门第33章 忠臣之“死”第158章 撞破情愫2第89章 集兵山海关第148章 事实胜于雄辩第128章 楚王新军第2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47章 蛇鼠一窝第64章 城门3第200章 利益驱动第40章 收心第189章 土火箭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47章 蛇鼠一窝第102章 大捷第95章 山海关之役1第136章 负隅顽抗第51章 石桥攻防战第110章 赌约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20章 调兵遣将第80章 顺义城下第89章 集兵山海关第191章 出关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头第97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94章 望风而逃第9章 怒屠溃兵第167章 游击战术第47章 卢象升的无奈第147章 山西战局第38章 陇州之战5第38章 真相大白第156章 新年攻势第77章 战云密布第157章 石雷初显威第55章 定心丸第60章 炼铁炉头第56章 水坝第18章 老调重弹第45章 静观其变第184章 杞县会战2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84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95章 山海关之役1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214章 危及洛阳第151章 展示武力第171章 骁将第47章 尔虞我诈第165章 应对第94章 望风而逃第193章 右勾拳
第98章 入瓮第1章 命如草芥第233 登基.双喜临门第134章 暂时歇兵第27章 兜头凉水第45章 下一个目标第219章 倒戈第190章 再返北京第76章 革左五营第145章 投靠者第37章 划分守地第75章 是否君子第70章 亲人相见第41章 事有反常必为妖第71章 最后一击第215章 非议第209章 险象环生第92章 凤翔卫官军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214章 危及洛阳第191 方向第151章 展示武力第72章 野蜂破阵第97章 紧锣密鼓第17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第44章 标枪第54章 换防第129章 妖言惑众第143章 曹文耀的异常第198章 铸币第6章 出卖第129章 后手第20章 火力输出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7第87章 新作物第100章 山海关之役6第127章 劝降不成第40章 告慰苦主第101章 以身涉险第179章 招抚第127章 再度分兵第134章 熊文灿的困局第170章 背叛第183章 皇帝乞讨第51章 以一当十第104章 战争红利第221章 定淮门第33章 忠臣之“死”第158章 撞破情愫2第89章 集兵山海关第148章 事实胜于雄辩第128章 楚王新军第2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47章 蛇鼠一窝第64章 城门3第200章 利益驱动第40章 收心第189章 土火箭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47章 蛇鼠一窝第102章 大捷第95章 山海关之役1第136章 负隅顽抗第51章 石桥攻防战第110章 赌约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20章 调兵遣将第80章 顺义城下第89章 集兵山海关第191章 出关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头第97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94章 望风而逃第9章 怒屠溃兵第167章 游击战术第47章 卢象升的无奈第147章 山西战局第38章 陇州之战5第38章 真相大白第156章 新年攻势第77章 战云密布第157章 石雷初显威第55章 定心丸第60章 炼铁炉头第56章 水坝第18章 老调重弹第45章 静观其变第184章 杞县会战2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84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95章 山海关之役1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214章 危及洛阳第151章 展示武力第171章 骁将第47章 尔虞我诈第165章 应对第94章 望风而逃第193章 右勾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