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换防

卢象升喜欢野战这是公认的,而且卢象升历来重视骑兵,熟悉骑兵的战法,现如今王承平麾下的七千骑兵,在山海关一带布防,可以说却是‘浪’费了他们的优势,基本上发挥不出他们的战斗力,相反还要让不少战马闲着没事干,于是他便想出了这个以罗立的近卫师将王承平的骑兵替换下来,令其向西驰援。

罗立对于卢象升提出的这个建议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他来就是为了杀鞑子,现如今西面的鞑子兵还不知道在哪儿,但是山海关这边却有大批的鞑子可杀,卢象升的提议很符合他的胃口,如果是这样的话,他马上便能率部赶往山海关,去带兵杀鞑子了!何况卢象升说的有道理,他的近卫师虽然也有两个骑兵营,但是毕竟他们这些年在内地转战,骑兵没有王承平麾下的骑兵多,也没有他们厉害,他们近卫师的强项在于攻坚和守城,长途急行军虽然没有问题,但是毕竟没法跟王承平的骑兵兵团相比,更何况这一次他奉旨和肖天健分兵之后,为了保障近期的作战需求,军中带了两个辎兵营,随行运输了大批的粮秣和弹‘药’物资,也需要确保这些物资的安全。

故此罗立便立即点头答应了下来:“我老罗看卢大人说的有道理,王承平那家伙的骑兵比较厉害,干这个最合适,反正去哪儿都是杀鞑子,俺老罗去山海关替下他们也无妨,我麾下还有俩骑兵营,干脆也‘交’给他拉倒!”

李信听罢之后暗笑了起来,其实卢象升想到的他也想到了,就怕罗立这家伙不答应,现如今看罗立识大局,愿意领兵前往山海关将王承平麾下的骑兵替换下来,那样的话这一次他们的胜算也就更大了一些。

对于卢象升的提议,徐以显也表示同意,认为卢象升的意见却是有道理,也可行一些,所以大家立即全票通过了卢象升的这个提议,让罗立率部替换下在山海关驻防的王承平所部,如此一来山海关的守御便更加固若金汤,料定有了罗立这个疯子之后,建奴想要再攻取山海关,基本上就是痴心妄想了。

于是最终李信命令,刁正率领第二镇军所部,先行在此立即赶往喜峰口驰援,而罗立所部,除其麾下两个骑兵营临时归入王承平统辖,其余的兵马前往山海关接防,将王承平麾下的第一镇军骑兵替换下来,也日夜兼程向西巡弋,视情况阻击建奴另一路人马入关。

但是考虑到这一下要分兵行动,各方物资都需要保障,指挥也需要协调,李信又从第二镇军和罗立的近卫师之中,各‘抽’调了一个步兵营以及两个辎兵营,转向永平府居中调度,临时在肖天健尚未领兵到来之前,先在永平府建立起一个指挥部,这些剩下的兵力,便作为了李信的预备队使用。

至于卢象升则被李信留下,和他一起前往永平府居中指挥,对此卢象升考虑了一下之后,也只能欣然受命,总之这帮家伙都不肯让他亲临前线,再去掂大刀跟建奴拼杀了,现如今吴襄那边和阎重喜合作尚算愉快,罗立再顶上去之后,吴襄即便是再有异心,也将被他们镇住动弹不得,他也没什么可以担心的了,更何况徐以显作为参谋部的镇一级的参谋长,去坐镇山海关,他也可以放心下来了。

于是刁正和罗立领命之后,立即都开始行动了起来,仅仅是在抚宁卫休息了一夜时间,便各自开始率部继续赶往了他们所需要赶去的地方。

而李信则率领剩下的兵马和一部分辎重,出了留下了部分物资在抚宁卫作为山海关的支持之外,其余的人马都跟着他的参谋部以及卢象升赶往了永平府。

永平府及时后世的卢龙县,治所就在卢龙县城,在明代乃是顺天府以东最重要的府城,有着京东第一府之称。

不过到了这会儿,永平府巡抚早已逃了个没影,他这个知府其实没有大权,主要权利都集中在了蓟辽总督洪承畴手中,手头也没兵可调,各军都自有军将专权,现如今北有建奴大军想要入寇,南有大批气势汹汹的大中军的人马正在北上,永平知府自知大明大势已去,于是趁着建奴军尚未攻入关内,大中军也没有杀至城下,于是便在前段时间,突然间携带家眷玩了一出失踪的把戏,弃了永平府不顾,不知逃到了什么地方。

直到后来肖天健平定了山东之后,才查知这家伙带着全家跑到了胶州,可惜的是他最终也没有逃脱被大中军惩罚,肖天健下令将其逮杀,全部家产也尽数没收充公,即便是不为别的事情,仅仅是这厮在建奴南下的时候,弃山海关后方不顾,也不管征调粮秣民夫助战之事携家眷逃跑一件事,也够他死几百回了。

所以李信和卢象升领兵抵达永平府城下的时候,永平府早已是没了驻军,城中一些逃兵尚在城中大索,于是李信毫不费力的便派兵控制住了永平府城,并且以雷霆手段,立即肃清了城中趁‘乱’打劫的那些逃兵还有地痞无赖,下令将他们尽数斩首示众,一夜间杀了几百人,迅速的便恢复了永平府城中的局面,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指挥部。

王承平接到了消息之后,立即便喜出望外,跑去拜辞了阎重喜和吴襄二人,下令麾下的骑兵撤出了他们驻防的长城城墙和敌楼,将其移‘交’给了刚刚赶至的罗立所部。

王承平这些天虽然杀鞑子也杀了个痛快,但是毕竟他麾下的兵将都是骑兵,除了第一天出关逆袭之外,他们这帮骑兵便转成了步兵,负责镇守一大段长城隘墙,骑兵有骑兵的优势所在,也有他们的劣势所在,他们的优势就是依靠战马获得的巨大冲击力和机动能力,劣势在于攻坚能力和守御能力不足。

他们装备的武器也大异于普通的步军,骑兵多以长枪战刀为主,佐以时下他们大批量装备的短铳为辅,军中火器远没有步军多和完善,他们的重火器更是只有明军所用的那些虎蹲炮,所以干守城的事情,等于是让他们本末倒置,放弃了强项,以短击长,所以这些天下来,虽然他们也奋勇抵挡住了建奴大军的屡屡进攻,可是伤亡却超过了步军,这让王承平非常心疼,但是又没有办法,阎重喜这次带来的第一镇军之中,他的骑兵占了近半,守御长城这么长的防线,阎重喜手中的步军根本不够用,所以他的骑兵就要顶上去,阎重喜根本没办法将他们‘抽’调出来,去干他们喜欢干而且干的好的事情。

这些天下来,也就是前段时间他们组织了一次逆袭,让骑兵又一次展示了一下他们的优势,但是大部分时间他们却不能骑马,只能当步兵在城墙上和建奴军拼杀。

现如今罗立这家伙终于率兵赶到了这里,那么他的骑兵终于也可以解放出来去干点他们擅长干的事情了,所以不管是王承平还是他麾下的那帮骑兵们,无不兴高采烈,以飞快的速度便将手头上的事情‘交’给了新来的罗立所部,一个个下去找到他们的爱马,立即便开始集结起来,喂饱了战马,收紧了马肚子下面的带子,将马鞍固定好,将各种武器都妥帖的安置在了马背上面。

不过在收拾行装的时候,不少人也发现,有些弟兄的战马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主人来认领他们了,这些天的‘鸡’战下来,骑兵损失很大,已经有不少的骑兵弟兄,战死在了城墙上面,抑或是受伤,被送到了抚宁卫的野战医院去救治去了,所以其中很多战马,从今以后将会失去他们原来的战友,看着这么多战马都没了主人,这不由得让骑兵们感到黯然神伤。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了!老子知道你们这会儿看着这么多战马没了他们的主人,心里面肯定不好受!但是你们要记住,咱们他娘的吃的就是这碗饭,死伤都在所难免,少他娘的在这儿跟老子矫情!

那些弟兄虽然不在了,可是你们给老子记住,咱们圣上说过,他们这种死法,是死得其所,重如泰山……好像没说错!对,他们死的重如泰山!你们是咱们大中军最强的骑兵,杀鞑子是咱们的本分!死了的话可以进忠烈祠,不管你们是‘门’g古人还是汉人,都是咱们大中军的好儿郎!不分你我!

现在都上马!跟老子去接着杀鞑子去!谁要是觉得心里面不好受,等回头碰上了鞑子兵,就使劲多杀几个,给弟兄们报仇雪恨,那样的话死去的弟兄们即便是在黄泉之下,也会替你们高兴的!杀奴!”王承平骑在一匹大黑马背上,来回在集结在他面前的那些骑兵面前驰骋着,扯开了他的大粗嗓‘门’,对着这些麾下的骑兵们高呼着。

“杀奴!”随着王承平的吼声,在关内空地上顿时便响起了几千人齐声的高呼之声,刚刚因为看到那些无主战马有点黯然神伤的骑兵兵将们,顿时士气便被王承平的这痛骂给调动了起来。G!。

第56章 倒霉的多尔衮第136章 国债第60章 反目成仇第39章 蒙古八旗第111章 暗算第26章 孤胆第173章 憋屈之极第39章 总结第82章 暗度陈仓第214章 危及洛阳第232章 制服控第140章 杀鸡儆猴2第26章 好言相劝第168章 先捏软柿子第198章 扶植第76章 受降第10章 不快第63章 祸水东引第31章 舌头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141章 中华之危第67章 崇祯困局第136章 人选第168章 火炮发威第39章 蒙古八旗第129章 向东是大海第135章 平西之战第68章 风水炮手第42章 极其无耻第93章 侦查第37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69章 破格任用第102章 虚情假意第84章 丧家之犬第151章 巧匠第62章 收复失地第212章 再下两城第92章 炮袭第35章 锁定目标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56章 倒霉的多尔衮第188章 石冉第146章 都是被逼的第187章 向南第101章 以身涉险第4章 檄文第54章 肉盾第121章 炮灰第83章 无奈就范第128章 两个小朝廷第73章 以杀立威第101章 以身涉险第173章 国子监太学院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66章 密旨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183章 皇帝乞讨第95章 寨门之战第113章 乌龙第108章 轮式火炮第149章 济生堂第149章 济生堂第178章 卢氏之危第96章 纵虎第128章 两个小朝廷第198章 战云压境第211章 乘胜追击第174章 围点打援第163章 平乱第20章 毫无悬念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头第10章 宿命?第122章 不是结束的结束第198章 扶植第145章 十年赌约第54章 两强之战10第83章 厉兵秣马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37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76章 通州会战5第176章 诱敌追击第200章 四面楚歌第90章 缩头乌龟第108章 未雨绸缪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105章 兵至高岭第153章 北返晋南第219章 倒戈第190章 坐等上门第121章 崇祯遗孤第182章 不算劝降第4章 终归要来第158章 撞破情愫2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9章 时局第198章 战云压境第85章 屠奴第30章 大明最后的精锐第54章 两强之战10第57章 重修寨墙
第56章 倒霉的多尔衮第136章 国债第60章 反目成仇第39章 蒙古八旗第111章 暗算第26章 孤胆第173章 憋屈之极第39章 总结第82章 暗度陈仓第214章 危及洛阳第232章 制服控第140章 杀鸡儆猴2第26章 好言相劝第168章 先捏软柿子第198章 扶植第76章 受降第10章 不快第63章 祸水东引第31章 舌头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141章 中华之危第67章 崇祯困局第136章 人选第168章 火炮发威第39章 蒙古八旗第129章 向东是大海第135章 平西之战第68章 风水炮手第42章 极其无耻第93章 侦查第37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69章 破格任用第102章 虚情假意第84章 丧家之犬第151章 巧匠第62章 收复失地第212章 再下两城第92章 炮袭第35章 锁定目标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56章 倒霉的多尔衮第188章 石冉第146章 都是被逼的第187章 向南第101章 以身涉险第4章 檄文第54章 肉盾第121章 炮灰第83章 无奈就范第128章 两个小朝廷第73章 以杀立威第101章 以身涉险第173章 国子监太学院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66章 密旨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183章 皇帝乞讨第95章 寨门之战第113章 乌龙第108章 轮式火炮第149章 济生堂第149章 济生堂第178章 卢氏之危第96章 纵虎第128章 两个小朝廷第198章 战云压境第211章 乘胜追击第174章 围点打援第163章 平乱第20章 毫无悬念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头第10章 宿命?第122章 不是结束的结束第198章 扶植第145章 十年赌约第54章 两强之战10第83章 厉兵秣马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37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76章 通州会战5第176章 诱敌追击第200章 四面楚歌第90章 缩头乌龟第108章 未雨绸缪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105章 兵至高岭第153章 北返晋南第219章 倒戈第190章 坐等上门第121章 崇祯遗孤第182章 不算劝降第4章 终归要来第158章 撞破情愫2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9章 时局第198章 战云压境第85章 屠奴第30章 大明最后的精锐第54章 两强之战10第57章 重修寨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