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经济围堵

而另外罗伯特这次带来的一帮水手显然也是经过他们筛选过的,其中一个叫舒曼的家伙居然还曾经是一条荷兰船加利恩帆船的船长,曾经带着船前往过美洲,但是后来这家伙因为有酗酒的毛病,结果一次在海上喝酒误事,错误的指挥船只行入到了暗礁群之中,造成了船只触礁沉没,结果是赔了个血本无归,好不容易辗转回到国内之后,这厮还因为酒后闹事被抓起来关了一段时间,出狱之后这家伙穷困潦倒差点倒毙在街上,结果这次听说中国皇帝要招募他这样的人才,于是这家伙决定来中国冒险一下,看看能不能捞到一笔钱,回头回国再买一条船东山再起。

肖天健得知这个家伙居然又这样的资历,顿时喜出望外,当即任命舒曼这家伙为宁波海军讲武堂担任航海教谕,至于其他的那些水手,他也一股脑全部送到了宁波海军讲武堂,充任了教官。

至于剩下的这些造船工匠们,肖天健将其分作了三批,一批派往了南京中华造船厂,一批派往了宁波造船厂,另一批则直接送往了刚刚在登州筹建起的造船厂,令他们在三个造船厂一起开工,为大中朝建造西式的帆船,至于船型上,肖天健也不贪大求全,先从百吨左右的盖伦船造起,之后随着经验的积累,再开建大型的盖伦船。

当然肖天健也不能今后全部都依靠这些洋鬼子造船工匠们为他造船,最重要的还是他需要通过这些人,今后为他培养出一大批中国工匠,于是这些人授命之后,每个人还被要求,至少要为大中朝培养出三个学徒,还不能藏着掖着。

至于他们之中如果有人是滥竽充数的,那么对不起,薪俸就不要想拿了,而且还会被立即驱逐出大中朝国境。

对此这些造船工匠们也知道这高昂的薪资不会是白拿的,而且他们也不像是中国工匠们有那种所谓的惜艺不授的传统,为大中朝带徒弟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有人却提出来,他们来此工作,当初罗伯特并未提出过还要让他们授徒,假如现在让他们教授徒弟的话,需要另加薪酬才行。

肖天健顿时笑了,这帮家伙可谓是钻到了钱眼里了,他们估摸着也是想要通过在中国工作一段时间,赚取一笔钱,还回欧洲定居,现在肖天健这个中国皇帝提出来要他们带徒弟,他们觉得这个东方皇帝,还是会以后让他们所教出来的学生取代他们,于是自然而然的想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个道理,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大着胆子想要敲诈一把,多捞取一些实惠。

但是对于肖天健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如果是后世的话,搞不好还要付出高额的专利费,但是现在他只需要开工钱,便可以获得西式风帆战船的建造技术,多花几个小钱,培养属于中国自己的造船工匠,对于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于是他立即便答应了下来,和这帮家伙签订了五年的工作合同,五年之中,他们要为大中朝专心致志的工作,还要在五年之中,为大中朝每个人至少培养出十名以上的学徒,保证学徒可以学到他们所有的手艺,而大中朝除了付给他们原定的薪俸之外,还另外再给他们增加薪资的三分之一,作为他们为大中朝培养学徒的费用,如此一来双方是皆大欢喜,这帮家伙立即便被送往了各地,开始了为大中朝工作。

这样的结果,对于肖天健的大中朝和西方传教士来说,是个加大欢喜的结果,肖天健获取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人才,可以通过这些传教士带来的系统知识,来改造原有统治中国读书人几千年的教育体系,也为以后大中朝选择人才打开了一扇大门。

另外一个就是初步解决了大中朝仿造西方风帆战船的问题,同时也获得了一批善于操作这种西式帆船的教官,只要对他们善加利用,今后很短时间之内,大中朝只需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大中朝便可以很快获得一支相对强大的海上力量。

这一次传教士们回到中国,通过这件事同时还对欧洲诸国产生了另外的影响,欧洲人不管是时下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人,还是老牌海上强国,但是现在正逐步走入衰落之中的西班牙人以及葡萄牙人,另外还有海上力量正在崛起的英国人,都意识到了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个好的消息。

这些欧洲国家,早就想像葡萄牙一样,在中国大路上获得一个桥头堡,来开展和中国的贸易,为此他们之间这些年斗的很是厉害,荷兰人更是在占领了台湾,试图长期盘踞下去,还将西班牙人从台湾的鸡笼赶走,想要独享跟中国贸易的这块大蛋糕。

但是以前明朝态度很不明朗,奉行海禁政策,使得他们对此垂涎欲滴,但是却始终没有办法打开局面。

现如今中国面临巨变,新的大中朝皇帝对于传教士的态度明显要比以前的大明王朝开明许多,而且通过传教士带回的消息,他们也看出来中国的这个新皇帝,并不想继续大明禁海的政策,这便给予了他们一个希望,这一次传教士回来,荷兰人主动承担了运送这些传教士以及造船工匠的任务,并且将他们直接送到了宁波府登岸。

趁着这个机会,荷兰人请罗伯特代他们递交了一封信给肖天健,信中提出了想要和大中朝通商的事情。

对此肖天健考虑之后,召集诸臣又商议了一番,并未立即答应荷兰人的要求,而是以中国皇帝的名义,对荷兰人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假如荷兰人今后想要和大中朝通商的话可以,但是前提是他们必须要停止一切和郑家以及南明朝廷之间的贸易活动,否则的话荷兰人便是对大中朝敌视,那么大中朝今后一旦消灭了郑家集团和南明集团的话,将会为此惩罚他们荷兰人,断绝一切和荷兰人之间的商贸交易。

当然这种事情不单单是只针对荷兰人的,肖天健顺便还派人乘坐荷兰人的船只前往吕宋的马尼拉,向西班牙驻马尼拉总督递交国书,同样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其中也包括了时下被西班牙国王统治的葡萄牙,当然也少不了眼下已经将触角伸到南洋的英国人,告知他们立即停止和郑氏集团以及南明集团的一切商业活动,如果他们同意的话,那么今后大中朝便可以准许他们通商,并且在沿海开放口岸,准许他们的船只靠泊进行贸易,否则的话,一旦大中朝解决了郑氏集团和南明集团之后,便会作为惩罚,禁止中国商人和他们进行贸易活动。

本来肖天健还想要提出来台湾的归属问题,令荷兰人无条件退出台湾,但是仔细考虑之后,现在他们大中朝海上力量还很薄弱,尚无法立即武力收复台湾,而且这么做很可能逼迫荷兰人和郑氏集团还有南明集团抱成团,在海上跟大中朝作对。

眼下他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先解决郑氏集团和南明的问题,在统一了中国海上力量,整合出一支强大的海军之后,他才能正式的将解决台湾的问题提到议程上来。

荷兰人提出贸易的要求,暂时没有被大中朝满足,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能算是一无所获,通过这次运送传教士到宁波府,他们正式的和大中朝发生了接触,也得到了大中朝的回复,让他们看到中国新皇帝对于通商之事,并没有拒绝,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但是对于大中朝提出的条件,他们也很是为难,因为他们看不出大中朝未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消灭郑氏集团和南明集团,如果时间短的话,这对于他们来说还可以接受,但是时间长的话,他们就等于要放弃太多的利益。

可是有一点就是荷兰人通过对中国近期政局的走向,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那就是郑氏集团和南明集团时下已经不可能再光复大明了,对于这两股势力来说,在大中朝的兵锋之下,仅能苟延残喘而已,被大中朝灭掉,只是迟早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不管是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乃至是葡萄牙人,都看得明白。

再说郑家近些年来在海上跟他们作对,收取过路费,也让他们非常不爽,雁过拔毛式的抽成,也让他们无法接受,可是毕竟郑家的水师实力雄厚,他们虽然船坚炮利,但是数量却无法和郑家的水师相比,蚁多咬死象,郑家就是靠着数量上的优势,才控制了海路,迫使他们不得不按照郑家的吩咐去做。

还有一点就是近一两年来,因为大中朝控制了富庶的江浙一带还有南直隶、湖广、江西之后,使得郑家获取这些地方的货物数量骤减,也使得这些洋人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获得大量的中国产品,尤其是被欧洲国家追捧的中国丝绸数量下降的非常厉害,还有瓷器数量也大幅下跌,长此下去对于他们洋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大中朝控制了货物南下出海,使得他们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失,长此下去即便是郑家能多坚持一段时间,可是对于他们来说,也等不下去。

于是荷兰人以及西班牙人在内部商议之后,为了今后长远的利益,还是决定暂时停止一段时间和郑家的贸易活动,特别是郑家以及南明现在急需的武器以及火药,他们都加以限制,以各种理由和托词不再给郑家还有南明供货,当然暗中他们还是继续和郑家进行贸易,采购一些郑家出手的货物,以此来维持他们在东方的贸易活动。

这样的话,对于郑家和南明集团的打击非常大,本来他们财政就因为大中朝的逼迫捉襟见肘,所以急需通过和洋人贸易,来获取军饷武器,招募兵将,突然之间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人都大幅减少了和他们的贸易活动,这就等于掐住了他们的脖子,这对于依靠在海上贸易,来获取资金的郑家来说,打击非常大。

而且大中军这段时间对福建的军事行动也很是频繁,大中军在四月底之前攻占了福宁州,进而开始对福州构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虽然进入五月间,大中军不知为何,暂时停止了继续攻打福州,但是却并未将兵力后撤,使得郑家不得不在福州投入大批兵力设防,这对于郑家的财政压力非常大,使得郑芝龙为此有点惶惶不可终日起来。

接下来他到底该怎么做呢?郑芝龙不由得感到头疼欲裂了起来。

第128章 楚王新军第117章 盆满钵满第18章 义无反顾第74章 胸甲第75章 通州会战2第172章 好事成双第31章 血战小漳河畔第189章 轻取凤阳第82章 骑兵PK骑兵第196章 火焚阳城第28章 定策第93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第106章 镇反第1章 凯旋第142章 地球是圆的第99章 借题发挥第64章 世事难料第39章 再下一城第21章 布置第141章 中华之危第39章 总结第11章 多尔衮的判断第133章 抛车建功第35章 陇州之战2第28章 永宁第104章 襄外&安内第22章 直面交锋第8章 出迎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181章 夜访第151章 巧匠第191章 出关第99章 夜袭2第72章 烦恼第135章 取士第87章 新作物第228章 恐怖军力第16章 跃马挥刀第46章 烦恼第44章 自杀式阻击第49章 官军阻路第138章 南方战前准备第2章 全面歇兵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200章 利益驱动第95章 山海关之役1第173章 困兽之地第132章 朝议第137章 多喜临门第25章 李闯重振第208章 酣战第100章 山海关之役6第217章 龙币发行第210章 绝地反击第71章 抛车第184章 丁督师的反扑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63章 城门2第7章 舍命救主第99章 夜袭2第177章 五五制整编第18章 行赏第88章 何去何从第190章 再返北京第58章 棱堡式寨墙第81章 轻下一城第6章 交易第20章 大军压境第63章 崩溃第125章 名臣第243章 大顺建国第11章 托大第94章 速度赛第100章 山海关之役6第208章 酣战第109章 纸壳弹药第61章 陷阱第226章 班底2第67章 马贼第68章 布置第214章 危及洛阳第54章 试枪第165章 完胜第55章 两强之战11第9章 战略失误第220章 轻取外城第1章 凯旋第93章 侦查第13章 巨鹿之战1第109章 最后的疯狂第12章 八队闯将第135章 英烈祠第122章 三段击第43章 叛徒第196章 闯王求援第32章 醋意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7第73章 斥候的对决2第146章 有话要说
第128章 楚王新军第117章 盆满钵满第18章 义无反顾第74章 胸甲第75章 通州会战2第172章 好事成双第31章 血战小漳河畔第189章 轻取凤阳第82章 骑兵PK骑兵第196章 火焚阳城第28章 定策第93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第106章 镇反第1章 凯旋第142章 地球是圆的第99章 借题发挥第64章 世事难料第39章 再下一城第21章 布置第141章 中华之危第39章 总结第11章 多尔衮的判断第133章 抛车建功第35章 陇州之战2第28章 永宁第104章 襄外&安内第22章 直面交锋第8章 出迎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181章 夜访第151章 巧匠第191章 出关第99章 夜袭2第72章 烦恼第135章 取士第87章 新作物第228章 恐怖军力第16章 跃马挥刀第46章 烦恼第44章 自杀式阻击第49章 官军阻路第138章 南方战前准备第2章 全面歇兵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200章 利益驱动第95章 山海关之役1第173章 困兽之地第132章 朝议第137章 多喜临门第25章 李闯重振第208章 酣战第100章 山海关之役6第217章 龙币发行第210章 绝地反击第71章 抛车第184章 丁督师的反扑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63章 城门2第7章 舍命救主第99章 夜袭2第177章 五五制整编第18章 行赏第88章 何去何从第190章 再返北京第58章 棱堡式寨墙第81章 轻下一城第6章 交易第20章 大军压境第63章 崩溃第125章 名臣第243章 大顺建国第11章 托大第94章 速度赛第100章 山海关之役6第208章 酣战第109章 纸壳弹药第61章 陷阱第226章 班底2第67章 马贼第68章 布置第214章 危及洛阳第54章 试枪第165章 完胜第55章 两强之战11第9章 战略失误第220章 轻取外城第1章 凯旋第93章 侦查第13章 巨鹿之战1第109章 最后的疯狂第12章 八队闯将第135章 英烈祠第122章 三段击第43章 叛徒第196章 闯王求援第32章 醋意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7第73章 斥候的对决2第146章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