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大盛这是要亡了吗?(月底求月票)

见长孙寂点头,郑潮遂压低声音问:“荣王……可有称帝之意?”

一旁的长孙氏族人不动声色地看向长孙寂。

长孙寂会意,道:“荣王是否有心,尚不得而知。只是荣王如今乃先皇唯一的幺弟,于正统而言,或是最合适的人选。”

“家中祖父临终前,曾郑重嘱咐于我,必要从李氏族中择选明主,以匡复正统,以救天下大势。”提及祖父,少年人的眼底有些悲沉之色。

郑潮轻叹了口气,颔首道:“如能在李氏皇族中择选,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名正言顺,天经地义……这些礼法正统,是一把很有分量的利剑。

“郑先生心有大义,如能有幸与先生同行,此道或可更加明晰——”少年眼神诚挚,道出相邀共成大事之言。

如此,郑潮便不得不直言问道:“敢问令族,是否已经选定了荣王府?”

长孙寂:“不瞒郑先生,尚在思量当中。只是观大局,眼下认为荣王最为合适,荣王如今在西南一带,已颇有呼声。”

见郑潮目露思索迟疑之色,长孙寂又道:“不过正如晚辈方才所言,还是想听一听先生的看法,故今日才斗胆请先生来此。”

“此事……或不可急于做决定。”郑潮真诚地建议道:“长孙一族存世不易,经不起再一次震荡……依郑某之见,不如先暗中积蓄力量,以观局势,待时机成熟,再行决策。”

言下之意,是不要被局势和处境轻易冲昏头脑,过早站队,以免押错了人。

郑潮疑心,荣王或已经暗中在试图获得长孙氏的支持了,只是长孙家的族人暂时不欲同他明言深说而已。

长孙寂点了头:“先生所言在理,的确不可贸然决定。”

他听得出来,郑潮无意急着做决定,却也是在真心提醒他们长孙家要谨慎选择——

而积蓄力量,是必然之事。如今乱势已起,女帝政令难通,正是他们重新蓄力的好时机。

但一族之力终究有限,所以他想力所能及地去拉拢一切能拉拢的人和势力。

郑潮是很有价值的,一是他的声名,二是他背后的郑家残余的势力和人才,哪怕他被郑家视作叛徒,但偌大一个郑氏族中,总有明事理的人,也总有愿意为利益放下隔阂的人。

所以,哪怕此刻郑潮并未松口扶持荣王之事,长孙寂及其他族人待郑潮也依旧礼待有加,转而又谈到其它势力。

谈话间,长孙寂忽然问:“郑先生与江都常刺史,在荥阳时,应当有过接触吧?”

郑潮一愣,旋即笑着点头:“是,彼时常刺史曾与我一同祈求雨停。”

这件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了,甚至成了证明常岁宁乃将星转世的“佐证”。

“在京师时,我便很钦佩常娘子了。”想到当初小姑被害之事,长孙寂的眼睛黯然了两分,片刻,才道:“只是当时我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常娘子会有今时之成就。”

当初,常娘子为兄长力求清白之举,实在惊人,他由此也知晓了这个女郎有不凡之处,但怎么也没想到会不凡到如此地步。

一经出世,便平定徐正业之乱,据江都,御倭贼,以锐不可当的姿态名震四海。

所以,他和他的族人也在设想,能否将常家也拉入阵营之中。

常家被女帝猜忌已是必然之事,独木难支,寻人结盟是值得考虑之事。

虽说最终要扶持李氏何人,尚未有定论,但若是可以,他真的很想和常娘子这样的人物共谋大事,无论是出于利益考量,还是个人私心。

长孙寂委婉地向郑潮透露了这个想法。

郑潮的心情有些复杂,拉她共扶明主?

想到那个少女给他的野心勃勃之感,郑潮觉得长孙家这个盘算怕是注定落空。

当初她还没去江都呢,就以主人的语气邀他来日去江都做客……之后果不其然,她果真堂而皇之地将江都装进了她的麻袋里。

而如今,她又将江都变作了她的麻袋,把各路人才都往里头塞……

这样的人,当真会轻易甘心扶持他人吗?

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她甘愿称臣扶持?

长孙家看好的荣王,有这个能力吗?

郑潮觉得悬,但还是委婉地道:“既然是旧识,先探一探常刺史的想法也无不可……”

接下来,长孙家的人又向郑潮询问崔璟的近况。

郑潮在心中咂舌,合着,长孙家专想收留被士族唾弃的过街老鼠是吧?

不过,他大外甥,的确是很值得拉拢的对象。

但事关玄策军,此中分量太重,也没什么把握可言,长孙家的人也未敢明言,只是旁敲侧击。

郑潮并无意替崔璟做任何选择,他如今不过是外甥养在外头的穷舅舅罢了,并没办法去当外甥的家,做外甥的主。

关于外甥的想法,郑潮也不多做透露,当然,他也无从透露——大外甥怎么想的,他了解的还真不算多。

长孙寂留郑潮住了几日,这几日相处下来,郑潮对这个长孙家的少年家主印象颇佳。

郑潮离开前,与长孙寂约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保持书信往来。

事实上,郑潮这一路,同不少谈得来的人,都做下了如此约定。

长孙寂欲赠盘缠,被郑潮拒绝了——没法子,大外甥给得太多,让他足够维持衣食无忧的生活,及视钱财为粪土的清高形象。

说来……明日好似就是中秋了?

于是郑潮决定给大外甥写一封家书,信上说了近来见闻,有山水风光,也有战事疾苦。末了,又提到在峡州时被人拿菜刀威胁之事,并归结为:【幸而得吾机智化解】

郑潮刚将这封家书送出去,欲乘船渡涪陵江时,忽听渡口人声躁动,原是有人带回了东面的战报——

“……韩国公李献败了!今已被卞春梁大军,逼退至荆州!”

“洞庭已落入卞春梁之手,并占下岳州,大行烧杀劫掠之举!”

“卞春梁大军如此凶狠勇猛,这可怎么办才好……”

“我这里有一道檄文……正是出自卞春梁麾下军师之手,他们还扬言要‘直捣黄龙’,攻入京畿上都,为昔日道州枉死的百姓讨回公道!”

郑潮忙上前去,同那名着文衫的年轻人借檄文一观。

去岁初,道州大旱,因赈灾不及时,致使无数灾民饿死,近年大盛多灾,起初朝廷并不曾如何在意这一场旱灾下的人祸。至去年秋日,开始有道州灾民涌入京师,求天子怜悯主持公道,那时徐正业之乱已现,京师戒严并排查徐贼同党奸细,很多灾民被错杀,或被暴力驱逐。

他们的声音不被倾听,生死亦不被在意。

这份民怨,借着徐正业起事之风,在盐贩卞春梁的带领之下,很快聚集成了一支乱军。

到底是民间势力,乱起之初,朝廷仍未十分放在心上,直到几扑不灭,愈发势大,眼看着卞春梁自道州起,先后攻占了衡州,邵州,今年春日又占下潭州,举兵攻往洞庭——

徐正业之势已被扑灭,反而起初不被重视的卞春梁之势愈发壮大。

卞春梁的野心是写在明面上的,高举报复之旗,誓要攻入京师,推翻当下朝政。

他扬言为民请命,要为道州枉死的百姓讨回公道,血债血偿,因此所到之处,凡官员权贵豪强,皆被他劫杀一空。许多当地士族,家中无论老幼也皆遭屠戮,之后再连同屋宅被一把大火烧成灰烬。

若说当初徐正业尚以匡扶李氏江山之名拉拢官员贵族,卞春梁便是公然站在了官权士族的对立面,他于檄文中言【刀下杀尽贪官污吏,足下踏碎公卿傲骨,不破京畿取回公道必不折返】——

郑潮看得愁眉紧锁。

满纸血性与报复之言,决心推翻压迫之政……此檄文拿来煽动乱世平民,无疑是极有力的。

再加上李献此番大败,卞春梁大军士气再涨,必将又引来无数人跟从效仿。

郑潮的视线越过渡口处惶惶的人群,看向东面洞庭湖方向,心下忧虑至极。

李献此一败,可谓出乎了许多人的预料。

两月前,李献将卞春梁大军逼出洞庭一带,传捷报入京,被视作扭转局面之战。

之后,李献乘胜追击,欲取回潭州,然鏖战月余,仍久攻不下。

久攻不下,兵之大忌。士气衰馁,便必有一败。

八月初一当日,卞春梁大军忽然出城迎战,破开李献大军防御,一连不过十余日,便一鼓作气攻下洞庭,并占岳州。

李献大军死伤数万,节节退败之下,勉强在荆州凭借易守难攻之优势,才得以稳住阵型。

荆州历来难攻,卞春梁大军也已疲惫,此刻扎营岳州休养蓄力,而岳州城中,因卞军的屠戮,已形同炼狱。

失了洞庭与岳州的李献,在荆州安置下来的第一件事,便是重责军中部将。

他认为自己分明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只因麾下将士无能,履行不力,轻易退却,扰乱军心,方致使大败局面的发生。

这些士兵皆如一盘散沙,若不重责,何谈军规与军威?

败仗之下,士气衰微,李献试图以此将军心拔起。

在如此严惩之下,刚吃了一场败仗的军中愈发人心惶惶,如一张紧绷的弓,强行支了起来。

同样负伤在身的李献,此刻面色沉寒,正于营中执笔书写请罪战报。

荆州至关重要,他在请罪书上再三保证,会以己命死守荆州,并定会取回在他手上丢失的岳州。

收笔之际,李献手中猛地用力,笔杆在他手中被折断。

此次他固然败了,但必不可能再败!

他定会亲手取下卞春梁首级,以雪今时之耻!

洞庭败讯传回京师,朝廷上下一片震怒恐慌。

听官员上禀岳州战后百姓惨状,圣册帝亦龙颜大怒,严斥李献之过。

“陛下,荆州地处关键,乃是拦在山南东道前最有力的一道屏障……若荆州再失,东都洛阳,乃至京师,只怕都要成为乱军囊中之物!届时大盛危矣!”

圣册帝闻言勃然大怒:“大胆!”

那名官员自知用词不当,慌张跪伏下去请罪。

但他之言虽听来不祥,却也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圣册帝亦清楚此一点,故而也并未自欺欺人粉饰太平,发落责难这名官员,待冷静下来之后,即与众臣紧急商议对策。

感受着金銮殿中弥漫着的不安气氛,在旁听政的太子李智,半藏在袖中的双手微微颤栗着。

除了卞春梁大军的威胁之外,近来几乎隔几日就会有各地大大小小的战报传回京师,肖旻将军也再次领兵平乱去了……

怎么办,大盛这是要亡了吗?

太子心下戚惧,简直快要哭了。

户部的官员也要哭了。

别的官员或怒或惊或惧,而他们户部,还要再另加上一条头疼。

面对持续不断的巨额战事支出,他们真的快要头疼死了!

湛侍郎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催钱单子,突然理解了老师——老师动辄发疯的精神状态,领先他好几十年!

每天面对这些,哪有不疯的?

尤其是那韩国公的军饷催要,他简直恨不能撕碎嚼碎咽肚子里才好,打了这许久,要了这么多钱,结果憋了个这么大的败仗,一座城池都没拿回来,还把岳州丢了!

这不是妥妥的赔钱货吗?

偏偏更赔钱的还在后面,败仗并非结束,而是意味着更多的药材补给,更巨额的伤亡抚恤,甚至是被拉得更长的战时消耗……

且听着早朝上众臣所议,因卞春梁的兵力再度壮大,接下来免不了还要再往荆州增派兵力。

不增派怎么能行,荆州是一定不能丢的!

湛侍郎叹着气,纵有千般头疼,却也只能加紧处理。

湛侍郎翻看公务间,眉头越皱越紧,不禁就想到了不久前江都常刺史要建官营作坊之事。

建作坊无疑是笔大支出,他刚准备头疼时,却听闻常刺史在奏请中事先已主动言明,一切支出,她自己可以想办法垫付——

垫付……多么动听的两个字!

(文中道州的位置,在今湖南永州)

第35章 双胞第370章 看来那个人很特别(月初求月票)第315章 别演了(六千字大章补更)第281章 前方来者何人?(求月票)第253章 来者何人(打滚求月票)第77章 早知他来,我便不来了第492章 记的究竟是哪门子仇?第224章 至宣州第475章 要认清仇人(求月票)第263章 三比第91章 她就这点儿爱好第460章 怎丑成这般模样了(求月票)581.第575章 何尝不是另一种耍弄573.第567章 剑锋(打滚求月票)第282章 我以我为天,我意即天意第16章 脑子坏了第391章 “守好” “守富”第12章 归京第388章 “争宠之心不宜太过”573.第567章 剑锋(打滚求月票)第232章 我还挺有名的520.第516章 必不负相托586.第580章 “天谴神罚”第46章 先太子“遗物”第447章 封赏旨意第9章 崔大都督第462章 有人先一步下手了第253章 来者何人(打滚求月票)509.第505章 末路第103章 道德底线有待降低第184章 她乐意欠着第320章 崔璟,你要什么第203章 不退,不逃第194章 杀机(求月票)第69章 需要很多功德傍身第441章 可曾被人背叛过吗第18章 猫与巨鲲第65章 只会惹是生非的蛀虫第392章 你少在那边叽叽哇哇(求月票)第82章 没事,我心术也不正第252章 谁是反贼?(春花秋月 打赏加更)第11章 没有兴趣第56章 像,真像第459章 快逃吧(求月票)第162章 就这么爱吗574.第568章 为破局而入局(求月票)第312章 她缺德的很明显吗?(求月票)第21章 或有蹊跷第13章 救命的来了第478章 以身入局,续以白昼第220章 宁宁糊涂啊(求月票)第349章 两根拂尘第356章 “全麻宴”(打滚求月票第409章 给他们一些像样的震撼第126章 闻有崇月之风(求月票)第138章 活久些才有惊喜第441章 可曾被人背叛过吗第260章 只要能将他的学生还给他第474章 打得一动不动(求月票)第174章 自此将星凋零第337章 刺史府不养闲人(月底求月票)第92章 大郎君来看您了第462章 有人先一步下手了第388章 “争宠之心不宜太过”第287章 小孩儿兄第28章 寺中塔第156章 他之所求 (月底求月票)第316章 这一切都是他所为(五千字大章补更)第154章 更讨厌了第440章 反骨上生了个情种第439章 可否单独一叙?第131章 成了!第467章 无力奉养?第45章 卧龙凤雏第269章 可敢赌一赌(求月票)526.第521章 六郎不傻第365章 重生并非偶然(求月票)第230章 我可以喊你阿姊吗?565.第559章 与阿尚何其相似第314章 告别去(求月票)第300章 为何要救她?(求月票)第104章 她也喜欢吃栗子吗第276章 他竟对一个男子?(五千大章求月票第291章 象园旧梦第213章 让阿爹从了就是第223章 愿嫁第489章 道理要用刀来讲第424章 她好像杀人了(二更求月票)第458章 幸福得有点歹毒了(求月票)第438章 一介武夫崔令安第53章 见女帝(二更合一)第184章 她乐意欠着第494章 身世之谜第237章 如一颗珠,似一棵树第112章 岁宁不许第108章 以文会友,以诗为柬第146章 是福是祸第483章 先人所留第293章 送我的?第138章 活久些才有惊喜
第35章 双胞第370章 看来那个人很特别(月初求月票)第315章 别演了(六千字大章补更)第281章 前方来者何人?(求月票)第253章 来者何人(打滚求月票)第77章 早知他来,我便不来了第492章 记的究竟是哪门子仇?第224章 至宣州第475章 要认清仇人(求月票)第263章 三比第91章 她就这点儿爱好第460章 怎丑成这般模样了(求月票)581.第575章 何尝不是另一种耍弄573.第567章 剑锋(打滚求月票)第282章 我以我为天,我意即天意第16章 脑子坏了第391章 “守好” “守富”第12章 归京第388章 “争宠之心不宜太过”573.第567章 剑锋(打滚求月票)第232章 我还挺有名的520.第516章 必不负相托586.第580章 “天谴神罚”第46章 先太子“遗物”第447章 封赏旨意第9章 崔大都督第462章 有人先一步下手了第253章 来者何人(打滚求月票)509.第505章 末路第103章 道德底线有待降低第184章 她乐意欠着第320章 崔璟,你要什么第203章 不退,不逃第194章 杀机(求月票)第69章 需要很多功德傍身第441章 可曾被人背叛过吗第18章 猫与巨鲲第65章 只会惹是生非的蛀虫第392章 你少在那边叽叽哇哇(求月票)第82章 没事,我心术也不正第252章 谁是反贼?(春花秋月 打赏加更)第11章 没有兴趣第56章 像,真像第459章 快逃吧(求月票)第162章 就这么爱吗574.第568章 为破局而入局(求月票)第312章 她缺德的很明显吗?(求月票)第21章 或有蹊跷第13章 救命的来了第478章 以身入局,续以白昼第220章 宁宁糊涂啊(求月票)第349章 两根拂尘第356章 “全麻宴”(打滚求月票第409章 给他们一些像样的震撼第126章 闻有崇月之风(求月票)第138章 活久些才有惊喜第441章 可曾被人背叛过吗第260章 只要能将他的学生还给他第474章 打得一动不动(求月票)第174章 自此将星凋零第337章 刺史府不养闲人(月底求月票)第92章 大郎君来看您了第462章 有人先一步下手了第388章 “争宠之心不宜太过”第287章 小孩儿兄第28章 寺中塔第156章 他之所求 (月底求月票)第316章 这一切都是他所为(五千字大章补更)第154章 更讨厌了第440章 反骨上生了个情种第439章 可否单独一叙?第131章 成了!第467章 无力奉养?第45章 卧龙凤雏第269章 可敢赌一赌(求月票)526.第521章 六郎不傻第365章 重生并非偶然(求月票)第230章 我可以喊你阿姊吗?565.第559章 与阿尚何其相似第314章 告别去(求月票)第300章 为何要救她?(求月票)第104章 她也喜欢吃栗子吗第276章 他竟对一个男子?(五千大章求月票第291章 象园旧梦第213章 让阿爹从了就是第223章 愿嫁第489章 道理要用刀来讲第424章 她好像杀人了(二更求月票)第458章 幸福得有点歹毒了(求月票)第438章 一介武夫崔令安第53章 见女帝(二更合一)第184章 她乐意欠着第494章 身世之谜第237章 如一颗珠,似一棵树第112章 岁宁不许第108章 以文会友,以诗为柬第146章 是福是祸第483章 先人所留第293章 送我的?第138章 活久些才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