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1)

胡龙观古董市场是江流市最大的一个古董市场,最近,市场中出现了一个让颇有居心者十分关心的新闻,聚宝阁的主人陈一龙去世了,留下一堆的外债和一些破烂不堪的古董。

行里人都在暗自揣测着,要是没有合适的人来接手,不用看,这铺子是完了,或许相机而动还能分到一杯羹。陈一龙的两个儿子陈大牛和陈二牛都是普通老百姓,没有跟着父亲学到什么本事,自然是不敢做古董生意。兄弟两个倒是曾去聚宝阁转悠了一圈,可一看这铺子欠账不少,用句时髦的话来讲,已经算是资不抵债,因此,谁也不乐意接手这个铺子了。虽然父亲生前是把铺子留给了唯一的女儿陈敏,女儿也不想让父亲一辈子的心血付诸东流,但碍于不懂这古董行的事情,无法将这个烂摊子经营下去,一时间事情就这么悬下了。

此时的陈大牛一身电焊工的衣服,邋里邋遢,慢慢地跟着媳妇田凤娥在胡龙观市场上转悠。田凤娥整个一悍妇,膀大腰圆,怒气冲冲地走在前面说:“瞧你这窝囊废,也算是男人?这个铺子是欠了不少钱,但铺子不也能卖不少钱?要是弄到手的话,兴许还能赚不少,你居然不想着争过来。”

陈大牛蔫了吧唧地说:“媳妇,你也不是不知道,咱爹的两个宅子给我们一个,老二一个,这个铺子怎么着要小妹说了算,这是老爷子生前都定好的,铺子里面的东西是我们兄妹三个人分,这也都是白纸黑字写清楚的。你有胆量要,找小妹去。”

听到这里,田凤娥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她可是没有胆量去市委大院。

两口子正吵着,古董市场一个贼眉鼠眼的小个子走过来拦住陈大牛说:“这位大哥,我孩子生病住院了,看你是个实在人,我有一件家传的宝贝想出手,你看看,要是想要的话,我就二十万卖给你。你一转手,至少有一倍的利润。”这小个子说得非常神秘,一边说还一边左右看着其他人,似乎怀里揣着绝世珍宝。

陈大牛对古董什么的不怎么感兴趣,别看他老子是做古董生意的,可他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这一行。田凤娥却是那种很斤斤计较的小市民,一分钱都能掰成两半花,听说转手有一倍的利润,顿时来了兴趣,一把拉开陈大牛,急忙问:“有好东西?什么好东西,拿出来让俺也看看。”

小个子再一次地往左右看了一眼,这才拿出来一个晶莹剔透的佛像说:“看到了没有,我祖上当年可是在袁世凯麾下做侍卫长的,这一尊玉佛像是从宫里面带出来的。要不是我儿子生病住院了,我是不会拿出来卖的。我只要你二十万元,这可是上等的和田玉,只要你一转手,在黑市上至少要卖四十万。”

那佛像看起来确实很诱人,通体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日光下如同道道佛光。如果这玩意是真的和田玉的话,按照这佛像的大小,五十万也拿不下来啊。田凤娥是外行,根本不懂这玩意的市场行情,但她也自有小市民的警觉,所以,她怀疑地问:“要是真有这好事,你怎么不自己去黑市卖啊?”

小个子心中暗喜,不怕你有疑,就怕你不问,只要你问了,就一定会上钩。当下小个子就哭丧着一张脸说:“大姐,你以为我不想吗?去黑市不是一天半天能够拿到钱的,还需要费时间找买家,我儿子可是马上就要做手术了。不交钱,医院里面就不给手术,我能等,我儿子不能等啊。”

田凤娥的贪婪和同情顿时爆发了出来:“大牛,你过来看看,这东西是真的吗?”

陈大牛连一眼都懒得看,哼哼唧唧地说:“我要是能看这玩意,我还当焊工做什么啊!”

田凤娥不满地说:“你爹是做这个的,你怎么一点都没有遗传到啊。”虽然抱怨,田凤娥还是喜滋滋地拿着这尊佛像上看下看,越看越是满意,再加上有二十万元的诱惑,田凤娥动心了,转过身来说:“大牛,我看这玩意儿不错,转手就能赚二十万。”

陈大牛虽然怕老婆,但关系到自己女儿前途的事情,他还是要坚持一下立场的,他说:“家里面那些钱可是女儿上学用的,你要是动了,万一亏了的话,女儿上学怎么办啊?”

田凤娥横眉立目说:“不是有钱赚吗?要是能赚二十万的话,到那时囡囡就能去一中上学了。现在上学择校费可是贵得不行。我决定了,买了!你们老爷子果断得很,上百万的古董说买就买了,轮到你怎么那么磨叽啊。”

说到父亲,陈大牛立刻反驳说:“老爷子也是因为买了一件打眼的古董才赔得精光的,我坚决不同意买这玉佛。”

田凤娥就像是鬼迷了心窍:“你还造反了?这东西我一定要买!这位大兄弟,你跟我去银行取钱。我就不信我还做不了主了。”

两口子吵得正酣,一旁的两个摊贩在看热闹,其中一个个子比较高的说:“耗子这家伙又骗人了,老陈也真是悲哀啊,自己在胡龙观古董市场也是数得着的高手了,没想到两个儿子没有一个能够子承父业的,耗子这种小把戏也就是骗骗他们这些外行。和田玉?这玩意儿能是和田玉,我这个砚台就是李世民用过的。”另外一个胖胖的中年人说:“我看啊,聚宝阁这下算是悬了。要不是有个好女婿,这聚宝阁早就被人给瓜分了。”

不是没有人想着收了聚宝阁,可谁也不敢贸然插手。这聚宝阁已经有两个月没交管理费了,水费、电费、物业费什么的也是一分钱都没交,要是换成别的铺子早就断水断电了。但聚宝阁,还真是没人敢这样做。

再说这田凤娥,正要拉着耗子去银行取钱,突然一个身穿休闲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走了过来。他身材魁梧,器宇轩昂,棱角分明的国字脸上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像一眼就能看透人心一般。

田凤娥立刻眉开眼笑:“海东,你这是刚下火车吧?我昨天还和你大舅说呢,说你大学毕业了,你外公出这事情,无论如何你都会回来的,你外公可是最疼你的啊。”

王海东看了一眼耗子手中的玉佛,又看了一眼田凤娥说:“大舅妈,你这是在干什么啊?不会是想买这玩意儿吧?他要多少钱?”

田凤娥一把从耗子的手中抓过玉佛说:“这可是和田玉雕刻成的,当年皇帝用过的宝贝。他们家祖上有人做过袁世凯的侍卫长,从宫里面带出来的。这东西要二十万元。海东你是学这个的,你快帮舅妈看看值不值。”

王海东一把抓过玉佛说:“这是和田玉?大舅妈,这话你也信?这是新疆玉,而且是新疆玉中比较次的货色,看上去晶莹剔透,实际上用化学试剂处理过,这是古董市场作假的常用手法。如果不处理的话,也就值五百多块吧,雕工还是手工的,不错。但经过了化学处理,完全破坏了玉石本身的天然美感,二十块拿回家玩去算了。”

这种骗术在古董市场司空见惯,行骗的人往往编造出自己的祖上是哪个地方的大官什么的,甚至有人编造出自己的祖上是宫里的太监之类的假话,无非是想让人相信自己手中的东西是真货。若是稍微贪心,就有可能上当。什么金元宝、玉佛、历代名家的书画作品等等,都是利用的东西。

王海东是跟着外公在古董市场长大的,这点小把戏还想骗过他?耗子一听,知道今天是碰到高手了,想把玉佛给抢过来,不料王海东轻松地躲了过去,正色道:“要是我记得没错的话,你就是这里的耗子,骗人都骗到我舅舅身上了,你活得不耐烦了!舅舅你报警吧!”

田凤娥听说自己差点上当受骗,立刻露出本性,母老虎一般恶狠狠地说:“报警!敢骗老娘,我饶不了你!”

正像陈大牛说的那样,那些存款是给自己女儿上学用的,要是真被骗走的话,她可是连哭的地方都没有了,这么想着,她又怎么会轻易饶过耗子,报警可以,先被我暴揍一顿再说。

没想到,陈大牛只是来胡龙观古董市场看看,却差点没有把自己女儿的教育基金给搭进去。因此,陈家兄弟也更知道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本事,就算去古董市场也是给别人送钱去。加上父亲铺子的现状,陈大牛和陈二牛是彻底死了那份觊觎之心,在这个家真正有能力也有条件的人只有王海东了,再说铺子的归属权本来就是王海东母亲的,于是王海东顺利地继承了这个铺子,成为了聚宝阁的掌柜。可王海东接下来要面对的事情就更棘手了,因为,古董市场不是空有一腔热情就能够做生意的。

面对这么一个烂摊子王海东一时也是焦头烂额。他是有本事鉴别古物,可要说到古董市场的经营,真还需要有一个摸索的过程。至少古董市场中的一些行家是不怎么看好王海东的,在他们看来,王海东支撑不了多久,他现在只是初生牛犊的莽夫勇气。

王海东接手聚宝阁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一笔生意没成。哪怕是卖出一些笔墨纸砚什么的现代文房四宝的生意都没有。

中午,忽然雷声阵阵,胡龙观古董市场的百年建筑在疾风骤雨之中若隐若现。行人匆匆,本就不怎么多的顾客一瞬间也消失在雨幕之中。聚宝阁的生意本就清闲,一场雷雨下来,更是没有一个人上门了。

王海东一个人坐在红木雕花太师椅上,在他身旁的是一张雕刻有龙凤的红木圆桌。这一套家具是民国时期的,在民国之前,一般的老百姓家要是敢用这种桌椅,那可是要被砍头的。这套家具是陈一龙在十年前花七百块钱买到手的,现在没有个两三万绝对是拿不下的。这种雕工,这种品相,绝对是民国家具中的精品。说来现在这聚宝阁中也就是这一套家具算是最为值钱的了。而在这红木桌之上摆放的是一个柳浪牌子的收音机,是那种长方形的大收音机,也有三十四年的历史了,是新中国第一批国产收音机之一。王海东小时候总是见到外公坐在紫檀的摇椅上听着梅兰芳先生的戏曲。

至于说那张紫檀的摇椅,后来因为两个舅舅先后娶媳妇,就被外公给卖掉了。这收音机也就成了王海东对外公的唯一一个念想了。

突然一声霹雳,一阵狂风暴雨席卷而来,对这种雷阵雨,古董市场的一些人可是有特殊的感情的。因为这种雷阵雨曾经给古董市场带来了一件真正的宝物。

当年也是这样的一个晴天,这样的一个午后,一阵雷阵雨,一个游方的和尚带来了一件宣德炉,说是为了重修寺庙而卖,反正不管怎么说吧,宣德炉是真的,这点是经过了多方鉴定的。

后来胡龙观的永庆堂买下了这件宝贝,但是谁知道永庆堂的掌柜居然把这东西卖给了走私文物的人,结果宣德炉就流到国外去了,那可是国宝啊。虽然大家对此事都心知肚明,可因为他做得干净,谁也没有证据将他怎样。

第二年的夏天,还是午后,一阵雷阵雨过后,一道霹雳,永庆堂的房檐被雷劈了个粉碎。报应啊,大家都说这是报应。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老板心虚,反正最后他自己关门回家去了。

这一次雷阵雨过后,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对王海东来说是好是坏。后来王海东才想明白这次雷雨其实是上天给自己的一个警示,是自己的一个转机。

雨渐渐停了,空气变得清新起来,胡龙观古董市场上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这个时候,三个民工模样的人在聚宝阁的外面探头探脑。

王海东睁开眼睛说:“别看了,就我一个,你们三个应该是有东西出手吧?什么东西进来让我看看。”

为首的那个长得五大三粗,可眼睛骨碌碌不停转着,一看就很精明。他听王海东这样说了,抬起胳膊拦住另外两人,一脸紧张地看着王海东说:“你是怎么知道我们有东西要卖的?我们什么都没说啊。”

王海东笑呵呵地说:“你们三个像是买古董的吗?我们这条街上,每天来来往往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我要是连谁是干什么的都看不出来的话,那还做什么古董生意啊?”

为首的笑呵呵地说:“我们进了不少的古董铺子,也就你一眼看出来我们三个是来卖古董的,有两家根本连门都没让我们进,说是怕我们打碎了他们的古董。真是狗眼看人低,我们三个可是有宝贝要出手的。”

王海东不会对农民工歧视,可并不代表古董市场上的其他人不会。他们手里面的东西是不是好的暂且不说,可要是打碎了一件古董的话,他们可不一定赔得起。因此,有些古董老板也确实不乐意看到农民工。

王海东让三个人进来坐下,聊了几句就清楚了这三个人的具体情况,为首的叫张三郎。他虽然比较谨慎,防守的也很严密,可也敌不住王海东的套话。王海东慢悠悠地拿起茶壶,给每人倒上了一碗茶,不管对象是谁,起码的礼数还是应该有的。

聊了一阵,王海东还没有打开包袱的意思,这个时候就要沉得住气,虽然面对的是三个貌似不懂行的人,但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在扮猪吃老虎。如果表现的太着急,万一是真东西的话,很容易让他们三个坐地起价。看到三人慢慢平静了下来,他这才让张三郎把一个蓝色的棉布包袱给打开,一件青花瓷露了出来。

王海东先是一阵惊喜,随后就很失望了。这件青花瓷不管从纹饰、器形、款识、做工上看一定是明代的,这个把握王海东还是有的。只是瓶口被人给打碎了半边。可惜了,明代的青花本身的价值就无法与元代的相比,而且还是一件残次品,这就更大打折扣了。

王海东此时才问:“三位能告诉我这东西是怎么来的吗?”

说他们是盗墓者,王海东有点不信,看张三郎这体型就不怎么适合,他们也没有那些盗墓者的谨慎。因此,王海东确定他们三个就是一般农民工,这东西指不定是从什么地方给弄出来的。

张三郎说:“王掌柜,这玩意儿是从我们的工地上弄出来的,好像是一个古墓,不过,被挖土机给破坏了。我们三个也不懂,是听一起过来的老人们说,这玩意比较值钱。工地上的老板带着钱跑了,工地也停了下来,我们这些人一家老小还要吃饭啊,就打算把这东西给拿到这里卖了。可这里的人都狗眼看人低,忽悠我们不懂,就给一千块钱。这不是欺负人吗?我们村里的那个老人年轻时可是做瓷器的,他老人家都说了,这玩意虽然是打破了一点,但一万块钱还是值的,只给我们一千,我们当然不干,这可是官窑的瓷器。”

就他们的水平能说出是官窑的瓷器,自然是有人在背后指点,不过他们村子的那个老人说的价格是遇到了爱好青花瓷的收藏者才会出的。如果仅从收购角度的话,给一万是不可能的。从它的品相和损坏的程度,还有拙劣的拼接手法看,能给到三千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王海东沉思了一下说:“他们给一千虽然有点少,但也不是完全诓骗你们。你们说的一万,如果遇到一个喜欢的买主也许会有这个价格。不过要我收的话,顶多三千。当然,如果你想寄存在这里卖也是可以的。但最后成交了我们要抽取三成的费用。”古董行是有寄存寄卖一说的,一般收两到三成的中介费也是合理的。

张三郎盘算了一下说:“三千不成,算上村子里的那个老人我们四人每个人才分不到八百块钱,怎么着要每人一千才行,四个人要四千,四千我们就卖了。”

其实这花瓶要是重新拼接一下,再处理一下表面的拼接痕迹,卖个三五万还是很有可能的,最次也能卖个两万。王海东再善良也不可能给他们说实话,做生意的人谁会傻到把自己的底牌说出来。

第9章 拍卖会引来烦人家务事(1)第17章 地摊遇故交捡漏得端砚(2)第39章 携美女暗访地下拍卖会(3)第54章 意欲带表哥昆明赌石(2)第33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1)第45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2)第4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4)第13章 帮兄弟偶见金缕玉衣(3)第29章 淘老宅淘出紫檀插屏(1)第52章 天衣下的董其昌真迹(2)第28章 筹建艺术品公司(2)第25章 惹官司为人指点迷津(1)第9章 拍卖会引来烦人家务事(1)第56章 得而复还的秘色瓷片(2)第14章 真假董源山水大轴(1)第33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1)第29章 淘老宅淘出紫檀插屏(1)第45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2)第15章 真假董源山水大轴(2)第36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4)第57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第54章 意欲带表哥昆明赌石(2)第11章 帮兄弟偶见金缕玉衣(1)第1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1)第34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2)第45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2)第32章 受邀行内聚会鉴人骨瓷(2)第58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第19章 同学聚会赌石初露锋芒(1)第28章 筹建艺术品公司(2)第15章 真假董源山水大轴(2)第7章 看货赌斗赢得乾隆印章(2)第11章 帮兄弟偶见金缕玉衣(1)第48章 铁腕处理家族企业账目(1)第44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1)第43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4)第41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2)第21章 同学聚会赌石初露锋芒(3)第13章 帮兄弟偶见金缕玉衣(3)第43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4)第23章 逛鬼市得宋《兰亭序》摹本(1)第9章 拍卖会引来烦人家务事(1)第60章 初露冰山一角(2)第38章 携美女暗访地下拍卖会(2)第47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4)第5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5)第52章 天衣下的董其昌真迹(2)第45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2)第54章 意欲带表哥昆明赌石(2)第31章 受邀行内聚会鉴人骨瓷(1)第42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3)第4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4)第42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3)第43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4)第33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1)第34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2)第15章 真假董源山水大轴(2)第7章 看货赌斗赢得乾隆印章(2)第15章 真假董源山水大轴(2)第12章 帮兄弟偶见金缕玉衣(2)第27章 筹建艺术品公司(1)第18章 地摊遇故交捡漏得端砚(3)第53章 意欲带表哥昆明赌石(1)第44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1)第33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1)第4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4)第25章 惹官司为人指点迷津(1)第56章 得而复还的秘色瓷片(2)第40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1)第21章 同学聚会赌石初露锋芒(3)第31章 受邀行内聚会鉴人骨瓷(1)第1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1)第18章 地摊遇故交捡漏得端砚(3)第57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第10章 拍卖会引来烦人家务事(2)第24章 逛鬼市得宋《兰亭序》摹本(2)第40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1)第6章 看货赌斗赢得乾隆印章(1)第60章 初露冰山一角(2)第31章 受邀行内聚会鉴人骨瓷(1)第39章 携美女暗访地下拍卖会(3)第16章 地摊遇故交捡漏得端砚(1)第8章 看货赌斗赢得乾隆印章(3)第8章 看货赌斗赢得乾隆印章(3)第48章 铁腕处理家族企业账目(1)第34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2)第57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第4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4)第18章 地摊遇故交捡漏得端砚(3)第32章 受邀行内聚会鉴人骨瓷(2)第43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4)第29章 淘老宅淘出紫檀插屏(1)第12章 帮兄弟偶见金缕玉衣(2)第17章 地摊遇故交捡漏得端砚(2)第29章 淘老宅淘出紫檀插屏(1)第40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1)第41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2)第46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3)
第9章 拍卖会引来烦人家务事(1)第17章 地摊遇故交捡漏得端砚(2)第39章 携美女暗访地下拍卖会(3)第54章 意欲带表哥昆明赌石(2)第33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1)第45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2)第4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4)第13章 帮兄弟偶见金缕玉衣(3)第29章 淘老宅淘出紫檀插屏(1)第52章 天衣下的董其昌真迹(2)第28章 筹建艺术品公司(2)第25章 惹官司为人指点迷津(1)第9章 拍卖会引来烦人家务事(1)第56章 得而复还的秘色瓷片(2)第14章 真假董源山水大轴(1)第33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1)第29章 淘老宅淘出紫檀插屏(1)第45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2)第15章 真假董源山水大轴(2)第36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4)第57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第54章 意欲带表哥昆明赌石(2)第11章 帮兄弟偶见金缕玉衣(1)第1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1)第34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2)第45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2)第32章 受邀行内聚会鉴人骨瓷(2)第58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第19章 同学聚会赌石初露锋芒(1)第28章 筹建艺术品公司(2)第15章 真假董源山水大轴(2)第7章 看货赌斗赢得乾隆印章(2)第11章 帮兄弟偶见金缕玉衣(1)第48章 铁腕处理家族企业账目(1)第44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1)第43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4)第41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2)第21章 同学聚会赌石初露锋芒(3)第13章 帮兄弟偶见金缕玉衣(3)第43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4)第23章 逛鬼市得宋《兰亭序》摹本(1)第9章 拍卖会引来烦人家务事(1)第60章 初露冰山一角(2)第38章 携美女暗访地下拍卖会(2)第47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4)第5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5)第52章 天衣下的董其昌真迹(2)第45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2)第54章 意欲带表哥昆明赌石(2)第31章 受邀行内聚会鉴人骨瓷(1)第42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3)第4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4)第42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3)第43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4)第33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1)第34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2)第15章 真假董源山水大轴(2)第7章 看货赌斗赢得乾隆印章(2)第15章 真假董源山水大轴(2)第12章 帮兄弟偶见金缕玉衣(2)第27章 筹建艺术品公司(1)第18章 地摊遇故交捡漏得端砚(3)第53章 意欲带表哥昆明赌石(1)第44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1)第33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1)第4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4)第25章 惹官司为人指点迷津(1)第56章 得而复还的秘色瓷片(2)第40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1)第21章 同学聚会赌石初露锋芒(3)第31章 受邀行内聚会鉴人骨瓷(1)第1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1)第18章 地摊遇故交捡漏得端砚(3)第57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第10章 拍卖会引来烦人家务事(2)第24章 逛鬼市得宋《兰亭序》摹本(2)第40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1)第6章 看货赌斗赢得乾隆印章(1)第60章 初露冰山一角(2)第31章 受邀行内聚会鉴人骨瓷(1)第39章 携美女暗访地下拍卖会(3)第16章 地摊遇故交捡漏得端砚(1)第8章 看货赌斗赢得乾隆印章(3)第8章 看货赌斗赢得乾隆印章(3)第48章 铁腕处理家族企业账目(1)第34章 内外勾结十六字鼎被盗(2)第57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第4章 接手聚宝阁砸出金丝描线(4)第18章 地摊遇故交捡漏得端砚(3)第32章 受邀行内聚会鉴人骨瓷(2)第43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4)第29章 淘老宅淘出紫檀插屏(1)第12章 帮兄弟偶见金缕玉衣(2)第17章 地摊遇故交捡漏得端砚(2)第29章 淘老宅淘出紫檀插屏(1)第40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1)第41章 牛刀小试切出鬼面翡翠(2)第46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