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膨胀的冯谷宝

沐英的安排是,火炮营只在攻城和要塞时使用,其余的地方,由于火炮太重,不方便山地运输,因此,火炮营随中军营行动。而火铳由于轻便,且杀伤力大,在遇到地方冲锋时使用,所以,火铳队可以机动使用,这是沐英的两支杀手锏,不到关键时候,不会轻易使用的。

林忠豪将军制定了大的作战方案,将部队分城四个方向的进攻:

第一方向的进攻,由赵猛指挥,下辖两卫兵力,三万余人,下辖张兴武部和赵权部。从饶州翻过武夷山,占领崇安城,再向潭城、建安、延平进攻;

第二方向的进攻,由沐英亲自统领,下辖中军陈宇旺部、陈达金部、火炮营、火铳队、铁血卫等,共三万六千余人,从资溪城出发,向光泽、邵武、延平方向攻击;

第三方向的进攻,由王顺统领,下辖潘成龙部、顾德强部,共计三万人,由南城向嘉禾、杉城、镛城、三明方向攻击;

第四方向的攻击,由林忠豪统领,由南丰向广昌、石城、宁化、永安、汀州方向攻击。

从地形上看,这四路进攻相互配合、平行向前推进,每占领一座城镇,留下二千人守城,余部继续推进,知道占领整个闽西地区后,将兵力分散在各个城镇,守着城镇,再分出部分精兵,配合铁血卫进山清剿余孽,不得不说,林忠豪的这个剿匪方案,是花了一番心血的,很实用,剩下的就看敌情的变化了,所谓敌变我也变,随时可以调整方案了。

三天后,十几个在附近查探的铁血卫回来了,将他们查探的结果综合后,得出了如下的信息:

闽西一带共有十八股民间势力,每股势力都是一个大家族在统治,也就是说,一家古老的大家族控制了方圆几十里的范围,然后依山旁水的扎营,用木头围成栅栏,形成一个小的城镇,他们征调青壮男人为丁,建立自己的家族武装,再用武力统治着自己的辖区。

在自己的辖区内,统治者就是王,对辖区内的百姓操有生杀大权。一个大家族为统治者,依靠自己的家族管理这一片地区,主要骨干是本家人。

本家人是指与统治者的关系没有出五服,本家人享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发号司令,底下的人只能响应,所以本家人在这里是高高在上的,本家人都有官职的,类似于乡长、镇长之类的官职,管理着一方天地。

本家人外就是近支了,近支人都是小头目,近支是指出了五服的本族人,但与本家关系很近,他们大多是当着官,类似于村主、寨主之类的官衔。

最后才是旁支,旁支是指与统治者是一个姓,但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仅仅是姓氏相同而已,但他们在本地的外姓人面前,却有着一种优越感,仅此而已。

辖区内的外姓人,是本辖区内地位最低的人,他们交税纳粮,守法生活,当主家有命令时,还得让自己的男丁当兵打仗,这就是最基本的百姓。

在闽西一带,这样的家族共有十八家,也就是上面说的十八寨,也可以说是十八个城镇,这些古老的家族,世世代代的统治者自己的地盘,下面的老百姓年年按人头向他们纳税,没有银子可以用粮食、药材、或者其它物资抵交,拒交者、或煽动拒交会予以处死。

十八个家族统治着十八个地区,世世代代的延续下来,每个家族又分为很多个分支,形成了盘根错节的亲缘家族,本家是统治阶层,分支则属于下属血缘家族,旁系则更疏远一点。而往往一个家族姓黄,则下面各村、寨,则大多姓黄,形成一个黄姓的独立王国。

也就是说,这些家族只要有事,举族人都会响应,他们往往内部都很团结,一旦有人闯进来,或者闹事,基本上都是以被灭而结束。

十八寨之间也并不和睦,经常发生摩擦,小则发生殴斗,大则发生战争。今天张三打李四,结果张三会拉着关系好的王五帮忙,而李四会拉着与自己又亲戚关系的赵六帮忙。家族之间的战争,有时候会引发大规模的战争,因为很多大家族之间,会有结亲,抑或是结拜,只要爆发家族之间的战争,就有可能让许多的家族同时卷进战争中。

最早,官府在这边设有县衙,还有其它的官职,元朝占领江南后,原有官衙的官老爷们都跑了,元军对这片崇山峻岭也很头痛,索性也不管了,于是,周边的大户人家各自占领了县衙,自己当起了土皇帝,将原来的山寨,搬进了县衙。虽然对外还是称十八寨,其实就是十八个城镇,由原来的衙门管理,变成了家族管理了。

福建在元朝时,建立有福建行省,元朝在福建沿海一带,原本住有军队。当时有个波斯胡人,叫亦思巴溪的,住在泉州一带。当时泉州海边的船务都被这些外国人掌控着,这些人信奉胡教,元朝朝廷在船务方面不敢启用汉人,就依靠这些信奉胡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久而久之,泉州一带的外国人形成了很大的势力。

发展到后来,这些胡人从自己的国家调来了民间武装,名义上是保护侨民。最终发展到在泉州一带,形成了一支最大的武装力量。

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以掩盖阶级压迫政策。他们把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胡人,第三等汉人,第四等南人(南方汉人)。给蒙古人、胡人以优越的政治特权,从中央到地方乡里,都优先擢用上述两种人。泉州是“南人”住居区,所受的民族歧视和阶级压迫更甚。

由于波斯人是泉州城内人口较多、势力较强的一个民族,拥有大量的富商,因而亦思巴奚军在其支持下成为泉州最强大的武装,而波斯人借亦思巴奚军的力量逐渐掌控了泉州,使得元朝失去对泉州的实际控制权。

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燕只不花者,是元朝皇太子的部下,他启用私人,生活糜乱,他诱杀了亦思巴溪的两位部将,引发了泉州的波斯人的起义。

亦思巴溪带着泉州一带的胡人及军队,起来造反,他带领义军横扫闽东沿海,将元军赶到了浙江一带,自己占领了闽东的沿海一带,然后就在闽东一带实行自治了。

陈友定 字国安,福清玉涧人,少年时父母双亡孤苦贫困,因生活所迫,流落到汀州府清流县,务农为生。他为人沉勇,喜游侠。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沿海动乱,波及汀州,府判蔡安募集兵士,友定投其麾下。蔡见他机智、勇敢,授他黄土寨巡检职务。友定因平乱有功,升清流县主簿。此后,他又累获战功,升任福建省参政,升任左丞。元至正二十四年,率兵数万,打败方国珍所部,升福建行省平章事,为福建军政最高长官。

朱元璋平定江浙后,陈友定率福建军队沿海边进犯丽水,部将冯谷宝跟随陈友定的大军,被朱元璋的部将们打得七零八落。陈友定怪罪于冯谷宝作战不力,要治罪于他。

冯谷宝无奈带着自己的余部,同时收编了一些被打散的残余,共计三万余人,走投无路中,窜进了闽西山区。

最先,冯谷宝准备依托武夷山地势的险要,据守此地,以图发展,但是,三万人的部队,要吃要喝啊。

在武夷山里休整一段时间后,为了生存,他们就慢慢的开始抢周边百姓的粮食。最先受到抢劫的是崇安寨,崇安寨寨主是黄伯安,他听下面的人禀报,称有一伙外来的官兵在辖区内抢粮,起先,黄伯安并没引起警觉。

随着就是建溪、鹤城、杭川、邵武,这几个家族的范围内,也招到了抢粮骚扰,抢粮涉及到武夷山边的这五个城镇,随着抢粮范围的扩大,引起了五大家族的警觉,于是,崇安的黄家家主黄伯安,派出了一支二百人的民团,前来打探这伙官兵的虚实。

二百多人的民团派出后,居然就没了下落,黄伯安就坐不住了,他想这可能就是官府派出的军队了,只有正规军才能不声不响的吃点自己的二百人,否则连个报信的都没有?

黄伯安召集附近的几个家族的家主议事,黄家与建溪的陈家、邵武的张家是儿女亲家,与鹤城的余家、杭川的向家是表亲。黄家发生的事,其他四家都知道了,只是邵武城和杭川城的损失小一点,但闽西这些大家族,对外一直以来很团结,虽然内部经常会发生摩擦,但只要有外敌进入,这些家族就会异常的团结,共同对外。

第一百三十一章 组建闽东四府第九十三章 杀一儆百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第十一章 叶集镇第三十章 初探黑龙洞第一百一十九章 组建闽西四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克宁德第一百零六章 闽西突变第九十五章 北方各系的反应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明水师四第八十五章 青青姑娘的礼物第七十章 宜城保卫战四第六十五章 洪都保卫战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和谐的声音第七十二章 鄱阳湖大战一第十六章 朱元璋收义子第五十章 一院不扫 何以安天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山、南山两国臣服第一百零七章 膨胀的冯谷宝第三十三章 大战滁州一  围城打援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水师十二第一百零五章 筹建皇宫第八十二章 大运河上的画舫第一百五十九章 琉球三国求和第五十五章 背后的指使者第八十三章  杀出重围第一百七十一章 沐讲禅师的身世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明水师十三第九十七章 突袭遂宁城第五十二章 来自娘家的支持第六十五章 洪都保卫战二第九十八章 遂宁城的悲哀第一章 轮回第一百九十一章 截杀王狆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水师十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朱元璋的怒火第五十二章 来自娘家的支持第八十八章 朱文正的下场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第八十六章 再入平江城第七十二章 鄱阳湖大战一第四十三章 丹徒悲歌第一百六十九章 诡异的灵源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夺取兴化第一百零二章 三入平江城第五十章 一院不扫 何以安天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安南海战五第四十三章 丹徒悲歌第五十章 一院不扫 何以安天下第一章 轮回第八十八章 朱文正的下场第一百零一章 调兵遣将第六十二章 泾江口阻击战三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四十九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师五第一百五十章 沐帅判案第一百零六章 闽西突变第九十四章 各方云动第十四章 再战张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谈一第一百零九章 利欲熏天第一百一十八章 经略闽西第一百四十九章 福州新任知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组建闽西四府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明水师七第八十三章  杀出重围第五十七章 应天城外的激战第七十六章 班师回城第三十一章 备战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第一百五十五章 琉球中山国应战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州之战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水师八第九十六章 皇蒲山下的夜袭第七十五章 鄱阳湖大战四第九十四章 各方云动第一百六十八章 敬香紫林寺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南海战四第六十五章 洪都保卫战二第十一章 叶集镇第一百零三章 筹募资金第一百五十一章 胡惟庸的尴尬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贡第八章  沦为孤儿第一百一十八章 经略闽西第六十一章 泾江口阻击战二第四十八章 暴走的蓝玉 新婚的沐英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第一百零四章 沈家态度的改变第九十九章 敲山震虎第九十章 惩治恶少第八十五章 青青姑娘的礼物第一百七十章 午夜的截杀第三十八章 大战滁州六  滁州告捷第一百零九章 利欲熏天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第四十一章 赵德兴的悲哀第一百三十五章 组建大明水师第三十三章 大战滁州一  围城打援
第一百三十一章 组建闽东四府第九十三章 杀一儆百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第十一章 叶集镇第三十章 初探黑龙洞第一百一十九章 组建闽西四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克宁德第一百零六章 闽西突变第九十五章 北方各系的反应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明水师四第八十五章 青青姑娘的礼物第七十章 宜城保卫战四第六十五章 洪都保卫战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和谐的声音第七十二章 鄱阳湖大战一第十六章 朱元璋收义子第五十章 一院不扫 何以安天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山、南山两国臣服第一百零七章 膨胀的冯谷宝第三十三章 大战滁州一  围城打援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水师十二第一百零五章 筹建皇宫第八十二章 大运河上的画舫第一百五十九章 琉球三国求和第五十五章 背后的指使者第八十三章  杀出重围第一百七十一章 沐讲禅师的身世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明水师十三第九十七章 突袭遂宁城第五十二章 来自娘家的支持第六十五章 洪都保卫战二第九十八章 遂宁城的悲哀第一章 轮回第一百九十一章 截杀王狆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水师十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朱元璋的怒火第五十二章 来自娘家的支持第八十八章 朱文正的下场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第八十六章 再入平江城第七十二章 鄱阳湖大战一第四十三章 丹徒悲歌第一百六十九章 诡异的灵源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夺取兴化第一百零二章 三入平江城第五十章 一院不扫 何以安天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安南海战五第四十三章 丹徒悲歌第五十章 一院不扫 何以安天下第一章 轮回第八十八章 朱文正的下场第一百零一章 调兵遣将第六十二章 泾江口阻击战三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四十九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师五第一百五十章 沐帅判案第一百零六章 闽西突变第九十四章 各方云动第十四章 再战张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谈一第一百零九章 利欲熏天第一百一十八章 经略闽西第一百四十九章 福州新任知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组建闽西四府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明水师七第八十三章  杀出重围第五十七章 应天城外的激战第七十六章 班师回城第三十一章 备战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第一百五十五章 琉球中山国应战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州之战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水师八第九十六章 皇蒲山下的夜袭第七十五章 鄱阳湖大战四第九十四章 各方云动第一百六十八章 敬香紫林寺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南海战四第六十五章 洪都保卫战二第十一章 叶集镇第一百零三章 筹募资金第一百五十一章 胡惟庸的尴尬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贡第八章  沦为孤儿第一百一十八章 经略闽西第六十一章 泾江口阻击战二第四十八章 暴走的蓝玉 新婚的沐英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第一百零四章 沈家态度的改变第九十九章 敲山震虎第九十章 惩治恶少第八十五章 青青姑娘的礼物第一百七十章 午夜的截杀第三十八章 大战滁州六  滁州告捷第一百零九章 利欲熏天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第四十一章 赵德兴的悲哀第一百三十五章 组建大明水师第三十三章 大战滁州一  围城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