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

沐英虽然听不懂吴侬软语,但光听音律就醉了,其声如百转春莺,醉心荡魄,曲终人远,犹觉余音绕梁。

这女子边弹边唱,好像在讲述一个故事,其调娓娓动听,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

再看沈森几人,都深陷音律之中,全然没有了刚才的压抑之感,沐英戎马生涯,几时能有这般的闲情逸致,现在听来,方知世间还有如此动听之曲,真让人享受之极。

几人喝完茶,各回各家了,临分手时,沈森约沐英有时间到家中坐坐,权当是朋友之间正常的拜访。

回到住处,吃了些江南小吃,喝了半天的茶水,沐英倒不觉得饿,顾盼过来帮他更衣,其神态就像一个娘子在为夫君更衣一样,沐英心想,这丫头不会是真的动心了吧,自己已经有了三房夫人了,不能再娶了,否则,翠儿、思思他们还不得闹翻天。

顾盼将沐英的外套挂在衣架上,问他是否先吃饭,沐英说不饿,顾盼说,二墩在楼上房间等着,说有事相商。

沐英上楼来,二墩正坐在桌前看一份谍报,见沐英进来,放下了手上的纸片,给沐英倒了一杯水,沐英摇摇手说:“不喝了,今天喝了一肚子的茶水。”

二墩说:“平江城阊门守卫将军李伯升,江州人士,早年追随张士德,其人有勇有谋,张士德死后,不为张士信所信任,屡屡刁难,颇受排挤,从以前的大将,降为守城门的参将,心有怨气。我们认为这个人可以争取过来。”

沐英说:“小心点,这些人深受张家的恩惠,有股子愚忠,别策反不成,反把自己搭进去了。现在张士诚的将军们一提起打仗,或多装病,或索要钱粮,或讨要封官,才肯出兵,打了败仗也不放在心上,毫无廉耻、忠君之心,这种将军不要也罢。”

晚上,沐英给朱元璋继续写谍情纪要。张士诚占领平江后,命令士兵屯垦种粮,由于江南是富庶之乡,富商商贾们按时缴纳税银,一时间,张士诚库银、粮草充足,就下令免除农民的一年税银,第二年,再免除六成税银,第三年,减免四城。同时建立地方基层政权,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桑,让富户捐赠钱粮衣物,支助孤寡老人,做出了许多的惠民举动,致使江南一带的百姓都对张士诚感恩戴德,他还派出军队保护这些商人的家眷和商队的安全,所以,商贾们也很赞赏张士诚,都纷纷出资,支持张士诚。

所以,张士诚占据江南一带十来年,赢尽了民心,后来朱元璋攻城,那些商人、百姓都来支持张士诚守城,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无钱的出力,致使张士诚坚守平江城、达八个月之久。后来,朱元璋为了杀一儆百,拿沈万三家开刀立威,这是后话了。

沐英认为,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张士诚绝对是个爱民护民的好官僚,但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充其量只是一个大善人。

正是因为这样,沐英担心,当义父占领了平江城后,面对的最大的困境,不是钱粮问题,而是民心。

沐英按照与沈森的约定,这天带上礼物、拜帖,来到沈府大院门口,沈森亲自出来迎接,将沐英与顾盼请进了自家客厅。

奉上了茶水,两人开始了闲聊,从平江一带的风土人情,到农副产品,再聊到了张士诚的惠民举动。沐英小心的应对着,从种种迹象显示,沈森在把他往时局上引导。果然,沈森再次提出,请沐英帮助分析一下时局,到底谁能定鼎天下。

沐英微微一下,慢慢的讲道,张士诚虽然做出了许多的惠民举动,但他心中只有小我,没有大我。何为小我?就是说,张士诚眼光短浅,只知道经营江南这个小地方,全然不顾周围的列强在虎视眈眈,短时间,江南平安无事,但短时间无事并不代表将来无事。

朱元璋心系天下,只有打下一个铁桶式的江山,老百姓才能过上世代安居的生活,这才是大我。

老百姓想法更简单,谁对我好,他就是好人,谁的税赋重,谁就是坏人,他们心中只有小利,而无大局观。

朱元璋的想法是,用几年、或者十几年的重税赋,换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国家安定,这个代价是值得的,等国家安定了,再开始降低赋税,所以说,百姓的眼界与君王的眼界是不一样的。

张士诚虽然在江南颇得民心,整天过着安稳的生活,可不还是有元朝大军、朱元璋的大军,在旁边虎视眈眈吗?三方随时都可以开战,打仗的日子何时是个头?他从没想过一劳永逸的解决事端,而是采取过一天是一天的做法,不思进取过下去,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假如,陈友谅赢了朱元璋,他不一样要回过头来对付张士诚吗?假如元朝赢了朱元璋,他照样也会回头来对付张士诚。这多年来,正是因为有其他势力在牵制住元朝,使他无力对付张士诚,否则,张士诚会有那么好过吗?

鉴于这样,你认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你还会说张士诚好吗?

沐英的一席话,让沈森感触很深,他真是小看了这位王公子,如此眼界,是个成大事的人。说实在,商人们都只是在追求眼下的利益,农民更是如此,有谁还去想得那么远。很多人认为,国家大事跟老百姓有关吗?他们却没想到,国家弱小了,战乱不断,老百姓过的会更艰难,商人的利益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更不说劫匪抢劫、乱民强抢、军队的摊牌等等之类的了。

ωωω⊙ttkan⊙C〇

送走了沐英,沈森回到了客厅,他的爷爷沈万三和父亲沈荣,已经在等他了。沈森问:“他对时局分析的怎样?”

七十多岁的沈万三说:“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他分析的很对,张士诚的政权已经垂暮了,朱元璋的政权正在崛起,朱元璋是要饭的出身,他更懂得农民的疾苦,更为了解下面的情况,只是张士诚久踞江南,也不是那么好跨的。”

沈荣说:“我们不偏不倚,谁也不靠近,张士诚要粮要钱,我们给。朱元璋要粮要钱,我们也给,都不得罪。”

沈家的这个态度决定了沈家的将来,沐英原本也没指望沈家会有多大的表示,只是想先摸摸底,再做打算。他最关心的是平江城的布防,以及接收平江城以后,本城对义父的支持力度。

沐英没有急着回驻地,而是带着顾盼漫无边际的乱逛,从繁华的街道到各种衙门口,到处溜达,就像两口子无事闲逛一样。顾盼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他知道这位大哥很忙,难得有这样的闲时闲情来陪她,所以,今天她很兴奋,看见好吃的,也会撒撒娇,要沐英给她买,自己吃一口,也给沐英喂上一口,显得两口子很是恩恩爱爱的。

第二天,继续带着顾盼、曾玉、孟达等人闲逛,顾盼当然是太太,曾玉是使女,几人一副大户人家的少爷、少奶奶派头。碰上感兴趣的商品,也大包小包的买,到了下午,孟达、曾玉、还有两个侍卫,手里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于是开始往回走。

到家后,几人都是累坏了,顾盼依然很兴奋,拉着沐英的膀子,问:“夫君,我帮你脱衣服吧?”曾玉在一旁捂着嘴笑,孟达几个也在使劲的憋着,不敢笑出声了。

几天的溜达,沐英将平江城里,基本上都摸了个遍,对地形、布防有了个大致的了解。他将整个平江城的地形、布防情况,画成了草图,上面对兵力进行了注解,有些特殊的地方,列如内城河的宽度、深度都进行了标注,内河的水流方向,都进行了说明。

晚上,沐英跟二墩进行了深谈,这些天他在平江城的活动,估计引起了人的注意,二墩再在此出进反倒不方便了,好在二墩在平江城还有几处窝点,因此二墩带人连夜悄悄的搬走了。这里纯粹就只有沐英、顾盼、曾玉、孟达等四位护卫了。

二墩在第二天,派人租下了这套院子巷子对过的房子,以做库房的名义租的,然后二墩安排了五个高手在此,随时准备策应沐英他们,这一切,沐英他们几个是不知道的。

薛家公子薛明宇来到沐英的住处,说是要拜访沐英,薛明宇的礼物是几匹自家的丝绸,送给王公子的太太的,顾盼开心的收下了,让曾玉拿到了里间,也就是沐英的大卧室。

薛明宇来拜访沐英,是受其父亲的薛林木的指使。当薛明宇回家后将沐英的举动以及对时局的分析,一一给薛林木叙述了一遍,薛林木是何人啊,都是在商场上打拼了一辈子的人,精明着呢,他便明白了此人的身份,绝对是应天城那边的人,而且分析后得出了这个王沐,实际上就是沐英的结论,这点与陆家家主陆文峰分析的一致。

第二十一章 济贫贫不去第八十八章 朱文正的下场第四章 一身胆气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五十四章 途中遇刺第一百八十三章 登陆第一百五十九章 琉球三国求和第一百五十七章  征战北山国第一百五十五章 琉球中山国应战第六十一章 泾江口阻击战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芒街争夺战第六十一章 泾江口阻击战二第四十七章 征粮征税第五章 初露锋芒第一百八十章 安南海战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安南海战五第四十五章 慑服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州之战三第五十章 一院不扫 何以安天下第七十五章 鄱阳湖大战四第八十七章 朱元璋的召见第一百零八章 祸乱闽西第九十八章 遂宁城的悲哀第四十二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夺取兴化第三章 少年的磨砺第一百六十章 朝堂上的在此较量第一百零九章 利欲熏天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师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福州之战二第五章 初露锋芒第三十章 初探黑龙洞第十八章 朱元璋的尴尬处境第一百零六章 闽西突变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乐业第六十二章 泾江口阻击战三第五十八章 重挫陈友谅第五十七章 应天城外的激战第一百六十章 朝堂上的在此较量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使琉球岛第四十九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长途奔袭战第一百零九章 利欲熏天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谈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和谐的声音第一百二十三章 福州之战一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第七十章 宜城保卫战四第十七章 谋定各方第七十八章 初入平江城第三十七章 大战滁州五  鏖战滁州第七十二章 鄱阳湖大战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接使者第四十七章 征粮征税第四十二章 兵临城下第四章 一身胆气第六十七章 宜城保卫战一第一百六十章 朝堂上的在此较量第二十七章 张千千的烦恼第十二章 初生牛犊第三十二章 各方云动第四十五章 慑服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山、南山两国臣服第三十五章 大战滁州三  再克两城第五十六章 诱敌深入第二十七章 张千千的烦恼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陈氏一族第六章 惹祸上身第一百一十章 冯谷宝怒斩五寨主第四十八章 暴走的蓝玉 新婚的沐英第四十七章 征粮征税第八十章 再见林忠豪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乐业第三章 少年的磨砺第七十七章 新的起点第一百七十七章 剿灭李部 杀鸡吓猴第二十五章 再次出击第三十二章 各方云动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师五第七十章 宜城保卫战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使者上岸第四章 一身胆气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师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使琉球岛第九十六章 皇蒲山下的夜袭第十七章 谋定各方第一百七十七章 剿灭李部 杀鸡吓猴第一百一十三章 杉城歼灭战第九十一章 骄兵悍将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水师进入安南海域第九十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第一百七十三章 朱元璋的怒火第四十四章  丹徒城三大家族第九十八章 遂宁城的悲哀第三十九章 渡江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接使者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四十四章  丹徒城三大家族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州之战三
第二十一章 济贫贫不去第八十八章 朱文正的下场第四章 一身胆气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五十四章 途中遇刺第一百八十三章 登陆第一百五十九章 琉球三国求和第一百五十七章  征战北山国第一百五十五章 琉球中山国应战第六十一章 泾江口阻击战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芒街争夺战第六十一章 泾江口阻击战二第四十七章 征粮征税第五章 初露锋芒第一百八十章 安南海战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安南海战五第四十五章 慑服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州之战三第五十章 一院不扫 何以安天下第七十五章 鄱阳湖大战四第八十七章 朱元璋的召见第一百零八章 祸乱闽西第九十八章 遂宁城的悲哀第四十二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夺取兴化第三章 少年的磨砺第一百六十章 朝堂上的在此较量第一百零九章 利欲熏天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师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福州之战二第五章 初露锋芒第三十章 初探黑龙洞第十八章 朱元璋的尴尬处境第一百零六章 闽西突变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乐业第六十二章 泾江口阻击战三第五十八章 重挫陈友谅第五十七章 应天城外的激战第一百六十章 朝堂上的在此较量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使琉球岛第四十九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长途奔袭战第一百零九章 利欲熏天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谈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和谐的声音第一百二十三章 福州之战一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第七十章 宜城保卫战四第十七章 谋定各方第七十八章 初入平江城第三十七章 大战滁州五  鏖战滁州第七十二章 鄱阳湖大战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接使者第四十七章 征粮征税第四十二章 兵临城下第四章 一身胆气第六十七章 宜城保卫战一第一百六十章 朝堂上的在此较量第二十七章 张千千的烦恼第十二章 初生牛犊第三十二章 各方云动第四十五章 慑服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山、南山两国臣服第三十五章 大战滁州三  再克两城第五十六章 诱敌深入第二十七章 张千千的烦恼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陈氏一族第六章 惹祸上身第一百一十章 冯谷宝怒斩五寨主第四十八章 暴走的蓝玉 新婚的沐英第四十七章 征粮征税第八十章 再见林忠豪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乐业第三章 少年的磨砺第七十七章 新的起点第一百七十七章 剿灭李部 杀鸡吓猴第二十五章 再次出击第三十二章 各方云动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师五第七十章 宜城保卫战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使者上岸第四章 一身胆气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师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使琉球岛第九十六章 皇蒲山下的夜袭第十七章 谋定各方第一百七十七章 剿灭李部 杀鸡吓猴第一百一十三章 杉城歼灭战第九十一章 骄兵悍将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水师进入安南海域第九十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第一百七十三章 朱元璋的怒火第四十四章  丹徒城三大家族第九十八章 遂宁城的悲哀第三十九章 渡江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接使者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四十四章  丹徒城三大家族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州之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