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兵临城下

朱元璋召开了军情议事会议,沐英也参加了。朱元璋说:“丹徒城被赵德兴占领后,郭天叙已死,现在赵德兴他们,可能已经知晓了滁州城,已经被我们占领了,他们的老巢被占,估计现在他们准备已经向张士诚投诚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沐儿你要尽快拿下丹徒城,然后在丹徒城守城了。”

沐英说:“义父,孩儿拿下丹徒城没有问题,孩儿攻城时,毗陵城来援,孩儿恐怕力有不逮了。”

朱元璋、徐达、汤和、刘伯温、李善长、傅友德等,在座的都哈哈哈大笑了起来,徐达说:“小沐将军,放心吧,你义父和我,给毗陵城准备了一道大菜,只等他来上钩了,你尽管放心的拿下丹徒。”

沐英站了起来,说:“请义父放心,孩儿尽快拿下丹徒城。”

朱元璋严肃的看着沐英,说:“丹徒城市集庆城的东大门,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切记不可大意!”沐英站起身来,说:“请国公放心,人在城在!”

众将们看着这个只有17岁的青年,想到他的杀伐果断,他的谋略,都感慨万分,将来他必定会是吴国公的一员虎将。

沐英走后,刘伯温对朱元璋说:“国公慧眼识才啊,把一个几岁的小孩,培养成如此具有雄才大略的虎将,难得啊。”

朱元璋笑了笑,说:“还有两个跟他差不多年纪的,一个是我侄子朱文正、一个是我外甥李文忠,他们将来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将才。”

沐英回到汤山,立刻布置兵发丹徒城:

虎威一卫所在的江州城,是进入毗陵的水上咽喉,移交给汤和将军后,迅速向丹徒进军。

虎威军二卫所在的曲阿城,移交给徐达将军的部将英迪将军后,这是通往毗陵城的陆路,也是必须要守住的。潘成龙移交完成后,迅速率领虎威军二卫向丹徒城靠拢。

虎威军三卫拿下茅山后,留下张拓都尉、徐玉峰都尉,及四千军士守城,其余由赵权提司带领,在丹徒城北、大夹山下驻扎。

虎威军四卫,在顾德强的率领下,迅速运动到丹徒城驻扎。

虎威军五卫,在张兴武提司的率领下,迅速占领丹徒城东。

沐英与中军营五千精骑,迅速运动到城西地带。

中军营五千步兵由陈平都尉掌管,守护汤山大营,确保大营的粮草、辎重的安全。

赵德兴在占领丹徒城的第五天,还没能等到张士诚的回信,可是,丹徒城却被重兵包围了,整整六、七万大军啊。丹徒城的老百姓也郁闷了,这是招谁、惹谁了,一个月不到先后两次被围城,还让不让人活了。

赵德兴比谁都难受,高高兴兴的渡江南下,准备吃顿大餐,损失了上万的士兵,好不容易占领了丹徒城,结果,大帅不声不气的被人干掉了;后来又发现自己的老巢被人抄了,三、四万多大军无家可归了;正准备改换门庭,还没等到新的主人来,结果仇人先到了,还被密密麻麻的大军,围了个水泄不通,真实命苦啊!流年不顺啊!

其实,赵德兴不是不会打仗,也不是没有执掌军队的能力,恰恰相反,他是个能征善战、有勇有谋的好将领,只是跟错了人。

看城下对方的旗子,上面几个大字:吴国公沐,这是谁呀?以前没听说朱元璋手下有姓沐的将军啊。赵德兴、郭伟明、郭卫清、卫宏、郭金堂等将领们,愁眉苦脸的坐在城主府,商议了半天,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怎么办?出路在哪里?

赵德兴说:“我们先求和吧,看看有没有可能归降吴国公。”

沐英来到了丹徒城的东门,也是赵德兴血战过、并破城的地方。城门已经修整过了,还能看见修缮过的痕迹,城墙破损的地方也加固过了,只是城外的原有的攻城设施,还没来得及拆除,到处都是废弃的木料、竹梯等物品。

沐英最恨的是那个被屠杀一空的小村子,这一切与自己少年时的遭遇一样,使他看向丹徒城的眼光,都带有一股愤怒,这帮灭绝人性的刽子手,我要杀光你们这群刽子手,他心里暗暗的下了决定。

城墙上用吊篮,吊下来一个人,是城里顾家的一位账房先生,亲兵把他押到沐英面前,他说:“我受守城的赵将军委托,赵将军他们愿意投降,请将军放他们回江北区,如将军同意,他们开城门后,请将军给他们让一条路。”

沐英指着城门方向,一字一句说:“你回去告诉他们,这个城外的小村子,全村人的冤魂,会同意让他们走吗?定远那边的一个小山村,满村子的冤魂,会原谅他们吗?告诉他们,洗干净脖子,等着挨刀吧!”

顾家账房先生将沐英的原话,带给了赵德兴他们,几个人都脸色发白了。赵德兴终于明白了,几年前,他偶然追杀一个张士诚的将领,曾经屠杀了一个山村,他深深的明白了,什么是冤冤相报了。

看来自己这班人,是不可能活着出去了,看着这班一起在淮北起事,又一起奋力拼杀了多年伙计们,哪一个不是沾满了无辜人的鲜血,最终,天道轮回,苍天又会饶过谁?赵德兴悲戚的想着,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的,可这一天真的来了,自己却又忿忿不平了。

沐英正在查看,二墩传回来的城内情况,因为先生说过,不光要能攻城略地,还得学会管理一方,学会与农民、地主、士绅、商贾打交道,懂得各方的应酬,及人情世故。以寻求各方支持,达到以战求扩充、以城长固守、以农囤养军、以商深备战、以仕图谋远。

丹徒城有三大家族,顾家、陆家、宁家。三大家族垄断了丹徒城,城中百姓但凡有事,大都要看三大家的眼色方能行事,三大家族垄断了,整个丹徒区域内的经济。过去,元军在此强行征粮、征税,三大家族阳奉阴违,能捎给尽量少给,躲不过去就叫穷,连暴政的元军都拿他们没办法。如果用强,三大家族则转移资产到其它城市,或者干脆一走了之,留下大部分穷苦百姓,任官府宰压。

顾家善经商,江南一带到处都有顾家的店铺,经营茶叶、粮食、布匹、酒楼、妓院,反正是啥赚钱就做啥。顾家家主顾维中,为人很低调,很少抛头露面,据说在黑白两道很吃香,江南一带,很少有人不给他的面子,他顾家的生意,也很少有人敢打主意。

陆家重仕途,陆家子弟多在外面官衙做事,江南各城中衙门,到处能见到陆家子弟。陆家家主陆仕其,为人豪爽,交友甚多,上至都府衙门,下至三教九流,无所不交。陆家子弟在外赚了钱,就回老家置办田产,家人在老家种植,自己继续在外为吏,这就是陆家的传统,所以也为陆家在江南一带,积累了不少人脉关系,据了解,顾家还在偷偷贩卖私盐。

宁家是做织造业的,江南丝绸,大都出至宁家的织造坊,宁家从种桑叶,养蚕茧,到制造丝绸,再经营,一条龙的生产、经销,基本垄断了近半个江南的丝绸市场。丹徒城外大部分的养蚕农户,都是宁家的佃户、或者跟宁家有合约关系。

丹徒城的富庶,让所有的势力都眼馋,但是,丹徒城的三大家势力,也着实让这些势力头疼,所以三大家的钱不好拿啊。拿下丹徒城后,先生的想法是,暂时以丹徒城为中心,好好地营治一方,粮食、银子才是最终目的,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劫富了,那会坏了自己的名声,江南人吃软不吃硬。只有与这三大家合作,做到双赢,才能让这三大家,死心塌地的缴纳钱粮税款。

二墩已经与城内的三大家联系过了,三大家族家主们态度很冷漠,他们见惯了元军的骄横、杀戮,也见到了赵德兴军士们的野蛮、血腥,今天又见识到了,城外吴国公沐军的强势、冷漠。

对他们来说,谁占领了这座城市都一样,都只是派粮、派饷、派丁,不给就强抢,敢反抗就镇压。所以二墩找他们,他们一点反应都没有。

张士诚接到各处谍网传回的消息,决定接受赵德兴的投诚,命自己的弟弟张士徳,派出一支近二万人的水军,从澄江出发,沿长江水路西进,奔丹徒而来。另派遣一直步兵,八千人,从毗陵出发,沿旱路奔毗陵而来。

汤和将军固守在江州城中,眼看着大大小小百多搜战船,向丹徒开进,毗陵水军进入了丹徒界域后,迎面碰上了巢湖水军的百多搜战船,双方迅速的交上了火。

紧接着汤和将军命令,停靠在内河的几十艘战船,迅速进入长江,截住了毗陵水军的退路,一时间,江面上双方交战的轰轰烈烈,汤和命令陆地上的弓箭手,向毗陵战船射箭,双方战船上不时有士兵落水。最终,毗陵水军全军覆没。

第一百零五章 筹建皇宫第七十章 宜城保卫战四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乐业第五十章 一院不扫 何以安天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水师十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三子娶亲第八章  沦为孤儿第八十二章 大运河上的画舫第八十三章  杀出重围第十四章 再战张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水师九第九十七章 突袭遂宁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水师九第七十五章 鄱阳湖大战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水师九第六十七章 宜城保卫战一第四十七章 征粮征税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一百一十八章 经略闽西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乐业第二十七章 张千千的烦恼第一百零五章 筹建皇宫第一百九十二章 获救第十九章 练兵第九十一章 骄兵悍将第七十九章 平江城的五大家族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接使者第一百八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九章 暂藏山里第一百八十二章 安南海战五第一百零一章 调兵遣将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水师进入安南海域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明水师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误闯琉球中山岛国第一百八十五章 鸿基战役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山、南山两国臣服第二十九章 肃清外围第十九章 练兵第七十一章 约战陈友谅第一百一十六章 全歼张山部第一百九十章 和谈三第七十一章 约战陈友谅第一百七十七章 剿灭李部 杀鸡吓猴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水师进入安南海域第一百零八章 祸乱闽西第六十七章 宜城保卫战一第二十四章 朱元璋的谋略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师五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乐业第一百五十四章 误闯琉球中山岛国第三十六章 大战滁州四  合围滁州第三十六章 大战滁州四  合围滁州第一百零四章 沈家态度的改变第一百零九章 利欲熏天第六十章 泾江口阻击战一第七十七章 新的起点第十三章 另辟蹊径第一百八十四章 芒街争夺战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山、南山两国臣服第一百八十二章 安南海战五第一百章 天伦之乐第七十一章 约战陈友谅第一百一十三章 杉城歼灭战第一百七十四章 逼迫迁移海外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水师八第一百章 天伦之乐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贡第十五章 深陷险境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师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占领鸿基城第一百零八章 祸乱闽西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水师十二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陈氏一族第一百五十四章 误闯琉球中山岛国第八章  沦为孤儿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水师进入安南海域第十二章 初生牛犊第四十二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使者上岸第六章 惹祸上身第一百二十八章 福州之战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克宁德第六章 惹祸上身第九十五章 北方各系的反应第三十二章 各方云动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第二十章 整军第八十章 再见林忠豪第一百二十一章 夹击宁德城第一百六十章 朝堂上的在此较量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水师二第十一章 叶集镇第五十六章 诱敌深入第三十四章 大战滁州二  血战六合第二十五章 再次出击第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密令
第一百零五章 筹建皇宫第七十章 宜城保卫战四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乐业第五十章 一院不扫 何以安天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水师十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三子娶亲第八章  沦为孤儿第八十二章 大运河上的画舫第八十三章  杀出重围第十四章 再战张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水师九第九十七章 突袭遂宁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水师九第七十五章 鄱阳湖大战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水师九第六十七章 宜城保卫战一第四十七章 征粮征税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一百一十八章 经略闽西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乐业第二十七章 张千千的烦恼第一百零五章 筹建皇宫第一百九十二章 获救第十九章 练兵第九十一章 骄兵悍将第七十九章 平江城的五大家族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接使者第一百八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九章 暂藏山里第一百八十二章 安南海战五第一百零一章 调兵遣将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水师进入安南海域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明水师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误闯琉球中山岛国第一百八十五章 鸿基战役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山、南山两国臣服第二十九章 肃清外围第十九章 练兵第七十一章 约战陈友谅第一百一十六章 全歼张山部第一百九十章 和谈三第七十一章 约战陈友谅第一百七十七章 剿灭李部 杀鸡吓猴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水师进入安南海域第一百零八章 祸乱闽西第六十七章 宜城保卫战一第二十四章 朱元璋的谋略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师五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乐业第一百五十四章 误闯琉球中山岛国第三十六章 大战滁州四  合围滁州第三十六章 大战滁州四  合围滁州第一百零四章 沈家态度的改变第一百零九章 利欲熏天第六十章 泾江口阻击战一第七十七章 新的起点第十三章 另辟蹊径第一百八十四章 芒街争夺战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山、南山两国臣服第一百八十二章 安南海战五第一百章 天伦之乐第七十一章 约战陈友谅第一百一十三章 杉城歼灭战第一百七十四章 逼迫迁移海外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水师八第一百章 天伦之乐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贡第十五章 深陷险境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师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占领鸿基城第一百零八章 祸乱闽西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水师十二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场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陈氏一族第一百五十四章 误闯琉球中山岛国第八章  沦为孤儿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水师进入安南海域第十二章 初生牛犊第四十二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使者上岸第六章 惹祸上身第一百二十八章 福州之战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克宁德第六章 惹祸上身第九十五章 北方各系的反应第三十二章 各方云动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第二十章 整军第八十章 再见林忠豪第一百二十一章 夹击宁德城第一百六十章 朝堂上的在此较量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水师二第十一章 叶集镇第五十六章 诱敌深入第三十四章 大战滁州二  血战六合第二十五章 再次出击第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密令